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謀動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1-21 07:53      字數:4824
  濟南府衙裏,袁熙仔細地看著,郭嘉差暗衛送來的密報。

  看完密報後,他將密報傳遞給了,田豐、徐晃、張郃等人。

  “這麽看來,再有幾次突襲,曹孟德就可徹底擊潰黃巾賊,我們也要做些準備了。”袁熙皺著眉說道。

  “軍師跟文遠將軍他們,不知能否將黃巾賊,逼到濟南來?否則我等做的一切,豈不白費了給他人做嫁衣。”郭淮說道。

  “兗州北麵有洛水,黃巾賊不太會渡水北上,所以會向東過泰山,張遼郭嘉他們要做的,就是將黃巾賊由東逼向北來。”田豐分析說道,而且十分肯定。

  “我軍要在青州祝阿,濟南曆城,囤積兵馬做準備,必要時,出擊濟北收降黃巾。”袁熙決斷道,對於收降黃巾軍,袁熙是十分堅決的。

  “除了濟南的於陵、梁鄒等地,留下必要的守軍,我軍現在能調集的兵馬有騎軍兩千,步卒一萬。”張郃出列說道。

  相對幾十萬黃巾軍,跟百萬的黃巾家眷來說,袁熙目前這點人馬還是太少了。

  袁熙看向了徐晃,張郃,詢問道,“收降的田楷軍能不能用?”

  “不能堪當大用,並上濟南平原各地歸降的兵卒,我軍收降了八千多兵卒,但大都戰力底下,田楷的援軍則還未能歸我所用。”

  徐晃如實答道。

  “元皓先生,那我軍糧秣怎麽樣,能夠百萬人吃多久?”袁熙又向田豐問道。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他不知道曆史上,曹操是怎麽解決收編黃巾軍後,短時間內口糧的問題,所以隻能詢問持重的田豐。

  田豐眉頭緊皺,說道,“濟南的存糧本就不多,以冀州的錢糧供給情況看,即使主公同意多發糧秣,也隻能多發一倍而已,能征集來的糧秣隻夠百萬人兩月之用。”

  “到來年春耕秋收還有那麽久,這可如何是好?”郝昭憂慮問道。

  “糧秣的事情我來設法解決,現在大家說說,該怎麽收降青州黃巾。”袁熙正色道,他可不想縱容這個讓曹操發跡的機會。

  田豐上前攤開了行軍圖,指著說道,“黃巾賊不會逃竄往冀州,故洛水一麵不必布兵。徐晃將軍可帶步卒越境至濟北,截斷黃巾退路。待到黃巾攻城不下,二公子與張郃將軍帶騎軍,一舉奔襲黃巾中軍,或斬或降其首腦。”

  袁熙點頭讚許,補充說道,“但還有一條,我與修書一封給父親,郝昭、郭淮兩位將軍,再往冀州押運一批糧秣,來做應急之用。”

  漢初平四年(193)十月,兗州牧曹操圍剿青州黃巾於魯郡,曆經十戰接連告捷。

  倒不是曹操軍多麽能打,而是黃巾軍已經沒有糧草了,困頓饑乏,士氣低落,所以屢戰屢勝,不過曹操軍策略得當,也是原因之一。

  沿途,黃巾軍又不斷被荀彧、呂虔等人,發動起來的豪強武裝私兵襲擊,黃巾軍成了驚弓之鳥,人人自危。

  黃巾軍潰敗至,兗州濟北郡南的蛇丘。

  管亥狠狠地劈掉,一個兗州兵的頭顱,腥熱的血液立即噴灑了他一臉。

  管亥左手將臉一抹,繼續提刀砍殺,湧上來的兗州兵。

  “退!”伴隨鍾聲響起,兩千多兗州兵步卒井然有序地撤退下來。

  “進!”旌旗揮動間,幾百弓箭手迅速搶上前去占住陣位。

  “上盾牌!”,管亥一看不好,即刻呼喊道,不過還是晚了。

  黃巾軍慌亂中,六角大盾、小型鐵盾紛紛立起,甚至出現了蜂擁後退,和搶奪盾牌的現象。

  一聲令下,兗州弓箭兵羽箭漫射向黃巾軍方陣,幾次齊射後,黃巾軍這邊哀嚎聲一片,兵卒擁擠地向後退去。

  “哪個敢逃!”管亥怒喝一聲,縱馬上去砍殺了兩個逃兵,不過沒有用。

  管亥嫡係兵卒也排成一圈圍,在後麵阻止黃巾軍兵卒的潰逃,不過收效甚微,五代十國時,朱溫為了防止士兵逃走,也組建了一隻督戰隊伍,甚是很辣。

  “嗚!”兗州軍齊聲呼喊。

  夏侯淵騎在馬上,跟於禁對視了一眼,於禁揮了揮手,喊道,“喊降!”

