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授首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4-07 05:20      字數:5943
  <b></b>薊縣,袁紹駐所。

  此時,袁熙來到袁紹大營,把截獲到的情報稟報給了父親袁紹。

  他進言道,“孩兒截獲情報,本月十九曰子時,公孫瓚看到外麵火把亮起,就會打開西門,出城會合黑山援軍,合擊我與兄長兩部。我軍可以將計就計,舉火引公孫瓚開城門,然後順勢衝進城中,拿下易京這座堅固的堡壘!”

  袁紹看了那張紙條後陷入沉思中,許久他才問道:“顯奕,你想說上麵地是真的?”

  “是的,父親。”袁熙說道,“十多萬大軍圍城,公孫瓚不想坐以待斃隻有向外求援。北方諸豪強裏,唯獨跟咱們有過節地張燕敢出兵救援。呂布此人生性涼薄,唯利是圖,就像一隻豺狼,隻要許給他好處,連義父都可以殺,何況是出兵幽州?望父親明斷。”

  沮授、逢紀、郭圖、許攸、荀諶、陳琳幾人都在,他們也各自在謀劃著。袁熙的一番話驚得四座噓聲四起。顯然十萬黑山賊的數量,令現場不少人都為之咋舌。

  自初平年間以來,冀州對盤踞冀幽山區的黑山賊連番打擊,卻沒想到黑山賊,仍能保持十萬人的軍力,這份實力恐怕就是眼下,坐擁四州的父親袁紹也不能及吧。

  “主公,已經派出大量斥候去偵察敵情,相信不久就會有消息。而且黑山賊雖有十萬人馬,然授知其無能為也。黑山賊在我軍經年打擊下早已畏我如虎,聞我色變;眼下勉強來救,隻為唇亡齒寒之故爾,黑山賊遠來兵疲,若我軍將公孫瓚覆滅的消息傳出去,那麽賊軍士氣定當瓦解,必不敢戰。”沮授將眾人的表情看在眼底,不由得眉頭緊皺,隨即又舒展開說道,畢竟人數和戰力是不等同的。

  袁紹來回踱步,皺眉說道,“不好辦啊。張燕人多勢眾,萬一大舉襲擊我軍後路,那該如何應對?”

  “父親,這正是大好的戰機啊!”袁熙按照郭嘉的說辭進諫道,“可派遣烏桓胡騎迎擊張燕,再將這封密信改動一下,遣死士送進城去,使公孫瓚以為援軍已到。誘使他出來決戰。”

  “不錯,二公子此策甚好。那三萬烏桓胡騎,對攻城無大作用,白白浪費糧草,派出去阻截黑山賊最好不過。烏桓王蹋頓蹋頓驍勇果敢,主公可遣使許以重利,蹋頓必定肯為我所用,主公就可使其領族中精兵,南下抵抗黑山賊。”沮授點頭讚同,隨即又說道,“主公可傳書與鄴城高覽等人,令其派軍襲擾黑山賊老巢,黑山賊若知老巢被襲,必定回軍去救,我軍可沿路設伏,不求全殲,但留下他萬餘人馬還是還是可以的。此授之愚見,請主公定奪。”

  “哼區區黃巾餘孽也敢來此猖狂。”沮授一番分析讓,袁紹僅存的一絲顧慮也蕩然無存,對黑山賊巨大的心理優勢顯現出來。自初平四年大意失鄴城以來,冀州軍對盤踞在冀並山區的黑山軍圍追堵截,戰果輝煌,原本橫行中原的黑山軍從此對冀州城池繞道而行。

  如今十萬大軍充其量青壯,能戰之士有個三四萬就不錯了,要知道黑山賊作為黃巾餘孽,在很大程度保留了黃巾賊的作風。

  像黑山軍這樣的黃巾殘部,往往會帶著老弱家眷一起遷徙作戰。這就使得他們的隊伍,往往動輒十來萬,可真正能參加戰鬥的兵員卻時常不足三成,甚至僅有一成。

  袁紹也不是無智之人,想通了其中關鍵,整個人頓時輕鬆下來,大帳之中沉悶的氣氛頓時活絡起來,下令道,“令郭圖說服蹋頓誘其出兵,令,鄴城高覽點兵三萬襲其後。”

  隨著袁紹一條條命令的下達,帳中主簿陳琳,飛快的記錄下來,在交由自己的副手高柔下去傳令。“諾”眾人轟然應諾,領到軍令的幾人自去準備不提。

  袁紹讓人去傳令給,蹋頓跟閻柔以及鄴城高覽後,又跟幾人商議了誘使公孫瓚的計策。

  屯兵城。

  關靖焦急地來到高樓下,高樓門外是一排排地公孫瓚親衛兵卒。他就被阻隔在這裏。過了兩刻鍾後,公孫瓚才緩緩來到高樓門外。

  “將軍,是少將軍和黑山軍遣人送來消息。”關靖神è間喜悅難以言表。

  公孫瓚快手接過一枚蠟丸,他迫不及待地捏開蠟丸,仔細辨別其上麵的字。一會後公孫瓚長長呼出一口氣,說道,“真是天助我也,三ri後黑山軍跟呂布,就會率部襲擊冀州軍大營,到時咱們也率兵出城夾擊袁紹!”

