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製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3-27 20:17      字數:8514
  說到九品中正製,就不能不說到一個人——陳群。陳群,許昌人。爺爺陳寔,在黨錮之禍中,自請入獄,為的是宦官們別再抓別人,出獄後,年齡已經歲了,以後朝廷隻要“三公”的位置空缺,就一定要征召陳寔,陳寔德行高尚,在鄉裏威望很高,當時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話寧可去坐牢,也不能被陳寔鄙視。

  陳寔家曾經有一個小偷,伏在房梁上,陳寔看到了對子孫們說像梁上這位君子那樣,人不善良都不是天生的,很多不善的人也都是因為後來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呀!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把小偷稱為“君子”的人,第一個把小偷也歸結為能夠成為“君子”的人,他就是陳群的爺爺,他從來都是用善良的心,來推己及人,真正實踐了儒家“仁就是愛人”“有教無類”的思想——

  這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儒家文化之所以被尊崇的核心,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有別於外族的靈魂。

  陳寔六個兒子,其中陳群的爸爸陳紀是老大,和陳群的四叔,連同陳寔被大家評為“三君子”。陳寔去世時歲,“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製蓑麻者以百數”,並刻石立碑,諡“文範先生(文為德表,範為士則)”。

  當時的司空荀爽(曹操第一謀士荀彧的叔叔,因黨錮而隱居十餘年,寫了很多儒家著作,獻帝時被任命為地方官,任命才天,就被提拔為司空,位列三公)等持子侄禮親臨送葬。可見,陳群的家族在當地屬於名門望族。

  大名鼎鼎的孔融本來比陳群的父親陳紀小點,惺惺相惜,互為哥們,但是看到陳群以後,交往下來,感覺連陳群就如此了得,和陳群很投機,後來,每當孔融每次見到陳紀,再也不敢以平輩相稱,開始對陳紀持晚輩對長輩的禮節。

  漢朝的察舉製,使漢代的文化人空前注重個人品德的修養,異常顧及周圍人士的評價,小心翼翼地潔身修行,生怕被社會輿論責難。然而,到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的專權,使得察舉製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完全變了味。

  公眾評價指數高的人物,不被選拔;公眾評價指數低的人物,可能會因為裙帶關係或者行賄被選拔任用。怎麽會這樣呢?任你千般理,我隻一路去。

  對於宦官和外戚而言,隻任用我喜歡的人,管他什麽才能不才能的,在他們眼裏,認為沒有才能的人做官,國家不是照樣運轉嗎?我就叫下麵的人為我想提拔的人製造輿論就行了,甚至不用製造輿論,我直接任命就完事,管他鳥輿論(清議)呢?

  大有“我死後管他洪水滔天”的勇氣——沒有使命感的(肢體不全的人能有嗎?)人總有這勇氣。這變味的察舉製,沒有規矩的評議,無序的依據,給年輕的陳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何況身邊還有被黨錮的爺爺!

  劉備作豫州牧的時候,就征辟陳群為別駕(副手),因此,陳群的起點非常之高。後來,因為劉備不聽陳群建議而接受陶謙的徐州,致使劉備受到袁術和呂布的兩麵夾攻,陳群感到不想和劉備玩了,就投奔了曹操。

  陳群投奔曹操以後就做司空西曹掾屬,除了後來做過一段時間的地方官,一直從事人事管理工作。雖然對曹操不拘一格選拔任用人才(即使是盜嫂受金,隻要有才能的,就一概任用,見《三國誌,武帝紀》,使曹操的人才層出不窮,以至於達到“武將如雲,謀臣如雨”的局麵)不能不佩服,但是作為世家弟子,按照“德才並舉,以德為先”原則,也不能不對曹操選拔的一些風雲人物產生鄙夷甚至反感。

  就拿郭嘉來說吧。郭嘉也是許昌附近的人。《傅子》記載……自弱冠匿名跡……。《三國誌》郭嘉傳也未記載郭嘉有什麽顯赫的身世,所以說,郭嘉應該是平民階層,並且,在年少的時候也沒有什麽聲望。

  這與陳群年少時因為大名鼎鼎的孔融先與自己父親是朋友,又和自己是朋友,最後對自己的父親稱晚輩,這樣驕人的經曆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郭嘉入道早,(郭嘉是司空軍事祭酒,也就是曹操謀士之首)一直是陳群的上司。