  “降不降!降不降!”兗州兵在戰鼓聲中,有節奏地呼喊。

  黃巾軍這邊人數雖多,但都惶恐地擠在一起,要不是後麵有督戰隊他們早已逃跑了。

  “降個屁!拿盾的上來,長矛隊給老子出來,兗州崽子們的騎兵要上來了。”管亥喊道。

  果然,喊降過後,兗州軍兩翼的騎兵開始緩緩跑動,這樣的戰法,對於幾天內交戰過十數次的雙方來說,已經不陌生了。

  戰鼓響了兩通,兗州兵弓箭手,又齊射了三次,倒不是為了殲敵,而是純粹為了擾亂敵軍陣型和軍心士氣。

  而兩邊騎兵也加速,迫近到黃巾軍方陣。

  左麵千餘騎中的張遼收起長刀,取出弓搭上箭,喊道,“射!”

  不需吩咐,其餘冀州騎兵,也取出弓箭向黃巾軍漫射。

  兩次漫射後,他們也不繼續衝擊,而是從黃巾軍方陣前掠過。

  黃巾軍中也有弓箭,但稀稀落落射的羽箭,對冀州騎兵來說構不成威脅。

  另一邊,曹純率領的千餘騎,也在黃巾軍方陣前打轉。

  曹純分出幾個小隊,試探方陣的防守弱處,一旦發現,號角聲吹起,大隊騎兵立即撕咬上去,也就是朝鮮戰場上美國大將李奇微,那種磁性戰術。

  一直到黃昏,兗州軍這邊才響起鳴金聲,雙方於是各自罷兵,休兵再戰,隻留下了遍地的屍骸斷肢。

  黃巾大營。

  管亥捧起陶罐,猛地灌了幾口劣質水酒,然後狠狠地將罐摔碎。罵道,“狗日的曹操軍,老子起兵來,還沒有這麽窩囊過。”

  帳下幾個頭目也不住叫罵抱怨,說道,“管帥,這還怎麽打啊!咱過不去徐州,又打不下兗州的城池。”

  “是啊,難道在這兗州地麵瞎轉嗎?曹操軍太厲害啦,兗州呆不下去。”

  何群心頭火氣,狠狠地拍著案幾,說道“喊什麽喊,反了不是,都給老子聽大頭領的話!”

  這一聲當真管用,吵雜聲頓時消失。

  管亥抓緊了拳頭,注視下麵一眾黃巾軍頭領,說道,“當初大夥推舉我為渠帥,將一家老小的性命托付,這是對管亥的信任,天公將軍起事失敗後,這些年大夥跟著我管亥,雖沒有享福,但你們說說有沒有像在家中種地那樣經常餓肚子?”

  底下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怎麽回答。

  管亥狠狠地看著他們,繼續說道,“我知道有些人因為這次攻打兗州不順利,為了保命就想投降曹操,是與不是!”

  幾個頭領啞口無言,這個心思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是沒有想過,不過礙於管亥威懾不好發作罷了。

  “你們忘記了當年天公將軍起事那會,投降了的兄弟遭怎樣的下場嗎?”管亥一句一頓說道:“我二弟就是那時降了,被官軍殺死,割去腦袋去領功,其他幾萬兄弟的屍骨,被皇甫嵩曹操那夥人做成‘京觀’。”

  管亥眼中仇恨怨毒的神情不加掩飾。

  “現在不一樣啊,曹操的勸降書上說過往不究。”一個頭領低聲道。

  何群聞言抽出刀喝道:“你說什麽,可敢再說一遍?”

  那頭領害怕,不住叩頭道歉。

  何群哼了一聲,厲聲道,“都給我聽大頭領的,他自有分寸。”

  “管帥,你有什麽法子盡管說出來,兄弟聽從便是。”

  管亥起身走到了營帳中央,問道,“大家都怎麽想的,且說來聽聽。”

  這時,一個高高瘦瘦的頭領站起說道:“兗州是呆不下去了,我聽說在老家青州,田楷跟冀州軍在交戰,他們雙方必然不想招惹我們,那時我等可攻打實力相對弱的北海,隻要攻下富庶的北海郡,到明年開春的口糧就都解決了。”

  管亥點點頭,又擺擺手,憂慮道,“但是,曹操軍逼我們這麽急,該怎麽退回青州啊。”

  “不然,經過這幾天的交戰可以看出,曹操軍並不想跟咱硬拚消耗,這樣隻要且戰且退,必定能退回青州。”高瘦頭目道。

  “可是曹操軍在泰山郡防範嚴密,我等怎麽通過?”何群問道。“我又沒有說過從泰山過北海!從這幾日曹操軍的布置來看他們,必定防範我等越過泰山去北海,但我等可過濟北到濟南再去北海。”高瘦頭目道。

  “怎麽且戰且退法子?”管亥突然來了興趣說道。

  “派十萬人護衛家眷先行離去,餘下三十萬人可分五萬人一部,這樣六部人馬,輪番在通往濟南的道上阻截兗州軍,即使一部不敵,可立即後撤休整再戰,而第二部又在阻截。”

  高瘦頭目越說越興奮,繼續說道,“如此,我軍可一邊休整一邊阻截,那時家眷也就先行過去青州了。”

  “可是俺們糧食不多了,聽說家裏那邊有人殺耕牛來吃。”何群道。

  管亥咬了咬牙,吩咐道,“傳下令去,不準吃耕牛,違令者斬!”

