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使臣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3-17 05:41      字數:4828
  太常掾段訓看公孫瓚接下詔書,暗中鬆了一口氣,開口勸道:“將軍,在下也聽說你跟劉大人有些誤會,還請看在同為朝臣的份上,釋放了他吧。”

  “放了他?”公孫瓚冷笑不止,說道,“大人你可知劉虞勾結袁紹,意圖篡位謀反呐,我正要將他的罪行公布天下,並斬首示眾!”

  “謀逆?”段訓大吃一驚,激動說道,“襄賁侯可是,出了名的忠傑高義,怎麽會謀逆,將軍你一定是弄錯了吧。”

  “大人放心在下可不會誣陷他,本將手中證據確鑿。”公孫瓚哈哈一笑讓人取來兩份書信,說道,“這是在劉虞書房搜出來的鐵證!”

  段訓顫抖著手接過書信,湊近仔細看了好幾遍,他疑惑道:“將軍,這第一封信函隻能說明袁紹挑撥慫恿襄賁侯謀逆,然這第二封信函怎麽跟第一份的字跡、口氣都不同?”

  “大人是在懷疑在下作假嗎?”公孫瓚黑下臉來,作勢說道,“袁紹、劉虞勾結已久,你看袁紹的冀州軍還侯在城外,他們之間沒有什麽協議,袁本初會如此賣力嗎?”

  段訓明知道公孫瓚牽強附會,想將劉虞置之死地,但他一個傀儡皇帝的使臣能做什麽?

  “將軍,襄賁侯乃皇親,且容我一並帶回長安,去稟報陛下,交由宗正審理,再請求陛下的裁決,可好?”段訓勸說道,他仍舊想做一些努力,挽救這大漢最後的支柱。

  “鐵證如山,他劉虞犯的是十惡不赦的死罪,不管到哪都是一死,何需勞煩大人你押解回長安呢,我已發出通告,明正午於薊縣東市,斬首示眾。”公孫瓚不容置疑道:“大人既然是天子使臣,那麽大人你就負責監斬吧!”

  段訓氣得不輕。公孫瓚不僅蠻橫無理,還脅迫他這個朝廷使臣監斬大臣,這實在是無法無天,不由怒道,“公孫將軍,作為陛下臣子,你如此做法是否有背臣禮呢,這分明是在脅迫陛下的使臣吧!”

  公孫瓚冷笑一聲。威脅說道,“大人你是劉虞的同夥死黨嗎,否則如此替他求情,兵士出來將他給我拿下!”

  門外的兵卒聽到喝令,趕緊抽出兵刃將段訓圍起來,隻待公孫瓚一聲令下。

  “等等,你們先莫動手。”關靖怕公孫瓚真地將事情鬧大,於是製止道:“將軍,我看段大人也是被劉虞蒙蔽,他身係朝廷要職,切莫無禮,將軍三思啊。”

  公孫瓚冷哼一聲。下令將段訓“請”下去。

  可惜的是這段大人,可沒有顏真卿那樣忠烈,顏真卿淮西安撫李希烈,因維護朝廷誓死不降,最終被叛軍殺死,而這段大人就有些有虧臣節了,和安撫袁術的馬日磾一樣。

  “父親,那幾個劉虞的下屬怎麽處置,要不要一並殺了?”公孫續問道。

  公孫瓚想了一會,搖了搖頭,“給他們一個機會。歸順了我也罷,如敢反抗殺了也無妨。”

  公孫續領命,將鮮於銀、齊周、田疇帶上來,這些人可是劉虞的死忠。

  公孫瓚大馬橫刀地坐在上首,看著幾人問道:“劉虞勾結袁紹意圖謀逆,你們可能被其瞞騙不知覺。本將初占了廣陽、涿兩地,那個急需你們這樣,通曉本地政務的官吏協助,今個你們要是願降,本將過往不究,否則一家連同劉虞一並斬了!”

  田疇三人是又驚又怒,恨公孫瓚的狠絕。三人站立許久都沒有說話。公孫瓚大怒,一拍案幾喝道:“都拖下去,明日隨劉虞一並斬了!”

  幾個兵卒正要動手,鮮於銀突然跪倒在地,看不出喜怒說道,“將軍莫急,在下願意歸降。”

  “鮮於將軍你!”齊周氣得不輕,他罵道:“你忘了劉大人對你的恩遇了嗎,大人還未死,你卻急著投奔要殺害大人地公孫瓚。!”

  公孫瓚大笑一聲。親手將鮮於銀身上的繩子解開,開慰說道,“鮮於銀。你是識時務的人,我會派人協助你安撫好薊縣的那些兵民,能招降的給我招降過來,敢反抗的殺了就是!”

  鮮於銀唯唯諾諾地稱是,他不敢看向田疇、齊周兩人。公孫瓚大手一揮,下令道:“將這兩個劉虞死黨拿下去,明晌午一並處斬!”

  “將軍且慢動手。”關靖站了出來,勸道:“田疇、齊周這兩人都是幽州名士。如此義士,將軍不能禮遇他們,又將他們囚禁殺害,恐怕幽州其餘的俊傑聽到再也不會投奔我軍了,還請將軍三思啊!”

