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田疇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3-13 06:32      字數:5038
  <b></b>袁熙揮揮手,讓傳令兵打起旌旗,傳令趙雲從敵軍側翼繞回。

  “公子,有急報!”郭嘉在兵卒保護下,也策馬來到陣前,匯報說道,“袁公遣人送來急報,讓公子和韓猛將軍奔襲薊縣!”

  袁熙眉頭一皺,接過傳令文書,疑惑問道,“父親為何會突然又下令奔襲薊縣。”

  “上麵說是劉虞遣人來求救,各地兵士都跟公孫瓚軍交上戰,隻能讓我們跟韓猛的騎兵前去馳援。”郭嘉說著又將一封書信遞給袁熙,說道,“這是逢紀先生讓傳令官捎帶來的。”

  “原本就估摸劉虞會敗,但想不到敗得如此之快。”袁熙看了書信後不進咋舌說道,“逢先生說劉虞率幾萬人圍攻公孫瓚不成,反被公孫瓚突襲一陣,打得大敗。現在困守薊縣求我軍馳援。”

  五代時期劉守奇就是如此,戲劇性地戰敗了,戰場上大談仁義,讓如狼似虎將士怎麽有士氣,將士拚死為功勳爾。

  “這次奔襲馳援貴在速戰,在後繼無援下,突入公孫瓚腹地,我軍並無把握完勝公孫瓚。”郭嘉接著問道,“那韓猛是怎麽一回事?”

  袁熙將書信收起來,說道“我軍作為右路軍,左路出擊的鞠義有步騎六千,是左路軍。韓猛所部現在攻打涿縣,有五千餘步騎,是為中路軍。父親讓三路大軍齊頭並進,馳援劉虞,就是這樣了。”

  “三路大軍加起來不過一萬五千多,等咱們到了薊縣,公孫瓚兵力恐怕就多於我軍了。袁公可說讓誰節製三路人馬?”郭嘉問道,這一萬多人是袁紹能調動的最大兵力了。

  “鞠義!”

  “少將軍,還打不打?”張遼急問道,“敵方陣型馬上就修補過來了!”

  “傳令全軍脫離敵軍,全速前進。”袁熙下令道“將後麵繳獲的糧秣也帶上,不理其他,咱們直奔薊縣。”

  江東。

  目前的江東,各地為政,各地的郡守之下,地方豪強,世家士族交織在一起,說白了就是江東一片混亂,差不多就和戰國時期的情況一樣,諸侯亂戰。

  孫堅一雙虎目栩栩生輝,精芒閃爍,死死的凝視著沙盤之上一麵麵插著的旗幟,沉默了很久,大堂的氣氛有些壓抑,都不敢說話。

  直到半個時辰之後,孫堅仿佛才有了主意,離開的沙盤周圍,煞是嚴肅的跪坐在首位,眾人連忙返回自己的位置,一本正經的坐了下來。

  “諸位,嚴興和許生我們是一定要拿下了,上次是我疏忽,這次重新拿下烏程等地,爾等可有良策?”孫堅身軀如虎,頗有威嚴的問道。

  “主公,你準備何時動兵?”眾人有些沉默,程普拱手問道。

  “越早越好,不過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孫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過頭去目光凝視著高岱,輕聲的問道“如今吾麾下有二萬精銳江東兵馬,加上這個幾個縣城歸降的府兵,有三萬之數,糧草和輜重都成了一個不小的問題,想要開戰,必須要有充足的糧倉,高郡丞,吾之吳郡,可有充足之糧草?”

  高岱一直掌控著吳郡的民生和財務,這事情問他就最清楚,養活軍隊,不打仗和打起仗來的糧草消耗大為不同,一旦打起仗來,數萬大軍的消耗,完全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這個時代,打仗最忌憚的就是糧食不足,最後導致功敗垂成。

  “主公!”

