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霸主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7-22 06:30      字數:6195
  “嘀嗒!嘀嗒!”十幾個全身素白的騎士手持引魂幡,策馬跑到鄴城南門。

  ??袁紹次子袁熙,以新的四州之主的身份,一麵扶棺回鄴城,一麵安排手下文武,在鄴城安排喪事的具體事宜。

  ??袁紹位列三公,三公典喪事,當朝百官理應皆著白單衣,白幘不冠。閉城門、宮門,給與殊禮以示尊重。

  ??但由於時局特殊,百官皆在許昌,總不能置書過去,讓曹操 他們給袁紹舉喪吧?故而隻能退而求其次,令四州官員身著白裝,整個河北喪期三月,其間不得舉樂,不得嫁娶。

  ??令外,由袁熙口授,著陳琳親自手書,連夜置書上報天子,奏請袁熙接替袁紹之位,領大將軍,太尉,冀州牧,總領四州軍政要務。

  ??這種上奏純粹就是走個形式,同時還能惡心隔應曹操一下,至於朝廷答不答應,袁熙都會穩坐這個位置,當然了,若是能得到朝廷的認可,得個名正言順,卻是比什麽都強的。

  ??此時,鄴城城牆上的兵卒,也都纏帶素麻萬分悲戚,倒也不全作假,畢竟袁紹在河北還是挺得人心的,顧得一方平安。

  ??旌旗換成黑白兩sè。審配、辛評幾個,留守鄴城地主事人,夥同其他留守官吏,也身披素麻出到城外,迎接昔日霸主袁紹的靈柩,和新的繼承人袁熙。

  ??過了會後,兩千多騎從南麵開赴而來,新的四州之主袁熙,就護著袁紹的靈柩在隊伍中央,緩緩而來。

  ??此時一眾官吏人心浮動,特別是辛評一黨更是惶恐不安。經過一陣繁瑣地請魂儀式。眾人將袁紹的靈柩送到州牧府中。

  ??得到袁紹身亡消息的劉夫人,早哭成淚人似地,兩次暈厥過去。

  ??好不容易布好靈堂,袁熙、袁尚還有劉夫人,還要為袁紹守靈。

  ??這邊是中國人的禮,孝道的終極體現,就是葬禮,祭死者以慰生者,太宗宣武帝袁熙開創的大晉王朝,也許忠義少了一點,但是這孝道卻是一點也不馬虎,比如那寫陳情表的李密。

  ??其實護送袁紹靈柩的那兩千騎,就是袁熙的近衛驍騎營,此時袁熙還未能,有效地控製住冀州,所以率領這些嫡係jīng銳回鄴城,以鎮場子和安撫浮動的人心。

  ??而回到鄴城後,他發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顏良、審配,接手鄴城的軍隊和防務,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所以他需要重新布置一些親信。

  ??陳琳快步走進了靈堂,他來到袁熙身邊說道:“少將軍,河北全軍都已經渡河,按您的安排,留下鞠義的一萬餘兵馬,沿河屯駐防備濮陽。張繡也已經奔赴黎陽,跟高覽一起屯兵防備曹操。淳於瓊將軍也不rì將回到鄴城。”

  ??“嗯,我知道了,大哥呢。派出去地人沒有將消息傳達麽?”袁熙大聲質問道。

  ??在靈堂的一眾文武,都被袁熙的怒喊聲,吸引了過去,等待陳琳的回答。

  ??陳琳感受到他們的那些目光。他上前答道,“少將軍,大公子屯駐在,鄴城東地李陽坡一帶,正在縱兵籌糧。他說安頓好軍中事務,再趕來奔喪……”

  ??“哼,他有什麽軍務,比給父親守靈更加重要!”袁熙大聲嗬斥道,“父亡而不奔喪,這豈是人子所為!孔章先生,再派人去請,一次不行就兩次。”

  ??陳琳應諾,退了下去。

  ??“大哥此舉大違孝道,諸位看要作何應對?”袁熙看著眾人,幽幽地問道。

  ??底下眾人哪不明白,他們兩兄弟間地那些齷齪事,他們哪敢妄發什麽評論。

  ??“當遣人前往申斥,數明大公子的不孝之罪,再讓他迅速回來奔喪。”崔琰答道,他本xìng耿直,所答也是依照常理。

  ??“季珪先生說得對!”袁熙環視底下眾文武,突然間驚疑道:“怎麽不見辛仲治?”

