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黃巾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1-19 06:57      字數:5165
  <b></b>青州樂安官道上,一支千餘人的軍隊,正在徐徐行軍。

  為首的一騎是個中年,他留著八字胡,麵貌寬厚,雙手修長,正是撤離平原的劉備。

  這劉跑跑確實運氣逆天,如何絕境,貌似老天都挺照顧他的,難道他真的有天命?可惜了,倘若這個時代沒有曹操,沒有孫家,沒有袁熙的亂入,也許劉備又可能中興漢室,再創大漢兩百年也說不準。

  扛著杆長矛,一雙豹子般眼睛圓睜的張飛策馬跟著他後麵。

  像關羽,張飛這樣的絕世猛將,能心甘情願地臣服於劉備,我不信劉備就隻是會哭,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隊伍中,一輛獨輪車觸到塊石頭,突然翻到一旁,那兵卒頓時一激靈。

  劉備見狀立即下馬,跟那推車兵卒一齊,將散落地上的物資重新裝車,道也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就是默默地裝著。

  張飛看劉備這樣做,自然也動手幫忙,但他嘴上卻叫罵道“兀那小子,也不長眼,累及我大哥幫你整車。”

  那兵卒知道這個“三將軍”脾氣暴躁,連忙唯唯諾諾地告罪,同時也萬分感激劉備。

  劉備瞪了張飛一眼,然後擺擺手,示意那兵卒寬心,說道,“休要聽他胡言,下次小心就是了。”

  兵卒感激地點點頭,說道,“劉平原才是體恤我們百姓的好官,能跟隨大人,小的死了也值。”

  孫子兵法中為將之道,最高境界便是,使士卒為其效死力,而劉備所為恰恰暗合兵法。

  “哪裏的話,為官者當仁善當先,聽你口氣是青州本地人?”劉備微笑著問道,沒有一絲作假,十分真誠。

  袁熙絕對不會如劉備這樣,做的爐火陳青,感情自然,一點也不做作,感人肺腑。

  那兵卒點點頭,回複道,“小的林生,平原人,大人治理平原後被征召做了兵。”

  說到這,那個兵卒突然神情激動起來,怒道,“可恨那冀州兵,強占了平原去,平原的父老要受苦了。”

  劉備也不住歎氣“本想造福平原一方百姓,奈何備勢單力孤,連累父老了。”

  “大哥何須說此喪氣的話,終有一日我們會打回平原去。”一個沉厚的聲音從後邊傳來道。

  劉備一聽就知道是二弟關羽來了,關羽神色泠然,問道“大哥,我等真的去投奔田青州?不再做他圖?”

  “到臨淄投奔田青州,之後在做計較。”劉備淡淡說道,他有自己的判斷和不得已。

  “為何不回幽州,投奔公孫大人呢?大哥不是和公孫大人有同窗之誼嗎?”張飛問道。

  劉備神情複雜,不是他不想回幽州,而是公孫瓚這個師兄對他不冷不熱的,在強勢諸侯盤踞的幽州,實在沒有什麽前景,而動蕩不安的中原才有他的立足之地。

  所以我們看到,凡是有亂子的地方,大多也有劉備的存在,說他善於在危機中發掘生機呢?還是說他是天生的麻煩製造者。

  青州。袁熙軍

  雖然袁熙初步,占據了濟南國,大小政務軍務也有田豐、張郃負責,但是很多事,袁熙不得不親自視察,一來為了安心,二來為了增加個人的聲望,才能給自己以後的事鋪路。

  而且作為君主,必須有開創之功,不然何以服眾,為何光武帝劉秀和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功臣老老實實的,那是因為光武帝和太宗皇帝自己功勞亦不細於諸將,鎮的住。

