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疑兵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5-11 05:28      字數:4648
  “公子,此時要封住消息,否則軍心必亂!”賈詡在袁熙身旁提醒道。

  袁熙點點頭,說道:“諸位,陶使君過世的消息還要保密,否則軍心動亂必然潰敗。”

  陶商、陶應點頭答應後,繼續悲泣,糜竺則張羅起陶謙的身後事來。包括保存遺體,給陶謙找替身,安撫將士兵卒等事宜。

  而郭嘉眼中閃過狡黠,在袁熙耳邊輕聲道:“公子,這倒不失為一個可以利用地轉機。”

  第二天中午,徐州軍民才再次動身出發。這中間袁熙通過糜竺、曹宏做了些安排。

  經幾個高層決定,劉備帶兩萬兵卒,攜兩萬百姓隨青州軍北上。

  一來攻擊曹ā軍,給剩下的兵民爭取時間。二來劉備就隨袁熙從陸路突圍北上青州。剩下近萬徐州兵護衛者錢糧輜重,還有剩下的平民南下廣陵。

  南下的隊伍自然是糜竺主持統領。袁熙讓他將那些工匠挑選出來。待到廣陵時隨海船一齊遷徙青州。在曹宏、糜竺兩家的帶領下,另外幾家徐州士族也遷徙青州,其中包括了徐州高層官吏。包括陳登一家。

  劉備率領兩萬兵卒,還有兩萬多百姓隨袁熙軍動身北上。經袁熙示意,這兩萬多百姓都是劉備那些徐州軍兵卒家眷。這些平民不僅是逃難,還要負責押運糧草的任務。

  動身不到一個時辰。徐州軍小股騎兵斥候就跟曹純地虎豹騎交戰上,他們地行蹤顯然隱瞞不過對方。而劉備、袁熙軍北上的路線是走東麵,經下邳曲陽到東海郡朐縣,再穿過琅琊到達青州。

  曹ā率領地中軍,距離徐州軍大隊隻有半天路程,一到廣陵淩縣地界,一個斥候頭目就傳來急報。

  “將軍,本部斥候多次查探,發現徐州軍尾部多有兵民裹帶素白。”

  “什麽!你們可看得真切!”曹ā急問道。

  “千真萬確,是從今早開始地。而他們地中曲、前曲似乎加快了行軍速度。”斥候頭目稟報道。

  曹ā環視周圍幾個謀士問道:“諸位看會不會是陶謙那廝身亡了?”

  “如所見不假,必是徐州軍中的大人物身亡。而能使兵民皆帶素白的,隻有陶謙一人。”程昱答道。

  “那會不會是徐州軍那邊使詐?”曹ā不無疑惑地問道。

  曆史上周瑜就是用袁熙這一招,計賺江陵大敗曹仁,可惜曹操不是曹仁。

  “有可能是徐州那邊引我等上當地詭計,但也不排除陶謙身亡的可能。因為陶謙本就年紀大了,戰事不順使他憂心,又在路途上顛簸流離,一命嗚呼倒不是沒有可能。”程昱說道。

  “可這如何辨別陶謙是真死,還是假亡?”曹ā皺眉問道。他為人多疑,凡事都會多留個心眼。

  不過曹操比起曹仁當時好的是,他屬於進攻一方,也具有兵力優勢,反而是袁熙處於守勢,這就是中醫上的異病同治之策。

  “實在難以辨別。”戲忠搖頭說道,“不過戰機不可失,如不加緊追擊。就錯過全殲徐州軍的機會。”

  “前麵何處。可有關隘險要?”曹ā再問道,他的多疑又占了上風。

  “廣陵淩縣,再往南就是淩水、泗水、淮水。如不能阻止徐州軍渡河。那他們可以據岸而守。我軍要再追擊就費力了,隻能放任他們到廣陵。”荀攸答道。

  曹ā猶豫不決,疑惑道:“要是陶謙當真身亡,劉備、糜竺、袁熙那些人怎麽會大肆宣揚,這不會擾亂軍心麽?”

  “虛虛實實,除了上前試探,誰能知道是真是假。”樂進答道。

  “不論是真是假,我軍都不敢快速地冒進追擊。好高明的一招,恐怕是青州那些人出的計策。”戲忠說道。

  “孟德,反正都要南下追擊,隻要小心試探,還怕他作甚!”曹仁頗為自信道。這兩年內他在豫州連戰連捷,不僅能力提升不少,信心也大肆增長。

  “不然,淩縣水網交錯,地勢複雜,不能貿然進軍!”曹ā決定道:“傳令曹純擴大偵察距離,勢必探明徐州軍有無埋伏。再讓中軍停下整頓,派出幾部人馬上前搶占險要。”

