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帝之爭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5-25 20:14      字數:2566
  大晉帝國,晉明帝袁睿是打敗了自己的大哥、合法太子袁雍,才當上了皇帝,這就是太宗宣武帝的因果報應吧。

  在袁睿奪嫡的過程中,晉朝大功臣太尉司馬懿,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司馬懿的支持,便沒有後來的晉明帝。

  但讓很多人不解的是,在太子之爭開始前,司馬懿已經是功蓋天下的大功臣了,好像沒必要為了袁睿,參加危險的奪嫡之爭。

  既然如此,司馬懿為什麽要支持袁睿,而不是合法太子袁雍呢?

  首先,在之前晉朝曆次的南征北戰中,司馬懿多次作為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左膀右臂參戰,在曆次戰爭的過程中,司馬懿與袁睿的舅舅甄禹之間,形成了很好的私人關係。

  政治利益上的相同點也比較多,再加上甄宓雖然不是皇後,但是高月死後,實際執掌後宮的正是甄宓。

  所以司馬懿有此考量也算正常,畢竟如此想法的不隻有他司馬懿一人對嗎。

  其次,司馬懿此人的功名心極強。從正麵角度講,強大的功名心促使司馬懿屢立大功,為大晉帝國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但從負麵角度講,強大的功名心也讓司馬懿,為了向上爬而可以拋棄任何原則。

  所以深知司馬懿為人的太宗宣武帝袁熙,怕袁睿駕馭不了他,所以先給司馬懿貶官,然後又暗示袁睿給他升官,就是為了讓袁睿有恩於司馬懿,不過司馬懿可不是純臣對嗎。

  功蓋天下的司馬懿當時,還不是晉朝的頭號大臣,晉朝大功臣、太子袁雍最重要的支持者,也是太子舅舅的高柔壓在司馬懿頭上。

  司馬懿隻有幫助袁睿,取得太子之爭的勝利,才能扳倒高柔這個,自己向上發展的最大阻礙,雖然司馬懿沒有了篡奪之心,但是想當高柔這樣的權臣之心,還是很強烈的。

  最後,在正式參加太子之爭前的試探中,司馬懿得知了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太皇太後劉氏支持袁睿當太子。太皇太後是袁雍、袁睿的奶奶,晉太宗宣武帝袁熙的生母,政治能量之大可想而知。

  在得知太皇太後支持袁睿後,司馬懿認為袁睿在這次太子之爭中,已經掌握了六成以上的勝算。正因如此,司馬懿這才決定參加正常收益很高,同時勝算很大的太子之爭

  有一次,晉代著名相學大師劉良來和到長安後,被司馬懿請到家裏,要他為自己的子孫觀相。也就是給大晉王朝做推 背 圖的那一位。

  一到司馬懿的府第前。劉良就說:“此宅陰孽太重,家必遭大故,如不在自身,必央及子孫。”

  司馬懿問道:“何以消災?”

  劉良說道:“以德禳之。”

  司馬懿接著請他為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相命,劉良說道:“將軍已位極人臣,已是大貴,子孫何必再相?”

  事後,劉良對人言:“司馬公屍居餘氣,位至三公還無厭地貪財、享受,又不積德。以後的事態發展,必定是身死族滅。”

  待後來劉良的話不差分毫的發生了。

  晉太宗宣武帝袁熙到了晚年,碰到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就是對皇儲人選的確定。他即位不久,就立長子袁雍為太子。

  可袁雍又不爭氣,奢侈好色,不善矯飾,為人也大大咧咧,使袁熙很不滿意,懷疑袁雍是否能承繼大統,要不是這是他和高月的嫡長子,袁熙早就廢了他了。

  這時,袁熙的二兒子袁睿見有機可乘,就居心叵測,矯情飾物,以邀名譽;同時,為了能順利奪嫡,袁睿不惜千金請司馬懿為他從中周旋,讓他在袁熙麵前替自己說話。

  當司馬懿收到袁睿的千金之禮時,對家人驚訝道:“東宮危矣!”