  高岱站起來,拱手道“我們吳郡去年的收成還算可以,但是從前年開始各地方已經不尊郡守府之統轄,所以周邊的縣城賦稅都繳不上來,唯一能掌控的隻有吳縣和婁縣,相對我們糧倉並不充足,大部分都是以前的陳糧。

  不過主公要全力征戰的話,屬下一定盡力的挪一挪,保證可是支持三個月,三個月之內必須解決戰事,不然吳郡會麵對很大的糧食問題。”

  吳郡人口密度比較大,十三縣加起來將近八十萬人口,經濟相對於其他地方,也比較繁榮發動,而且一直沒有太大的戰亂,也就是這幾年才開始各自為政,所以即使孫堅是剛剛進駐,沒有經過修生養息,也有足夠的糧食支持數萬大軍三個月。

  “好!”孫堅雙眸閃亮,微微一喜,讚道“孔文大才,此戰能勝,爾可為首功。”

  能支持三個月,足夠他解決吳郡境內的戰事,以他的實力,他並不相信嚴興和許生能支持他三個月的進攻。

  “主公過譽了,此乃岱本職而已!”高岱剛開始迎接孫堅入吳郡,也許隻是為了平息吳郡之內的混亂,勉去戰亂,甚至已經做好了在孫堅進駐之後和盛憲一起免職的準備。

  但是孫堅對他的無戒備信任,讓他開始漸漸歸心,全力支持孫堅了。

  “如今糧草充足,隻需要半月之準備,便可出兵,所以某家打算二月初便正式出兵!速戰速決,一舉拿下整個吳郡。”孫堅雙眸之中劃過一絲冷冽的寒芒,朗聲道。

  “主公打算出兵幾何?”程普眉頭一動,問道。

  “此戰求速,必須雙線而戰,一路攻打由拳,一路攻打烏程!”

  孫堅沉默了一下,站起來,重新走到沙盤旁邊,指著手,眯著眼睛,道“這一戰某家親自出戰,出兵兩萬,吾親率兵一萬,西行,打烏程嚴興,義公!”

  “在!”韓當神色一震,站出來。

  “汝為東路軍的主帥,率兵一萬,攻打由拳許生,不能讓他們兩個聯合起來,在兩個月之內,必須結束戰事!”孫堅斬釘截鐵的道。

  “諾!”韓當點頭。

  “公覆,你於某同行,淩操,你輔助義公,彥先,你乃是顧家的驕子,既入我郡守府,某絕對不虧待你,你任韓當軍中主簿,輔助其攻打由拳,可願意?”

  孫堅開始點將了。淩操就是曆史上淩統的父親,也就是之前斬殺嚴興哥哥,嚴白虎,的那個餘杭將軍,而顧譚字彥先,是顧家嫡係。

  “諾!”眾人猛然點頭,顧譚麵無表情,也拱手回答道,隻是雙眸之中多了一絲別人看不到的異彩。

  他並不相信孫堅這麽信任自己,孫堅此意必有所圖,不過他也無法拒絕,而且他也不願意拒絕,看看江東軍的真實實力,還是必須要做的。

  “德茂,某家征戰之時,吳縣和郡守府就交給你了,孔文和君理輔助左右,吳縣不可出亂子!”孫堅很信任的看了看程普。

  即使到了如今,程普不僅是他早期的謀士,還是他最信任的人。

  “諾!”程普幾人堅定的點點頭,

  就在袁軍和劉虞聯軍攻打幽州的同時,吳郡新郡守孫堅打響了收複吳郡的戰役,親自率領著大軍南下,一路取烏程縣嚴興,一路直取由拳縣許生。

  這算是這頭江東猛虎,從年前徐州返回江東之後的第一次戰役,江東所有諸侯豪強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自然不會認為嚴興和許生能和孫堅抗衡,但是戰爭一起,也算是能從側麵的了解一下孫堅的實力。

