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5-19 02:00      字數:5806
  <b></b>而將小袁熙的表情變化,都看在眼裏的袁紹,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輕輕地說了聲,“終究還是太年幼了啊,哈哈。”

  說著,也往府裏走去,卻不是往自己房間的方向。

  小袁熙回到自己的院子,接過下人遞過來的熱毛巾,敷在自己的臉上,讓毛巾裏的熱意溫暖自己有點冷的臉,放下毛巾看著冒著熱氣的水,和水裏倒映出的那張年輕的臉,小袁熙微微地有點失神。

  不知過了多久,清醒過來的小袁熙把毛巾扔進已經微涼的水裏,將其他人都譴出了房間,又一個人坐在床上,默默地想著心事。

  不提在房間裏心事重重的小袁熙,卻說沒有回自己房間的袁紹,來到了一個小院子裏,如果小袁熙在的話,一定馬上可以認出這就是,胡昭所住的那個小院。

  袁紹上去叩了叩門,在安靜的夜裏發出“篤,篤,篤”的聲音,在夜裏尤為明顯。

  沒過多久,門就開了,露出了胡昭那張略顯清瘦的臉。袁紹惻身從門縫裏進去,而胡昭也在袁紹進來後關上了房門。

  房間裏,兩個人相對而坐,隻見袁紹正在講,今天小袁熙在袁隗府上的事情,而胡昭也在靜靜地聽著,而聽到小袁熙所做的那首詩的前幾句時,就連一向很嚴肅的胡昭,也不禁笑了出來。

  靜靜地聽袁紹將今天發生的時說完,兩個人又陷入了沉默。但胡昭沒有開口說話,因為他知道,袁紹肯定還沒有說完。

  果然,沒過多久,就聽袁紹開口說道,“熙兒今日的表現真讓我驚訝,雖然我也很相信熙兒,很相信熙兒的文采不一般,但如果不是先生曾在我麵前極力地替熙兒保證,恐怕今日我也會在聽了前幾句的時候,就把熙兒拉下來了,不過饒是如此,也讓老我在心裏捏了把汗啊。”

  說完,像是想到什麽有趣的事一樣,自顧自地笑了幾聲。

  原來今天袁紹之所以,在袁隗府上如此鎮定,即使情況到了最後關頭也沒有失態,是因為胡昭的極力保證。

  換言之,他是相信胡昭而不是相信小袁熙,但看他關於有關袁家聲譽的事上,都那麽相信胡昭,可以看出袁紹是多麽地信任他了。

  有人可能疑惑這胡昭是誰,怎麽字孔明,和諸葛亮的字一樣,沒錯胡昭的字也是孔明,同樣也是大名鼎鼎的司馬懿的恩師,公元161年出生,也算得上袁家門生,而胡昭無意仕途,也就慢慢淡出了曆史舞台,而這胡昭同樣在太宗宣武帝袁熙主導的世界裏,仍舊選擇做了一名隱士。

  “這也是這半年來昭唯一的收獲了,自從熙兒把那首《詠鵝》拿給昭後,昭就開始關注熙兒了,雖然他平時不太顯露,但昭知道,他的才智絕對不是表現出來的那麽一點點,所以,今天讓大人代昭試了一試,果然,嗬嗬。”說著,胡昭還捋了捋下巴上的幾縷胡須。

  “不管怎麽說,熙兒今天的表現至少讓我們知道,這孩子還是有所隱藏的,那我們下一步,也可以放心地走下去了,隻是不知道,熙兒能走到哪一步呢。”袁紹又陷入了思考,而胡昭顯然也不準備回答,他這個有點自問性質的問題,於是,房間裏又陷入了一片安靜中。

  而這一切,正在房間裏的小袁熙一無所知,他還不知道,當他認為自己騙過所有人的時候,卻不知道以智者的眼力,他的隱藏並不是那麽成功,隻是不知道袁紹與胡昭是想將小袁熙,帶向哪裏。

  第二天起來的小袁熙,跟往常一樣來到胡昭的小院子裏,開始了一天的學習,跟往常一樣上課下課。一切似乎跟往常一樣沒有變。

  大在外麵,袁家神童七步成詩的事情,再一次讓人們關注起了那個,平靜的半年的神童事件,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隻看上門誇獎自家閨女的大人們的人數,就知道小袁熙現在,有多麽地受歡迎了。