  但是對於年輕人而言,入道早又有什麽呢?誰叫我是正規院校畢業的呢,我家世出身好,就是鄙視你!何況你行為不檢點呢?(不治行檢)至今,誰也不否認郭嘉是三國一等一的人才,他能準確的預測孫策有可能被刺客刺殺,準確預測袁譚袁尚的爭鬥等等,他是個奇人和天才。

  估計奇人和天才總有不同咱們凡人的“異秉”吧,史書上沒有交代郭嘉怎麽不治行檢,估計無外乎一些男女關係?不尊禮儀?言行放誕?諸如此類的吧。

  實事求是的說,一般上輩地位高的人家,家教相對要好一點,(起碼表麵上的仁義道德,公共禮儀)而相對底層一點的,因為周圍環境沒有那麽多的約束,也沒有那麽的眼睛盯著,表麵上的規矩顧及的就少了一點吧。

  不是一個階層的人自然有很多相互看不慣的地方。而陳群卻是以一個標準的士人的眼光看待郭嘉的。他不滿意。他以為自己的領導不應該是這樣的,應該不僅要有才能,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要有符合“士人”所以能被成為“士人”應該具備的一般社會道德規範。

  陳群要捍衛儒家的尊嚴,於是,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儒家的君子不可以背後說人壞話)對曹操指出郭嘉的種種“劣跡”。

  然而,郭嘉是何等人!郭嘉和曹操是什麽關係?陳群即使指出了這些,郭嘉依然故我,也不反駁,也不記恨,結果是,曹操依然看重郭嘉,同時也對陳群一是一,二是二的君子作風讚賞有加。

  但是,陳群對曹操身邊群英薈萃(在他看來也許是群魔亂舞),感到不適應,他想建立真正的朝綱,選拔真正溫文爾雅、既有才能又有起碼的道德底線的人才,他想讓這個崇尚權宜之計的亂世盡快終結。

  東漢主混於上,臣佞於下早就使公平公正公開的察舉和品評變了樣,而三國的亂世更徹底摧毀了這一製度,誰還在乎那悠悠然而來的品評,又有誰還在做那些悠悠然的品評呢?

  給大家舉一個主昏於上的例子。漢靈帝是公元年被立為皇帝,登基時年僅歲,在位年,死後諡號為孝靈皇帝。

  “靈”字在諡法中解釋“亂而不損曰靈”。亂是真亂,沒在他手裏亡國,倒也是真的,貼切。想來此人自登基以來就受宦官銜製,任人擺布,長大後性格軟弱無能,隻能在滿足個人生活上胡作非為,聲色犬馬。

  他對於宦官的專權無能為力,同時,對於朝廷大臣的激烈反抗同樣束手無策。那麽,就好好滿足一個男人的自然需求吧!

  至於權力、國家、公眾評價,我是鴕鳥,我怕誰?我不和你們玩啦。開始年齡較小,靈帝劉宏也就玩點坐著驢車亂跑、在宮中開店鋪、領著狗到處亂跑(把愛犬封官,誰叫我是皇帝呢)的遊戲,其實也就那樣,皇帝也是人嘛。大權都叫你們宦官、大臣們弄走了,我追尋點個人刺激,提高點生活質量也沒什麽不好嘛。皇帝也總不能長期壓抑吧。

  漸通人事以後,他規定宮中的宮女必須穿開襠褲,而且不能在裏麵再穿內衣內褲,為的是發泄的時候方便。(無語)除了開襠褲創意以外,他還突發奇想,命令在西園修建了一千間房屋,房屋門檻外就是水渠,渠水中種滿了蓮荷,(西遊記裏天上宮闕的描寫大約來自靈帝的靈感)

  在這個恍如仙境的花園裏,他和宮女們都脫光衣服,嬉戲追逐,白晝宣淫,成為中國運動的忠實實踐者,他還給這處花園賜名為“裸遊館”。另外,靈帝還非常愛財,尤其是喜歡存私房錢,大約在他的心裏認為天下是你們的,也是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進到我錢包裏的才是我的。這樣花錢,又這樣愛財,總是感覺錢不夠用。和親信一合計,明碼標價賣官。這樣也是公平的,賣官得來的錢歸我皇帝,總比歸宦官或者大臣們好吧?

