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質問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4-18 05:53      字數:5981
  鄴城,大將軍府。

  袁紹身穿明亮的金黃甲胄,手握一杆寶劍,一臉肅整,不怒自威,冷冷的瞪視著麵前恭順矗立,麵無表情的袁譚。

  二人默然的對視了許久,袁紹突然長聲一歎,拍案而言“顯思,你太讓為父失望了!”

  袁譚的眼角不留痕跡的抽搐了一下,毫無畏懼的抬頭與滿麵寒霜的袁紹對視。

  “父親所言何意?兒不甚了解。”

  袁紹英武的麵孔上,頓時閃出了一絲難以壓抑的怒色,道“裝!你太會裝了!我問你,匈奴刺殺你弟顯奕一事,你究竟知也不知?”

  袁譚麵露驚恐,雙膝一軟,深深的拜伏於地,道“父親,您冤枉孩兒了!匈奴刺殺二弟一事,孩兒從始至終都不曾知曉半點,且匈奴頡利早已是承認了自己的罪狀,此事三弟亦是在場,可以作證,父親何期將此無端之罪妄加於孩兒頭上?孩兒萬不能受!”

  “啪~!”

  袁紹狠狠的摔裂了手中的茶盞,虎目中精光暴閃,咬牙道“你還敢說?你糊弄的了別人,又如何能瞞得過我?幽州代郡乃你部之軍所掌控,若無你的號令,匈奴刺客焉能入河北如無人之境,擅自行此悖逆背天之事,你說你與此事無幹?那我問你,匈奴頡利與顯奕又有何冤仇?為何一定要置其於死地不可?”

  袁譚深深的將頭埋下,慨然而道“孩兒委實不知!望父親明察。”

  “混賬!”袁紹勃然大怒,抬手拿起一個硯台當頭向著袁譚拋擲而去。

  那硯台在半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不偏不倚,“啪”的一聲削在了袁譚的頭上,未曾幹涸的墨汁夾雜著鮮血,一滴一滴的落在了地上,黑紅相凝,恍似一朵燦爛的絢麗花朵,緩緩的撲散開來。

  袁譚抬起頭,看著一臉盛怒之色的袁紹,剛毅的麵容上浮現出了一絲悲涼,兩顆碩大的淚珠順著眼簾滴落。

  “父親,您當真不信我?”

  看著兒子的淚水,袁紹麵色頓時一窒,撫在桌上的雙手,微微的有些抖動。

  終還是一狠心,話語依舊冰然“你自己做了彌天錯事,又何得能怪於為父,怪就怪你的心腸太狠,不念骨肉手足之情!”

  袁譚淒然一笑“既然父親認定派匈奴刺殺二弟的人是我,那孩兒也無甚好說事到如今,孩兒唯有以一死,以證自身清白。”

  說罷,袁譚重一叩首,慘然哭訴道“父親保重!孩兒去也。”

  袁紹心下一驚“你想做什麽?”

  話還沒有說完,便見袁譚突然起身,衝著窗戶跑去,接著猛然飛身一躍,淩空落下去。

  袁紹與袁譚講話的地方,乃是一處二層的閣樓暗室,舉架頗高,下方即是一淺潭,水勢很潛,一旦縱身於落下,磕至於潭底,便是非死即傷之勢。

  袁紹的麵孔頓時變得煞白,愣愣的看著空寂的窗口,驚詫的不知如何是好。

  “來人來人來人!快!快救我兒!快救我兒啊!”

  袁譚居然當著自己的麵自盡,這是袁紹萬萬都不曾想到的!

  本以為自己的猜測理應無誤,可是當看著自己的親生骨肉從窗戶飛躍而出的一霎那,袁紹的心中的堅定,頓時再一次的動搖了!猶豫、迷惑、彷徨充斥在他的心中。

  莫非,自己當真是冤枉他了!