  但這一切似乎跟小袁熙都沒有什麽關係,他隻是照常的生活,仿佛外麵的世界,外麵發生的事與他無關。但身為他老師的胡昭,卻發現了他弟子的一點心不在焉,但胡昭似乎不想提醒自己的弟子,所以日子,還是一如既往地過著。

  隻是有一天,袁紹又來到了小袁熙讀書的地方,告訴小袁熙明天即將,帶他去赴另一個宴時,盡管小袁熙表麵上平靜,但眼尖的胡昭和老奸巨滑的袁紹,都看到小袁熙正在寫字的手抖了一下。

  就這樣,小袁熙跟隨著袁紹開始了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生活,但小袁熙在那些宴會上麵都沒有在賦詩。

  因為小袁熙知道,他記得的詩雖然不少,但也不多,用一首少一首,而當他用完的時候,將麵臨江郎才盡的窘境,這是他所不願意的。

  再一個,新鮮感的保持,可不是常常出現,而是當人們將要遺忘的時候出現,才能保持地更加長久。所以小袁熙沒有再三鳴驚人,而是扮演了平常的角色。

  但熟記各種典籍的他,應付起這些人來也是遊刃有餘,這樣一來二去,小袁熙博聞強識的名聲也傳了出去,而各位大人似乎更在意這一點,畢竟詩詞隻是小道,有淵博的知識才是士人應該追求的。

  雖然常常參加各種宴會,讓小袁熙在士人見更加有名,但頻繁地出席各種宴會,大大影響了小袁熙的學習時間。

  這讓小袁熙的老師胡昭很不滿,多次在小袁熙麵前,向袁紹反映這個問題,希望袁紹能減少小袁熙的,這種在他看來無所謂的應酬。

  但這段時間似乎,被他人的讚美之詞砸暈的袁紹大人,似乎一點也沒有了那天晚上的睿智,一反常態地反駁了胡昭的話,並堅持帶小袁熙去參加,士大夫之間的交流。

  為此,胡昭還多次去袁紹的書房與其爭論,具體說什麽小袁熙都不知道,但最後總是以高聲反駁結束。

  而胡昭與袁紹的關係似乎也變惡化了,至少在府裏的下人們看來是這樣的,但小袁熙不這麽認為,但他也沒有好辦法去證實自己的猜測。

  就這樣,似乎小袁熙就要這麽墮落下去了,也許會慢慢被人遺忘,或許會變成一個大胖子,讓他以後的老婆高月討厭,總之這樣下去這本書也就這樣了。

  但主角總是不甘寂寞的,所以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小袁熙有了動作。

  那是又一次宴會結束後,酒足飯飽的袁紹正要回房,卻被小袁熙給叫住了。

  最近有點微微發胖的小袁熙,叫住了正要回去的袁紹。

  “父親大人,孩兒有點事想要找你。”

  “哦?”袁紹轉身看了下小袁熙,接著說道,“如果不那麽重要的話,就明天再說吧。”

  說著,又要轉身往房間走,卻被小袁熙再一次叫住。

  “父親大人,這件事很重要。”小袁熙的表情很莊重。所以,袁紹帶他走到了書房。

  “熙兒,有什麽事就說吧。”坐在老位置的袁紹向小袁熙說道。

  “父親,我想明天楊大人那裏,就不去了,而且以後,其他大人的宴會,也是都不去了。”小袁熙很誠懇地對袁紹說道。

  “哦?這是為什麽,難道與其他大人拉近關係不好嗎。”

  “沒有,隻是孩兒覺得現在還小,還不適應這樣的場合。”

  “不會的,為父也是這樣過來的,現在還不是一樣。”袁紹的態度還是那麽堅決。

  “那請父親聽孩兒給您說一則故事吧。”小袁熙說道。

  “哦?你要講故事。”袁紹很感興趣地問道,不過臉上卻有點調笑的意味。

  小袁熙並不在意父親袁紹,話語裏的調笑意味,因為他很有信心能夠勸服他。

  “從前有一家農戶,家裏有一個孩子,名字叫做仲永,他家世代以種田為業。在仲永五歲以前,不曾認識筆,墨,紙,硯,但是有一天他哭著喊著要這些東西,他的父母就感到十分的驚奇,就找別人借了一套筆墨紙硯給他,仲永馬上就用這些東西寫了一首詩,並題上了他自己的名字。他的父母不懂,就拿去給他們那裏的茂才看。那茂才拿過來一看,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讓那茂才看了大奇。從此,人們就指定一樣東西讓小仲永做詩,而他也能馬上就寫出來,而且往往都不錯。同縣的人就感到十分地驚奇,都十分想看看這個有名的小神童。”小袁熙說著,在“神童”兩個字上麵加重的音量。