  (想想孟達他爸,用鬥葡萄酒給張讓就換來了個刺史,度量衡不統一,暗箱操作,既不公開又不公平。)比如說曹操老爸曹嵩就是花了一億買了個太尉。

  您如果錢不夠也可以,先欠著,等你上任以後,再慢慢給皇帝。皇帝夠意思吧。此時的皇帝隻恨天下的官職太少,僧多粥少,哪裏還任你鄉閭評議,察舉授官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察舉製度形同虛設,世風日下。《三國誌,武帝紀》建安年秋月,曹操令就記載“喪亂已來,十有五年,後生者不見仁義禮讓之風,吾甚傷之。”清議也日趨憤激,因為有才有德的人淪落下塵。

  然而,好景不長,黃巾起義這股沙塵暴立刻衝垮了現存的政治結構,地方官員逃的逃,被殺的被殺。當危機真正到來的時候,屍位素餐的無能之輩會被自然淘汰掉。

  於是,在曹操誌在四方的時候,基層包括中央的稱職幹部就出現了及其短缺的現象。

  曹操的幹部,在開始的時候主要來自自己的家鄉,包括同事、同學、好友、親屬。幹部選拔則主要通過相互推薦,介紹,曹操交談認可,比如荀彧就舉薦了荀攸、鍾繇、陳群等等。後來,征服的地方多了,又接納了敵方投降的人士。在曹操陣營中真正依靠清議招聘來的,可謂鳳毛麟角。

  因為,當時隻在平靜的荊州地區還殘存著一點文化氛圍,其他地方戰亂頻仍,人們上頓不接下頓,哪有閑情去清議人物呢?曹操的手下可謂來自五湖四海。這是因為曹操大氣。

  前麵說過曹操的用人令,這裏我想把它抄錄下來,讓大家切身感受到那種求賢若渴的精神

  《三國誌》記載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三國誌》記載建安十九年十二月,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魏書》記載建安二十二年秋八月,令曰“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奏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因此,《魏書》對曹操的評價……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於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

  由此,使我想到了漢武帝。隻把漢武帝自己寫的遠光元年問賢詔和元封年求賢詔簡單對比一下,就能看出他們的共通之處了

  遠光元年問賢詔“朕聞昔在唐、虞,畫像而民不犯,日月所燭,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錯不用,德及鳥獸,教通四海,海外肅慎,北發渠搜,氐羌徠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蝕,山陵不崩,川穀不塞;麟、鳳在郊藪,河、洛出圖書。嗚乎,何施而臻此與!今朕獲奉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猗與偉與!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業休德,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鹹以書對,著之於篇,朕親覽焉。”

  元封年求賢詔“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裏,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禦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意思是“大概有異乎尋常的事業,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裏馬飛速奔馳而卻能日行千裏,有些有本事的人背著世俗譏議的包袱,卻能建立功名。難於駕馭的馬,放縱不羈的人才,隻不過在於人們如何駕馭、如何使用他們罷了。命令州郡長官考察並向上推薦當地官民中具有超等傑出的才能、可以作為將相以及能出使極遠國家的人。”

  對比曹操的令和漢武帝的詔,充盈著求賢若渴的精神,千載以下,讀之令人蕩氣回腸,看到這樣的君主,誰不願意傾心效力呢?以後中國的君主還有這樣的氣魄嗎?少之又少!

  之所以說這麽多,是因為,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實在是難上加難。姑且不說那是在古代,也姑且不說在實際操作中,因為利益關係相互大臣之間有很多的掣肘,即使在當今,即使是你我身處其外,與當事人毫無厲害關係,當我們看到一個有才能但是有種種叫人惡心的陋習的人才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意無意地不用——由此更能看出漢武帝和曹操的偉大。

  曹操的手下偏偏是五花八門,有賈詡(來自張秀)、有辛仳(來自袁紹)、有陳登(來自呂布)等等,數不勝數。甚至還能包容狂人禰衡。有人說曹操把禰衡送給劉表是借刀殺人,我不太認可,因為那是以結果論的,回過頭來說,即使曹操把他殺了又該如何?