  ??眾人相視搖頭,都說沒有留意。

  ??袁熙心中悚然一驚,沉聲下令道:“仲康拿我手書,傳令鄴城四門緊閉戒嚴,再速速派人去辛家,請辛先生過來,快。”

  ??許褚應諾,立即派近衛去傳令。

  ??一眾人等也是驚疑不定。過了兩刻多鍾,傳令官跑進了靈堂。

  ??“稟報少將軍,辛仲治已攜妻小出城!”

  ??靈堂上氣氛沉重而詭異,眾人目光都看向了袁熙。而袁熙臉上yīn晴不定,他吩咐幾句後,退到後堂一間偏室內。

  ??不一會,郭嘉、賈詡、劉曄、顧雍、許攸、逢紀、審配等袁熙的親信,被近衛帶到這裏議事。

  ??“辛家家業龐大,不可能一下走脫。如今城門緊閉,可派兵緝捕辛家餘黨。”逢紀建議道。他恨不能將辛評一黨一網打盡,畢竟他們算是政敵了。

  ??“少將軍,大公子在鄴城東縱兵搶糧,這說明他要北逃幽州啊。少將軍不可不防啊!”許攸暗示提醒道。

  ??“哦?怎麽防?大哥他一心要反抗,難道將他就地擒殺了嗎?”袁熙反問道。父親袁紹剛亡就手足相殘,倒也說不過去,他這是做婊子立牌坊。

  ??怪不得後人議論,太宗宣武帝袁熙,刻薄虛偽呢。

  ??許攸眼珠子一轉,會意說道,“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隻要不傷他xìng命即可。否則大公子一旦回到幽州,我等將麵臨一場慘烈地內鬥啊!”

  ??郭嘉也點點頭,示意袁熙當早做決斷。見臣屬統一意見,於是袁熙神情一冷,下令道:“傳令太史慈、段匹磾。立即率烏桓突騎,襲取幽州中軍,務必生擒下袁譚!本將軍要活的!”

  ??想了想後,袁熙再下令道:“著高覽、張繡守黎陽,著張郃為主將,郭淮為副將,讓其率渡河後的青州軍,即刻北上幽州,輔以我之大將軍令,務必奪下涿縣、薊縣兩地!不得有誤!”

  ??“啊!少將軍,渡河兵馬急需休整,此時派去幽州,是否太過匆趕了?”逢紀不無擔心道,這也是人之常理。

  ??“逢先生、正南先生,沿途地糧草供給,勞煩兩位調度了。兵貴神速。在大哥未回到幽州前,派兵突襲是最好的時機。否則一旦陷入攻堅戰,就有曠rì持久之憂慮。”袁熙堅定地說道。他對自己的青州軍,還是十分有信心的。

  ??鄴城,州牧府

  ??這幾天,袁熙接到老師張紘的稟報,說司馬懿是一大才,雖然心有九曲,不過駕馭得當,則是王翦一般的帥才,且出能為將,入則為相。

  ??袁熙不可置否,不過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引火自焚,不過袁熙有這個自信,曹家三代皇帝在世時,司馬懿可是勤勤懇懇的,自己確定自己是長壽之人,而且李世民可以駕馭李世績,袁熙相信自己,同樣壓得住司馬懿。

  ??“司馬仲達啊,司馬懿,你這廝總算來了,讓老子苦等了這麽久,總算看到你出山了,如此也不枉我苦等一場!”袁熙暗暗想道。

  ??不過自己早就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雛 兒了,經曆了幾年的風風雨雨,南征北戰,早就練得一身城府和權謀。

  ??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有誌之士誰不想輔佐明主,施展一身抱負?