  ■■■

  薊縣州牧府。

  劉虞不停地來回踱步,他其貌不揚,灰白頭發用木製的冠簡單盤起,一身粗麻布衣,就連雙鞋也是草繩編製而成。如果出現在街市上,絕大多數人會把他當成一個市井上尋常人家的老頭。

  “大人,該用飯了,您有兩頓沒吃了。”仆人將食案擺上,也就一碗麥飯,兩碟素的菜蔬。

  劉虞端起陶碗,扒了兩口飯,又將筷子放下,無奈地歎了口氣。

  “大人,是不是飯菜不好?要不我讓廚子弄個燒肉來。”仆人問道。

  他跟隨劉虞多年,知道劉虞節約,平日飯食都是素菜粗糧,隻有過大節才加一兩個肉食。但劉虞今個操勞好幾天,他不得不為主人的身子考慮,勸他吃點好的。

  “大人!田疇回來了!”一個中年文士急匆匆跑到劉虞身邊稟報。

  “齊周,這可是真的?”劉虞站起身來急問道“子泰他在哪?”

  叫齊周的中年文吏向後一指,說道,“大人您瞧,田先生他就在那!”

  劉虞看去,見一個二十出頭,英姿勃發的青年正疾步走來。

  “大人,田疇不負所望,成功抵達長安,將表章進呈給了皇帝陛下。”田疇對劉虞深深一揖,複命道。

  “子泰你當真是忠勇機智啊,竟將此事辦成了。”劉虞激動地將田疇扶起,讓他一起坐到榻上,以視敬重。

  “大人,您還是如此節儉,我們幽州難能出您那麽一位州牧啊!”田疇看著飯菜,感歎道。

  劉虞拍了拍田疇肩膀,感慨道,“子泰,這兵荒馬亂的,難得你還冒死回到薊縣來。”

  “大人,我是從背麵繞開公孫瓚軍,從東門進來的。”田疇疑惑道“隻是公孫瓚為何攻打起我們幽州軍來了,屯駐新於那幾萬兵馬呢?”

  “唉,一言難盡啊!”劉虞長長歎了一口氣,略微羞赧。

  “子泰,我來說與你聽吧。”齊周拉過田疇,說道“公孫瓚自界橋失利後,將勢力集中,盤踞在薊縣南麵,這你是知道的。隻是年初你去長安開始,公孫瓚日益跋扈,經常跟我駐軍發生衝突。”

  “不好,這說不定是公孫瓚詭計呀!”田疇急道“公孫瓚謀奪我幽州之心久已,他如此做想必挑起爭端,給攻打咱們找借口啊!”

  “正如子泰所說,這是他為謀奪我幽州找的借口。”劉虞神色變得有些沮喪,接著說道,“那時正值公孫瓚跟袁家又再度交戰,袁本初派人來相約共同剿滅公孫瓚,我征詢大夥意見後,為除此大患,也就答應下來。”

  “袁本初不定安什麽好心,但如此我等也可先除去威脅到門戶的大敵,正該如此啊,為何會有現今公孫瓚帶兵攻擊南門城的事?”田疇不解問道。

  “說起來慚愧。”齊周臉上也露出懊悔的神色,說道,“因為口風不嚴,攻打公孫瓚的機密泄露出去。公孫瓚帶兵夜襲了新於的兵營,我等商議集薊縣所有兵力,攻打公孫瓚城南的老巢,不想那土城也太難拿下。”

  “幽州危矣!”田疇立即猜出了後來發生的事,接過話問道,“結果是那土城拿不下,反而讓公孫瓚端了咱們新於的駐軍?”

  齊周滿臉羞愧,說道,“我等本想趁公孫瓚兵力空虛而斷絕他退路,哪想激起公孫瓚奮死反撲,咱們那些兵卒也是無能,好幾萬人竟然敵不過幾千人。”

  “大人,可采取了什麽應急的方略?”田疇急問道,“我回來時公孫瓚可是集結了好幾千兵卒圍了南門、西門。”

  “新於屯軍死散無數,又降了一部,算是沒了。其他地方兵卒來不及調回,如今薊縣隻有守軍六千。”齊周擔憂道。

  “是何人統籌薊縣防務?”