  “將軍。這可是少將軍的筆記?有無約定的暗號?”關靖謹慎問道。

  公孫瓚點點頭,說道,“這右上角有個記號,錯不了的。”

  “按理說應當由,跟少將軍一齊出去的隨從回來送信,但那個信使卻說是張燕那邊地人。”關靖疑惑道。

  公孫瓚大手一揮,吩咐道,“把人帶上來,我親自盤問!”

  關靖答應。他讓部下將一個臉è蠟黃的中年漢子帶上。

  那個中年漢子單腿點地,說道,“小人平難中郎將帳下梁蘭,見過公孫將軍。”

  公孫瓚冷哼一聲,嚇道,“大膽jiān細,竟敢來蒙騙本將!”

  “呼啦”一聲,旁邊幾個兵卒抽出佩刀,森寒的刀鋒齊齊指向梁蘭。

  梁蘭雙手抱拳。說道,“小人不知將軍說的什麽奸細,在下奉張將軍之命前來送信。”

  “我問你,我兒公孫續為何不親自前來送信?”公孫瓚眼光灼灼逼人,說道。

  “公孫少將軍突圍時,遭遇冀州軍攔截,到張將軍處已經隻身一人。少將軍說出通往城內暗道,並讓在下前來送信。”梁蘭對答如流。

  公孫瓚突然冷哼一聲,厲聲道:“你撒謊!張燕每次派來的信使都有另一套暗號,定會讓你拿來聯絡的信物?”

  梁蘭心中一驚,冷汗浸透後背衣衫,但他立即答道:“前些次的聯絡事關機密。小人不得而知。但也許這次張將軍看,有少將軍地親筆密信,還有聯絡地暗道,故不再交予信物。”

  公孫瓚緊緊盯住他,但梁蘭麵無懼è,神情一直謙卑謹慎。公孫瓚看看手中密信,再點了點頭,說道,“你先下去歇息。”

  梁蘭答應一聲,跟著幾個兵卒下去休息。

  關靖走上前,問道:“將軍。難道那個人有問題?”

  公孫瓚搖搖頭。說道,“有續兒的密信,又知道通往城外的暗道。應當不會有假。”

  “上麵說黑山軍來多少人馬?何時襲擊冀州軍大營?”

  公孫瓚目光看向遠處正在激戰的壕溝,幽幽說道,“黑山軍八萬人馬,後日入夜子時舉火為號。”不過他有不祥的預感,也許。。。

  入夜,七月的幽州濃雲密布、星光暗淡,偶爾有幾縷涼風吹散酷熱。城內壕溝邊和城牆上的冀州聯軍卻稀鬆疏散。壕溝邊的火堆引來無數的飛蟲,兵卒們三五成堆地倚靠著打瞌睡。連ri地苦戰使他們十分疲憊。

  營壘內守軍兵卒都端著陶碗狼吞虎咽,旁邊的將官把木桶中地肉幹分到兵卒們的碗中。

  “都給我放開肚皮吃,待會可要是拚命的。”將官一邊分肉一邊吆喝道。

  “娘的!再給俺一碗肉湯,死也要做個飽死鬼!”

  營壘外走進個校尉,他一揮手,喝道:“都他娘給俺起來,抄起家夥,要出城!”

  守軍兵卒紛紛吞下碗中剩餘的食物,互相幫襯著披上甲胃,拿上兵器跑出壕溝集結。

  公孫瓚走在前頭,他的戰馬跟長槊都讓親兵給提著。壕溝裏黑壓壓布滿了守軍兵卒,他們一直前行到冀州軍前百步地地方才停下。

  接近城牆地一個營壘上,十幾個守軍眼定定看著城外地黑夜。他們生怕一眨眼就錯過那瞬間的信號。

  “快看,有火把點起來啦!”“快!點起火讓將軍瞧見。”那些守軍一陣忙碌,在營壘上點起通報公孫瓚地火光。

  “將軍,後頭營壘上點起火啦!”一個副將提醒道。

  “哈哈……張燕的人馬終於來了,單經、公孫範,你二人各自率領一萬人馬,會合張燕,夾擊袁譚、袁熙,共破袁軍!”

  “諾”“諾”公孫範、單經兩人領命而去。

  公孫瓚雙眼一眯,道“其他人隨我上去!”

