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薊縣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3-15 06:29      字數:4665
  經過兩日急行軍,袁熙所部五千精騎,終於趕到薊縣地界。因為戰馬的馬力消耗得厲害,袁熙跟郭嘉商議後決定先不急進軍,而是一邊喂養馬料,一邊派出斥候探聽情報。

  袁熙帶著郭嘉和許褚一眾親衛觀望地形,他遠遠看到薊縣城池的輪廓,心中不禁感慨,這就是今後的北京城啊,雖然相對其他有名的城市他顯得並不起眼,但以後它會逐步發展成華北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遙想當年,自己也是北漂中地一份子吧,如今故地重遊,還是以這種方式,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不過這個沒有大運河地年代,薊縣目前還不具備作為首都的條件。

  袁熙將目光從薊縣城外公孫瓚大營,移到南麵的一座土城,問道:“奉孝,使圍魏救趙之計,攻打公孫瓚老巢逼他回援如何?”

  “針對公孫瓚此人恐怕不行。”郭嘉否決道:“從公孫瓚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其乃一狠絕之人,將他逼急了隻會加大攻城的力度。況且我部都是騎兵,攻城也隻能虛張聲勢罷了。”

  “奉孝你說父親他是什麽意思。”袁熙拿出那份傳令,疑惑問道,“薊縣戰局惡化是其一,但父親他當真想救了劉虞?”

  “兩者相害取其輕罷了,沮授先生他們定是對袁公說,一旦讓公孫瓚占據幽州,其勢力將更加強大,定要遏製住公孫瓚的勢頭才行。”郭嘉徐徐說道。

  “那奉孝你看,該不該救劉虞呢?”袁熙繼續問道。

  郭嘉遲疑了一下,說道:“劉虞是為難得的賢臣棟梁,其品行高潔一時無二。於情於理都該全力以赴,救他於危難才是。”

  “於情於理?想著相害取其輕?”袁熙幽幽道:“奉孝你可想過,一旦劉大人被殺,公孫瓚占據了幽州,反而會對我軍有利呢?”

  郭嘉裝糊塗道:“公孫瓚的勢力擴大。怎會對我軍有利呢?”

  袁熙盯著他的眼,幽幽說道:“劉伯安在幽州民望如此之高,公孫瓚占據的隻是城池,但劉伯安治下的人並不會歸附於他,反而會極力反抗他。公孫瓚看似地盤大了。但他兵員沒有增加,還要分兵各住,實則消弱了公孫瓚地力量啊!”

  郭嘉沉默不語,袁熙說得沒錯,但要看這麽一位難得的仁人義士死去,他心中不忍。畢竟大漢四百年的儒家教育,那可是深入骨髓的,他郭嘉也不能免俗。

  這就是東漢人的傲骨和風氣,醇厚忠孝。

  “少將軍!探馬來報,韓猛將軍所部尚在良鄉一帶。”趙雲急匆匆前來稟報道。

  袁熙趕緊攤開行軍圖,惱怒道,“怎麽會這樣。他兩天前不是已經到了良鄉嗎?兩天時間竟然還在那!當真蠢才貽誤戰機。。”

  “據斥候探來的消息,韓猛將軍看良鄉敵軍人少,想一舉殲滅之,不想大意吃了虧,現在良鄉休整。”趙雲再稟報道:“並且良鄉那部公孫瓚軍已經來到薊縣附近!”

  袁熙郭嘉相視後,都看出對方的擔憂。鞠義軍還沒有一點消息。韓猛的友軍沒有盼望來,反而被敵軍搶先來到了薊縣,那麽袁熙軍極有可能被包餃子。

  說話間地麵輕輕顫動,薊縣處傳來轟隆聲。袁熙心中一跳,難道薊縣城破了?

  一名斥候縱馬疾馳而來,稟報道:“少將軍。薊縣城牆坍塌公孫瓚軍突進了薊縣!”

  “少將軍,事不宜遲,待到大部的公孫瓚軍趕到,更難解救薊縣之圍啊!”趙雲請命道:“請少將軍發令,即刻向薊縣外的公孫瓚軍進攻!”

  “再等等。”袁熙伸手製止了趙雲的請命,命令說道,“鞠義將軍、韓猛將軍都沒有到。我部不宜貿然出擊,子龍你下去令兵士照料好戰馬,等待戰機!”

