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想吐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3-09 10:48      字數:2249
  這時候兵部尚書馬文升笑了,邊軍的功勞,就是他兵部功勞。

  “臣恭喜陛下,鎮壓反賊!”恭喜之後,馬文升又說,“陛下,這些反賊是否關在北大營。”

  既然是反賊,而且還是一萬人這麽多,那麽就不適合關在牢中了,需要關到軍營去。

  當然,以大明京師的牢獄數量,他們就是想關,也關不下這麽多的人。

  所以這事一出,彭韶就沒有再開口。

  不是他謙讓,而是這麽多的人,他就是想關,刑部也關不下。

  當然了,一些頭頭腦腦還是會關在刑部的。這也是慣例了。

  彭韶不爭,是他知道兵部就算是把這功搶了過去。頭腦什麽的,也還是會被分過來的。刑部依然會有功勞。

  隻要沒有錦衣衛插手,就好。他不急。

  牟斌不會同意把人交給刑部,同樣也不會交給兵部。

  他本就是忍痛分出了功勞給王越。

  那王越得了分出的功勞,並沒有反對。你馬文升倒好,竟然想一口氣全吞了。全關你那,提都不提錦衣衛,如果不是想全吞了功勞,牟斌敢把自己的腦袋摘下來,當球踢。

  牟斌眼中陰暗,立即奏道“陛下,隻怕那些人不適合押入軍營。”

  “不適合?怎麽?牟大人的錦衣衛關的下這麽多人?”

  馬文升不無調侃說道。

  刑部大牢關不下這麽多人,錦衣衛同樣關不下。能關下的除了他們的軍營,馬文升不覺得錦衣衛有地方關押這麽多的人。

  牟斌說“陛下,那些人是疫病的源頭。”

  “疫病?錦衣衛查到疫病是他們放的?”弘治皇帝聽了,急急說道。

  聽到白蓮教造反,他都沒這麽急。

  這是當然了。

  疫病這東西在古代同樣是皇帝的鍋。

  哪裏發生疫病了。朝廷的實際管理員官員們是沒罪的。有罪的隻有皇帝一人。

  這是上天對皇帝不滿了,所以命令行瘟星君降下疫病。

  總之,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是真的把皇帝克的死死的。

  特別是弘治皇帝身體不好,又一心想當明君。

  除非弘治皇帝可以證明這疫病是人為,否則這黑鍋他是背定了。世人會認為是他這個皇帝沒幹好,史書上也同樣會這麽記上他一筆。這是弘治皇帝不希望的。

  所以一聽牟斌說疫病與白蓮教有關,弘治皇帝立即開口了。

  他,弘治皇帝想甩鍋。

  李東陽他們當然明白弘治皇帝的心態,這時候一個個的全都不出聲。

  事關皇帝的背鍋問題,這時候出聲反對,可不得皇帝的喜。

  弘治皇帝一直是一位“我喜歡你,不管你幹了什麽,我都不治你的罪”,可要是“我不喜歡你了”,哼哼……

  他,朱佑樘可是一位皇帝。

  牟斌從身上拿出唐一儒的供詞說道“陛下,這是羅香匪首的供詞。”

  李東陽他們看到牟斌連供詞都有了,不由抽了一下眉頭。

  錦衣衛的刑訊之法就是這麽給力。

  大明官場之所以討厭錦衣衛,便是因為錦衣衛什麽都可以問出來。

  不,應該說,錦衣衛擁有想讓犯人說什麽,就說什麽的本事。

  這樣的本事,誰受的了。

  就是自認的“清”官,也不想要這樣的錦衣衛。

  更何況真的很“清”嗎?

  幹著各種剽沒、炭敬、潤筆費的人“清”?

  一邊,弘治皇帝拿過口供,愣了愣。

  口供上的供詞,他是真的第一次知道。

  在弘治皇帝的印象裏,煉製丹藥,那是道家高人的工作,怎麽這反賊也幹起了道士的工作?

  然後弘治皇帝再看下去,看到供詞上以人肉煉藥,取名“悶香”。弘治皇帝差點兒吐了。

  他弘治皇帝可是一位服丹專業戶,自從他登基以來,他的丹藥就沒有斷過。

  不是對方是白蓮教,弘治皇帝這時候早派人去調查他這些年服的丹藥到底有沒有人肉了。

  特別是當他看到副在下麵的一大堆的買丹名單後。

  其中有幾個,他認識。

  一個是他的老嶽父昌國公張巒,一個是他的大舅哥壽寧侯張鶴齡,同時裏麵還有周太後的家人。

  這些人都有同一個特點,他們全都向宮中進過丹藥。

  張家人的丹藥是直接進給他這皇帝。周家人是進給周太後。

  但是弘治皇帝是吃後宮的百家飯長大的。所以後宮有什麽好東西,便一定會有他弘治皇帝一份。

  而弘治皇帝也多次從周太後那吃過周太後吃了都說好的丹藥。

  所以,這丹藥是“死人”做的?

  弘治皇帝一時間麵色慘白,什麽話都不想說。他怕他一開口,直接吐了。

  但是弘治皇帝看過口供後,麵色慘白,一言不發,可把李東陽他們嚇到了。

  莫非這白蓮教攻陷了哪裏的城池,又稱帝了?

  這事白蓮教不是幹過一次兩次了。

  “陛下,可否與臣看看?”李東陽立即開口說。

  李東陽,家族世代為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

  在軍事上,李東陽一直更有發言權。

  弘治皇帝沒有出聲,把口供的幾頁紙遞了出去。

  李東陽立即接下,還沒有看,他便開始思考調派哪裏的軍隊了。

  弘治朝有李東陽這位軍事專業的世業子弟是幸運的。

  弘治皇帝不通軍事,也沒有對大明軍隊進行改革,但是終其一朝,大明對外戰爭基本上就沒有敗過。

  史書上說,是因為弘治皇帝提拔了一批名將。

  但是崇貞朝也有名將,不還是越打敗的越慘。

  明軍還是那個明軍,弘治朝未嚐一敗,就是初期失利,也很快就打贏回去。

  這裏麵沒有中央的支持,李東陽的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

  隻不過李東陽以為是軍報,但是在看了口供之後,他也是臉色一白,渾身的不舒服。

  身為軍人,李東陽不服丹,但問題是名單上這麽多的同僚吃死人肉。

  別的不說,曆年的年宴,李東陽是都有參加的。

  隻想一想自己身邊坐著一個吃死人肉的家夥,就渾身不舒服。

  再加上中國人宴席是不分餐的,個人用各自的筷子夾菜吃,送入口,再夾……

  李東陽也想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