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入主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1-27 06:25      字數:4652
  漢,初平四年(193)十月下旬,冀州袁熙軍出擊青州齊國。是役,袁熙軍攻破齊國臨淄,公孫瓚所置青州刺史田楷中伏,被袁熙軍大將徐晃射殺。

  袁熙軍四萬多青州兵湧進臨淄,經過一夜混戰,城中沒有來得及逃走的田楷軍要麽被俘投降,要麽被肅清。到天明時,袁熙軍完全控製住了臨淄城。

  臨淄是青州最繁華的城池,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國都。漢代,臨淄雖然比不上長安、洛陽、成都等大城,但有魚鹽之利、商業發達、且是紡織中心的臨淄,在這城鎮凋零的漢末,算得上繁華殷富。

  攻占臨淄的第二天午後,薑威、薑錦還有一幹僅存的士族鄉紳,都來到臨淄南門迎接袁家二公子,袁熙。

  袁熙騎在戰馬上,身後跟著許褚,還有郭嘉、祝公道等人。其他將領都被分派去,處置戰後整頓事宜。

  在袁熙示意下,虎衛,還有戍衛騎兵皆騎馬進城。一眾騎士鎧甲鮮明,兵刃齊備。給那些士族豪強很大的威懾力。

  “恭迎袁少將軍統領我臨淄。”薑威首先出列拱手施禮道。其實這個時代忠義是有的,不過那些大家族大多服於勢。

  袁熙跟郭嘉等人下了戰馬,跟一眾士族鄉紳見禮。

  袁熙來到薑威前麵,拱手還禮,說道,“諸位皆是青州豪傑,往後還要諸位協助治理好青州,造福一方百姓。”

  隨後在這些士族鄉紳的帶領下,袁熙等人向臨淄中心的刺史府衙走去。

  剛經曆大戰,臨淄街市上冷冷清清,袁熙還看到了來不及清理的血跡。偶爾有敞開的民宅門戶,居民百姓驚懼冀州兵軍威同時,對他們都是投以冷漠的目光。

  “薑先生,可速速帶人安撫城中百姓,讓其盡快恢複買賣和日常起居。”袁熙知道那些百姓的擔憂和顧慮。

  太宗皇帝李世民打敗王世充,攻克洛陽後,也是如此善後的。

  “少將軍大恩大義,在下替臨淄百姓謝過了,他們隻是害怕田楷那些暴虐兵勇,而少將軍所部皆為仁義之師,他們隻是不知道而已。”薑威笑道。

  袁熙“嗯”了一聲,繼續策馬前行。雖然知道他這是奉承話,但袁熙心裏還是很受用的。

  郭嘉看著驚懼冷漠的百姓,還有一臉媚笑的薑威,他心裏存有疑慮,但隻是搖搖頭。

  突然地,隊伍前麵走來了三個人。幾個虎衛警覺,立即加速上前,用長槍攔住來人。

  “前麵可是袁家袁顯奕?”一個蒼勁高朗的聲音傳來。

  袁熙望去,看到三個人擋住道路。最前麵的是個一身粗麻布文士服,花白長髯,六十上下的老儒生。老儒生後緊跟著兩個相貌非凡的青年。

  袁熙想不到會有人擋道。一眾鄉紳臉色變了變,薑威眼珠轉了轉,諂媚道,“哎呀,少將軍,來的是鄭康成,鄭大師。”

  袁熙跟郭嘉對視一眼,看出了對方驚訝跟疑惑。這鄭康成在大漢可是大名鼎鼎,不僅士人官吏還是鄉野村夫,都無不景仰這位大儒。

  袁熙心裏更是加快了跳動,鄭玄、蔡邕兩人都是當世大儒,蔡邕隕落後,鄭玄在士人中的地位一時無二。而在袁熙看來,鄭玄在他心中的地位比之蔡邕更加重要。

  像蔡邕教出了顧雍這個賢才,但鄭玄教出的牛人可不止一個,崔琰、國淵、孫乾等人都是漢末三國響當當的人物。

  袁熙郭嘉趕緊下馬,讓虎衛讓開了道路。

  “可是鄭康成,鄭大師?”袁熙施禮道。就像太宗皇帝李世民,對待大儒張玄素和孔穎達一樣,盡子侄之禮。

  一副高人雅士模樣的鄭玄,拱手微微行禮,淡淡道,“聞二公子進城,特來相迎。”

  袁熙跟郭嘉都驚訝非常,鄭玄可是真正的高潔大儒,連皇帝的征召都可以不加理會,這會怎麽會在臨淄城,又怎麽會屈尊來迎接袁熙,這裏邊肯定有問題。

  “學生仰慕鄭大師久已,恨不能登門受教。今難得先生到臨淄,學生要好生請教。”袁熙恭謹說道,他也一時猜不透鄭玄的意思。

  鄭玄一副不冷不熱的神情,淡淡道:“公子何故來青州?可是吊民伐罪?”