  趙雲著急,但還是領命下去。郭嘉看著薊縣方向皺眉輕歎,但沒有說什麽。作為臣子有些事該說,有些事不該說,有些事不能說。這大漢的氣運隨著最後的忠臣,劉虞的敗亡,可能真的無力回天了,大漢氣數盡矣。

  江東。

  孫堅的大軍南下收複吳郡的戰役,也打到了激烈的狀態。

  嚴興從死去的哥哥那裏,收集了上萬大軍,在被孫堅的江東軍攻擊的時候,又從烏程餘杭兩地強行征調了五千青壯,堅守烏程縣。

  孫堅大軍到達烏程縣之後,連續三日的強攻,並沒有拿下堅固的烏程縣,然後孫堅駐兵城外,實行的圍城之策。

  而幾乎同時韓當的大軍,率先的攻破了由拳縣,許生麾下的數千將士不過戰死數百,其他的全部投降,許生帶著僅僅上百親衛,逃出了由拳,下落不明。

  由拳縣被攻破,許生敗逃,嚴家軍就等於失去對江東軍左翼的牽製,嚴興開始心慌了,三次給會稽的郭異,快馬加鞭寫信增援,但是卻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次日,嚴興派出使者,與孫堅談判,意圖率兵南下會稽,退出吳郡,孫堅接見嚴興的使者,直接告訴他,嚴興可以南下,但是軍隊要留下。

  這支軍隊是嚴家立身的根本,當然不願意放棄,於是談判宣告破裂。

  第三日,孫堅麾下的江東軍,繼續發起對烏程縣的猛烈攻擊,吳郡最後的戰役打響,這也是孫堅第二次攻打烏程,這裏也是他的龍興之地,不過沒想到打自己地老家,打了兩次。

  孫堅麾下的大軍先後攻破了嚴興的屯兵之地,石城山和白虎山,上一次戰役嚴白虎就是屯兵於此,然後被直接攻破烏程縣,而這次同樣,麵對強大的孫家軍,仍舊被攻破了。

  難道烏程真的天佑孫家,不喜嚴家,嚴家兩敗於此,嚴白虎嚴興先後,折在了孫家的龍興之地,真是命運弄人啊。

  嚴興不敵孫堅的江東軍,兵敗南逃,被孫堅一刀斬殺,和他的哥哥嚴白虎算是,地府團聚了吧。畢竟江東猛虎有一隻就夠了。

  而同時淩操的先鋒江東軍,第二次次占據錢唐,錢唐縣令第二次倉忙的逃出錢唐,至此,吳郡之戰結束,吳郡十三縣又一次落在了孫家之手,也算是好事多磨吧。

  孫堅仍舊以淩操為錢唐縣令,任命韓當為破賊校尉,領兵一萬,駐守錢唐,以防會稽郭異的兵馬,自己率兵返回吳縣。

  薊縣城中。

  劉虞不顧部屬的勸阻,站了出來。他收束了下那身粗布衣袍,巍然不懼地麵相驍勇凶悍的公孫瓚軍兵卒,還有騎在戰馬上的公孫瓚。

  “公孫將軍,諸事皆我劉虞一人之錯。我甘願受你處置。請你放過這一城的軍民百姓。”

  “哈哈!”公孫瓚放聲狂笑。“劉虞,你果真讓出幽州。並敢赴死,我饒過他們也無妨。”

  “大人,不可啊!”“大人,您回來吧,我們死也願意保著您啊!”一眾軍民紛紛呼喊道。

  公孫瓚臉sè微變,他料想不到劉虞的人望如此之高,薊縣那麽多人願意為他赴死。

  他鐵血治軍,統領部下靠地是威信。他所占據的地盤,也沒有心思打理民政,劉虞得到的這種待遇是他不曾想到的。

  嫉妒之餘又驚怒異常。要知道幽州民風彪悍,要是讓這些刁民聚眾反抗,那他占了整個幽州也要疲於鎮壓。

  遠處的袁熙冷眼地注視著這一切,似乎在等待著什麽。五代晉王李存勖當年也是等待著,劉守光將民望民心丟失一空後,才果斷出手攻擊眾叛親離的劉守光,一舉覆滅燕國。

  袁熙雖然和公孫家是敵我勢力,但是袁熙還是挺佩服公孫瓚的對外政策的,畢竟異族可是不知仁義的,空有仁義而沒有武力保障的話,那麽就像西晉末年的劉琨一樣,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力,最終甄滅在胡虜之中,可悲可歎。

  而公孫瓚驅叛胡於塞表,破黃巾於孟津赫赫武功這也算一時人傑,雖然分屬敵對勢力,不過袁熙還得稱道一下公孫瓚,若是成平時代,這又是一個邊疆良將。

  公孫瓚曆任涿縣縣令、騎督尉、中郎將、奮武將軍、降虜校尉、前將軍。從底層一步步爬起來,比袁家這種四世三公家庭創業可是難多了,公孫瓚和孫堅創業之艱難非凡人可以體會,也許劉備可以體會吧。