  管亥也很無奈,盡管他們是流寇,但百餘萬家眷男女大都是農民,一旦駐紮一地之後,他們還是從事一些農耕來解決糧食問題,所以這耕牛很寶貴。

  管亥看著高瘦頭目,略有深意地說道,“覃遠,你不但在冀州兵的圍困下殺出,還能出這主意,當真是深藏不露啊,如能渡過危險,當記你首功。”

  高瘦頭領眨眨眼,連忙說道,“不敢,家眷是兄弟們記掛的地方,保護家眷撤退乃首要大事,我請求帶兵去開路。”

  管亥想了想,吩咐道,“何群,你帶著十萬弟兄,護著家眷先行退向濟南,覃遠你為副將。剩下的三十萬兄弟分六部分,大家且戰且退地掩護家眷。”

  底下眾人雖然惶恐不安,但畢竟有了管亥這個主心骨,主意也出了,於是都按吩咐去準備,接下來準備大遷徙。

  第二天,管亥帶領挑選出來的,部分精銳黃巾軍,對追擊的曹操軍發起了逆襲。

  三十多萬黃巾軍兵士,分六個五萬人隊,沿途不停地阻截曹操軍的追殺。

  曹操軍雖然每戰都是小捷,但三十多萬黃巾軍畢竟勢大,不是一口能吃下的,得一步步做,不是說他叫曹操,百萬黃巾就立馬完蛋。

  每每一波黃巾軍被擊潰,另一波黃巾軍就又出現在兗州軍麵前,一時間兗州軍也有些疲於應付。

  一波黃巾軍退敗後可以休整,但兗州軍接連作戰,士卒多有疲困,要不是曹操這裏有高素質的,精兵良將,能否打敗黃巾也說不準。

  黃巾軍方麵,情勢也不容樂觀,相對三十多萬人的基數來說,幾番交戰下來,他們沒有損失多大,但士氣跌落得厲害,軍心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古代炸營是很危險的事情。

  冀州鄴城。

  自從次子袁熙出征青州後,袁紹生活又恢複到了正軌上來了,每天不過是開開會,聽聽手下的匯報,在處理一下冀州的政務。

  順便和朱靈高覽等諸將,談論一下軍隊的訓練整編的事宜,以備後麵的大戰。好男人誌在四方,自己豈可能滿足於雄踞河北一隅的?大丈夫應該胸懷天下,在這亂世,更應該以一統天下為己任!

  是的,倘若此時的曹操還沒有如此野心的話,而袁紹已經有這種野心和戰略規劃了,雖然袁紹沒有曹操那樣的軍事才能,但是袁家的戰略長遠規劃,確實比曹操要早,再說了袁紹袁本初有個好兒子對嗎。

  就像李淵雖然軍事才能,不如瓦崗寨的魏公李密,但是人家有個好兒子,太宗皇帝李世民不是嗎,袁熙也是這樣的好兒子。需要袁紹事必躬親嗎,再說了如果曹操手下有能獨領一麵的帥才的話,老曹也不用這樣辛苦了。

  而眼下,卻沒有什麽大事要做的。現在大軍還在收複青州的,等青州平定了,才可以考慮這些的。現在不過是每天盡盡為人父為人夫的責任,好好照顧自己的夫人劉氏。也和她好好珍惜這段美好平靜的時光吧,等以後大戰開始了再想要這些,可就不那麽容易了。

  袁紹並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那個草包對嗎。

  而且袁紹有預感,接下來自己會很忙很忙的。不單單是以後戰爭的更加殘酷,也是他自己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畢竟家國天下呀,作為一方霸主,自己的一舉一動,肯定都引人注目,所以要好好處理的。

  這不,眼下就有件事情,需要袁紹出處理的,那就是關於次子袁熙和甄宓的婚事。經過納彩、定盟之後,下一步的娶親、行禮也就擺上了日程。

  這得青州安定下來後,才能徹底落實。不過兩家聯姻後的附帶政治運作已經可以啟動了,甄家的財力物力,袁紹可以借用了,這就是好多大家族聯姻的真實目的。

  但是給兒子婚姻定了,了卻了心中的一樁心願,下一步就可以好好的部署一統北方了。

  等青州收複之後,就是一統北方戰役的開始。而袁紹期待的青州收複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一場龍爭虎鬥即將拉開帷幕!

  後人大多評價,晉太宗宣武帝袁熙,多麽英明神武一統亂世,但是沒有袁紹在大後方穩定政治,以及聯係世家大族,保障後勤,我不見得袁熙能那麽快成功。

  袁家的成功是袁家三代人,一起努力的成果,史書單純突出袁熙的功績,對袁紹是不公平的。

  就像史書為了凸現李世民的功勞,而潛意識裏弱化了,李淵的存在一樣,袁紹也是李淵這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