  您是君主,能容忍一個部下在釣魚台的國宴上當著外賓徐徐站起來,玩個脫衣秀嗎?這種不拘一格的求賢,給曹操帶來了大量的幹部,不少充實到了基層,使曹魏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良莠不齊。有的是徒有虛名,有的隻有文才,沒有經論事務的才能;有的品質有問題,(有傷風化的曹操一般能允許,但是不少是不忠心,或者貪汙受賄等等)逐漸的,曹操也發現了這一問題,因此,他在《論吏士行能令》中,提出了“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的人才方針,用人政策也開始向德才並舉轉化。

  作為名動四海的全國精神文明楷模之孫、現為組織部門負責人的陳群,在選人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最看重人的人品,這真也無可厚非。

  幾乎沒有人質疑這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也不否認這句話的價值,但是我想說的是另外一句很相似的話得人才者得天下。

  《三國誌荀彧傳》中荀彧就曾對曹操說過“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

  考察古代之所以成功失敗的原因確實有人才,那麽即使開始是弱小的,那麽終究也能變強;如果沒有才能,即使開始強大,以後也會變得弱小,劉邦和項羽就是很好的例子。

  很少有人明目張膽地否認人才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重要性。但是,古往今來,卻隻有偉大的、以創立功業為己任的君主能夠善於發現人才、重用人才,並且把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變成自己的忠實仆人,成為狹隘意義上的“私人”——對自己忠心耿耿;而平庸的君主隻知道任用私人——表麵意義上自己的舊交,不知道廣泛地選擇人才,使大量的人才與世沉浮,默默無聞,出現的不少實際問題而沒有良策予以解決,更有甚者朝廷之上文恬武嬉,國家終於逐漸衰落,乃至滅亡。強盛的國家國國相似,滅亡的國家各個不同。嘿……可是,即使是有為的君主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也是有不同的方法。曹操是一個“陽光”的人,(在我看來,起碼比劉備陽光,看曹操那篇作於年的著名的《讓縣自明本誌令》,直抒胸臆,光明磊落,字字真摯;而好像還從未看到劉備自己寫的什麽類似日記或者回憶錄什麽的,隻看到他總哭?)

  曹操他在使用人才上,很多時候感覺他全憑直覺和印象。比如《魏書》上說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於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

  當政二十多年中,用人“決於胸臆”﹑“各引其類”的情況大量存在,由於這種選拔人才的偶然性,也會造成一些失誤,比如,對於禁,曹操晚年就很痛惜;還有根據《三國誌,陳群傳》記載建安三年(公元年)當時有人向曹操引薦樂安人王模、下邳人周逵,曹操均召而用之。陳群向曹操力言不可,主要是以為王模、周逵二人德穢行劣,最終必然壞事,曹操不聽。結果王周二人果然貪鄙犯事受誅,曹操方信陳群之言,並向陳群承認錯失。

  從這件事情上看,當時投入曹門的也是泥沙俱下,魚目混雜。而陳群作為組織部門的主管,一直認為應該把人才的品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在當時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試想在動蕩年月裏,更是需要人的忠貞,(板蕩識忠臣嘛)既要忠誠於首腦,更要愛護百姓,如果才高八鬥,卻時有反心,用這種人那玩笑不是開大了?

  魏國作為國家建立以後,再靠大臣們的相互舉薦的話,就肯定會產生“朋黨”“門生”的大臣集團,從而危害皇權;而在當時世風日下,利用鄉閭評議,還是擺脫不了當朝大臣的影響和左右,甚至有可能操縱選舉;並且各處鄉黨評價標準也不統一、考核質量也參差不齊、工作的主動性也各不相同。

  因此,有必要在政府部門設立公正的統一標準的選人評價機構,推動選拔工作的開展,因此,這個機構的生命和靈魂就是——中正。(陳群當時肯定也沒有想到以後這個名稱會變得並不符實)陳群提出這個建議的契機是在黃初元年。當時,曹丕剛剛繼位。

  小人曹丕(說他小人,一點都不冤枉他,漢朝以孝道治天下,漢朝的君主名號前麵都是有一個“孝”字的,而繼承漢朝衣缽的曹丕卻對他老媽很不好,以至於老媽把他罵為“狗不啃”的人;“孝”(尊老)和“悌”(愛弟兄)是相互聯係的,再看看他對他的兄弟們是啥樣?