  作為朝中太尉、手執兵權的大將司馬懿心裏十分清楚袁雍是個實在人,才智中等,本質並不壞,隻是不會做假而已,而袁睿之所為完全是有計劃,有預謀的行為。

  有一次,他對家人說:“臨淄王袁睿飾簡矯物以邀名譽,恐非善舉。”

  但隻因太子袁雍為人大大咧咧,對他司馬懿亦不太尊重,而袁睿又送了千金於他,相比之下,覺得袁睿可靠,如將來袁雍即位,可能不利於他。權衡之下,為財富、為權位計,司馬懿決計助袁睿奪東宮,並彼此結成一黨。

  在袁熙麵前,司馬懿經常說袁雍的壞話,說袁睿如何仁孝,等等。有一次,袁熙問司馬懿:“雍奢侈已甚,恐非能承社稷之主。”

  話中露出有廢袁雍之意。司馬懿回答得很巧妙而又傾向性十分明顯:“常言道:知臣莫如君,知子莫如父。臨淄王仁孝,陛下所知,其他臣亦不曉了。”

  所以,袁熙廢太子袁雍、立臨淄王袁睿,司馬懿起了關鍵作用。

  相傳袁睿被立為太子的當天,長安附近三縣發生地震,雨雪紛飛,倒民房上千間,壓死百姓四百多人。說明晉太宗宣武帝袁熙逆天行事,上帝已經示警了。

  晉太宗宣武帝太始二十七年九月九日,袁熙一病不起,將不久於人世。作為朝中太尉的司馬懿與大司馬袁買、司徒高柔入閣侍候,接受遺詔,受托孤之重輔佐袁睿。

  所以,晉明帝袁睿奪位東宮,自始至終,司馬懿都參與其謀,為袁睿的帝位立下了汗馬功勞。袁睿繼位後首先聯合司馬懿,把廢太子袁雍的舅舅司徒高柔給扳倒了。

  而大司馬、中山王自始至終都保持中立,以求明哲保身和自保,但殊不知他的中立態度,卻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因此,袁睿即位後,拜司馬懿為司徒,賞賜錢財巨億,良田萬頃,子孫世代承襲,算是對司馬懿出力一場的報答吧!

  其實,袁睿隻是利用司馬懿而已,一旦自己當了皇帝,司馬懿的利用價值也就完了。而且奪嫡弑兄的一切內幕,司馬懿又清清楚楚,這對袁睿來說是一大隱患。

  同時,司馬懿從軍統兵幾十年,朝中宰輔,位高權重,又是協助袁睿奪位的最關鍵性人物,有明顯的功高震主之嫌。

  所以,袁睿對司馬懿外示尊寵,內實忌之,作為司馬懿本人亦心知肚明。

  晉明帝青龍十年底,司馬懿病重。袁睿知道後,令名醫診視,並賜以名藥,暗中卻對太醫說:“他還能活多久?”

  司馬懿一見皇上的名醫和藥品,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了,就堅持不飲,說道:“我也不想活了!”不久即死。得知司馬懿的死訊後,袁睿喜日:“幸好死得早,否則終當滅族!”

  晉明帝最大的功績就是扳倒了權臣高柔,和熬死了太尉司馬懿,不過可惜的是晉明帝袁睿在司馬懿死後三年,就得了怪病去世了。

  最終由晉王袁治以皇太叔身份,入繼大統,史稱晉高宗。

  2年後,甄太後甄宓登勤政樓,想要跳樓自盡,當眾坐實晉高宗“不孝嫡母”之罪,被左右侍從攔住。晉高宗聞訊大怒,當晚,甄太後就死在自己寢宮,顯然是被晉高宗秘密殺死。

  而且死相淒慘,以發覆麵以糠塞口,算是給死去的哥哥袁雍報仇了。

  晉高宗朱雀三年,大司馬、中山王袁買,被垂垂老矣的錦衣衛首領李涅,秘密鳩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