  接著他繼續說道,“於是都請他的父親前去做客,當然也讓他帶上了仲永,甚至還有的人花錢請他作詩,久而久之,仲永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得過且過。最後…”說到這裏,小袁熙停了下來。

  果然,袁紹好奇問了一句,“那最後如何了。”

  “最後他,泯然眾人矣。”小袁熙說出了最後的結局,也是後世非常著名的一句話,意思就是“跟平常人沒有什麽兩樣了。”

  聽著小袁熙說完的袁紹,盯著小袁熙看了好一會兒,而小袁熙也神色坦然地站在那裏,不卑不亢,臉上一片平靜,仿佛袁紹盯著看的不是他一樣。

  盯著小袁熙看了好一會兒的袁紹開口問道,“說完了。”

  “說完了。”小袁熙神色坦然地回答道。

  “那你是想說些什麽,或者說是想告訴我什麽呢。”袁紹的臉隱在一片陰影裏,讓小袁熙看不見他的臉色。

  “孩兒想說的是,孩兒現在就跟故事裏的仲永一樣,陷入了無止境的做客當中,但沒有牢固根基的大樹,再高大也會被風掛倒。擁有再鋒利的劍的孩子,也不是一個大人的對手。孩兒不想自己的未來跟仲永一樣,成為一個跟一般人一樣的人,那樣的話,就算現在的袁家再強大,也總有一天會沒落下去,所以想要接著認真地讀書,不想受這些外物所打擾,至少在基礎打好以前是這樣的。”說完,小袁熙靜靜地看著袁紹。

  “那你認為什麽時候,才算打好基礎呢。”袁紹沒有說答不答應,卻問了小袁熙一個問題。

  “這個就要問先生了,相信先生會給父親一個滿意的答案的,但孩兒想,至少要成為一個俊傑。”說著,小袁熙試圖看清袁紹的表情,但很可惜,看到的隻是一片模糊的影子。

  “哦,俊傑,你所想成為的俊傑,是怎麽樣的呢?”袁紹晚上似乎很喜歡提問,而不是回答,所以他又問了小袁熙一個問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來往的都是有才能的人,這是對常常在一起的人的要求。”

  “那肯定有對自己的要求嘍?”袁紹饒有興趣地再次問道。

  “是的,對自己的要求隻有三點,修身,治國,平天下。”說完這些的小袁熙徒然散發出一股豪氣,卻是一閃即逝,很快又恢複了平靜。

  而將自己隱藏在陰影中的袁紹,始終沒有什麽反應,也不知道感覺到了沒有。

  “這就是你所期待的俊傑嗎,好吧,我知道了,先回去吧。”袁紹的聲音從黑暗之中傳來。

  “那不知明天。。”小袁熙見自己的老爹沒有回答的意思,連忙問道。

  “你現在先回去吧,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吧。”袁紹負手而立說道。

  “那孩兒先告退了。”無奈之下的小袁熙隻好先回去了。

  走出了書房的小袁熙,再次回頭望向身後的書房,隻感覺心裏越來越,看不透自己的父親袁紹,這個在演義裏不曾出彩的人。想不出什麽的小袁熙,隻好往自己的院子走去,不過晚上能不能睡著,就不是我們可以猜測的了。

  回頭看看讓小袁熙看不透的袁紹,此時還是將自己的臉隱藏在陰影當中,一動也不動,就在他快要邊成石頭的時候,他的將臉從陰影當中顯現出來,一臉的平靜,再呆呆地坐了片刻,他便起身,往胡昭所在院子走去。

