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甲子天災(上)
作者:一朝天霜下      更新:2021-02-26 10:45      字數:2375
  <b></b>立政殿燭火通明,氣氛格外凝重,宮女們上過茶後匆匆退去,徐謹立在趙明庭身後,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諸位都聽說了,今時還未到梅雨季,江浙多地連續一月暴雨,引發洪澇、山體塌方,無數田地被淹,屋舍毀損,人員亦有傷亡;蜀地五日前突發地動,據地方報災的官員上奏,現已造成上千百姓罹難,數萬人受傷,百萬餘戶受災。父皇命本宮全權處置賑災事宜,不得有誤,諸位有什麽想法?”

  所有人都在安靜地看向上首,認真地聽他說。這聲音沉穩而威嚴,徐謹第一次見他在這麽多大臣麵前說話,掌事者的氣魄渾然天成,讓她不禁心生敬畏。

  此時坐在下首的主要有戶部官員、工部官員、地方報災官員和檢災禦史等。徐謹悄悄看向陳同非的方向,有些擔憂,他身為戶部尚書,主管全國財政、民事、稅收、統籌等,此時必定一馬當先。

  各地方來的報災員紛紛站起來,一個接一個詳細說了災情,殿內眾人聽過後,果然陳同非率先開口

  “啟稟殿下,據我朝慣例,救災大致分為遇災治標與災後補救兩步,其中包括賑濟、養恤、安輯、蠲緩、賑貸、災後重建之法。有衣做良民,無食為暴客。暴客殺與奪,隻為衣與食。故此首要的,一定是賑濟,發放糧食和布帛,刻不容緩。賑濟得當有效解決災民生存問題,足以安撫人心,避免流民四散、給沿縣造成動蕩,於後續的安輯也有益處。”

  “不錯。”範達接口道“殿下,災害之下易生疫病,養恤也尤為重要,各州縣應及時開設醫廬,既要救治災民,也要做好防疫的準備。”

  趙明庭端坐著,聽了他二人說的後,點點頭道“嗯,陳卿範卿言之有理,民以食為天,本宮準你們開倉放糧賑濟災民,讓百姓挨餓,是要出大亂子的。”

  “殿下說的是……”

  “殿下所言極是……”

  ……眾位大臣紛紛點頭,徐謹看著趙明庭寬厚的肩膀,聽著他們所言,低垂的臉上也浮現出讚同之色。

  這時一位官員站了起來,恭敬地向趙明庭行了一禮。他是工部水利司司郎中原若海。他說道“殿下,微臣有一事稟告。”

  “準。”

  原若海看了眼一側的幾個官員,轉而對趙明庭說

  “江浙多地上報,洪水衝垮不少橋梁,有一些是救災和通行的必經之路,吳大人命微臣率司統計,要盡快修繕的有二十七座,預估人力物力包含在內,大概要一百四十萬兩,還請殿下批示。”

  要這麽多銀子?!徐謹正驚詫,卻聽陳同非陡然開口

  “二十七座橋,一百四十萬兩?”

  原若海轉向他,驗證般地回道“是,一百四十萬兩,白銀。”

  眾人看向趙明庭,隻見他麵色亦有些疑惑的。他問道“原卿確定都是水災之重地?”

  “是,微臣與報災、檢災官員共同商議過。”

  “啟稟太子殿下,原大人所言屬實……”

  ……

  趙明庭視線觸及原若海提到的人,他們紛紛站起來道是。

  陳同非坐在右邊第一個位置,他抬起手疊在一起,皺著眉對趙明庭說道“殿下,按照現在的市價,一石米大概八百文錢,那麽一百四十萬兩可以換到一百七十五萬石糧食,一石米能供一百五十人吃上一天,那麽一百七十五萬石可以讓江南全部受災百姓吃上整整四個月,微臣請殿下三思!”

  這時他對麵傳來一道有力的聲音

  “陳大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工部做事向來嚴謹,這二十七座橋是我親自帶著各司官員一再商議、刪減之後餘留下來的。不修橋,有米也送不過去,災民隻能隔著岸自生自滅。”

  說話的,正是工部侍郎吳令廣。

  “哦?”趙明庭適時地開口了“陳卿說的不錯,吳卿說的也有理,不隻是知這二十七座橋原本建在何處啊?”

  吳令廣朝原若海抬抬下巴,後者點頭,從袖中掏出一份圖紙呈上。

  趙明庭轉頭示意徐謹,她頷首,亦下去接了那圖紙呈給趙明庭。

  其中一個報災官員看著趙明庭蹙目細細審閱著那圖紙,眼珠轉了轉,上前一步解釋道

  “殿下不知,我南方河流洲渠眾多,許多州縣實則就是水城,是以斷橋如斷路,斷路如斷命。還請殿下開恩,為我江南無辜受災的百姓開辟一條生路!”

  說完,帶領幾個江南來的官員跪地開始給趙明庭磕頭。

  徐謹看看他們,再看看趙明庭緊抿薄唇的側臉,不由替他為難。修橋這事雖然合情,但不太合理,這二十七座橋,到底有多重要呢?

  決定,隻能由趙明庭下!

  趙明庭麵色越來越嚴肅,下手官員們不敢吱聲,殿上隻有那幾人磕頭的聲音。

  陳同非不經意間收到他一個眼色,他站起身來到大殿中央跪下來,沉聲道

  “啟稟殿下,近年來南北異族、西部匈奴皆對我大魏虎視眈眈,朝廷軍需已是前些年的數倍。再加上二十年前的四門塔協議,我朝不僅每年要花高價購入東胡幾十萬牛羊,還要出人出資為整個草原滅狼。達蘭紮達金礦、喬巴銅礦、塞音煤礦、達爾汗煤礦養活著上萬東胡礦工,朝廷年年入不敷出。更別說新年剛過,正值春季,一切商貿、工事剛剛複起,萬事萬物都有一個萌芽的過程,突逢天災本就讓人措手不及。故,微臣有罪,戶部無錢在此時大肆修橋。”

  眾人見他態度十分堅決,不免又看向吳令廣,隻見他臉上有些冷意道

  “陳大人身為戶部尚書,精打細算本宮可以理解,但也要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現在許多災民被困,危在旦夕,本官身為工部尚書實在心急如焚,陳大人說沒錢修橋,那不如也教教本官,救災之事如何解決?我大魏百姓如何活命?”

  徐謹呼吸一緊,擔憂地看著下麵的陳同非。

  “修橋不是隨手鋪條石子路,若照吳大人說的,等工匠趕過去修好,災民怕是也堅持不住了。”

  “第一解決災事宜動不宜靜,如陳大人這般優柔寡斷,畏首畏尾,本官怕愧對黎民百姓。第二……”他笑了下,“陳大人未免太過小看工匠了。”

  “……”陳同非看向他,臉上明顯不悅。

  範達見此反駁道“吳大人此言差矣,江浙、蜀地最是富庶,同時出事,可謂塌了半邊天。”

  “處理不好災情,江南一片怨聲載道,良民變災民,災民變暴民,鋤頭變武器,恐怕塌的,就不止半邊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