  “鮮於銀將軍,在統領薊縣兵民加固城防。”齊周說道,“並且大人也遣人向袁紹求援,假使順利過兩日援軍就會到來。”

  “壞了!這不是大人的求存之法啊!”田疇焦慮道“大人不想想,公孫瓚是守在家門口的一條狼,而他袁紹是什麽人?是臥於門外的猛虎啊!比之公孫瓚更加難對付啊。”

  “子泰你是說咱們是在驅虎吞狼?”齊周不以為意道“初平元年,關東豪傑聯盟討伐董卓,之後袁本初一直以來都跟我等有聯絡,期間還欲擁立大人榮登九五,他怎麽會對我等有惡意?”

  “錯啊,大錯啊!”田疇頓足道“大人你想想,韓文舉現今何處?袁紹曾言,欲聚冀州之眾占據河北之地,再南向爭天下。試問如此之人如何沒有吞並我幽州之心!”

  給田疇這麽一說,劉虞驚出一身冷汗,無措說道,“這,這可如何是好?”

  “報!大人,鮮於將軍遣人來報,城中百姓不聽勸阻,執意上城牆去!”一個兵卒匆匆跑進稟報道。

  劉虞一陣頭痛,帶著幾人來到城南。

  此時城門周邊積聚了兩千多的薊縣百姓,有壯丁、有少年郎、有文士,甚至有婦孺。他們提著自家油料、門板、鋤頭等一切可用的物資,紛紛叫嚷著要與城池共存亡。

  一身鎧甲的鮮於銀大聲吼道“各位鄉親,你們的好意本將心領了。然,州牧大人有令,刀兵實在凶險,守城是咱們將士的事。大夥且回去!”

  一個老翁舉起鋤頭,激動說道,“將軍,劉使君可是難得的好官呐,劉大人治理幽州來,這咱們才過上好日子可啊!”

  一個儒生提著一柄鐵劍,也走了出來,也附和道,“中平年間,是劉使君保大夥免遭烏桓人荼毒,要不是大人的整治,幽州哪來今日之繁榮。公孫瓚想要從劉使君手中奪取幽州,咱們都不會答應的!”

  “不答應,不答應!”“跟公孫瓚拚了!”“城在人在!”一幹百姓群情激憤,可見劉虞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父老兄弟們!大夥聽我一言。”劉虞快步走了出來,“大夥的心意我劉虞明白,想我做州牧這些年來,無時不念著為朝廷出力,為這幽州地方的百姓謀利!”

  看到這麽多城中百姓的支持,劉虞也十分激動,勸慰道,“有我劉虞在,絕不會讓大家受苦的。這守城是兵丁的事,我怕賊敵傷了大夥,要是信得過這些勇士,大夥就請回去,將城防交給他們吧!”

  “大人,俺們不是信不過這些軍兵啊,實在是俺們想一齊守住家啊!”

  田疇來到劉虞身邊,低聲道“大人,民心可用,現今軍民士氣高漲,何愁守不住城池。這古來也有借民力守城的,我等就帶領一幹軍民固守城池,以待各地馳援。”

  “子泰你!”劉虞推開田疇,怒道“子泰你也知公孫瓚乃心狠手辣之人,他殺的人少嗎?要是百姓相助守城,一旦城破這滿城百姓都將遭到屠戮,我這是害了他們呐!”

  這就是宋襄公之仁了,單純的仁義是救不了國的,必須有強有力的武力支撐,和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樣,不然那就是國破家亡,可不悲哉,隻有勝利者,強者才能貫徹正義和仁義。

  “大人!公孫瓚軍圍上來啦!”城上兵卒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