  ??他司馬懿也是個俗人,自然不願意隱藏山野,埋沒一身才學,待價而沽罷了。

  ??此時司馬懿隻能,悻悻的從懷裏掏出書信,拱手作揖道:“小人司馬懿,拜見袁將軍,此來乃是受了張紘先生所托,前來送信!”

  ??卻原來是,張紘坐鎮鄴城的這段日子裏,一直替袁熙觀察司馬懿,張紘閑暇之餘,便經常來陪著司馬懿閑聊,通過多次接觸,見司馬懿言談不俗,胸懷韜略,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

  ??於是張紘更是恩威並用,極盡拉攏司馬懿,終於在前些日子,說服了“大病”剛剛初愈的司馬懿出山,為袁熙效力。

  ??於是就借著此次送公文的契機,張紘把司馬懿派到鄴城,來拜見袁熙,並且隨身攜帶張紘他的推薦書信一封。

  ??直說此時,司馬懿在打理完溫縣事宜後,起身來到鄴城,行至州牧府,袁熙得知司馬懿前來,竟親自出府相迎,給足了他麵子,中國人就這脾氣。

  ??“哈哈哈,仲達啊,快快請坐!”兩個表麵上人情洋溢,但心中卻是各懷心思的年輕人,攜手走進將軍府正廳。

  ??袁熙拉著司馬懿,將其帶到身邊,安撫他坐下,桌上早已是布置酒食,袁熙絲毫不見在溫縣時的陰沉,反倒是喜氣洋洋的,親自為司馬懿將盞中酒倒滿。

  ??“仲達今日前來我府上,實乃天助我也,袁某略備薄酒,為仲達接風洗塵,以為相惜之情。”袁熙一邊說,一邊舉杯與司馬懿同飲,而司馬懿亦是舉盞微笑,二人的腦中都在飛速運轉,思考對方心意。袁熙,司馬懿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啊,也沒有一個是白給的主兒。

  ??“將軍過讚了。”司馬懿彷如受寵若驚低首言道:“司馬懿能為將軍府上一管事,伴隨將軍身邊,實乃天大幸事,此生當無憾矣。”

  ??袁熙心中透亮,嘴上卻是謙虛說道:“唉,仲達此話怎好講來,本將請你前來,乃是欲引為心腹,怎可以管事之職待之?豈不是明主蒙塵!”

  ??“將軍,司馬懿才華有限,隻配為府上一管事,將軍若不答應,懿無顏在攀他職。”司馬懿語氣堅決說道。

  ??袁熙心中暗歎,麵上卻是輕輕笑道:“唉,既如此,也罷,仲達若執意留在袁某身邊,我便在將軍府左近,為仲達覓取一處宅院,方便仲達每日前來將軍府,但管事之職卻是當不得的,我便命你為袁某麾下兩千近衛的司馬,並兼職我將軍府大總管,總攬府中一切事宜,不知仲達意下如何?”

  ??司馬懿聞言隨即低首道:“懿多謝將軍栽培,願效犬馬之勞。”

  ??袁熙揮了揮手,輕笑道:“你我二人,一個將軍,一個總管,倒也頗為搭調。”

  ??二人互視微笑片刻後,隻見袁熙看著司馬懿接著說道:“如今袁曹成對峙之局,不知仲達對此有何高見?”說完之後,袁熙眼中的目光深深地鎖定司馬懿。

  ??“將軍說笑了,仲達乃是庸人一個,怎敢談及天下之事。”袁熙聞言笑道:“哎?既然已經是我府中的半個總管,仲達今後跟我說話就休要過謙。”

  ??司馬懿聞言不動聲色,隻是低首道:“如今天下,動靜比較大的,便是河北,中原,其餘暫時皆未有所動,以懿看來,今後天下若要大定,將軍與曹操必將一戰!也就是說,除非將軍與曹操二亡其一,否則天下永無寧日。”

  ??袁熙聞言額首,司馬懿果非等閑,幾句話便到出個中要害,真不愧是塚虎嗎。

  ??“隻是將軍,恕司馬懿之言,如今的狀況,袁曹兩家都有損失,但將軍已是占有極大的優勢,等消滅袁譚餘孽、安定草原、攻破公孫家,將軍便可雄踞河北,南向而征天下,後方幾無騷擾,而曹操則不同,兗州四戰之地,東有劉備,西有馬騰,韓遂諸人,南有劉表,可謂掣肘頻頻,縱有驚天之才,亦難放手一搏。如此,相對於將軍來說,就落了個下乘。”

  ??袁熙聞言笑道:“仲達此言究竟何意?”

