第五十七章 熊人無戰事
作者:廬生綠豆      更新:2021-02-07 15:18      字數:2206
  再次進入《神祇》,極地冰原神域的變化不大。

  對於熊人們來說,神性神物和半神都是它們無法想象的存在——反正也幾乎見不到真身。

  陳摩的聖者降臨之身從冰屋裏走出,所有看到它的熊人都恭敬的行禮。

  部落裏一直有著傳言。

  身為塔瓦部落最強者的族長,受到了祖神的眷顧,壽命無限!

  不死,是所有有智慧的生靈都追求的。

  眼下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站在眼前,所有熊人都想成為第二個受祖神眷顧之熊,可以像族長一樣,擁有無盡的壽命!

  陳摩對這些心知肚明,並在其中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無它,他早早發現,在有了這種‘思潮’之後,部落裏熊人的信仰等級加深的更快。

  雖然說最多一個熊人一年隻能提10點信仰,也就是狂信徒,但哪怕隻是早一年從深信徒成為狂信徒,也能多提供5點。

  一個熊人很少,但是幾千個熊人加起來就瞬間破萬了,是非常大的一個數字!

  正所謂積少成多,一個不會開源節流的神靈不是好神靈,再加上有著華夏人的種族天賦在那,陳摩這方麵可是沒人能挑的出刺來。

  “我現在有一個主信仰種族,兩個附屬種族,差不多是目前的最佳搭配,要是再多,我的神性也承載不了。”

  陳摩看著一隊熊人戰士從蜥蜴人半位麵回來,不由聯想到這上麵。

  附屬種族跟主信仰種族的差別很大,首先各種卡片之類的東西,隻能給主信仰種族使用。

  其次是信仰值提供方麵,二者差距幾倍到幾十倍不等。

  一點神性通常能承載一千左右的二階狂信徒,也就是一千個二階熊人的話,一年可以提供一萬點信仰值。

  如果換成是蛙人和半人馬,數量不變,還是一千,但是一年提供的信仰值隻有不到一千點。

  這是《神祇》的基本設置,陳摩不知道神靈間本來就有這種限製,還是《神祇》的平衡手段。

  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了,如果不加限製的話,某個玩家拚命的攻略半位麵,然後收下足夠多的附屬種族。

  在大量的人口基數下,總有些是信仰等級容易提升的,這樣就變相成了‘刷信仰值’。

  而信仰值即代表了神力,這種情況下,一個玩家近乎有了無限使用的神力。

  那這個遊戲壓根就沒有難度可言,玩家們遇到所有同等級的神性神物、半神、神靈直接碾壓過去就行了。

  那些西方傳說裏,為什麽神靈之間基本都是信徒戰爭,而很少發生神戰?

  還不是因為神力太過難得,不舍得用。

  一個耗盡了神力的神靈,哪怕祂的神格等級再高,那也是無根之源,終究是要破滅的。

  ……

  蛙人和半人馬的種族素質還算不錯,現在又都信仰了他,彼此之間沒有了提防。

  所以整個蜥蜴人半位麵裏,是一片和諧的景象。

  蛙人和半人馬不用擔心被對方攻擊,繁衍的速度也增加了不少。

  雖然森林不是它們最喜歡的環境,但為了擴大族群,它們還是往森林裏進發著。

  也許這樣過去很久,就會出現一支森林蛙人和森林半人馬也說不定。

  極地冰原它們是無法生存的,那樣惡劣的環境,也隻有極地冰熊們能甘之如飴。

  不過為了朝拜陳摩這位信仰神靈,它們中也有不少人前往神域進行瞻仰,但是最後一個個都是差點被凍成冰雕。

  二階的它們都這樣了,那些一階的蛙人就跟不用說了。

  蛙人和半人馬在蜥蜴人半位麵裏的接觸越來越多。

  以往有著蜥蜴人做緩衝,它們彼此雙方直接碰麵的機會很少,但是現在沒有了蜥蜴人,二者已經變成了‘鄰居’。

  在同樣都是雷霆之神的信徒這個前提下,二者的接觸還算比較友好,雖然難免有些小摩擦,但都在陳摩的接受範圍之內。

  其中,位於曾經蜥蜴人五大村的地方是蛙人和半人馬的禁地。

  這個地方是熊人鐵匠們冶煉所在。

  陳摩擔心萬一蛙人和半人馬裏出了幾個頭腦不正常的家夥,對熊人鐵匠們偷襲,那自己就是損失慘重。

  別看他從進遊戲到目前為止,信徒的等級一直在升,就以為信徒不會背叛。

  升和降是一對孿生兄弟。

  說不定什麽時候一個家夥就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從一個深信徒變成了‘瀆神者’。

  說到‘瀆神者’,陳摩看的那些西方傳說裏,出‘瀆神者’最多的種族就是人類了

  別說‘瀆神’了,就連‘弑神’都整天掛在口中,簡直讓那些神靈整天擔驚受怕。

  就這樣,蛙人跟半人馬接觸了大半年,在確定彼此不存在根本性的衝突時,就開始愉快的交流起來了。

  當然,兩個種族的審美差異還是很大的,幾乎不可能出現通婚的情況。

  等等

  這裏為什麽要用‘幾乎’這個詞?

  那還不是因為奇葩不管哪個種族裏都有!

  總有些口味獵奇的,就不喜歡本族的物種,要去其它族裏找。

  一個蛙人和一個半人馬在一起

  那畫麵想想也挺美的。

  好巧不巧的,正在原力海中觀察兩個族群發展的陳摩就看到了某個房間裏的一幕。

  當即就讓他辣了眼睛。

  《神祇》對這方麵的內容有著管束,低於十八歲看到的都是打著馬賽克的,而高於十八歲的,卻是絲毫沒有限製。

  這一點在當時出來的時候,引起了無數人的抨擊。

  華夏終究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國家,這樣劇烈的變化讓絕大部分人都不適應。

  但是反對也沒有辦法,諾亞公司那邊的數據根本無法影響,哪怕以華夏世界第二的綜合國力,也無法讓這方麵得到改變。

  而從這一點上,也讓陳摩更加確定道華夏在《神祇》上的劣勢。

  不然按照正常邏輯,這樣明顯是西方國家才會做的事情,不會在華夏發生。

  但兩害相較取其輕,與其糾結這禁不禁的問題,還不如趕緊讓國內多出幾個優秀的人才,這才是一切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