  大將軍府內的潛潭邊上,一眾侍衛和仆從將整個水潭包圍,又是拉又是拽,幫襯的幫襯,扶持的扶持,整個後院燈火通明,硬生生的將昏迷的袁譚給撈了上來。

  “慢點,都給我慢點!”

  袁紹站在水潭邊上急得不行,見袁譚被撈了出來,急忙搶步上前,蹲在袁譚的身邊。

  “顯思!顯思!你醒醒,莫要嚇了為父。”

  袁譚的臉色灰暗慘白,幾是毫無血色,他雙目緊閉,頭上破了好大的一個口子,鮮血炯炯直流,其生命仿佛如同流星一般的劇烈燃燒,沒有絲毫可能醒來的跡象。

  看著親生兒子一瞬間就變成了這幅模樣,袁紹的心中實是懊悔不已,身子微微一軟,便即蹲坐在地上,肺裏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彷如撕心裂肺般的生疼,大顆大顆的淚珠從麵頰淌落,立刻又被迎麵刮來的風吹冷吹幹。

  想起適才咄咄逼人的一幕,袁紹恨不得能夠立刻拔劍殺了自己。

  為何要因一些外人的言語,而妄加猜度自己的兒子?顯思是什麽性格,自己自己非常了解!雖然秉性暴躁,但並不失為一個有血有肉好男兒!自己錯怪自己的兒子了。

  刺殺親生兄弟?他袁紹的兒子又如何,會去做這般狠辣絕情的事情!這時假如有任何的法子能夠保全住兒子的性命,袁紹一定會毫不遲疑的去做,縱然赴湯蹈火,縱然永墜地底!

  “兒啊,你這又是何苦?何苦為之啊!你若有事,讓為父今後當如何自處,九泉之下,又如何去見你去世的娘親”袁紹老淚縱橫,情不能自己。

  就在這個時候,下人已是將醫者請了來,醫者見袁譚情形,心下大駭,急忙上前把脈診治,不敢任何疏忽。

  強壓住心頭的悲痛與慌張,袁紹用盡量平靜的語氣張口問道“如何,可還有救麽?”

  醫者仔細的為袁譚診斷了片刻,忙道“還好,大公子頭顱受損,且身上多有骨傷,但總算還未傷及根本,還請主公速速準備熱水白帛,並命人熬煮薑湯,某先為大公子正骨包紮,在煮以溫藥喂之,當能無事,隻是不可延誤。”

  袁紹聞言,頓時精神一振,忙點頭道“好,好!就按你說的辦!務必救回我兒,我兒若無事,千金萬金,你想要什麽都給你”

  話還沒有說完,突見一隻冰涼的手掌緊緊的握住了袁紹的手腕,頓令袁紹渾身一緊,詫然的低頭瞧去。

  袁譚不知何時,睜開了朦朧的雙目,伸出手緊緊的抓住袁紹的手腕,這個平日十分輕易的動作,此刻竟顯得無比艱難,猶如相隔千山萬水。

  “父親頡頡利行刺二弟之事當真是與我無幹的,孩兒是冤枉的”

  袁紹心頭一緊,重重的點頭哽咽道“明白,為父明白!我袁家兒郎何等豪義?斷不會行此骨肉相殘之事,是為父多慮了,我兒安心養傷,此事咱們揭過不提,可好?”

  袁譚茫然的微笑了一下,接著將頭一轉,又一次的昏死了過去。

  “咳、咳!”

  袁紹的嗓子一熱,頓時咳出了一絲血腥,悲痛與自責交叉著痛徹心扉,眼前一陣天昏地暗,昏倒在了冰涼的土地之上。

  蒼涼聲裏,月光淒清,夜已深沉,誰也不曾想到,袁紹父子的對話,最終卻是鬧到了這種結局,袁紹確實是位好父親,但是幾個兒子卻是不會讓他消停的。

  這種悲劇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從袁紹袁術兄弟內鬥開始,這種內鬥的基因就開始流傳下去了。直到晉朝憲宗道武帝袁純再造大晉為止,才結束了袁家手足之間的內鬥。

  潼關城下。

  李榷指揮著兵卒湧上關隘,並放肆地大笑,說道,“這皇帝小兒做夢也想不到,咱們會從青泥隘口包抄上來吧?傳令下去,攻破潼關後皇帝身旁的宮女隨將士們享用!”

