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財貨動人心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3-09 10:48      字數:2366
  牟斌因為財貨的量過於恐怖,根本不敢分了這麽多的財貨,不得不上報帝王。

  20萬斤的財貨真的是抄家幾十年都沒有聽說過的。

  不過這樣的量其實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後世人都知道賣保健品的有多賺。更不必說唐一儒幹的還是無本買賣。

  死人可不會領工資的。也不會有人為屍體付什麽“生產資料費”。

  弘治皇帝聽說了這批財貨,自然是開心不已。

  20萬斤的財貨,他可以做多少的事情。

  如果不是天黑,弘治皇帝絕對會立即出宮,親眼看看這批財貨。

  隻不過這事一上奏皇帝,許多人就都知道。大明朝廷沒有秘密。

  比如戶部,更是已經連夜寫好了奏章,就等著明天拉銀子回戶部了。

  在削減了錦衣衛的弘治朝,宮內宮外,許多的秘密都是瞞不住的。

  雖然弘治皇帝聽從朝臣的建議削減錦衣衛,節省開支,但是不等於這批錦衣衛就沒了。

  被削減的錦衣衛依然存在,他們依然要吃飯,要養家糊口。

  他們一邊給達官貴人當護院,一邊出售著宮中的消息。

  錦衣衛出身的他們,想知道宮中的消息還是很簡單的。

  不過弘治朝的文官們還有底線,最多也就是從皇帝手中扣扣銀子,遠遠沒有發展到明後期的直接弄死皇帝。

  而戶部都知道了這批財貨,宮中就更是知道了。

  比如秉筆太監李廣。

  “二十萬斤,小意子,你說的可是真的?”

  李廣作為秉筆太監,同樣沒少收幹兒子幹孫子。

  如果說朝臣還需要買消息的話。李廣的一幫幹兒子幹孫子太監們就是直接主動的告訴他了。

  哪怕是貪財的李廣,在聽到20萬斤的財貨後,也是有點兒發懵。

  大家平日裏都是以“兩”為單位,突然蹦出個萬斤。

  李廣不等小太監回答,就說“你個小崽子是不是聽錯了?”

  那可是“萬斤”,合多少兩……

  李廣掰著手指,發現他不會計算了。

  太多了。

  “回親爺爺的話,錦衣衛報知陛下,小意子正服侍陛下,是親耳聽到的。白蓮匪首有二十萬斤的財貨。”那小太監趕緊保證說道。

  “嘶--姓唐的這麽有錢!”

  李廣不是不相信手下的小太監,而是這錢實在是太多了。

  老實說,李廣是認識唐一儒的。

  他們雖然一個是宮中的太監,一個是造反頭子。本應是沒有交集的兩個人。

  但是白蓮教勾結宮中的太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已經算是白蓮教的基操了。從元朝,白蓮教就沒少收買宮中的太監。大元的府庫,有時候,白蓮教比他們自己還要清楚。

  同樣,李廣本人也沒少通過白蓮教購買施法的物資。

  許多施法的物資並不好找。就是道宮也沒有。

  隻有像白蓮教這樣布滿全國的組織,手中才有貨。

  畢竟白蓮教除了造反之外,他們還是一個不凡的宗教組織。

  他們可以承襲千年,可不是全都靠忽悠。

  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其創社祖師,遠公、慧永、慧持、曇順、曇恒、竺道生、慧睿、道敬、道昺、曇詵、白衣、張野、宗炳、劉遺民、張詮、周續之、雷次宗、梵僧佛馱耶舍等十八人,皆有神仙羅漢之稱。

  如果沒有任何的真材實料,李廣也不會從他們手中拿貨。

  當然,就是這二十萬斤,太嚇到李廣了。

  小太監說“親爺爺,白蓮敎在元朝那會兒就在造反,沒少開城破府的。二十萬斤也不多吧。”

  “對對,你小崽子說的對。”

  李廣想到唐一儒是有傳承的,不由鬆了口氣。

  想他李廣,皇帝身邊的人,那麽貪,也從未見過萬斤的財貨。

  一小小的白蓮教匪就有二十萬斤。這太打自己的臉。

  “如果早知道他有這麽多的財貨,咱家早就滅門抄家了!”

  李廣很是後悔自己的後知後覺。

  這麽多的財貨一直在自己麵前晃蕩,自己卻一直沒有發現。可想而知李廣有多後悔,多心痛。

  想一想唐一儒不過是送他一些藥材,他便開心的幫忙……

  死蠢!

  “來呀,把抄家的錦衣衛叫來,咱家有事吩咐。”

  不過現在知道了還不晚,李廣必然是要參與上一腳的。

  “這個……”但是小太監卻遲疑了。

  “怎麽?咱家還叫不動他了?”

  李廣眼睛一瞪,口中喘的全是粗氣,就像是看到了紅色的公牛一樣。

  錢財動了他李廣的貪財之心啊!

  “回親爺爺的話,那人是朱傳飛。”

  “嗯?”

  李廣一愣。

  錦衣衛中是多有人賣他的麵子,但是這朱傳飛卻不是其中一個。

  不然的話,李廣也不會動用宮中的布匹把銀子“坑”回來了。

  有一說一,李廣動用宮中的好布把銀子“坑”回來,其實並不能算是坑。

  單從布的質量與售價上看,李廣這生意很公道,並沒有坑人。

  唯一“坑”的地方,大抵上就是這些布是李廣“偷”出來的,而不是李廣自己的布。

  但是這算什麽問題。

  許玄想買好布。李廣手中有好布,而且賣的很公道。

  許玄又不知道他是偷的,為什麽不買。

  就算是知道,這也是弘治皇帝的問題吧。

  以弘治皇帝一貫的作風,就是弘治皇帝知道,也不會對李廣怎麽樣。

  失主都不出聲,其他人又能說什麽呢?

  “能不能把人換下來,換成咱們們人?”李廣問道。

  “親爺爺,那許玄也去了。”小太監說。

  “許玄……”

  李廣眼睛一眯。

  自從第一次失手在許玄的手中,李廣便打聽了許玄的底。

  這許玄與他父親許本山是陛下現在看重的人。

  弘治皇帝看重的人,弘治皇帝有多護著,李廣又怎麽會不知道。

  這也是李廣為什麽不與許玄死磕,而是偷布換回銀子的原因。畢竟弘治皇帝是一位對自己人給他種上了一片青青草原,也不會處罰的男人。

  李廣除非瘋了,才會與皇帝的自己人死磕。

  “怎麽又是他!”

  知道有許玄參與後,李廣急了“好你個牟斌,真真是好手段。”

  牟斌是一個好錦衣衛指揮使,從不與他們同流合汙。甚至牟斌與他們就是貓(比他們廉潔)與鼠(貪)的關係。在李廣看來,這妥妥的是牟斌的手筆。

  這是牟斌故意讓他李廣的荷包不進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