  兩千“虎豹騎”分成五百騎一曲的小隊分多路遊擊。好在陵縣附近地勢複雜,不利於騎兵展開,否則就兩千虎豹騎,就會讓徐州軍手忙腳亂。

  劉備的嫡係親兵中,也有近兩千地騎兵,他們多是袁熙攻青州之戰中,田楷殘部幽州騎,而後劉備在彭城屯駐時,又擴大了編製,拚湊成兩千騎。

  劉備地兩千騎兵,擔負起阻截虎豹騎地任務,要隻是那兩千騎當然對抗不了兩千虎豹騎,好在他們有張飛、關羽兩員萬人敵地猛將,還有袁熙地六百多近衛騎做策應。

  麵臨大戰,張飛興奮起來,他揮舞著長矛,率領著那些騎兵不斷衝擊拚刺。若非虎豹騎皆是擅長騎è的銳,還真抵擋不住由張飛帶頭的猛烈衝擊。

  此次南下青州軍都乘船走海路,所以不能多帶馬匹。加上袁熙五百虎衛。總共一千兩百多騎。六百多近衛驍騎則由趙雲、太史慈帶領。他們的戰力完全不亞於虎豹騎,拚刺對è起來毫不吃虧。

  結果雙方的騎兵膠著混戰起來,對抗中虎豹騎雖然占據上風。卻突破不了劉備軍騎兵阻截。

  袁熙騎著“絕影”在一塊高地上望遠處移動著地旌旗,廝殺地雙方騎兵。郭嘉、賈詡還有許褚帶著五百多虎衛跟在他身後。

  劉備和關羽也騎著戰馬在一旁,他們身後是一千名為“白耳”的兵,多是在幽州涿縣就跟隨劉備起事的子弟兵。

  “二公子。看來曹ā當真是不敢再急進了。”劉備說道。

  袁熙微微一笑,“曹ā擅長把握戰機,臨機決斷。卻也有多疑地一麵,我軍故意放出陶使君身亡地風聲,他反而不敢急迫地追擊。”

  郭嘉也淡然地在一旁觀望,這個主意是他出地,就是牢牢抓住曹ā這個多疑的心理。

  “也不盡然,此計隻能拖住曹ā一天,我方越是奮力抵抗。他就越會識破咱們地疑兵之計。”郭嘉說道。

  “到那時糜竺先生他們已經率部渡過泗水了吧,咱們的使命也完成一半了。”劉備說道。

  “天è一暗就讓糧秣和百姓轉移到曲陽。屆時咱們撤退起來也沒了顧忌。”郭嘉建議道。

  劉備點頭答應,不無羨慕地對袁熙說道:“公子手下當真英才齊集,不僅有趙子龍、張文遠之類的陷陣勇士,更有郭先生這樣的才智高士,真讓人羨慕啊。”

  袁熙淡淡一笑,說道,“玄德公兩位兄弟就是萬人敵的英才,何須羨慕在下。”

  關羽聽來頗為受用,因為立場問題他對青州軍不抱好感,但對有學問的士人他還是敬重的。除去一方刺史這個身份,袁熙還是大漢有名的才子,能得到名士“萬人敵”的稱讚。關羽不自覺地將胸脯挺得更高了。

  “一旦入夜。就是咱們行動之時,玄德將軍對在下地布置可有疑惑?”郭嘉問道。經過磋商。阻截曹ā軍的計謀都是郭嘉在布置。

  “先生地布置十分妥當,在下會讓他們執行。”劉備答應道。

  天è一黑,徐州軍就開始擂起戰鼓,聲勢遠遠傳到曹ā軍營地。並且一部部的兵卒不斷襲擾兗州軍營地周邊。而兗州兵一出擊,他們又立即撤退。兗州兵一進營,他們又去而複返。

  曹ā是又驚又怒,他惱火道:“徐州賊子當真欺我太甚,此分明是疲兵之計,想攪亂我軍,被袁家小子耍了。”

  “會不會是引誘我軍傾巢出擊?”大帳中的夏侯淵問道。

  “秒才將軍說得不錯,要麽是誘敵之計,要麽是疑兵之計。”戲忠答道,“不論是哪個計謀,都讓咱們不敢輕易出擊,出計之人當真十分刁鑽,可能是郭奉孝。”

  “文若所說的那個鬼才郭奉孝?”曹ā皺眉問道。

  “是也,舊時我、文若還有他都在潁川書院求學,因為誌趣相投,算是至交好友。”戲忠說起舊時往事,說道,“那時水鏡先生來講學,說文若有王佐之才,而郭奉孝則是個刁鑽的鬼才。兩人一正一奇,若是共同輔佐一位明主,必能成就一番不世功業。”

  回想起當初荀舉薦時的情景,曹ā也覺得十分可惜,惋惜道,“當初文若極力舉薦郭嘉,讓我向袁本初索要。可是當時我軍要依仗袁紹,索要一時了然無果。當再見之時,他已是袁熙幕僚,當真天不從人願啊!”

