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作者:巴奀月      更新:2021-01-06 06:15      字數:6521
  午後,渡船上。蔡琰眸子通紅,她在貂蟬的攙扶下來到船首。袁熙此時正在出神地眺望著滔滔河水與兩邊壯麗的關中大地。

  別了關中,總有一天,我袁熙還會殺回來的,他默默得想著,誰知道六七年後,袁熙再次踏入關中的時候,他已經是天下第一諸侯,執宰天下牛耳的大將軍。

  一身素白的蔡琰對袁熙施禮道:“多謝顯奕幫昭姬料理父親的後事了,昭姬無以為報。”

  “昭姬不需見外,匆匆入殮下葬委屈了老師,他日我一定再將老師遷葬他處。”袁熙安慰她道。

  “顯奕好意昭姬感激不盡,父親不會在意這些事的,如能完成父親的心願,就是對他在天之靈最好的寬慰。”蔡琰望著袁熙徐徐說道。

  “是了,那昭姬你打算今後怎麽辦?”袁熙叉開話茬問道。

  蔡琰淒然地搖了搖頭,將黔首轉向一側並不作答,她沒了唯一的親人,這天下雖大卻不知去何處,何處可安身。

  貂蟬看了眼蔡琰又看了一眼袁熙,會意地拉過蔡琰的手道:“姐姐不如跟我們去河北,那裏是難得的安穩之地,又有顯奕的照料,姐姐正好完成蔡大人的遺願。”

  蔡琰很想答應,但是看到絕美豔麗的貂蟬,她鬼使神差似得搖頭道:“昭姬想先回陳留老家,再差人去長安取來父親的書稿等物,今後就在老宅修訂那些書籍。”

  袁熙想到曆史上那個在戰亂中漂泊的蔡文姬,後來被虜去了匈奴王庭,淒慘一生,他即刻反對道:“不行,關中不久又會有大戰了,陳留一帶地處中原也是動蕩之地,此處險地留不得,怎可作為昭姬安身之所。”

  “如今天下還有哪處沒有戰亂的淨土?難道河北就安定了?”蔡琰越發的堅決了,蔡琰也不知道是自己為何和袁熙唱反調,有一種說不清的酸澀感充斥著心房,讓自己難以喘息。

  袁熙可不想讓曆史的悲劇重演,自己廢了這麽大勁豈能讓你弄砸了,隨後他有些霸道的說道:“老師吩咐過,讓我照顧昭姬你的,所以我要把昭姬你帶回冀州,在那裏我會盡力協助你完成老師遺願的,此事聽我的,就這麽定了”

  蔡琰眼圈一紅,回首長安方向,兩行清淚不禁流過臉頰,她也不知道自己這是悲還是喜,說不清道不明。

  袁熙也看著長安的方向,他默默地下決心,終有一日他會再回到這裏。從此再也沒有貂蟬,它的使命已經完成了,有的隻是刁秀兒,也沒有文姬,隻有昭姬。

  等著吧,咱們後會有期。

  漢初平三年(公元192)注定是個動蕩頻繁的年份。

  四月,一代豪強,有殺人魔王之稱的太師董卓,被袁家二子袁顯奕刺殺於長安街市上,消息傳出天下嘩然,袁二公子名聲一時間傳遍大漢各州郡。

  而袁家聲望一時無兩,無人能望其項背,袁家父子成為這個時代的大v。

  司徒王允籠絡中郎將、都亭侯呂布等人掌控了朝政。然而王允拒絕特赦董卓的西涼兵舊部。本來感覺董卓死了,朝廷會清明的。那知道死了一個老虎,卻來了一頭豬的。

  後來,董卓餘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逃居涼州,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有歸順朝廷的意思,希望王允可以赦免他們的罪過的。

  哪知道,王允對他們嗤之以鼻,不理不睬的。反而讓人給他們帶話道“卓之跋扈,皆此你們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你們四人。”這話,這表現,還沒到涼州,就引起了長安一片騷動的。

