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公堂對峙
作者:一朝天霜下      更新:2021-01-01 15:15      字數:2457
  “啟稟大人,涉事之人帶到!”

  常時一行押著那青年回到京兆府衙,此時堂上已擺好陣仗,主審官、師爺、衙役、狀告方與被告方……衙外亦熙熙攘攘聚集了大批百姓,此時正指著堂上眾人,議論紛紛。

  上首那身著藍色官服,繡有三品孔雀官補的,就是京兆尹黃鬆。此人已過不惑之年,體態豐腴,麵帶善相,滿含笑意的一雙眯眯眼閃爍著精明。隻見他手持驚堂木往案上一敲,“咣”!

  堂上堂下立時肅靜下來。

  “本官今日辰時末接到城北洪家胡同劉陳氏擊鼓投狀,狀告淮陽侯府三公子帶領府內數名家丁昨日午時於洪家橋口行凶毆打一賣菜老漢,這老漢就是劉陳氏的當家。後二人的兒子劉洪良急忙趕來救父,與這淮陽侯府眾人撕打在一處,致數人受傷,這侯府小公子傷勢最重,此為案情始末。堂下之人且先報上名來!”

  “民婦劉陳氏,拜見青天大老爺。”一四十歲左右、衣著幹淨樸素,頭發全部盤在腦後的婦人跪地叩首。

  隨後那名一直不言語的青年男子麵色平靜,作勢要跪下行禮,卻被黃鬆製止。

  “你去歲秋闈中了解元,今年會試也摘得杏榜,連中兩元十年不遇。既然進了殿試名單,就是貢士身份,自當不必行禮。”

  青年躬身作揖,不卑不亢道“晚生劉洪良,見過府尹大人。”

  “大人,小人是淮陽侯府管事李揚,見過黃大人。”一穿著體麵、麵帶精明之色的中年男子亦自報家門,此人朝堂上作揖,而後微微昂首,連看都不屑於看一眼那樸素的母子二人。

  “好,劉老漢與那淮陽侯府三公子蕭寶成皆臥床不起,其餘人等俱已到齊。本官且問來,劉陳氏、劉洪良,李揚及侯府眾家丁,本官適才所述,可符合事實?”黃鬆麵色嚴肅。

  “是的大人……”

  “符合。”

  “大人,有所出入。”

  “不是的大人……”

  “……”

  一時眾說紛紜,堂上立馬熱鬧起來。衙外眾人唏噓不已,前來圍觀的越來越多。

  那李揚率先開口“啟稟大人,這劉洪良與我家三公子本是同窗,因他家境貧寒,我家公子時常接濟。不想這廝卻是個貪婪的性子,隔三差五朝我家公子借錢飲酒,胡混享樂。淮陽侯府雖算得上鍾鳴鼎食之家,但我家侯爺治家嚴明,以為公子花錢無度,時常訓斥。公子別無他法,隻能索要借款,不想這廝不僅貪得無厭,竟還死不認賬,公子索要幾次無果,隻能昨日去向劉老漢討要。不想真真應了那句話,上梁不正下梁歪,這劉老漢也是個潑皮無賴,竟當街拿扁擔敲打我家公子,府中家丁見此,才上前阻止。這時劉洪良不知從哪裏衝上來,扯著我家公子就是一頓拳腳,我家公子遭此無妄之災,竟還被反咬一口,真是天可憐見!”說著還擠出兩滴眼淚,拿衣袖拂去。

  淮陽候府素來仗勢欺人,眾人皆有些看不慣他。

  “不是的大人,小兒是個讀書人,為人正直謙讓,街坊皆可作證!”為母則剛,劉母一聽李揚那般黑白顛倒,立時憤怒反駁。

  而那個靜靜站立的青年,雖不見正臉,卻也知他並沒有他母親那樣激動,反而有些清者自清的從容。

  “肅靜!”黃鬆皺著眉敲了敲驚堂木。

  劉洪良慢慢扶起母親,大手輕撫她的後背,無聲地寬慰著。

  “劉洪良,本官且問你,李揚所言,可有其事?”

  青年立定,麵相公案,雙手作揖,略微垂首,朗聲道“啟稟大人,晚生與淮陽侯公子蕭寶成確係同窗,但無甚交情,並未借錢,更無不還之說。至於昨日,蕭寶成帶人上街尋到家父,出言侮辱,出手挑釁,混亂中雙方撕打在一處,晚生那時恰好來到家父的小攤兒前幫忙,無奈出手自衛。”

  “豎子無恥!大人,小人可找來當時街道上的行人及攤販前來作證,除此之外亦有我家公子數位同窗前來揭發這個不知感恩之徒!”李揚怒氣衝衝地上前辯駁。

  “傳人證!”

  “傳人證!”

  “……””

  不多時,立馬上來三四個小商販,另有幾個書生打扮的青年也紛紛到來。黃鬆嚴厲詢問,眾人說辭竟都與李揚所說毫無二致。

  衙外眾人細細聽來,這幾人言之鑿鑿煞有其事!

  當娘的哪有不心疼兒子的,此時差點氣背過去,展開架勢想要與之理論,劉洪良卻擋在她麵前,背影穩重如山。

  “大膽劉洪良,你可知罪!”黃鬆示意常時等人將證人帶下去,怒敲驚堂木質問青年。

  “大人,小兒真的是冤枉的!不然民婦怎敢擊鼓投狀!”

  “大人,且將這劉洪良投入大獄,以正國法!”

  “……”

  堂上又是一陣混亂,黃鬆敲案,大聲喝止。

  “嫌犯劉洪良,你可還有話說?”

  堂上堂下眾人皆屏息聽他言語,堂堂京中會元郎,多少世家大族相中的女婿啊!

  “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貞。”劉洪良抬起頭來,緩緩說道“晚生適才已道出真實原由,句句屬實,可證日月。若大人不信,可派人前去鄰居街坊家中求證,亦應將書院所有師生召來詢問以示公正。再者,我大魏自兆和五年律法改革,施行‘無罪推定’,斷案機製由‘無罪辯護’改為‘有罪證明’,以防屈打成招,冤案叢生。在大人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此事因晚生而起時,這‘嫌犯’二字,請恕晚生萬萬當不起。”

  提到兆和五年,堂上堂下都莫名其妙地噤了聲。

  李楊雙眼微眯,放著精光,立時斥道“笑話!煮熟的鴨子,隻剩嘴硬!事實擺在眼前,你還想抵賴!”

  劉洪良諷刺一笑“何為事實?統一口徑即為事實。”

  漂亮,眾人心中不禁喝彩。但見那黃鬆,麵上也帶著隱隱的欣賞。

  正當他決定傳召下一批證人時,常時突然匆匆上前,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黃鬆本就狹長的雙眼立時眯得隻剩一條縫。

  “本案複雜,雙方各執一詞,所需證人過多,容後再議。來人,先將這劉洪良收監,押入大牢,此案擇日再審。”

  “咣……”

  “退堂!”

  “大人不可啊!小兒不日要參加殿試的大人!大人啊……”劉母痛呼,有些難以置信!

  好似一場鬧劇戛然而止,讓人摸不著頭腦。衙口一陣躁動,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案子還沒結!”

  但見那黃鬆卻早已離去,衙役也推開前來阻攔的劉母,將劉洪良帶走了。

  圍觀的人盡數散去,當中有幾個訓練有素的男人一路朝著皇城而去,進了宮門。京兆府門口比之剛剛蕭條許多,隻有一個可憐的婦人靠著那雄偉彪悍的石獅子痛哭出聲,久久不願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