  同樣的院子,同樣的敲門聲,同樣的房間,同樣的兩個不說話的人。

  “看來我們都錯了,我們還是把熙兒看輕了。”從一進門就沒說過話的袁紹,慢慢地開口說道。

  “大人,今天發生了什麽嗎?”有點鬧不清楚的胡昭有點疑惑地問道。

  看著摸不著頭腦的胡昭,袁紹將小袁熙在書房裏說的話從頭到尾地向胡昭說了一遍。說完,靜靜地坐在那裏,讓胡昭好好消化他剛剛說的話。

  過了半晌,胡昭突然抬起頭來,急促地對袁紹說道,“公子這是在造勢啊。”

  說出這句話的胡昭越想越覺得可能,而想明白一些的胡昭很佩服小袁熙的才智,連稱呼都變了。但他想不明白小袁熙是想幹什麽,造勢是可能讓他成為名人。

  現在很多想要當官的人,都會提前替自己造勢,什麽孝順啊,有才啊什麽的,但那都是為了當官,讓考察官員的人注意到他們,從而舉薦他們當官。

  但小袁熙不一樣,他是袁家的接班人,憑袁家今時今日的地位,他以後官運亨通是一定的,至少三公之位是跑不掉的,那他又為什麽要為自己造勢呢?

  不知以後發展的胡昭,當然不知道小袁熙是為了以後天下大亂的時候,讓自己成為吸引好的部下的活廣告,活招牌,所以現在的他百思不得其解。

  而對朝政了解很深的袁紹,心裏有那麽一點點懷疑,但他不相信才8歲不到的兒子,能夠想得那麽遠,自然也不會將自己的推測告訴胡昭。所以房間裏的兩個人,又再度陷入的安靜之中。過了不知道多久,還是袁紹先開口了,

  “孔明,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了,現在熙兒還小,有什麽也不是現在可以看出來的,但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力地去幫他完成這些。”

  “那大人的意思是?”也有點回過神來的胡昭問道。

  “就讓他在家,暫時跟隨你好好學習吧,其他的以後再想,明天就我一個人去吧,我也想看看,熙兒以後能不能成為,他所說的那樣的俊傑呢。”袁紹有點自豪地說道。

  “恭喜大人了,原以為公子隻是文采非凡,卻不知心機也頗深,看來我們都有點跟不上他的腳步了。”胡昭貌似有點無奈地說道,但誰都能看到他臉上淡淡的微笑,看來他對於自己弟子的非常地滿意。

  “是啊,原以為我帶他去赴宴,然後等他有點懈怠的時候,好好地敲打他一番,讓他能明白一些事,可是熙兒的穩重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看來就連我也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這個麒麟兒了。”袁紹有點得意地說道,不過也難怪他,不輪是誰,知道自己的兒子如此地出色,難免會有點小得意吧。

  “明天我就讓京城的人知道,我袁本初有了怎樣的一個寶貝兒子。”袁紹有點躊躇滿誌地說道。

  第二天,小袁熙得到了,讓他繼續讀書的指示,但他不知道自己所想的,是否能繼續下去,所以頗有點心不在焉。

  而獨自赴宴的袁紹自然被眾人所包圍,紛紛打聽袁家小少爺怎麽沒一起來。

  而當袁紹略顯自豪地,將自己兒子的故事和“俊傑論”拋出來後,整個宴會一片啞然,人們不相信才8歲不到的稚童,能有如此的見識。

  但想想人家聞名在外的名聲,紛紛回去找典籍,卻都找不到關於《傷仲永》的有關資料,於是人們相信,這一定是小袁熙為了勸服袁紹而做的一則故事。

  於是,關於小袁熙今後將前途不可限量的談論慢慢多了起來,而且大家一致持肯定的態度。還是那句話,憑袁家今時今日的地位勢力,以及在士人中的地位。

  隻要小袁熙不離譜,混個高官是不成問題的,而現在所有的一切表明,小袁熙不止本身有才,還有積極向上的心,這樣的家世,這樣的性格,未來的成就還會低嗎

  從此,小袁熙能做大事的結論深入人心。而聽到這些的小袁熙知道,自己演了這麽久的戲,終於將自己所想的,變成了現實,現在所做的,就是等,等時機。

  但那天,還會遙遠嗎。而不久後,小袁熙就被漢靈帝選中,做了皇子劉辨和劉協的伴讀,曆史大勢轟轟而前,而蝴蝶翅膀終究在,小袁熙不懈努力下,發生了一點點偏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