  不想王允氣量如此狹小的,眥睚必報呀。這讓呂布、李肅有點不安,深怕王允別算舊賬的,和他有點離心了。

  更有甚者,董卓餘黨李蒙、王方等將領,本來就不怎麽想投降朝廷的。

  見到王允如此,哪還忍得住,私下裏就去聯絡李傕、郭汜等董卓心腹舊部。願為內應,一起幹掉王允,為太師報仇雪恨。

  長安的各路人馬也都安耐不住了,有的去請外援,有的在密謀搞些事情的。都有點蠢蠢欲動了,長安一時亂了起來。天下風起雲湧。

  五月,西涼軍殘部十萬人馬在郭汜、李傕、樊稠、楊奉、徐榮、李儒等人率領下進攻長安。八天後呂布屬下的蜀郡士兵叛變,引李傕軍入城。

  司徒府前,王允在一眾護衛簇擁中騎上馬準備趕往皇宮。喊殺聲起,一群群西涼兵將司徒府附近圍得水泄不通,一些西涼兵還高喊著“活捉王允賞百金!”

  看著不住倒下的護衛,王允又氣又急又怒,由遠到近有節奏的馬蹄聲響起,一隊鐵騎殺進了西涼兵的重圍,為首一騎猶如烈火迅如閃電,馬上中年將軍身形健碩高大,棱角分明的臉上眉毛外張,一雙桀驁的眼睛如野獸般嗜血,正是飛將呂布。

  呂布一馬當先畫戟不斷收割著西涼兵的性命,跟隨在他身後的還有宋憲高順等心腹。呂布的親衛鐵騎縱馬突擊兩個來回之後便將西涼兵衝擊得逃潰。

  呂布下馬抹了抹臉上的血跡後,對著王允說道:“司徒大人,西涼軍人多勢眾,而長安駐軍又多有叛變,我們抵擋不了多長時間,還是先退出長安去關東再做計較吧。”

  王允搖了搖頭,“悔不該初時不聽將軍的勸告,但既然釀出如此禍端允怎能獨自棄陛下而逃走。”此時王允想到了當年在洛陽殉道的老太傅袁隗,於是他似有所感。

  “司徒大人,保全性命要緊,將來還可以奪回皇帝!”,呂布有些不耐煩王允的迂腐。

  王允毅然翻身上了馬,“如果得到社稷之靈保佑,使國家平安,這是我最大的願望,如果此願不能實現,那麽我這條老命也不該活在世上了。”

  說完,王允騎在馬上懇切地看著呂布,悲痛道,“如今皇帝年齡幼小,隻能倚仗著我,遇到危險而自己逃命,我不忍心這樣做。將軍請勉勵關東的各位將領,常將皇帝和國家大局放在心上,興複大漢。”

  雖然王允迂腐,但是還是一個大漢的忠臣,雖然他也有權力,但是他更希望大漢中興,可惜王允並沒有這個才能。

  一個國家的氣數就是忠臣誌士,而王允的殉道,標誌著,大漢最後一絲氣數也消散了,而這一切的慫恿者都是那個亂世毒士賈詡。

  呂布見他態度堅決,於是拱了拱手後,把董卓的頭顱掛在馬鞍後,接著率領數百名騎兵攜帶家眷,逃出關中,途經武關到南陽投奔袁術。

  郭汜、李傕、樊稠等人占據長安後,縱兵大肆搶掠燒殺,太常種拂戰死,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趙騎校尉王頎等人都被誅殺,全城官吏和百姓被殺者達一萬餘人,屍體散亂地堆滿街道。

  亂世真的半點不由人,人命如草芥,所以天生聖人,蓋為萬民,也許袁熙的出現也並不無道理,天道幽遠,非常人所能揣測,上天從無可托付之中,選中了差強人意的袁熙,也是無奈之舉,但願是正確的吧。

  司徒王允扶著獻帝劉協、萬年公主劉妍逃上宣平門,以躲避亂兵。

  劉協雖然害怕得全身戰栗,但畢竟在兩年間經曆了不少風浪,他強作鎮定地喝問城牆下的郭汜李傕等人道:“你們放縱士兵,想要做什麽?爾等要逼宮?”