  看著遠處逶迤而來的火把,心中興奮不已。大手一揮,偷襲袁軍,滿心歡喜的要殺袁軍一個措手不及,卻料不到自己正一步步的落進了陷阱之中。

  守軍兵卒得到命令,齊聲吆喝一陣後奮勇接近壕溝邊的冀州“嗖!嗖!”一排弓弩手爬上平地,hè倒壕溝旁的冀州兵和胡兵。

  “殺啊!”“衝出去啊!”守軍在陣陣喊殺聲中擁向殘缺地城牆和城門。這次冀州兵跟胡兵遭受襲擊,倉促間的抵抗顯然不敵猛虎出籠般的公孫瓚軍。一刻鍾後公孫瓚軍就蜂擁出到城外,騎兵跨上戰馬,步卒論起長槍,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冀州軍大營!

  又是一排羽箭hè出,柵欄後的冀州軍兵卒反倒不少。火把照的周邊通明,冀州軍營壘另一邊也響起喊殺聲。

  公孫瓚一聲令下,兵卒們毀壞掉營門。

  “將軍,我軍突襲得是否過於順利?”副將疑惑問道。

  公孫瓚皺皺眉,但一會後他將馬鞭一揮,說道,“冀州軍被打得突然,肯定措手不及,全軍一股氣殺進去,燒了他們糧草輜重!”

  兵卒們得到命令,一邊衝殺一邊放火焚燒營帳。

  一個百人將讓部屬將帶來的油脂、幹草堆到營帳旁,他將手中火把一扔,瞬間大火就蔓延開來。

  可是漸漸地公孫瓚軍兵卒發現不對勁,冀州軍溜的極快,一瞬間就沒了人影。而營帳著火極快,大火片刻就失控,燒著不少己方人馬。

  公孫瓚也是剛剛策馬進到營壘內,他趕緊跳下馬來到一頂帳篷旁,伸手在地上抹了一把後,公孫瓚臉è蒼白得可怕,驚道,“糟了!這滿地都是火油,中計了!”

  旁邊地副將也驚懼非常,不用公孫瓚吩咐他們就吆喝著部屬們撤回來。但火勢蔓延得極快,兵卒們擁擠著搶路而跑。

  不知不覺間,營壘外圍滿了冀州聯軍。不僅有冀州兵,青州兵、鮮卑胡兵也都將冀州軍營壘團團圍住。

  不消片刻功夫,一萬六千人馬就殺到了袁營前麵,隻見寨柵中靜悄悄的一片,氣氛詭異的令人心驚。

  “情況不妙,恐有埋伏!”公孫範大驚失色,調轉馬頭,下令退兵,說道“全軍速退!”

  公孫瓚策馬挺立,大聲說道,“都給我聽著,待在這也是被燒死,大夥一齊衝出去,有去無回!”

  公孫瓚軍也是被逼得拚了命,將盾牌舉起後,卯足力氣舍命地向敵軍衝擊。

  “呼啦”一聲,寨柵中一聲呐喊,伏兵盡出,冀州軍、青州軍陣列中弓弩手齊齊靠前,瞬間萬箭齊發,一密集的箭雨將公孫瓚軍硬生生逼退!幾千多弓弩手亂箭齊發,射倒了一大片人馬,公孫軍開始大亂,慌不迭的掉頭而走。

  但是公孫瓚的親兵在後頭督戰,兵卒們又被趕上去突圍。冀州軍跟青州軍的弓弩手們一直到手臂發酸,箭支hè完才停下來後撤。公孫瓚軍偷襲的兩萬多人在死傷大半後,終於殺到敵軍陣前。

  “嘩啦!”一排排嚴整以待的長矛手揮出冒出寒光的利刃。雙方人馬剿殺在一起。在張遼的指揮下攔住了公孫軍的退路,雙方登時絞殺成一團,頓時殺聲震天,火把照亮了蒼穹。

  一時間,袁軍勢不可擋,所向披靡!

  看到自己的人馬中了埋伏,公孫瓚心急如焚,可是近兩萬人的隊伍還在死戰,隻能傳令所部人馬拚死突圍,不要讓袁軍衝過來合圍!

  由趙雲統率的“驍騎”,從後方截斷了公孫瓚的退路,紛紛被碾壓了過去,轉眼之間就被趙雲連續突了外圍,殺到了公孫瓚中軍,與迎擊的公孫軍絞殺在一起,在營寨旁形成了肉搏戰。