  鄒丹也勸道:“將軍,這幽州的官吏抓一個殺一個,那遼西代郡等地地將官,還不跟我家死拚,如此一來我軍徒增傷亡不說,還便宜了觀望的袁紹。”

  公孫瓚看看齊周、田疇兩人,說道:“我念你二人是義士,暫且不追究你們。”

  公孫瓚的失當舉措,給他的滅亡埋下了引子,西晉末年的王?害忠良棄賢人,最終幽州軍心民心盡失,最終被石勒兼並斬殺,而公孫瓚也不外如是吧。

  江東。

  “主公,昭也認為,是時候出兵了!”張昭也點頭,道“如今我們江東軍糧草充沛,而且馬上就進入糧收了,足以支持江東軍傾巢而出,半年以上的糧草。“

  “主公,這是一個好的時機,我們不能錯過這個大好的機會,一舉拿下丹陽郡,出兵吧!”

  這一次丹陽的變故,相對來說就是江東軍的一個大機會,一眾大將開始磨拳擦擦,戰意昂昂,先後邀戰。

  “那會稽呢?”孫堅沉默了一下,虎眸一掃,突然問道“會稽郭異麾下有數萬兵力,隻要我們主力攻取丹陽,他一定會對吳郡用兵。”

  “那就兩邊一起打!”

  周瑜眯著眼睛,雙眸之中劃過一抹冷芒,走到大堂上最中間擺著的那個沙盤,看著眾人,道“郭異不傻,也知道要和丹陽首尾呼應,才能擋住江東軍,而我們江東軍用了大半年的時間來鞏固吳郡,如今有的足夠的實力,統一江東的腳步也應該放快一點了,既然如此,那麽就會稽,丹陽一起打。”

  這個沙盤一直排在郡守府的大堂之上,上麵的江東的地形越來越清晰。

  “一起打?”

  眾人目光一亮,孫堅的神色之中也浮現一抹濃濃的戰意。

  “一起打,江東軍就必須傾巢而出,會不會讓我們鎮守吳郡的實力有空虛,如果這個時候有人作亂,倒是恐怕是功虧一簣。”

  張昭沉默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顧譚,謹慎的道。

  顧譚自然明白張昭的意思,知道這是自己開口的時候了,趕緊大聲的道“長史過慮了,如今吳郡在主公的治理之下,風調雨順,百姓安生,怎麽會亂!”

  “哈哈哈……彥先所說有理,既然如此,劉繇和郭異,我們就一起打,堅要一舉拿下會稽還有丹陽!”

  孫堅站起來,一掌拍在案桌之上,高大的身軀猶如戰神,沉聲說道“諸將聽令!”

  “在!”

  眾將神色一震,點頭道,然後有些都訝異的看了看少主孫策,孫策更是振奮不已。

  如今吳景早已經屯兵陽羨數月,就等著對丹陽動手,吳景雖對軍事有接觸,也曾經帶過兵,但是相對來說,他的才能都集中在政務之上,軍事不算擅長。

  所以這一次,孫堅是要孫策獨當一麵的意思,畢竟初定江東那次,就是孫策的功勞。

  “彥先,這一次後勤你來督運!”孫堅道。

  “諾!”顧譚點點頭。

  “子布,吾給你留五千兵馬,可鎮吳郡?”孫堅帶著信任的目光,凝視著張昭,問道。

  “足可!”

  張昭堅定的點點頭,如今的吳郡讓孫策殺了一通,又讓孫堅打壓了一通,一年半載算是安分了,隻要前線不出事,五千兵馬,足以鎮壓吳郡。

  “那我就把吳郡交給你了。”孫堅取出郡守府的官印,交予他之手,道。

  “主公,請放心,昭必定讓主公無後顧之憂。”張昭接過官印,朗聲的道。

  “爾等下去準備吧,三日之後,江東軍,出征!”

  孫堅走到門前,凝視著西方,目光一動,有一股憂色,擺擺手,大聲的道。

  “諾!”眾將開始激動的走出去,開始緊張的備戰起來。而周瑜悄悄地留了下來。

  “伯父可是在擔心,豫章的陳溫會摻合進來。”眾人離開之後,周瑜走到孫堅身邊,低聲的問道。

  “的確有這個擔心!”

