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幸進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4-02 16:23      字數:2268
  嗬嗬,用僵屍嚇唬滿朝文武加皇帝,不愧是你,朱厚照。

  但是我有那麽蠢的嗎?

  我為什麽要作這麽大的死,大明又沒有什麽我想要的

  呃?不對。從宮中偷出的東西,到底會是什麽?

  這回,許玄突然想起,他不好再說大明沒有神秘側的東西。畢竟長生實驗都出現了,又怎麽可以說“沒有”二字。

  如果沒有,長生實驗是怎麽做出來的?

  要知道那水猴子與濕婆就是幾百年後還活著。

  還有那傳說的技術,棺材中的屍體好幾個手腳,又是怎麽辦到的?

  千萬不要說是克隆技術。

  要知道哪怕是後世,也沒有這樣的技術。

  所以說,大明其實還是有些東西的。

  想了想,許玄問道:“殿下拿的是什麽東西?”

  朱厚照見許玄問了,嘿嘿一笑說:“絕對是你老許最最想要的東西。”

  這樣啊。

  許玄相信朱厚照。

  雖然朱厚照辦事,乍一看很離譜,但也隻是看著離譜。朱厚照還是很有信用的。

  特別是偷個宮中的東西,完全不用懷疑,他絕對幹的出來。而且不是好東西不偷。

  他到底會拿出什麽來呢?

  許玄忍不住去想到底是與他這些日子展現的葵花武學類似的功法,還是汪藏海做研究的原本。

  能讓汪藏海做的出多手多腳,會不會是傳說的三頭六臂?

  這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老許,快放,放出來,本宮就給你。本宮說話算話。”

  朱厚照發急道。

  孔文本為了教育太子,引經據典,說的是如癡如醉。特別是忠孝之道,那是說進了弘治皇帝的心窩子了。說的弘治皇帝連連點頭。

  既教育了太子,又迎合了皇帝,此謂之“儒”。何謂“儒”,人需也。

  可是那太子真不是東西。我在這裏說的天花亂墜,他卻與別人聊的笑口常開。

  不僅孔文本看到了,就是弘治皇帝也看到了。

  做老師的就沒有喜歡自己講課,下麵同時也開講的學生。

  “朱厚照!”

  不等孔文本發火,弘治皇帝就先火了。

  弘治皇帝是真的生氣了。因為這是孔文本在講課。

  孔文本是誰?他代表的是孔家,是天下儒林。

  忠孝之道,弘治皇帝會不懂嗎?

  弘治皇帝從小就學這個,他會不懂。

  但是孔家發言,就是他這皇帝也要認真聽講。可是自己的太子在幹什麽?

  嘻哈聊天。

  這樣的行為可是比朱厚照戲耍東宮講習嚴重多了。

  哪怕他這長於後宮之手的人都知道,他們老朱家是與儒家共治的天下。

  太子如此不給孔家麵子,這是欠揍啊。不打不行,不打他以後的皇位都坐不穩。

  弘治皇帝雖然不知道以後的儒林會強勢到沒有他們的同意,三邊總督的冊封都無效。但他還是看出了太子的作死,欠揍。

  朱厚照一看自己父皇真的生氣了,趕緊大聲說道:“父皇,老許有事啟奏。”

  這是不等許玄同意,便先賣了。

  孔文本聽了,不屑道:“他一白身有什麽資格啟奏?”

  許玄看著這老頭,這是隻狗妖吧,怎麽逮誰咬誰。

  不過誰讓人家是天下之師,孔家。當老師就這點好--老師訓學生,天經地義。

  很不巧,許玄現在就是國子監生,是人家的學生。

  而且人家訓的也沒錯。

  許玄可不就是白衣嗎?白衣沒有資格啟奏皇帝有錯嗎?也沒有吧。

  這事上許玄完全懟不贏,所以不懟。

  但是許玄不想參與,朱厚照可不幹,隻見他急急說道:“怎麽沒有資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老許不,許玄身為國子監生,奏達天聽,乃是為國盡忠。孔大人是要阻斷言路嗎?”

  不得不說,朱厚照是夠狠的,阻斷言路都出來。

  這話一出,除非孔文本這時候可以一手遮天,否則他隻能退讓。

  孔文本氣得是渾身發抖,如果不是知道朱厚照的人品,他都要懷疑朱厚照要他死了。

  孔文本沒有與朱厚照爭執,看向弘治皇帝。他知道這是位非常看重他們大臣的皇帝。

  不過他在弘治皇帝臉上沒有看到憤怒,他看到的是欣喜。

  什麽鬼?太子懟了老夫,你這當皇帝的還一臉欣喜。

  順著皇帝的目光看去,發現弘治皇帝看的不是太子,而是太子身邊的少年。

  這又是怎麽回事?陛下怎麽會這麽注重於他?

  當然注重了。如果你是皇帝,有一個人,你見了就會有好事發生,為什麽不欣喜。

  弘治皇帝看著許玄,溫和說道:“朕廣開言語,國子監生亦是天子門生,你有什麽事,說吧。”

  許玄是弘治皇帝發掘的自己人,而且白蓮匪人他就有大功。弘治皇帝當然不會苛待。

  苛待自己人?

  弘治皇帝就不是這樣的人。

  就是牟斌也看向許玄,溫聲說:“你有什麽想法,就說吧。”

  許玄同樣是牟斌的大功臣。

  他能抓白蓮匪人一次,說不定就可以抓第二次。牟斌當然希望許玄開口。

  但是孔文本不知道,那孔文本都驚了。

  如此國子監生?到底是什麽鬼?

  國子監生,天子門生聽上去很了不起,牛比壞了的樣子。

  但是國子監生真的就不咋滴。

  曆年科考,還是要看民間的書院。

  孔文本地位很高,因為他姓孔,但也僅僅是姓孔罷了。

  對於這二日朝中發生的事,他知道的不多。更是不知道許玄抓了白蓮匪首,與朝廷有大功。

  是陛下心中的“自己人”。

  如果他知道,他絕對不會以為許玄“隻是一個國子監生”。

  “父皇,當然是怪物!”

  隻是孔文本還沒弄明白,朱厚照又嚷嚷了起來,他這一嚷嚷,孔文本對許玄的觀感更差。

  原來是一幸進小人!

  問都不問一下,孔文本便給許玄打上了標簽。

  這標簽準嗎?

  準!

  哪怕孔文本打聽了,知道許家是做的飯食好吃,入了皇帝的眼。那也就是一個“幸進”,沒跑了。

  畢竟對孔家來說,隻要不是考四書五經,考儒學當的官,全是幸進之徒。

  所以孔文本不用調查,便得了一“非常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