  看到老爸死了,自己坐上了夢寐已久的位置,竟然高興地情不自禁,摟著辛毗的脖子,對老頭笑嘻嘻的說看,我真成功啦!忽忽!!叫所有的人都瞠目結舌。)

  小人親昵的一定也是小人,小人得誌,就露出了小人之心,曹丕身邊的小人們爭先恐後地建議曹丕您一定要任用自己身邊的人,別人一個不用!這時候,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也是東宮的人)說了句公道話你剛剛繼位,應該任用海內英賢,怎麽能借此機會光我們相互薦引呢?怎麽樣把鄉閭評議與朝廷選拔有機的結合起來?堅持德才兼備,不計門第呢?陳群沒有象司馬孚那樣直言相諫,而是拿出了一套辦法,那就是後來人們稱作九品中正製或者九品官人製的製度各州設大中正,各郡設中正,中正本身一般為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

  郡中正初由各郡長官推選,晉時改由州中正薦舉,中正由司徒府任命。中正根據文化人的家世﹑道德、才能作出高下的品定,稱為“品”。品共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大類卻隻有上品和下品兩種說法。一品無人能得,形同虛設,故二品實為最高品。三品西晉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後降為卑品(下品)。

  其中對道德和才能作出的評語,叫“狀”,直接影響到被評人的前途和命運。重要人物中正親自評議,一般人物由中正的下屬評議。

  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複核批準,然後送吏部作為選官的直接根據將被評人的所獲品級與即將授予的官職品級對應,高的做官起點也高,反之,也低。

  中正評議人物三年一調整,三年內表現好的,隨時升品,官職也隨之晉升,反之,黜降。同時,中正的評價一錘定音,不允許更改,具有很高的權威。

  雖然九品中正製規範了選拔人才工作,但是,身為累世大官之後的陳群,他在德才以外又加上家世,不能說他是公正無私的。當時士族與庶族之間等級森嚴,輿服有別,彼此不通婚、不共坐,作為士族之後的陳群,一定對於那些個曹操選拔出來的庶族們古怪的行為,不懂規矩的做法早有意見了吧?

  過去曾經的既得利益者總會對失去的特權和利益耿耿於懷,充滿失落吧。因此,製定這一製度本身就包含著壓製庶族的味道吧。也許,在他的心中,各個階層按部就班,各行其道,天下就穩定和諧了吧?

  不過話說回來,存在即合理,任何製度和政策,都是根據當時的那個時代背景,進行編碼的,起碼適應當時的社會生產關係和生產力,雖然我們作為後世者,抨擊詬病九品中正製度,殘酷的現實確實,它確實曆史潮流的抉擇,它選擇了曆史,曆史也選擇了它。

  在當時的生產力以及生產關係下,我們所謂的隋唐三省六部製度,以及明朝的內閣製度,再到如今的人民民主製度,雖然優秀,但是卻不符合那個時代,也注定被曆史所拋棄,曆史的選擇是,選擇了一個我們認為問題巨大,但是適合那個時代的產物。

  君不見王莽嗎,王莽改革的許多製度,放到當今社會,也有先進性,但是卻不符合那個時代的潮流和發展現實,所以王莽被曆史所拋棄,曆史選擇了光武帝劉秀,進行修正。

  而太宗宣武帝袁熙麵臨的問題,也是如此,有些事不是人力可為,它需要時間的,所以太宗宣武帝袁熙,能做的就是把九品中正製優化到極致,就像光武帝劉秀一樣,將原有製度進行高度優化,而不失徹底推翻。

  而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努力,道也沒有白費,到了大晉王朝建國兩百年後,也就是公元多年,憲宗道武帝袁純,中興大晉並繼承了太宗宣武帝袁熙的意誌,一手創建了三省六部製度的雛形,比原先曆史早了兩百年。

  看到了吧,曆史總是在遵循漸進式地,呈螺旋式發展的,袁家的大晉王朝,用了兩百年的時間才從被太宗宣武帝袁熙,高度優化的九品中正製度中,演化出三省六部製度。

  所以有些製度和政策是需要時間的,需要適應那個時代,適應當時的生產關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也。

  而且太宗宣武帝袁熙,為了進一步優化九品中正製度,采納了老師張紘的臨終之策,也就是遷都,用遷都來降低世家大族對大晉王朝的掣肘,這就是為何隋煬帝為何屢屢巡行,遷都洛陽的原因了,隋煬帝和太宗宣武帝袁熙一樣,他是為了拜托關隴集團的限製,不過操之過急,被聯合絞殺了。

  而太宗宣武帝袁熙,之所以成功了,是因為他和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樣。天下百分之六七十都是自己發下來的,天下誰敢動其虎須。

  在太宗宣武帝袁熙赫赫威名,以及軟硬兼施下,才勉強將九品中正製度高度優化,也殊為不易,不過功不必在己,有些事也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從太宗宣武帝袁熙,到憲宗道武帝袁純這兩百年時間裏。

  經過袁家曆代皇帝的共同努力,才完成了這一偉大製度的變革,真是艱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