  袁熙頓時卡住,這怎麽說,侵占州郡,還是解救青州?這是個政治問題。

  袁熙思維一轉,謹慎道:“公孫瓚攻襲冀州等地,多行不義,其為一己之利,私自所置青兗冀等州牧,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熙奉家父車騎將軍之令,討伐不臣,尊獎王室,故率軍解青州百姓於水火,略盡人臣之職責。”

  鄭玄輕輕哼了聲,語氣不善,冷笑道:“救百姓於水火?那搶掠百姓又為何?這就是人臣之職責?這就是王師?”

  袁熙語塞,搶掠糧食一事,在兵家看來實在不算什麽,但在鄭玄這個儒生看來卻是暴行。但仔細一想,掠奪的糧秣也不全然是百姓的吧?自己不取田楷不是照樣征收。

  “嗯……這個,先生所指何事?”袁熙隻得跟他含混。我記得曆史上高歡也是這麽做的吧,高歡手下姓杜的大臣質疑高歡軍隊軍紀敗壞,於是進諫高歡當約束士兵。

  高歡回答:我帶著十來個士兵嚇唬你,你都慫成這副德性。我要是真聽了你的話,萬一下麵那些老兵油子造反,我能指望誰?指望你嗎?

  原文:矢雖注不射,刀雖舉不擊,槊雖按不刺,爾猶亡魄失膽。諸勳人身犯鋒鏑,百死一生,雖或貪鄙,所取者大,豈可同之常人也!

  所以袁熙如此做派。其實已經很客氣了,高歡那樣的行為,袁熙自認還是做不出來的,起碼明麵上是如此,袁熙自認自己還是有點臉皮的,畢竟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鄭玄氣極,厲聲道:“公子攻下臨淄,驅趕了田楷也就罷了,那青州百姓都為公子治下之民,然公子縱兵搶掠臨淄城百姓財貨,與董卓那豺狼何異!”

  啊!袁熙郭嘉都吃了一驚,兩人麵麵相覷,這個縱兵搶掠從何說來。

  “真有兵士搶掠之事發生?”袁熙不確定地問道。但心裏卻隱隱猜到一些。青州兵是黃巾賊寇出身,雖然經過訓練,但一身匪氣不是一時半會改得了的。

  果然,鄭玄憤怒地說道:“昨夜跟今早,公子手下兵卒搶掠了西市一眾商鋪跟民宅。!”

  有些事袁熙不好說,郭嘉趕緊出來打圓場,解釋道,“先生不知,我家公子一直忙於處理,戰後一幹軍政事務,現今才進的城,根本不知有兵卒搶掠百姓的事。”

  “袁公子可能不知,但冀州軍治軍如此嗎?恐怕有負袁家聲望吧。”鄭玄依舊不依不饒。

  袁熙心道,老頭還真給你說對了。袁紹的軍隊向來不太強調不許兵卒搶掠擾民。除了訓練跟戰時嚴守號令,其餘發生的一些搶掠都不算違背軍法。

  這其實也是有時代背景的,這時除了招募的精壯軍士能得到一些財貨,其餘兵員大都是強行征召而來,那些兵士平時是得不到錢糧分發的,隻有征戰時搶掠敵方民眾獲得財物,或是靠軍功得到封賞。不然就是戰死也得不到半點撫恤。

  一些將領為了激勵士氣,就縱容兵士搶掠,甚至許諾屠城燒殺,以緩解兵卒征戰時的壓抑情緒。這時期的西涼軍就是如此。以至於曹操攻打徐州時也是如此。

  袁紹軍雖然沒有西涼軍那麽暴虐,但搶奪財貨的事並不少見。袁熙領軍來,讓一眾將領適當約束軍紀,也很少出現這種事情。但黃巾軍歸附不久,本性難改。

  郭嘉思路急轉,說道,“先生可能知道,我家主公新近收降了青州黃巾,剿滅了這個為害州郡的毒瘤,然其歸降的黃巾兵卒搶掠惡習一時難改,這怨不得我家公子。”

  鄭玄知道,袁熙確實為青州的安定做了件好事,但他是非分明,容不得半點醜惡。

  跟在鄭玄身後,一個不到三十出,方臉上留著短須的文士站出來給鄭玄解圍,說道,“我家老師也沒有別的意思,隻盼公子能約束軍士,給臨淄百姓一個交代。”

  袁熙看他氣質非凡,拱手問道:“先生何人?”

