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地動
作者:不死妖靈      更新:2021-03-26 15:11      字數:2318
  “好!”宋雪妃便點點頭。

  那侍女趕忙給她預備了洗澡水,並給她更換了廖元梅給她準備的衣裳。

  宋雪妃沐浴更衣之後,舒服地躺在了床上。

  侍女們熄了燭火,安靜地退了下去。

  宋雪妃雙手枕在腦後,靜靜地思索,如何才能找到龍蛋,並把龍蛋從地底取出來。

  畢竟,傳聞之中,那些人是把龍蛋藏在了皇宮附近。

  雖說現在,這裏不是皇宮,隻是城主府。

  但是,城主府附近,也必定是戒備森嚴的。

  她想在這個地方尋找龍蛋,是真的有點困難的。

  但是無論如何,她也得把那顆龍蛋找到。

  龍族子嗣,不論生死,也絕對不能在凡俗之境受如此苦楚。

  即便那是個半人半龍的孽種,她也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存在於世。

  轉過天來,淩晨五點鍾,她便被一陣鍾聲吵醒。

  她不大想起床,但還是爬了起來。

  打開房門,就見門外已經站了一排侍女。

  這些侍女恭敬地站在那裏,手中捧著盥洗用具。

  見她把門打開了,侍女們訓練有素又無聲無息地進了寢殿,服侍她洗臉更衣。

  宋雪妃倒是很習慣這種服侍。

  畢竟,她曾經是凰丹,也曾經是大帝姬。

  梳洗之後,她去了正殿,和蘇瑾辰一起吃了早點。

  早點很豐盛,不過他們兩個連十分之一都沒有吃完。

  蘇瑾辰開口對領頭的侍女道:“以後不要如此奢靡了,隻準備一成的飯食即可。”

  “是!”侍女乖乖地應承了下來。

  等到二人吃完早點,一名女官踩著小碎步從外邊走來,儀容大方。

  進來後,她給二人施了禮。

  “令使大人安好,在下易懷岫,乃是城主府的大管事。”

  她先是自報了家門,隨後又道:“我家城主派在下來同令使大人說一聲,她這會子正在開府會,暫時無法陪同二位貴客遊玩,要等到八點鍾,會議結束,她才能陪二位出去遊玩。”

  “如果二位覺得悶,在下可以在府裏四處逛逛,府裏有處花園,精致頗好的。”

  蘇瑾辰看了宋雪妃一眼。

  宋雪妃便開口道:“好,如此,那就勞煩易大管事,帶我們先在府裏逛逛。”

  那女官便陪著他們兩個遊覽起這北燕城的城主府。

  宋雪妃一邊走,一邊同這女官攀談著,打聽此地最有特色的土特產,眾人閑逛到了禦花園。

  經過一處戲樓,女官笑著請二人上了觀眾席。

  “這裏是我們府裏的戲樓,城主大人的夫君蘇大人喜歡看戲,時常會請些戲班子回來。”

  “蘇大人已經請了兩個戲班子,這會子都在後台扮著呢,二位怕是也走累了,不如在此看兩折子戲,歇歇腳。”

  宋雪妃點點頭,“我也是愛看戲的,說起來,我的家鄉還流傳著這麽一出戲呢。”

  她便將自己之前在碼頭那邊茶葉店和車夫口中聽來的傳說說了一遍。

  “聽說,這出戲就出在昔日的北燕城,我還聽說,那龍子就被鎮壓在皇宮外的海眼裏,就不知道是哪一口海眼,我是真想開開眼界。”

  女官開口道:“要說,這個傳說,自打我兒時就有聽說,隻不過,我也不知道那海眼在哪裏。”

  “而且,三百年前,還有一次大的地動,據史料記載,那年的地動,大半個北燕城都毀了。”

  “便是有什麽海眼,在那一次地動之中,怕是也被掩埋了。”

  “哦?”宋雪妃露出訝異的神情。“北燕城還有過地動?”

  “是啊!”女官低頭算了算,開口道。

  “應該是三百五十二年之前的秋天,當初的那一場地動,毀掉了大半座北燕城,還有前朝的整座皇宮,全都塌陷到了地下,當時的皇帝也和皇宮一起陷落。”

  “之後,前朝將都城向北遷移了一百八十裏,重建的都城,由當時遇難的那位皇帝在封地的一位皇子繼位的。”

  “咱們這座城主府,就是在那之後重新選址修建的。”

  “哦……”

  宋雪妃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就不該進入都城。

  但是如果不來京城,他們怕是也打聽不到這麽重要的消息。

  二人在女官的招呼下,坐了下來。

  不一會兒,便從樓下上來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年紀在六十歲左右,女的四十多歲。

  二人手中全都捧著一個朱漆描金的托盤,上邊擺著齊刷刷的兩排竹牌。

  女官笑道:“這兩位是戲班子的班主,這位程班主是祥鶴班的班主,這位唐班主是百花班的班主,這祥鶴班所有的角色都是男子,旦角都是男子扮的。”

  “這百花班中恰恰相反,所有的角兒都是女子,凡男子的角色都是女子反串的。不知二位想聽哪一出戲?”

  宋雪妃莞爾一笑,“剛剛恰好說到傳說中蛟龍被鎮壓的故事,不知道你們這兩個戲班子,有沒有這出戲?”

  兩位班主笑道:“自然是有的!”

  “既然如此,那你們兩個戲班子,每個戲班子給我演一遍,讓我瞧瞧。”

  說著,她拿出兩張銀票,在二位班主手中的托盤上,各放了一張銀票。

  她早就知道,自己以後花錢的事會遇到不少,所以特地在儲物戒指裏放了一些銀票。

  想用的話,可以隨時取出來。

  這銀票雖然是紙的,而且是薄薄的一張,但是拿去官銀號,就能兌換出一百兩的足銀,所以兩位班主都很高興。

  宋雪妃笑道:“唱得好,我還有賞!”

  兩位班主全都得了賞錢,便道了謝,然後急匆匆地回了戲台子那邊的後台,打發自己手底下的角兒們賣賣力氣。

  不一會兒,台上就開鑼了。

  宋雪妃看麵前的條案上有瓜子,便抓了一小把,漫不經心地嗑了起來。

  她之所以會點這兩處戲,純粹是為了尋一些線索。

  通常,自古流傳下來的故事和戲曲,總是會有原型的。

  就算是會被藝術加工,也總歸是有這麽個人,或者這麽個傳說。

  說句實話,不是宋雪妃看不起古代人。

  而是古代人沒有電視,沒有網絡,在獲取信息這方麵實在是有點弱。

  所以想象力是有局限的。

  他們即便是編故事,也都是找現實之中的人物,或者是在史料或者各地縣誌之中找個人,加以編造。

  也就是所謂的藝術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