  孫堅點點頭,道“我對江東軍有信心,會稽和丹陽我們一定會打下來,但是如果陳溫摻合了進來,那就麻煩了,豫章郡是江東最大的一個郡,坐擁一百五十萬人口以上,以陳溫的名聲,加上廬江陸康的支持,他能招募十萬兵馬以上,對我們的威脅很大。”

  “我倒是覺得不用太擔心。”周瑜自信道。

  “為什麽?”孫堅不解。

  “陳溫已經老了,不然也不會被周昂逼迫到把揚州治所壽春拱手相讓,逃到豫章去避難。”周瑜接著說道“我相信,隻要我們不去打豫章,他十有都不會出兵的,而且劉繇也是他的敵人,他肯定想要我們自相殘殺。”

  “公瑾,你說的對!”孫堅點點頭,聽到周瑜的分析,他倒是鬆了一口氣。

  薊縣外,鞠義、袁熙兩軍相依紮起營地,戒備著城中的公孫瓚軍。

  在袁紹的調令中,三路大軍是歸鞠義節製的,袁熙不得不來到他地大帳議事。鞠義雖然不將袁熙放在眼中,但一些禮節還是要的,他讓人給袁熙還有郭嘉賜了座。

  “鞠義將軍,你看這戰事該如何打下去?”袁熙落座後出聲問道。

  “打下去?”鞠義心中冷笑,說道:“二公子你看公孫瓚在城裏城外的兵馬,少說也有三四萬吧,他不主動出擊是因為剛剛占了薊縣,兵力來不及調整。一旦給他休整完畢,要逃竄的可是咱們,他公孫瓚可不是,徐州軍那些土雞瓦狗。”

  袁熙心中不爽,這鞠義當真恃功驕恣,雖然他說的十分正確,但語氣間卻一副目中無人地姿態,怪不得老爹袁紹要殺他祭旗。

  “將軍,韓猛將軍帶所部趕到營外,求見將軍。”傳令官稟報道。

  “韓猛?傳他進來。”鞠義冷笑不止,哼道,“他韓猛以為自己是誰,他中路離薊縣最近,卻耽擱那麽久,這錯失戰機的罪,他是逃不了!”

  韓猛確實長得高大,加上一把濃密的絡腮胡更顯得威猛無比,但此刻他卻想鬥敗的公雞,整個人垂頭喪氣。

  “見過鞠義將軍、二公子,在下交戰失利,來遲了。”韓猛羞愧說道。

  鞠義哼了一下,說道:“此戰是誰的過失,待回去袁公自有評斷,但韓將軍你遲遲未到,導致我軍錯失戰機,現今公孫瓚立穩了腳跟,你看我軍如何是好?”

  韓猛羞怒難當,拱手道:“全憑鞠義將軍你調令,末將我無話可說。”

  “將軍,營外有人求見,說是劉虞的從事。”傳令官又稟報道。

  鞠義一揮手讓他們將人帶上,袁熙、郭嘉看去,發現走上來一個衣袍髒亂地中年。

  那個中年整了整衣袍,拱手道:“在下幽州牧劉大人治下,別駕從事鮮於輔,見過鞠將軍、少將軍。”

  袁熙、郭嘉聽到鮮於輔這個名字,暗暗留了心,此人真是劉虞舊部的話,那可以在他身上大做文章。

  “你就是鮮於輔先生啊,在下聽說過,薊縣陷落,先生你是怎麽到我這來的?”鞠義問道。

  “城破之時,在下正在統籌調度城中物資,那時被公孫瓚的亂兵衝散,我看情勢不對,換了一身衣衫躲到一戶百姓家中,如此才免遭厄運呐。”

  “那當真要為先生慶賀了,城中情況如何,先生你又是如何逃出來的?”鞠義追問道。

  鮮於輔頓了頓,麵有悲è,急道:“將軍,劉大人一家都被公孫瓚抓起來,明個晌午就要斬於薊縣東市,我趁著公孫瓚抓壯丁修補城牆的混亂,在那些民夫的協助下,出城向將軍求救啊!懇請將軍發兵救援劉大人!”

  鞠義愣了一會,為難道:“先生,我軍初到薊縣,路上跟公孫瓚交戰幾次,幾次皆失利。現今這裏不過五六千人馬,公孫瓚軍少說也有好幾萬吧?你叫我如何攻薊縣救劉大人?”

  “真的不行嗎?將軍,你們冀州軍可是大敗過公孫瓚的啊,少將軍地英勇不也是一時無二嗎?”鮮於輔急道。

  袁熙沒有說什麽,隻是看向鞠義,由他決定。他跟郭嘉一印證,猜出袁紹是想挾持了劉虞,讓劉虞稱帝,而自己名正言順地侵入幽州,控製劉虞。但袁熙覺得還不如借公孫瓚地手除去劉虞,來得好。

  “先生你這是什麽話,我等不想救劉大人為何會奔赴薊縣?可是一到這才發現公孫瓚的兵力,實在是多餘我們很多,你叫我等如何跟他拚命?”鞠義反問道。

  鮮於輔神è頹然,喃喃道:“難道當真沒有法子救劉大人了麽?”

  鞠義歎氣,讓兵卒將鮮於輔安置好。

  袁熙看著下去地鮮於輔,暗自留意,他們這些劉虞舊部才是需要拉攏的對象,他們是幽州棋局中關鍵一環。

  “韓將軍、二公子,你們看,我等該是戰是退?”鞠義故作姿態問道。

  “全聽鞠將軍的,但本公子要說的是,我軍的糧秣已經不多了。”袁熙緩緩說道,但語氣間明顯傾向於退兵。

  “呃,在下也聽鞠將軍的。”韓猛說道。

  鞠義眼神中出現嘲諷,但他也歎氣道:“非是我等不想救劉大人,實是無能為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