  收編降卒的事情,是袁熙所掛心的,濟南的兩千守軍,還有原來濟南各縣的兵卒,都被選出精壯,補充進了張郃的一營中去,總共收編得了三千人。

  但要分兵把守於陵、鄒平、梁鄒三個要地,所以張郃軍並沒有增多多少。

  徐晃一營也大致如此,主要分兵把守平原、厭次、西平昌三地,其餘兵馬也撤到,濟南附近駐紮。

  袁熙帶著祝公道,還有兩百虎衛,來到了張郃營中巡查。

  張郃正在編練士卒,聽說袁熙到來,趕緊去麵見,此時他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那種輕視,經過這段時間和袁熙的共同征戰。

  張郃漸漸地開始重視起這位二公子,而且越來越適應袁熙小團體的節奏和氛圍。

  “我來看看兵士們,休整得怎樣了,俊義將軍你照常就好,不用管我。”袁熙示意張郃不必拘禮,說道。

  張郃不敢托大,於是領著袁熙,來到營地的校場,傲然說道,“公子請看,這七百多持戟軍士是我新練的重甲戟兵。”

  袁熙看到校場中間幾百個持戟兵卒,在號令下練習擊刺動作。而那些兵卒個個都身材勻稱魁梧,身手利落矯健,比之袁熙的戍衛步卒,在配合跟身手上更勝一籌。

  “可是於陵守衛戰時,將田楷軍多次擊退的勇士?”袁熙問道,他知道張郃最近組織了一隻新軍,英勇善戰,俱是精銳。

  “正是,先前某就在軍中,選出幾百勇烈敢死之士,教其一套簡潔而實用的戟法,讓其身披重甲為攻堅之用。”張郃頗為自得說道。

  “當真是勇士,可要強加練習,作為一支精銳,以後還要倚仗將軍呢。”袁熙讚譽說道。

  “如此要靠公子相助了,請公子多發糧餉與鎧甲兵刃,好將其編成千人的強軍。”張郃趁機索要物資說道。

  袁熙笑了笑,感情是伸手和自己要東西呢,於是說道,“此時我軍糧餉吃緊,哪有閑餘的東西給你。”

  張郃還想爭取,但袁熙搶先道“所要的兵刃鎧甲可優先配給你的這支強兵,糧餉隻能按普通的編製配給,到稍稍充裕時會補給你的。”

  張郃也是知道此時袁熙軍的困難的,也不強辨,說道,“如此,多謝公子了,某想將其編練成千人的重甲戟兵,還勞煩公子為其取個名字。”

  袁熙想到了曆史上冀州軍中的那支精銳步卒,於是脫口而出道“大戟士!”

  五天後,張壽縣曹操軍大營。

  曹操親自到營門外,迎接到來的郭嘉張遼等袁軍。

  曹操很好奇地打量著郭嘉,因為荀彧不止一次地提到了他,荀彧所舉薦之人,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在曹操看來,僅憑外貌,郭嘉還真有俊傑雅士的神韻,在欣賞同時也一陣歎息。而郭嘉身後的張遼、趙雲也是神采不凡的俊傑。

  郭嘉也將曹操,跟他一眾文武粗略地觀察一遍,暗暗記在心裏。

  荀彧以前推崇的曹操,其言語動作間,確實有英雄之姿,可惜了,自己已經認袁熙為主了,又豈能朝秦暮楚。

  其餘文士如戲忠、程昱、毛玠、陳宮亦是一時俊傑,夏侯兄弟、曹氏兄弟和李典、李通、樂進、於禁、呂虔等人也都是良將之才。

  郭嘉看得暗暗心驚,怪不得主公袁熙天天念叨,曹操謀臣如雲武將如雨呢,雖然誇張,但所謂觀其外知其內,從一個人的舉止神情中可看出一二,他想不到曹操麾下,聚集了這麽多英傑才俊,確實是強大的對手。

  荀彧微笑著走上前,拉起郭嘉的手,關切道,“奉孝,一年不見無恙否?”