  “在下吳郡顧雍,顧元歎。”顧雍原先在洛陽求學於蔡邕,後來董卓之亂後又輾轉來到青州繼續求學,於是被鄭玄授經學,成了記名弟子。

  這個人袁熙知道,是曆史上孫吳國有名的丞相,後來孫權晚年犯錯,群臣慫惕,隻有顧雍委婉規勸保全了好多人,是曆代公認的社稷之臣。

  顧雍後來逐漸得到袁熙信任,成為軍中主簿,為袁熙出謀劃策,籌劃糧草軍械,深受袁熙信任。然韜略並不是其所長,所長乃是政略經律。

  “原來是元歎先生,諸位且跟我去刺史府中等候,熙必定立即查處主事人。”

  鄭玄看目的達到,嗯了一聲,領著弟子跟袁熙去了刺史府。

  臨淄,青州刺史府中。

  袁熙郭嘉小心奕奕地招呼鄭玄,還有他的弟子,這些人可都是一時之望,可不能慢待。

  經過顧雍引薦,跟隨鄭玄的另外一人,一個二十出頭的白淨青年,是鄭玄的弟子國淵。國淵說出了鄭玄在臨淄的原因。

  原來,青州黃巾被剿滅一事在青州兗州徐州一帶迅速流傳,在徐州避難的鄭玄於是帶著弟子國淵趕回青州北海,於是遇到了求學的顧雍,於是結伴而行。

  國淵原本想跟好友管寧、邴原等人避難遼東,這件事他差人送信給了老師鄭玄。鄭玄回到青州,自然想去看看國淵這個弟子,國淵得到消息,特意從樂安趕到臨淄相迎。

  正好,他們遇到了袁熙軍攻城。還看到青州兵搶掠市集百姓的事情,於是鄭玄帶兩個弟子要找統兵的主帥袁熙,希望他能收束兵卒。

  搶掠一事很快查清楚,張郃親自帶著青州兵騎都尉覃遠、黃東,還有犯事的十幾個青州兵來到刺史府。

  覃遠、黃東兩人灰著臉,這種事他們以前幹起來是家常便飯,突然變成了官軍,讓他們一時不適應。十幾個青州兵也都被綁起壓到前堂。

  張郃半跪下,羞愧道,“是張郃治軍無方,累及公子名聲受損,我任憑公子處置。”

  覃遠、黃東兩人害怕,也跪下請罪。

  袁熙一時不知道怎麽辦是好,他詢問似得看向郭嘉。

  如果處置不嚴厲必定給鄭玄一個壞印象,而像顧雍、國淵等跟他關係盤根錯節的名士都是袁熙想要的,這樣想征辟他們就難了。

  反之,如果跟鄭玄大好關係,那他在士人中的地位會更上一層樓,征辟國淵等人也就容易多了。

  另一麵,嚴厲處置青州兵,收束兵士,嚴肅軍紀的目的是達到了。但青州兵才剛剛歸附,於袁熙在青州兵中的聲望打擊很大。並且可能會激起兵變。

  江東,曲阿。

  “舅舅,這個韓縣尊到底是真心歸順,還是權宜之計啊?”孫策看著兩人離開,便在隨意多了,坐在案桌旁邊,有些擔憂的問道。

  如果不是吳景在這裏,他沒想過要進駐曲阿,雖然有千餘騎兵,並不畏懼曲阿的幾千縣兵,但是在孫堅的大軍回來之前,他不想開戰。

  “你放心,孟化以前在九江郡是我的部下,可以相信。”吳景知道孫策的擔心,便道:“不過他身邊的這個莫從還是要防一防,莫從應該是許貢的人。”

  他經常曆任是九江郡的郡丞,韓登就是他的長史,算是他的老部下的,對於韓登也還是相信的,不然他也不會一直在曲阿避禍。

  “許貢?吳郡都尉,我知道了。”孫策麵色蕭殺,點點頭。

  曲阿縣的營寨之中,江東軍參與東征前後的過程,孫策一點一滴,絲毫不漏,詳詳細細的給吳景說了一通,吳景靜靜的聽著,聽的是時而皺眉,時而憤怒,時而訝異。

  “好一個袁術,沒想到四世三公之門庭居然出如此之小人。”吳景頓時冷哼了一聲,麵帶憤色,怒罵道。

  “哼!此小人,若非父親攔著,策非要一槍戳死他!”孫策也冷冷的道,年僅十六歲的他已經躋身於一流武將的初期,相對來說自信更強了。

  “就是可惜那傳國玉璽了,居然送到了他手上。”吳景雙眸之中劃過一絲敬仰的光芒,眉頭動了動,有些歎息的道。

  孫策對於吳景沒有絲毫的隱瞞,包括玉璽的隱秘也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

  在孫堅這頭猛虎沒有成長之前,孫家比不上吳家在吳地的影響力,後來孫堅要娶了吳家的大小姐,吳家不願意,認為他為人粗匹,舉止魯莽,後來是吳景一手促成的了這個婚事,吳景早年就認識了孫堅,他一直認為孫堅早晚成就大事。

  這些年吳景和孫堅的關係很深,他一直在暗中輔助孫堅,不然孫堅怎麽可能僅憑著長沙一郡之地,能練出三萬精銳江東將士。

  孫堅能有今天之威名,行軍打仗依靠的程普,祖茂,黃蓋,韓當四個兄弟,在政治財力之上就依靠著兩人,小舅子吳景和弟弟孫靜。

  兩人傾盡孫吳兩家的財力,才支撐起江東軍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