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拒收唐一儒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4-07 10:19      字數:2358
  “陛下,這人是反匪唐一儒!”

  純陽蛋卡在喉中,一點兒純陽之意阻斷了冥丹運轉,唐一儒周身死氣在太陽照射下漸漸恢複了人形。立即便有刑部的官員認出了唐一儒。

  “什麽?他是唐一儒?”

  “他怎麽會變成妖物?”

  “莫非這唐一儒不是人?”

  ……

  一時間群臣議論紛紛。就是一應護衛皇帝的錦衣衛,開道的五城兵馬司,也為之側目。他們隻是身份低微,沒有開口的資格,不等於他們心中就沒有議論,沒有驚訝。

  “他果是唐一儒?”弘治皇帝問道。

  “陛下,他確實是唐一儒無疑。”

  皇帝發問,自有人去驗明正身。

  驗明正身的人喉嚨聳動,滿臉的不可思議。

  人怎麽可以變成妖邪。

  不要說他們這些讀聖賢書的,就是幹了幾十年的老刑名,也沒有經曆過這樣的荒唐事。

  聽到回報,弘治皇帝眉頭一皺,問道:“司天監,人可以變妖物否?還是此人本不是人?”

  “這……”

  司天的官員全看向海司長,因為在司天監,鬼神之事是陰陽司的工作。

  當然,老朱家用人,一人多工是常態。

  比如好好的一個司天監,玩天文,立曆法的大拿,老朱非要人家管鬼神。老朱家人根本就不分科學與玄學。簡直是認定了科學就是玄學,哪個的解釋也不聽,因為他們是皇帝。

  這事不隻司天監愁,就是陰陽司的海司長也是愁的。

  對於海司長來說,他不過是學習不認真,也就是學渣。不過沒關係,反正他是大明的世業子弟,當不上司天生,還可以做陰陽生。他做到了,還做到陰陽司的頭。

  但是陰陽鬼神之事,我是真的不知道。

  在過去,隨他忽悠,講講故事就好,因為沒有。可現在,僵屍就在眼前。

  好容易他的純陽蛋建了功,海司長一點兒也不想回答“我是學渣,我不知道”,自毀名聲。

  海司長想了一下道:“陛下,這事成因太多。請許臣查一下書。”

  忽悠的太多,也太久了。海司長一時間竟是分辨不出他腦中的東西,哪些是他忽悠的,哪些是他學到的。

  嗯,準確來說,海司長腦中的東西已經全是忽悠了。畢竟想騙別人,先要騙倒自己。

  就大明這對神秘學的態度,司天監的人哪個不把自己忽悠成鬼神信者。

  要知道,司天生也好,陰陽生也罷,都是要考試的。

  皇帝家的標準答案是有鬼有神,哪個敢說沒有。

  但是,事實上是真沒有。至少他們是沒見過的。

  沒見過,自己也真的沒有什麽降妖驅鬼的本事。

  怎麽辦?

  當然是忽悠了。

  司天監的陰陽生已然忽悠了上百年了。

  就是東瀛的陰陽師來大明進行學術交流,他們陰陽司也沒怕過。照樣忽悠的一幫陰陽師大禮參拜。

  隻不過這麽一通忽悠下來,哪個是真本事,哪個又是忽悠。可真的是為難本界陰陽司主了。

  真真假假,他已然分不清了。

  大明的陰陽司不知道?

  極樂老人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本來極樂老人是想把唐一儒甩鍋給大明皇帝,自己一個人好逃命。

  可是現在看來大明皇室有秘術啊!

  許玄的武功就不說了。

  雖然隻是武功,沒到秘法異術的高度,但是身法如此驚人的武功,極樂老人若是有了,哪裏還會被追的這麽狼狽。

  更何況司天監一到,手中的寶貝都沒動用,就製服了他無能為力的唐一儒。

  作為神秘學的修士,極樂老人也想擁有寶貝。

  特別是四人一起抬來的司天儀軌,看上去便玄妙無比。

  當然玄妙無比了。不要說是科學不昌明的大明,就是後世,我們去博物館看老祖宗研究星辰的天文道具,不也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處於這個時代的極樂老人被唬住,實在是沒什麽奇怪的。他反而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立即上前說道:“陛下,此人乃天下邪修。一身邪術服丹而來。”

  這是極樂老人的機會,他要借這個機會與皇帝搭上線。

  極樂老人本就是一個膽量極大的人。曆史上他就投向了寧王朱宸濠,一起造反。

  曆史上,極樂老人是沒有機會聯係上皇帝,現在機會就在眼前,極樂老人又怎麽會放過。

  “邪修……”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

  事實上,對於邪修是什麽。弘治皇帝是有的聽,沒的懂。

  好好的人,怎麽就變了怪物。怎麽就又從怪物變成了人。

  這真的是超綱了。

  不要說弘治皇帝,就是他的三個師父,李東陽他們也是一知半解。

  他們隻知道“邪”肯定是不好的,至於“邪”為什麽就可以變?

  嗬嗬嗬……不懂。

  當然了,懂不懂的,這事都要處理。

  “既然是白蓮匪首,刑部……”

  弘治皇帝看向刑部尚書。

  “陛下,這等邪術之人,刑部大牢怕是看押不住。”刑部尚書白昂哪裏還敢接收唐一儒。

  唐一儒的手下昨晚就把好好的刑部衙門殺了個對穿。

  現在的刑部,可以說是一片哀鴻,家家掛白幡。

  死了這麽多的人,白昂哪怕是刑部尚書,也不知怎麽交待。

  這匪首原本由錦衣衛看押,一點兒事也沒有。到了刑部,死傷如此之多。一個“無能”的帽子,白昂是戴定了。

  更重要的是這事,刑部還真處理不了,所以弘治皇帝剛一提到刑部,白昂就跳出來了。

  白昂這人雖沒什麽功勞,他是靠治理黃河水災,當上的刑部尚書,但是他對手下極好。

  現在的情況是,再把唐一儒關在刑部,萬一匪人再殺穿一次。刑部可就沒人了。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五月,黃河爆發洪害,在開封黃花崗決口,山東南部以及河南大部皆成汪洋,明朝政府先後投入五萬多人救災,折騰到八月份,總算災情緩解。可許多熟知水患的大臣給了朱祐樘當頭一棒:眼下水災不過是一個開頭,更大的水災必將風雲再起,連京杭大運河都有阻斷的可能。修吧!九月朱祐樘下旨,命戶部侍郎白昂修治黃河,發民夫二十萬,令山東、河南、北直隸三省巡撫皆受白昂節製調度,要權給權要錢給錢,隻要能把黃河治好。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一直是白昂做事的準則。

  而現在這唐一儒,非人非怪,顯然是超出了刑部的能力了,絕對需要專業人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