  “郭嘉雖然為人機智,擅出奇謀,卻也放浪形骸,自視甚高,一般人恐怕是不能容忍他的為人處事。”荀攸說道,雖然相交不深,他也認得郭嘉。

  “恨不能將天下英才都集結我手中啊!”曹ā歎息道。

  “主公已然發布招賢令,如再能奉天子之命,天下英傑必將爭相歸附,何須歎息。”荀攸說道。

  “唉,天下高才之士為之不少,然袁紹、袁術之流依仗家世便輕易收羅一批賢才,而我則要想盡法子去招攬。”

  “主公用人是袁紹之流萬萬及不上的,您能不論門第,廣招寒門俊才。而袁本初雖然折節下士,卻看低寒門子弟。”戲忠不無譏笑地說道:“豈不知寒門子弟並非沒有才俊,平原侯、冠軍侯不也是地位低賤之人,武帝能不以門第出身用人,故麾下俊才齊集。如今主公也能做到這點,還怕賢才不歸附麽?”

  曹ā笑了笑,他目光看向大營外。一會後,樂進被抬進大帳。

  “怎麽回事!”曹ā驚怒道。

  “樂將軍帶兵出擊,結果被敵將傷到。”一個兵卒說道。

  “是何人傷他的?”曹ā驚問。在曹ā軍中,樂進的武藝可是數一數二地,不弱於夏侯兄弟。

  “是個紅臉地大將,像是劉備兄弟關羽。”

  “啊!是他!”曹ā心情複雜,自從諸侯會盟討伐董卓那時起,他就對關羽印象深刻,可惜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並不好招攬。

  “孟德,如此貿然出擊恐怕會中埋伏,還是固守營地,待天亮後再做查探。”曹仁建議道。

  夜戰對兵卒要求極高,而且誤傷中伏的概率大大增加,不是萬不得已,一半將領都會避免在不熟悉地地方進行夜戰。

  其實徐州軍敗勢不可挽回,即使給他們逃到廣陵,也守不住多久。反而是曹ā軍中了埋伏詭計的話,會給對方反敗為勝的機會。如此曹ā自然希望穩妥一些,於是他下令兵卒輪番歇息,嚴防敵軍夜襲。

  等到了第二天一早,虎豹騎斥候傳來最新探查來的消息。

  “將軍,徐州軍的營地已經空了,他們連夜拔營向北逃去。”

  曹ā臉è一陣紅一陣白,程昱則歎息道:“原來徐州軍打定了分路逃竄的主意,他們所作不過疑兵之計。想必昨夜是虛張聲勢,掩護他們主力撤退。

  “那是分兵兩路追擊,還是集中兵馬一路追擊?”夏侯淵問道。

  “向北去的恐怕還有青州軍吧,他們是想流竄回青州。而剩下一部則是想逃到廣陵去。”荀攸說道。

  “派虎豹騎跟曹仁將軍所部尾追而去,雖然不求圍殲他們,但也要嚴防他們使出什麽詭計。其餘兵馬則南下廣陵,勢必迅速占據徐州全境。”程昱建議道。

  曹ā沉吟一陣,取出調令。

  另一麵,袁熙卻在跟郭嘉道別。

  “子龍你保護奉孝。”袁熙吩咐道。

  趙雲一抱拳,臉è堅毅。

  “公子放心,我權當去遊山玩水,拜師訪友。”郭嘉騎在戰馬上笑道。

  “其實吩咐底下的人去辦就可以了,奉孝你不必親去。”

  郭嘉搖搖頭,說道,“此事隻有我可以辦到,待回青州後,定能給公子一個驚喜。

  黎明,淩縣淩水邊。此時已是深秋,江河溪流幹涸,頗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情境。

  沒有長亭古道,也沒有酒宴遊樂,但袁熙就在這為郭嘉送行。

  “子龍,保護好奉孝先生。”袁熙吩咐道。

  站在郭嘉身後的趙雲一抱拳,答應道:“公子寬心,子龍必定護衛郭軍師周全。”

  袁熙再對郭嘉囑咐一番,勸道:“此去揚州路途艱險,派遣幾個幹的親信去即可,不必親身前往。”

  郭嘉淡笑著搖頭,說道,“雖然不想再乘海船,但為了公子的大業,還是要親自去一趟。公子且在青州等候嘉的佳音。”

  袁熙再吩咐一陣,就讓郭嘉、趙雲還有十幾個近衛啟程南下。先前郭嘉對袁熙說,北上後應當不會再有大戰,有賈詡隨軍就行,他要到揚州拜訪一位舊友。

  在袁熙追問下,郭嘉說出了那位舊友是淮南人劉曄。這讓袁熙頗為心動,於是就答應讓趙雲護衛著郭嘉去廣陵,再從廣陵南下揚州。

  因為急於逃奔,即使帶上兩萬多的兵卒家眷,劉備軍、袁熙軍行軍速度也不慢。他們沿著徐州東邊的曲陽一直北上,到朐縣後稍作休整。

  期間,劉備用徐州牧的印信,以陶謙的名義送去一份傳令,讓還在郯城固守的臧霸帶兵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