  “不比文若,你在曹兗州帳下擔當重任,可謂仕途得意。”郭嘉淡然笑道。

  荀彧聞言一陣笑罵,但他隱隱覺得,雖然兩人言語間依舊親熱,但心中不自覺地有了間隙。

  畢竟各為其主了,君不見諸葛亮和諸葛瑾雖然親兄弟,但侍奉君主不同,所以不得以保持距離。

  荀彧拉住郭嘉,走到了曹操麵前,介紹道,“主公,這就是我與你提及的同鄉好友,郭嘉,郭奉孝是也,腹有兵甲良謀。”

  曹操抱拳行禮,讚譽道,“文若多次說,潁川郭嘉有經天緯地之才,今日一見果真猶如神仙中人般瀟灑風iu。”

  “曹兗州謬讚了,嘉不過一介文弱書生,蒙袁二公子不棄,征召為主薄書佐,哪及得上曹兗州麾下的諸多才俊。”郭嘉依然淡笑道。

  曹操聽他話中提帶上官麵言辭,知道現在不是拉交情的時候,於是給郭嘉、趙雲、張遼引薦了麾下一眾文武。

  稍後曹操為郭嘉等人設宴接風。

  席間,趙雲的嚴謹、張遼的堅毅、郭嘉的瀟灑,許褚的凶悍,都給曹操下屬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畢竟家花不如野花香不是。

  宴席上,雙方都盡力避免大小軍務,吃喝談笑間氣氛也還熱鬧融洽。

  宴畢,荀彧親送郭嘉,回了張遼軍營寨。

  他一直苦於沒有時機,跟郭嘉私自交談。

  待安頓好,閑雜人也退去後,荀彧就跟郭嘉有一句沒一句地交談起來。

  許久荀彧才神情嚴肅道“奉孝,你說,為什麽要歸附袁熙,我們不是說好了,一同效力於曹公嗎。”

  郭嘉歎息了一聲,說道,“文若兄,你說曹孟德是明主,但為什麽我不能認為,袁顯奕才是英主呢?”

  “這是緣由麽?”

  “你不也是很讚賞二公子的麽?我輔佐於他,也沒有什麽值得奇怪的吧。”

  荀彧當真覺得,他們之間的間隙,明顯加深了。“先前我們說好共同輔助一個明主,以安定天下的,可是奉孝你……”荀彧神情不悅道。

  “文若兄,有些時候你就是太執著了,雖然我們的誌向都是安定亂世,但我們的方式可以不一樣的。”郭嘉有些歉意道。

  “奉孝你!”荀彧著急道,在他的心裏,一直以來都把郭嘉當做誌向相同的知己,但仿佛今天,他才知道郭嘉的心思。

  “文若,我們並非不能共同完成初時的誌向呀,二公子一直都推崇你的才幹。”郭嘉心裏不忍,但不得不這麽說,以便斷絕了荀彧的招攬。

  “奉孝你……”荀彧氣的說不出話,他揮揮衣袖走出了郭嘉的營帳。

  “對不住了,文若,現在我們是各為其主。”郭嘉神情漠然道。也許再見咱們就是敵人了吧,世事無常啊。

  第二天,曹操大營裏。

  曹操召集來包括郭嘉等人在內的文武將領,議事黃巾。

  曹操先是看了看,英氣逼人的趙雲,接著將目光移向剛毅的張遼,最後他用複雜的神情看向淡笑頷首的郭嘉。

  曹操知道,荀彧招攬失利,不過畢竟沒有跟郭嘉深交,不知道他的才能,加上對方是盟友的麾下重臣,所以曹操隻好將這個心思放下。

  何況自己手下一票子謀臣,也不差郭嘉一個。不過真是這個郭嘉後來讓他吃了好多虧。

  “郭先生,不知可有剿滅黃巾餘孽的妙計?願聽高見。”曹操向郭嘉問道。

  “曹公少時就已經以剿滅黃巾立功,可謂深諳剿賊戰法,曹公帳下戲誌才、荀公達、程仲德等人,皆才智之士,嘉哪敢亂言,待曹公吩咐爾。”郭嘉推諉說道。

  曹操點點頭,看向他人問道,“那諸位都有什麽建言?都說說看。”

  “據斥候探聽來的消息,黃巾賊已經向魯郡的南平陽、鄒縣移動,我猜他們糧食已經不多了,故進犯靠近徐州的魯郡,這樣即便不能擄掠足夠的糧秣,也能伺機流竄到富庶的徐州寇略。”程昱分析道。