  郭汜樊稠等人麵麵相覷,他們一下不知道該怎麽對待這個小皇帝,突然沒有了董卓大魔王的坐鎮,他們沒有了主心骨,一時錯愕不已,這種場麵他們畢竟沒有經曆過。

  就像南梁侯景之亂時,侯景麵對南梁武帝蕭衍時一樣,也是一時手足無措。

  賈詡快步走到郭汜樊稠等人中間,小聲說道,“諸位將軍,我等如果對皇帝不敬就為逆賊,那樣勢必受到天下人的發難,如果我等擁護皇帝則是社稷的功臣,青史留名自不必說。”

  郭汜等人都點頭讚許,李儒恨聲道:“但是一定要他們交出王允老賊,給董太師跟一眾家小報仇!”

  “是也,王允老賊太過可惡,竟然想要我等性命!他不死我等如何安生?”李傕也附和道。

  賈詡跟幾人又商量了一下後,都帶著兵卒在城下伏地叩頭行跪拜禮。這不是逼宮是什麽,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和楊貴妃南逃成都路上,發生了馬嵬坡兵變,亂兵不也是以楊貴妃為名,進行逼宮嗎。

  賈詡朗聲道:“董太師忠於陛下,卻無故被王允勾結袁家人殺害,王允不思為董太師報仇,而謀劃削奪我等兵權,這是何故?我等並不敢作叛逆之事,待到此事了結之後,我們情願上廷尉去領受罪責,隻盼陛下能給我等一個交代。”馬嵬坡兵變的眾人也是說的如此冠冕堂皇,最後呢,不還是把唐玄宗李隆基架空了。

  接著郭汜李傕樊稠李蒙等人聯名上表,要求司徒王允出麵交代。

  看完郭汜等人傳上來的表,劉協有些無奈地遞給了王允,這是要打算舍棄王允的節奏了,唐玄宗最後也舍棄了楊貴妃,不過王允也罷,楊貴妃也罷,都是逼宮政變的借口罷了。

  最終漢獻帝和唐玄宗並沒有因為王允和楊貴妃的死去,而重新掌控權力,仍舊被政變亂黨所架空了,說什麽奸臣當道,妖女亂國,不都是用來奪權的借口嗎,當真可笑。

  王允看到表上要求處置司徒王允的字時,又氣又怒,那一瞬間他仿佛突然蒼老了十幾歲,半響後他對劉協拱了拱手苦笑道:“西涼叛軍所要者吾項上人頭也,老臣當先走一步,去地下追隨先帝,陛下且珍重。”

  突然間他帶著決絕的神情跪下,向劉協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悲痛道,“郭汜等西涼狼崽子,其野心凶殘恐怕不下於董卓,老夫不死他們哪能安心,請陛下保重,待尋得時機再行誅除奸佞重掌朝政,老臣去也。”

  說完他毫不猶豫的走下了城梯,雖然王允是有些迂腐,但是漢代人的氣節和風骨,他王子師不輸給任何人,蔡伯喈我來陪你了。

  “王大人留步!”萬年公主趕忙追上兩步,畢竟幸虧給王允收留,她才幸免於難,她不忍見這位忠直的老臣去送死。

  王允腳步停了下來,但並沒有回身,閉著雙眼說道,“殿下也請珍重,如有可能,也請公主殿下竭盡所能,幫助陛下匡扶劉氏社稷。”

  看著步伐蒼涼卻沉穩的王允,萬年公主心裏一酸忍不住流出淚來。雖然王允剛愎自用,也想做權臣,但不可否認,他是忠於大漢這個國家的,雖然他無力力挽狂瀾,雖然可以看不慣他,但不得不敬重他。

  是月,漢獻帝劉協任命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人都為中郎將,任命賈詡為尚書。郭汜李傕下令逮捕司隸校尉黃琬,將他與司徒王允一同處死。

  袁熙等人從黃河水道順流而下,途徑河內再到陳留停留了一些時日。期間蔡家老仆人高平帶人從長安運出來了一些蔡邕遺物,處理完蔡邕身後事後,袁熙就帶著貂蟬蔡琰還有老仆人高平北上冀州。