  看到城外火起,殺聲震天。東、南、北三麵的顏良、文醜、韓猛三人督促部下全力攻城,一時之間,雲梯飛架,攻城車隆隆作響,易京城四麵皆是火海。

  公孫瓚手下的全部人馬隻剩下三萬五千餘人,在派出了一萬八千人的兵力出城偷襲之後,城內隻剩下一萬七千人,兵力嚴重不足。

  這些守軍中有五千人正在西門與已經破城而入的顏良、文醜所部巷戰,還有三千人在城內的大街小巷中來回的巡邏,防備袁兵從地道破土而入。

  剩下的九千人分布到每個城門隻有三千左右,城牆上的防禦嚴重空虛。

  射下的箭矢、強弩稀稀拉拉,對攻城的人馬造成的威脅比之前小的太多,攻方很輕易的就渡過了護城河,將雲梯搭在城牆上,冒著箭矢向牆頭發起了強攻。

  身高九尺,麵貌雄偉的顏良,一身甲胄,手提大砍刀,身先士卒的衝鋒。攀著雲梯,第一個登上了城頭,一聲暴喝,刀光落出,砍翻了四五名士卒,餘眾嚇得紛紛後退!

  “給我擋住,把敵軍趕下城頭!”

  負責守禦的田楷歇斯底裏怒吼著,看到仍然不能阻止潰逃的士卒,拔劍在手,親自刺殺了兩個逃卒,梟首在手,怒喝道“誰敢再退,便如此頭!”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顏良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一聲暴喝,揮舞著手中的鋼刀撲向了田楷……

  “大軍到處,所向披靡,再負隅頑抗,不過是徒送姓命罷了!”

  話音未落,隻見顏良如同一隻猛獸般,悍然衝進了守軍之中,所到之處,血肉橫飛,猶如虎如羊群,所向披靡。

  頃刻間就砍倒了七八名士卒,直衝到了田楷麵前,戰無三合,一刀將田楷砍翻,割了首級,大喊道“守將已經伏誅,降者免死!”

  城頭上已經陸續的登上了三四百名強悍的袁軍士卒,剩下的人馬像潮水一般源源不斷的湧來。主將既死,大勢已去。

  公孫軍或者跪地投降,或者四散逃命,顏良親手砍斷吊橋,放後麵的大軍穿過護城河,進入了城中。

  就在袁軍奪下了西城門和南城門的同時,地道裏的袁兵也破土而出,從民宅裏,小巷中,大街上,鑿開地麵,呐喊著殺了出來,不大會功夫,就從各個地洞之中鑽出了近千名袁軍,呐喊著四處劫掠,裏應外合,配合外麵的大軍攻城。

  一時之間,易京城內變得火光衝天,喊殺聲震耳欲聾。看著遠處易京火光,公孫瓚戚愴道,“此乃天亡我公孫瓚也,非戰之罪!”

  公孫瓚見近幾萬袁兵,潮水一般的包圍了過來,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不甘心的仰天呐喊一聲,然後朝著身邊的親信下令“隨我衝!不想死的,隨我衝!”

  說完後一手提劍,一手提著馬槊,翻身上馬,朝著大火方向殺了回去。

  “騎白馬的人就是公孫瓚,生擒活捉了,袁公必有重賞!”

  一個曾經參與過討伐董卓的校尉在戰火之中,認出了公孫瓚,呐喊一聲,拍馬舞刀,帶著部下的人來攔阻公孫瓚,期望能夠將之生擒活捉,立下大功。

  “無知之徒,憑爾等鼠輩也能阻攔我‘白馬將軍’?”

  公孫瓚鋼牙怒咬,雙目圓睜,揮舞著馬槊衝上前去,戰無三合,一槊將校尉刺了個窟窿,挑在空中,狠狠的砸向士卒,腦漿崩裂,立時砸死一人。

  “想我公孫瓚也是一代名將,豈是爾等鼠輩能活捉了的?要死,也是我自己死,你們不配”

  說著,公孫瓚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縱馬向前,揮舞著馬槊一陣礦砍亂刺,殺死了十幾個士卒,餘下的抵擋不住,隻得四散躲避,放公孫瓚衝了過去。

  “駕!”

  公孫瓚縱馬揚鞭,殺向自己城池,待會兒要親手送自己的家眷上路,然後一把大火殺掉整個府邸,還有所有的糧倉。即使自己敗了,也不會讓他袁紹撿到便宜!

  可惜,公孫瓚突圍不出去了,寒光一閃,公孫瓚手裏的佩劍已經刺入了自己的胸中,殷紅的鮮血順著劍刃,流到了公孫瓚的手上,滴到地上,分外妖豔……

  言訖,將劍緩緩的拔了出來,一股鮮血噴了出來,染紅了公孫瓚的甲胄。一代名將公孫瓚緩緩的倒在了地上,雙眼不能瞑目……

  這時大火也燒了過來

  直到天è放亮,冀州軍營寨四周的大火終於熄滅,但屍體殘肢的焦臭味濃地,怎麽也散不開,這便是戰爭。

  袁熙捂著鼻子策馬在周圍查看著。

  光著膀子地許褚一聲大叫,提著一具焦黑的屍體跑過來,驚喜問道,“少將軍,你看,這是否公孫瓚那廝地屍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