  曹操麾下眾人都有些著急,他們的原意就是收降青州黃巾,讓黃巾軍逃竄到徐州的話,這一戰也沒了意義。

  “這黃巾賊人數眾多,即便我們將其擊潰,也阻擋不住百餘萬的黃巾賊衝向徐州等地。”呂虔擔心道。

  戲忠等人欲言又止,他們不能在郭嘉等人麵前,直白地說出收降黃巾軍的計劃。

  “曹公且聽嘉一言。”郭嘉出列說道。

  曹操荀彧荀攸等人都看著郭嘉,不知道他會說什麽。

  “自曹公起兵以來,所做如剿滅反賊、討伐奸佞,皆是為國為民的大義之舉,我家主公發兵相助,也是因為曹公剿滅黃巾保境安民的高義。”郭嘉一改悠然的神情,肅容道。

  緩了口氣後,郭嘉接著說“如若任由黃巾賊逃竄往徐州青州,那兩州會慘遭其禍,雖然所在州郡不同,但同是大漢子民,我等不該坐視不理。而且我家主公出兵的目的就是剿滅黃巾賊,阻止其逃竄他處。”

  荀彧等謀士人聽著,不住思量他的這番話,不論是從大義出發,還是他們要收降青州黃巾的實際需要,這股擄掠州郡的黃巾賊,都要徹底剪除不可。

  “郭先生說的倒是高義,以我等兗州兩三萬兵馬,對上百餘萬黃巾,即便他們都是牛羊也阻擋不了。”夏侯惇不以為意道。

  曹操嗬斥了夏侯惇一聲,微笑道,“先生莫怪,元讓就是這耿直的脾氣,如有妙計,先生但講無妨。”

  郭嘉揮揮手,說道,“夏侯將軍對事不對人,嘉怎會在意,說到這對付黃巾賊的策略,曹公也知道不過,設伏出奇擊潰爾。”

  曹操點點頭,接著問道,“諸君有何具體建言,皆可說來,大家參謀參謀。”

  戲忠荀攸對視一眼後,由荀攸說道“黃巾賊攜帶有百餘萬家小婦孺,其行軍速度必然不快,我軍可繞道急行軍至魯郡周圍設伏;再分出一些兵士,征召當地豪傑百姓,多在兗州徐州交界處大張旗鼓地布防,這樣隻要先前伏擊成功,以黃巾賊流寇的行徑,必然不敢再強行越過兗州、徐州交界,而是逃亡他處。屆時我軍和三公子的騎軍,再對黃巾賊衝擊追殺,相信多次交戰後,就能全殲這股叛逆。”

  戲忠點頭點頭表示讚同。

  接下來一眾文武補充了具體的謀劃,末了曹操下令道“李典、李通,你們各帶領一千兵士趕往鄒縣、陽平兩地協助當地固守縣城。呂虔你速回本鄉任城郡,征集當地豪傑招募鄉勇以為援助。”

  李典、李通、呂虔三人領命而去。

  曹操接著下令道“曹休、曹昂你們帶一千人,並上呂虔招募的鄉勇,在魯郡南通往徐州的要道據險而守,且多做旌旗戰鼓,將聲勢做足了。”

  曹操又看向餘下幾人,吩咐道,“夏侯惇、夏侯淵、於禁、樂進四位帶本部兵馬跟隨我做中軍,趕往魯郡擇地設伏。”

  幾人紛紛領命下去整備兵馬。

  曹操最後看向郭嘉等人,笑道,“配合擊潰黃巾賊,還有後麵的追擊,就仰仗三位帶來的騎軍跟曹洪、曹純部騎兵了。”

  “必定密切配合曹公軍令。”郭嘉拱手領命道。

  曹操再囑咐一眾文士,“戲誌才、荀公達、程仲德隨我中軍,文若、陳公台、毛玠三位統籌防守東郡等地。”

  郭嘉淡笑著,眼中閃過不為人知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