  公孫瓚任為遼東屬國長史時。有一次公孫瓚跟隨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看到數百名鮮卑騎兵,公孫瓚就退到空亭對隨行隊伍說:“如不主動進攻必將被殺。”

  於是手執長矛策馬帶隊衝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雖幸免於死,自己也損失過半。鮮卑人以此為戒,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公孫瓚升遷為涿縣縣令。

  此時幽州雖然貧瘠但是百姓精氣神爆滿因為有公孫瓚這樣的英雄在,中國人是崇拜英雄的,比起劉虞這樣的長著他們更加向往公孫瓚那樣的壯舉,雖然劉虞治下更加舒服,要不是公孫瓚處置失當也不至於後來而死吧。

  光和年間(178年-184年),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征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

  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人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占右北平郡(今河北豐潤東南)、遼西郡屬國的城市。

  公孫瓚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為騎督尉。此時,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公孫瓚。公孫瓚又升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進駐屬國,此後的五六年間,與北方遊牧民族爭戰不斷。

  中平五年(188年),公孫瓚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張純於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

  公孫瓚繼續追擊,由於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糧盡士潰,士卒死傷大半。

  丘力居軍也糧盡疲乏,遠走柳城。朝廷詔拜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於是統領兵馬,守護邊境。每次一聽到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

  從此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於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其實袁熙自己也挺羨慕白馬義從的,希望自己也可以有一隻這樣戰鬥力爆表的騎兵,不過騎兵在這個年代還是挺珍貴的,錢糧馬消耗都很多,一般諸侯養不起的。

  所以綜合國力強大的冀州,戰勝綜合勢力弱小的幽州隻是時間問題而已,而敵我雙方得當與失當的舉措,隻是加速這個進程而已。

  話說回來,也許幽州這個以前的英雄公孫瓚,也許這一兩年就要消逝在曆史長河之中了,自從來到漢末,這是第幾個諸侯從袁熙眼前消失了,何進,董卓,陶謙,劉虞,公孫瓚,袁熙在踏上王者之路時,注定是森森白骨的祝賀,血腥暴力輝煌。

  而公孫瓚的境遇其實和隋唐演義中的,北平郡王羅藝很像,都是將種,保衛一方,公孫瓚有白馬義從,羅藝有燕雲鐵騎,也都是剛愎自用的主,最後敗亡也有相似之處,可悲,可歎,可敬。

  而且袁熙記得,曆史上這次公孫瓚應該是,暫時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也就是這所謂的,階段性勝利,讓公孫瓚有了一種錯覺。

  連名動天下的袁紹,都奈何不了他公孫瓚,還有誰能阻止他,所以他也就無所顧忌了,有句話說的好,上天想讓他滅亡,必先讓他瘋狂,而公孫瓚也就在這條路上,一路到黑了,不過這是後話。

  袁熙大賬。

  最近麵對公孫瓚的壓力,以及趙雲等人的質疑,以及父親袁紹給的壓力,所以袁熙很煩悶,所以他需要排解。

  帶著這股煩悶,袁熙第一個想法就是想先好好洗個澡,幾天的軍營生活,今天又急速趕回來,早已讓他汗流浹背了,不過這體累還遠遠比不上心累,偽裝讓他很難受,他需要好好清醒一下。

  不久之後,一巨大的澡盆內,袁熙躺在溫暖的熱水當中,步練師和兩位侍女正,在一旁伺候他。

  一股淡淡體香,突然飄入了袁熙的鼻中,睜眼一望,隻見一位皮膚白皙,圓潤而又細膩的臉蛋之上,帶著幾分清純與可愛的女子,正侍立一旁,這體香的主人真是步練師。

  “步練師留下,其他人全部出去。”袁熙眼中火光一閃,輕聲命令道。

  步練師立刻渾身一震,聽到這話,其他倆位侍女頓時羨慕,嫉妒的看了一眼步練師,隨即施禮告退。

  步練師臉上瞬間羞紅,心情緊張了起來,她很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了,他們這些侍女丫鬟,其實都是主子預備的侍妾。

  不一會後,澡池內隻剩下了袁熙和步練師,袁熙沒有任何柔情密語的,一把將步練師拉入澡池,直接吻了那嬌嫩的小嘴。

  最近的事都讓他心中一直憋著一團氣,他現在需要好好發泄一下,隻見浴池裏麵的水立刻開始劇烈的波動了起來,霧氣繚繞,痛苦而又享受的聲音從大賬內傳向了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