  老師張紘的暗衛也沒有閑著,果然靠得住。還不過幾日,他們就把長安的消息傳開了,華夏九州盡知袁家,袁顯奕,孤身刺董,並全身而退,一時間風頭無兩。

  而冀州方麵,當袁紹接到信息之後,就聚集眾人在自己的大廳,商議對策的。

  不一會,眾人皆至,分文武而坐。顏良按照袁紹的授意在賬外守著,防止別人打擾的。

  袁紹見大家到齊了,也不廢話,就拿出信函,說道。

  “這是探子送來的長安最新消息,大家看一下,有什麽建議就說出來吧”。

  眾人有點好奇的,從袁紹手中接過信件,仔細的閱讀了一下,看完之後,互相傳閱了一下。

  看完之後,才知道自董卓被袁熙浮誅之後,長安動蕩也開始了。大家傳閱了之後,知道董卓掛掉了,長安內亂叢生了,也有點迫不及待了。

  當下,淳於瓊有點興奮道“主公。董卓已死,現在正是主公入主長安的大好機會呀。相信隻要主公一到,長安肯定唾手可得,朝廷必屬主公的”。

  “對呀,淳於將軍言之有理的。主公發兵,趕快進入長安吧,我們都等不及了”

  淳於瓊樂觀自信的話語剛落下,就得到了文醜,韓猛的呼應。紛紛叫嚷,要早日殺入長安,把不服者,統統幹掉的。

  袁紹,聽淳於瓊他們一說,不自覺的搖搖頭,有點想的太簡單了。“

  “主公不可,我以為現在還還不是時候。長安雖亂,但是西涼軍尚在。應該等到他們收內亂,主公再攜雷霆之勢,以秋風掃落葉之態,橫掃不服。到那時候,他們就必須唯主公馬首是瞻了”。

  原本沮授隻是饒有興趣的看著武將們發表意見,但是聽到淳於瓊的說話,自己不得不說點什麽了。

  “不錯,公與言之有理,豐也認為現在時機還不成熟的。最好等到西涼軍內亂兩敗俱傷的時候,主公才突然殺到,給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戰而長安定,就再也沒人可以和我們對抗了。如此漢室可得,霸業成業。”田豐也附議道。

  不過謀略是好謀略,但他們低估袁紹的野心了,袁紹要的不是天子,而是天子非自然死亡,畢竟自己以前不承認獻帝身份的。

  待到袁熙等人回到冀州已經是五月下旬,袁紹得到袁熙歸來的消息,親自帶著夫人劉鈺還有袁譚袁尚在州牧府前等候。

  回到鄴城後袁熙先讓趙雲護送著蔡琰刁秀兒,去他名下商鋪所購置的一套宅院安頓,他則帶著徐晃等人回州牧府。

  袁紹看到成熟精壯了不少的袁熙後,稍稍寬心,但又立即板起了臉。

  袁熙知道雖然沒有得到袁紹的首肯,但他肯定十分高興自己刺殺了董卓一事。畢竟是給他和袁家長臉的事情不是。

  而袁紹裝出一副嚴厲的樣子不過做做樣子,不然他也不會親自來到府外等他。

  袁紹不一定是個好的君王,但是的確是個好父親,袁紹對自己的孩子是很寬厚和護短的,就像李淵對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一樣,不過正是這種不分嫡庶的愛,造成了太宗皇帝李世民和袁熙的奪嫡之舉。

  “顯奕見過父親母親,見過兄長,見過三弟。此次顯奕幸不辱命誅殺了董卓,替我袁家報了大仇,也算完成了父親的托付。”袁熙搶先向袁紹劉鈺跪下行禮。

  袁熙把誅殺董卓之功說成袁紹授意安排的,給足了老爹麵子。沒辦法老爹好這一口。

  袁紹冷哼一聲,心道自己可沒有批準刺殺董卓的建議,雖然成功了但是他這些日子來沒少擔心和被劉夫人數落。

  劉夫人不理會袁紹徑直上前拉起袁熙抱入懷裏,“你可讓我們擔心害怕到了現在呢,沒傷到吧,顯奕你瘦了。”