  一旁的賈詡直皺眉。而李儒搖搖頭,說道,“現今皇帝身邊帶的人不多,恐怕沒有什麽宮女。況且我等不能做得太過,不然激起眾怒必成為眾矢之的。”

  “那怕什麽,這一次說什麽再也,不能讓皇帝跑了。”李榷沉地笑了笑,“這還多虧你啊李儒,要不是你獻策從青泥隘口包抄過來,咱們恐怕還得苦苦追著楊奉他們吧。想不到上天也幫我,皇帝的車駕居然先跑到潼關來了!”

  賈詡心中暗歎,難道漢室社稷真到要覆亡了麽?賈詡自負有陳平之才可惜未遇明主。

  就在此時,東邊傳來一陣陣如悶雷般的聲響。李榷是久經戰陣之人,一聽就知道是大股騎兵來襲的聲音,他臉è變了變,傳令讓兵卒們加緊戒備。

  李榷調上了所部四千騎,步卒暫時放棄攻破潼關而是列陣戒備。一會後李榷等人就看清了那股騎兵的麵目:看聲勢起碼有五六千騎,而隱隱的看到一麵“袁”字大旗。

  “怎麽會是袁家!”李榷驚怒道,“怎麽不派出斥候,敵軍殺到陣前才發覺!”

  “將軍,咱們都注意到皇帝那邊了,誰能料到關東那些鼠輩會來偷襲。”李儒建議道:“為今讓騎兵纏住敵軍。步卒全力攻城,力求擒住皇帝!”袁家一直是西涼軍心中的忌諱。

  李榷答應一聲,立即傳令分兵作戰。

  袁熙就帶著五百虎衛,在本部騎兵隊伍中,經過十日地急行軍,他們在弘農張濟處,得到獻帝設計逃出長安的計劃。但此時一支四五千人,番號不明的騎兵,隱隱地尾追著袁熙軍。

  經過袁熙和郭嘉的分析。認定這夥騎兵是曹ā部屬,如此一來袁熙就變得謹慎很多。兩支騎兵相互戒備著行軍。曹ā軍更是不緊不慢地跟著袁熙軍,怕到是不怕,卻被惡心到了。

  直到昨天夜裏,前鋒斥候來報說,發現西涼兵圍困潼關。袁熙等人一分析,猜測那是西涼軍在圍堵獻帝。如此一來袁熙顧不得其他,隻能加緊行軍,力求率先挾持下獻帝。

  看著混亂的局勢,袁熙著急地問道:“是否該分兵。一路抵擋敵騎,一路去救駕?”

  郭嘉眯了眯眼。歎息道:“敵軍約莫有兩萬餘西涼兵,我軍分兵的話,未必能在潼關淪陷前突破敵步卒陣列。再說之分兩路怕是不行,須知後頭還有曹ā那夥人,跟著撿便宜呢。不可不防啊。”

  袁熙看了看身後,無奈說道,“奉孝你是說咱們不能獨自救駕了?”