  ??司馬懿正色道:“懿之所言,便是告訴將軍,如今將軍當務之急,便是北伐袁譚餘孽,安定北方,安定草原諸部,拒並州以防曹操和關中聯軍,多麵出擊襲擾曹操治下,待聯軍撤退後,將軍便可實施關中戰略,以斷曹操右臂,然後分軍兩路夾擊曹操,則大業可期。”

  ??袁熙聞言不由一愣,接著低頭沉思。

  ??這時,隻見當空的朝陽灑然的,照射在廳中的這兩個年輕人身上...似是在讚頌二人日後的功績,也似在哀歎亂世難言的驚濤....這廳中的:一個將軍,一個總管,注定不凡的兩個人相遇了。

  ??曹軍臨時大營。

  ??“袁紹真的死了?”聽著斥候傳遞回來的匯報,曹操的心不知為何,有些酸楚。

  ??在一瞬間仿佛是被鐵鉗子夾住了一樣,麵色陰晴不定,似是有些不敢相信,雖然之前有些猜測,而且還詐過袁熙,但是真當得知袁紹死訊後,曹操有些失落,終究還是朋友吧。

  ??董卓,公孫瓚,陶謙,如今又是袁紹這,昔日被曹操認定為,強有力對手的梟雄們,一個又一個的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隨著洶湧的波濤,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曾經的榮耀,曾經的輝煌,盡皆光華淡去,留下的,隻是那一點點膾炙人口的事跡,在一輩又一輩人的口中,融成了談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曹操有些闌珊。

  ??帥帳之中,在諸將當中為首的夏侯惇聞言,不由的哈哈大笑,拱手言道:“恭喜主公,如今袁紹已死,大漢州郡,再無能與司空大人抗衡之輩!昔日英雄皆已凋零,從此之後,我軍縱橫天下,睥靡群倫,定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天下碌碌之輩再無我軍敵手!”

  ??曹操的臉上不見喜怒,隻是漠然的看著那名匯報的斥候,細細的思慮了半晌後,方才冷靜的開口問道。“袁紹的繼位者,是誰?”他需要確認一番。

  ??斥候恭敬的一行禮:“回主公,繼袁紹位者,乃其第二子,袁熙。”

  ??聽了袁熙的名字,隻見曹軍諸將當中,有許多人立刻麵有異相,畢竟他們吃過虧。雖然心裏有準備,不過還是。。

  ??“袁熙。”曹操聞言輕輕的摸了摸下巴,淡淡然道:“是那個小子,嗬嗬,論奸猾,論狡詐。他卻是比本初要難對付的多了,有我們頭痛的了。”

  ??話音落時,卻見荀攸出班,衝著曹操拱了拱手,道:“啟稟主公,袁熙此人,據聞雖是頗有些機謀,但說到底,終非嫡長,其上有一兄。其下有一弟,更何況如今河北四州中,有三州分別有其三兄弟執掌,實乃是霍亂之向。據聞袁紹長子袁譚一向勇武,且為人頗有傲氣,明公不妨使二虎競食之計,說不得會有奇效!”

  ??“嗯,破一人難,破兩人易。”曹操滿意的點了點頭:“公達之言,深得我心,但若想要挑撥虎狼相爭。需是個細致的活,具體又應該如何行事,公達可是有什麽高見?”

  ??荀攸聞言,微微一搖頭,道:“以目前的形勢,在下卻是還未有什麽良策。白馬之戰,我軍受了不少損失,不妨先回軍許都,等待時機,看準形勢再作計較。”

  ??大漢司空曹操,在班師回到了許都之後,居然表奏天子,冊封袁紹長子袁譚為大將軍,領冀州牧,並賜其統領河北四州軍政之大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