  接著劉鈺皺了皺眉對袁紹道:“兒子不也是為了報袁家的深仇而去犯險的麽,現在天下何人不知袁家顯奕,你這個做父親的應該以兒子為榮才是,何必板著臉。”

  “念你是為抱家仇一片孝心,暫且不追究擅自調動兵馬的過失。”袁紹說完就轉身進了大門。

  袁紹快速離去的步伐和顫動的雙手表明袁紹很激動和喜悅。曆經半月,袁熙一行終於回到河北鄴城。

  而大哥袁譚和三弟袁尚,今天也早早的就等在了府門外麵迎接。

  “二弟。”。袁譚拍打著他的胸口道:“好家夥,此次洛陽一戰,你可是出名了,聽說你帥兵大戰呂布,行啊,以前沒有看出來你有這般本事。”

  袁熙幹笑一聲,裝傻道:“大哥,你這是聽誰說的,那是我部將徐晃和那許褚、趙雲三個打人家一個,才能勉強打過,丟都丟死人了,哪裏值得炫耀。”袁熙和他寒暄幾番。

  那邊的袁尚聽到這話,不合時宜地鼻子哼了一下,竟是轉頭先行離去了。

  袁譚和袁熙,對視一眼,均是搖了搖頭。

  袁熙自然少不了有選擇地跟袁紹匯報此行經過,雖然袁紹表麵上沒有喜悅,但還是在晚間宴請了隨袁熙一同刺殺董卓的趙雲徐晃等人,同時赴宴的還有一幹袁紹心腹文武。

  郭嘉推托有事並不赴宴,去了老師張紘那裏匯報工作,趙雲徐晃等人被安排在袁紹左邊挨著袁熙席位下。

  袁紹起身舉起了酒爵來到徐晃等人案幾前,“此次袁家能報了血海深仇還有賴諸位勇士,本將軍在此多謝諸位了。”

  趙雲、徐晃、許褚等人連忙起身謙遜了一番,袁紹手下一眾文武也起身跟著共飲了一爵酒。

  待袁紹回到席位後,許攸笑著說道:“二公子當真有勇有謀,敢在龍潭虎穴一般的長安,取董賊性命並且能全身而退,這會兒天下人都會知道袁州牧這位二公子大名了。”

  “不敢,全賴諸位軍士的武勇,顯奕隻是居中策劃而已。”袁熙謙遜道。

  “哈哈,我就說吧,我這二侄兒小小年紀就幹出這等驚天地泣鬼神之壯舉,實在不輸於我跟主公當年的風範呐。哈哈哈”淳於瓊抹了抹嘴角的酒漬眯著眼笑道。

  聽到這袁熙略顯尷尬,丫的這老不正經,又吹牛了。不過也知道他這是給自己造勢。

  接著郭圖逢紀等人,也順著袁紹的心思大肆稱讚了袁紹父子一番,都極盡奉承,說什麽大患除去今後一定能快速地平定河北重新扶持社稷立不世之功。

  袁紹覺得臉上有光,也笑嗬嗬地與眾人交杯換盞,一時間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田豐越聽越不是滋味,他皺了皺眉打斷了眾人的話,“主公不該為眼前一點小勝而懈怠,如今董卓雖然身死但西涼軍還在,西邊的威脅還未完全解除,再者如今我們北麵有公孫瓚、張燕環視,南有公孫瓚所置青州田楷威脅,還不到舉尊慶賀的時候。”

  袁紹聽到田豐這樣說心中一陣不高興,但他還是裝出一副受教的樣子對田豐拱了拱手道:“多虧元皓先生提點,紹差點忘乎所以了。”

  “元皓先生想必已經有了法子應對公孫瓚等人了吧。”郭圖早就看不慣田豐的作為,於是陰陽怪氣說道。

  “先生但有謀略盡管說來。”袁紹也很關心對付公孫瓚的事。畢竟袁熙幫自己解決了董卓這個大患,接下來就得輪到對付公孫瓚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