  隻有自己占別人便宜,竟不成想被曹操占便宜了,可惱。

  “隻能將曹ā軍拖下水,救出陛下後再做計較了。”郭嘉同樣無奈道,畢竟他不是神。

  “真是便宜了曹ā了!”隨軍的許褚憤憤道。

  袁熙立即遣人去跟,曹ā軍騎兵的將領通報戰況,並說明要是遲了皇帝地性命危在旦夕。

  留下千多人看守騾馬輜重,袁熙一聲令下。讓所部五千多騎列隊出擊。袁熙所部一旦跑動。李榷的四千騎兵也跟著跑動開來。

  西涼鐵騎久經邊關戰陣,實力強悍非同一般。隻是董卓死後西涼軍分裂。統兵地大軍閥相互混戰,弄得全軍上下軍紀混亂,士氣低落。而且李榷、郭汜等人也抓了不少關中的壯丁充軍,這就使得現在的西涼軍,戰力大打折扣。。

  袁熙軍左翼是兩千烏桓突騎,經過整編後他們都換上漢軍製式鎧甲和武器,又經過太史慈和烏桓將領段匹磾的訓練,戰力提升了不少,當有一戰之力。

  一旦迫近,雙方騎兵開始對è起來。西涼鐵騎雖然也擅長騎è,但比起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胡人還是差了一截。跟名聞漢地地烏桓突騎比起來,西涼騎兵立馬落了下風。

  右翼的兩千青州騎,更適合馬上衝刺格鬥,他們在張遼地率領下,擺出一副直奔潼關城下的態勢。但李榷軍步卒嚴陣以待,青州騎終究不能,以付出極大傷亡為代價,突破步卒方陣。

  後軍趙雲率領的兩千騎兵,他們隻能不斷跑動,向敵軍拋è,試圖擾亂敵方陣型,以尋求突破口衝過去。

  張繡帶著剩下的六百多兵卒,死死守住關隘西麵殘破的城牆。箭支石塊消耗殆盡,他們隻能提起槍戟進行白刃戰。

  五百多虎賁禦林軍並沒有去作戰,而是緊緊護住劉協和一眾大臣,即便他們作戰,戰力也是個問題。

  張繡披掛整齊,一把長槍挑開,好幾具簡易木梯。看到城牆坍塌處湧進李榷軍賊兵,他又帶著十幾個同鄉親兵,跑下去堵住缺口。

  張繡挑開一個敵兵頭顱,紅白相間的液體濺了他一臉,但他來不及擦拭就又劈砍起來,高聲說道,“都給我撐住,援軍就在外頭,保住聖駕大夥必能立功受賞!”

  這些兵卒也是看到援軍到來才死命作戰,但是李榷軍攻進潼關的人越來越多。,倒下人也逐漸增多。到後來他們隻能在五百虎賁禦林軍外頭,再圍個圈抵擋敵軍。

  曹ā軍騎兵統領,曹純終於下令出擊。夏侯惇冷哼一聲,不情願道:“子和,何不讓青州軍跟李榷先殺個兩敗俱傷!”

  “元讓,陛下危在旦夕,要是讓李榷給劫走了,我等有何顏麵去向主公複命!”曹純抽出腰間佩刀,說道,“待會醒點,一旦迫近城牆,元讓你立即帶所部兵衝上去護住陛下,切不可讓青州軍搶了先機。”

  夏侯惇答應一聲,掄槍拍馬跑在隊伍最前頭,他可不想再輸給青州軍。

  曹ā軍兩千匈奴胡騎整編後。加進了大量地兗州軍中低級將領。曹ā和曹純為這支騎花費不少心血,現在這支騎兵不論兵甲器械還是騎è戰力,都不遜於袁家的烏桓突騎。曹ā更是親自將他們命名為“虎豹騎”。

  其中一千“虎騎”裝備甲、長戟、強弓,突出衝擊格鬥能力。另一千“豹騎”裝備輕甲、強弓、刀盾,突出機動和騎è能力。曹純自然成為這支虎豹騎的統領,於夫羅則被曹ā留在兗州做了個不大不小的文吏。

  兩千虎豹騎和三千地兗州騎一旦加入戰局。優勢瞬間就向袁熙和曹純這邊傾斜。李榷軍西涼騎兵,也顯得捉襟見肘起來,一時不知要糾纏住那一股敵軍。曹純地思路和袁熙基本一樣。他率三千兗州騎開路,讓夏侯惇率虎豹騎去救駕。

