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古代人艱難生活
作者:月下的翊坤宮      更新:2021-03-09 09:59      字數:2356
  <b></b>“我話都沒說完呢,你慌張個什麽勁啊?”

  聽見自己媳婦發火,顧言璋當時愣了一下,就呆呆的看著她道,“媳婦兒,你剛才不是說你身體不好麽?”

  陳萱萱聽了,認真的點了點頭,“對啊,我身體不好。我叫我大哥去了縣城問了一下。大夫說我這樣子的情況,主要就是生孩子生的太多了,生完了之後又沒有坐好月子,吃的不好,身體虧損的嚴重。所以,這以後如果想活的時間長一點,就得少幹一點活多休息休息,而且還得吃好一點,才能慢慢的把身體養起來。”

  顧言璋聽了,就有些激動的拍起了自己的大腿,“行!媳婦兒,不就是補身體嗎?明天我就去鎮上問一問,叫那些大夫幫忙開幾副補藥。”

  顧言璋一直都知道這補藥裏麵,一般都有人參黨參之類的金貴的藥。那些東西如果隻賣一錢,都差不多要大幾百文呢!

  陳萱萱看見自己你的這個丈夫,對自己還算是挺大方的,她當時就笑嗬嗬的說了。

  “俗話說得好,這藥補不如食補。我平日裏頭吃好一點慢慢養著就行了,用不著花那麽多錢。是藥三分毒。吃藥的話,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

  “所以,當家的,我是這麽想的。從今往後,如果咱們家的條件好一些的,那我啊照樣一天吃三頓,隻不過呢,這其中有一頓必須是那種,能讓我吃的飽飽的糯米飯。你是家裏的頂梁柱,你到時候也得跟我一起吃。”

  顧言璋認真的想了想,就點了個頭。

  家庭條件如果變好的話,他肯定就要對自己好些了。

  他沒必要那麽摳,也沒必要那麽省。

  天天扣扣索索的,其實也攢不到幾個錢。

  顧言璋通過這大半年的經曆,他已經明白了,如果真的想要掙大錢的話,必須要開源。

  ……

  時間過得快,轉眼之間就已經到了開春了。

  今年這個春天,顧家的這些人都是吃的飽飽的。沒有一個人擔心自己被餓死。

  青黃不接的時節,顧言璋每天都能吃好幾碗粥,還有幾個結結實實的包子。

  而在自己家過完年的於家五兄弟,這個時候也帶著自己的孩子們,從於家山浩浩蕩蕩的走了出來。

  他們得去幫公去了。

  於家20多口人,加上顧家出動的六口人,這些人加起來差不多就有30來人。

  30人天天早上天不亮的時候,就出門去了小月河的上遊。耕田,播種,培苗,……他們幹的是不亦樂乎。

  為了看好田地,他們30來個人還在地勢稍微高一點的地方,重新修建了那幾個遮風擋雨的小屋子。

  這些小屋子不簡單。

  因為這三間屋是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就已經搭建好了的。這個時候,他們隻是在不斷的加固而已。

  顧家這麽大的動作,包括老太太劉氏那邊也叫了不少的人過來,很快,這十裏八村的村民們都知道了,小月河上遊這片沼澤地,竟然已經被人承包了。

  還跟官府的人簽了契。

  想到陳大明跟黃捕頭,是正兒八經的幹親關係。這事兒還是他親自辦的。知道這其中隱情的人,都不敢插手這個事。

  盡管他們也知道,那片沼澤地帶的地,一旦被開發出來了之後,都會變成產量比較高的良田。這其中的獲利,還是挺大的。

  可他們覺得自己真的不能冒那個風險。

  畢竟,自己要是伸回手的話,就等於是虎口奪食了。

  而顧家崗的族長顧裕喜,他後來大家知道這個事情之後,在家裏頭長虛短歎了好幾天。

  他以前的時候,就盯著那塊地的。

  隻不過,他心裏頭也特別的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小老百姓,無權無勢,這裏頭有一個正兒八經功名的讀書人都沒有。他們連陳家村的人都搞不贏,就更不用說,壓下其他村的氣焰了。

  他要是帶領自己的族人們跑到那片沼澤地帶,辛辛苦苦的把那些地方,都開挖成田地了。那到時候,別人肯定就會撿這塊現成的果子。

  他是一個從來不肯吃虧的人,也不希望別人占他的便宜。

  所以,那個念頭也就隻在他的心裏轉了轉。發現這個事情不成之後,他就歇了那個念頭。

  然而,那個顧言璋有了錢之後,就大手筆的包了那片地。還叫他老娘那邊的親戚占了便宜,他這心裏頭就有些不舒服。

  不過,想到自家的孫子,還在他媳婦兒手上學藝,他心裏是後悔不迭。

  如果他當初沒有把孫子送到他那裏,那他現在就能理直氣壯的向他們提出,那片地應該叫上他們全族的人,幫著一起挖。

  這樣一來,他族裏的那些窮苦人家,也能靠著顧言璋家,慢慢的活下去了。而且,他們說不定還能承到到幾畝地,讓自家變得越來越好。

  想到這些,顧裕喜忍不住的在心裏,搖了搖頭。

  顧言璋可沒管族長怎麽想。

  也沒管其他村裏的人怎麽想。

  反正他冬天的時候,就已經把要準備開荒的地帶上長著的蘆葦,全部都挖了出來。現在,他們正準備除根呢。

  那些黏著淤泥的根係,在太陽底下仔細的曬一曬。然後,燒一燒。最後,把這些燒好的東西,都堆起來。散熱十天之後,這些肥就可以用了。

  顧言璋隻要一想到,再過幾個月就能買一次大豐收,他跟於家的那些人,就天天的在地裏忙活著。

  連做包子的生意,他都有些懈怠了。

  由於賣各式各樣的包子,還是有不少利潤的。陳萱萱就從來不敢放棄這個生意。

  她天天都叫家裏的孩子,包括她那兩個學生,磨著高粱麵。然後,她手把手地教自己身邊的那些人,怎麽做包子。

  尤其是包子上的褶子,怎麽做的漂亮好看。

  包子的造型,都有不一樣的。

  有圓形的,橢圓形的,心型的。還有三角形的。

  陳萱萱還花了不少的心思,做了一些紅綠相間,看起來很漂亮的的花卷。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陳萱萱做出那些好看又好吃的包子之後,她收的那兩個徒弟,就感覺做包子,似乎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它還是有不少的技巧的。

  陳萱萱天天不用幹重體力活,但是她有時候還是覺得自己,忙得像個陀螺。

  太累了。

  每天都沒有一個放鬆的時候。

  也許,這就是古代人的生活吧。

  艱難,困苦,隻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