  潼關西麵地勢並不是十分開闊。容不得這三萬多人伸展,三方騎兵很快混戰在一起。袁熙心中著急,帶五百虎衛緊緊跟在青州騎後麵。

  兩千青州騎、兩千虎豹騎分別左右兩邊尋找戰機,很快地雙方人馬都趁亂突破了西涼軍步卒陣列,直奔城牆坍塌處而去。

  夏侯惇跳下馬去。帶著虎騎兵卒劈開阻斷西涼軍步卒。趙雲也都讓一般兵卒下馬湧進潼關裏,剩下地人就阻截西涼軍步卒。

  看著被衝亂地陣列。和不斷遊走衝刺地敵軍騎兵,李榷知道獲勝無望,但他心有不甘,提起長刀就要率親兵助戰。

  “將軍,萬萬使不得。”李榷身後的賈詡勸道,“敵軍來勢洶洶,又被他們逆轉了戰機,我軍就是勝了也是慘勝。將軍別忘了那邊還有郭汜在,您沒有了兵馬那麽,西涼軍中就他一家獨大了!”

  李榷打個寒顫,西涼軍中向來都是,誰有實力誰是老大。真要是損了大部兵馬。那他也守不住皇帝。

  李儒憤恨地盯著“袁”字大旗,怒道:“撤退可以。但也不能便宜了敵軍,將軍可趁著他們去搶皇帝,集結起全部兵馬吃掉袁家那股人馬先。如此也算消耗了敵方地力量。”

  李榷皺了皺眉,說道,“李儒,你想報仇想瘋了吧,如此戰況下吃掉一兩千騎兵要消耗我多少兵馬啊?全軍都有,傳令撤兵!”

  李儒隻是李榷身旁一個幕僚,李榷對他也並不是言聽計從,所以李儒隻能忿忿和無奈地,跟著李榷撤退。

  賈詡回首看了看“袁”字大旗,又看了看“曹”字大旗,一會後他喃喃道:“天下就由這兩雄爭鋒麽?到底誰才是天下的雄主……”賈詡是個善於明哲保身的人,所以他不會輕易下注。

  張繡殺紅了眼,他將一柄長槍舞動得粗獷、豪壯,頗有百鳥朝鳳的威武雄姿。

  夏侯惇提槍快步上前,張繡自然而然地提槍掃過去。

  “鏘!”夏侯惇的長槍被彈開,張繡的動作也是停滯了一瞬。旁邊又有一個提著長槍地俊朗大將衝上前,卻是隨後追上來的太史慈。

  張繡封住太史慈的去路,而夏侯惇卻趁機跑了進去,並大喊道:“那個是皇帝,我乃征東將軍曹孟德麾下夏侯惇,救駕來地!”

  太史慈也大喝一聲,說道,“我乃鎮東將軍,臨淄侯麾下太史慈,前來護駕!”

  驚慌未定的劉協和一眾大臣終於安心下來。援軍可算是到了。

  “張將軍,自己人,別打了!”楊彪趕緊喊道,他也怕自己人鬧出矛盾,畢竟還要仰仗袁曹兩家援軍呢。

  張繡也看清了衝進來的兵卒,他們分成涇渭分明兩股站立著,雖然相互間不太協作,卻不是西涼軍無疑。

  太史慈、夏侯惇雙方都對恃地耗著,一會後太史慈這邊走進一個身披黑光鎧的年輕將領,那個將領身後緊緊跟著個同樣身披甲,猶如怒目金剛的彪形大漢,許褚。

  這兩人一到,太史慈這邊立即發出陣陣歡呼呐喊聲,將年輕將領的聲勢做得十足。

  年輕將領來到虎賁禦林軍外麵。他半跪下,將頭盔取下後露出一張,柔美儒雅中不失英氣的俊臉。響起。

  “臣,鎮東將軍、臨淄侯袁熙前來護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