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要不,鑽個狗洞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1-01 10:31      字數:2223
  “當然是去謝閣老的家。”

  朱厚照理所當然道。

  他手中有這麽神奇的事。他這太子能不研究研究?

  這都不去研究,他朱厚照還是什麽朱厚照?

  他當然要趁著謝遷不在家,去謝遷府上研究一下。

  書上可是說了,謝遷把鬼娶回了家,還給他生了兒子。

  哪一個是女鬼?次子是女鬼的兒子嗎?

  鬼生的兒子與普通人生的兒子又有什麽不同?

  會說話嗎?可以吃飯嗎?還是吃香燭?照照太陽,會怎麽樣?

  真真是好奇死本太子了。

  劉瑾一聽去謝閣老的府上。

  他忍不住的上下打量太子。

  如果不是他們一起出的宮,劉瑾怕是以為這是個假太子。

  要知道不愛學習的朱厚照,最怕的就是三大閣老。

  所以當朱厚照聽說李閣老父親病故,按朝廷規矩守製去了。

  知道少了一個閣老講課,當時朱厚照歡實的厲害,簡直是開心的有如死了老師一樣。

  現在朱厚照卻要到閣老府上?

  這是發燒,病了?

  “劉伴伴快一些,你再不快點,本宮就走了。”

  朱厚照心急見女鬼,見鬼兒子,哪裏有功夫等劉瑾發呆發傻。叫上一聲,便直接去了。

  劉瑾一邊跟上,一邊心想:不管太子是為什麽去的閣老府上,這波穩了。

  他是一點兒也不擔心朱厚照敢在謝遷府上惹事。

  ……

  “古今三太傅,吳越兩東山。”上聯中的三太傅,是指能代表東山謝氏輝煌曆史的晉太傅謝安、宋太傅謝深甫、明太傅謝遷,其中謝安和謝遷都曾在今臨山境內的東山留下活動的蹤跡。下聯中的兩東山,則是指上虞東山和臨山東山,正是因為有了謝安和謝遷,使臨山東山在東山謝氏心目中成為與上虞東山並重的聖地。

  由於其存在,都成“聖地”了。

  可想而知謝遷的粉絲有多少。

  隻見謝遷府外,許多崇拜和仰慕他的書生,大清早就堵在門前要簽名,更瘋狂的,見了轎子馬車就追。

  那等瘋狂勁兒,是恨不能讓“聖地”的聖子,濺上自己一身泥點子啊。

  有了那泥點子,那衣服就不是衣服的,而是傳家之寶。

  當然,他們更希望的是以此拜入謝遷門下,受他教誨和提攜。

  人家那一家子,從晉朝就是太傅,宋朝是,明朝還是。

  這是什麽?

  這是氣運深厚之輩。

  妥妥的位麵之子,文曲星下凡。

  是的,儒家不信神,但他們信文曲星,信氣運。

  說的白了,就是“什麽對我有用,我就信什麽”。

  而一旦有什麽管到我頭上了。

  皇帝,給你架空了,隨儒家教鞭起舞。

  神?

  封建迷信的幹活?

  如果說天老大,皇帝老二。

  他們則是與天平齊之人。

  把這個設定代入進去,便可以知道人家粉絲的瘋狂。

  懟天懟地懟皇帝,就是這麽不給麵子。

  太子?

  朱厚照看到書本就走神,現在一口氣看到這麽多的讀書人,他頭暈。

  “殿下,這怎麽辦?這也進不去啊。”

  劉瑾看到這許多瘋狂的粉絲,也是擔心害怕的緊。

  這要是一個不小心,傷了太子怎麽辦?

  “走,咱們不走正門。”

  朱厚照發現這正門是進不去的,隻能去後門。

  但是他聰明,人粉絲也不蠢。

  後門,照樣是那麽多的人。

  謝家的下人出入後門購買物資。門一開,讀書人便紛紛湧上去,舉著自己的文章,恨不能衝進去。

  後門如此的瘋狂,比前門還厲害。

  前門人多,大庭廣眾,多少還要些臉麵。

  可是這後門,就沒什麽人。

  臉麵?能有當官香嗎?

  不要了,不要了。

  揚著手中的文章,連人家下人都不放過。

  弄得謝家下人隻能告饒:我若是看的懂文章,能當下人嗎?

  “殿下,這怎麽辦啊!”

  前門都進不去,更不要說後門了。劉瑾沒辦法。

  劉瑾是沒辦法,但朱厚照有。

  隻見朱厚照轉回剛才走過的巷道,死死盯住謝家側牆上的一處洞洞--狗洞。

  朱厚照很為難。

  一方麵,他知道他是太子,不好鑽狗洞。

  另一方麵,朱厚照真的是很想見鬼妻,女鬼生的兒子。

  這真的是太好奇了!

  要不,鑽了?

  很明顯,在好奇心與臉之間,好奇心再一次的羸了。

  這是朱厚照的基操,他就是一個沒臉的。

  曆史上,朱厚照當了皇帝後。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久懷異誌、陰謀作亂的江西寧王朱宸濠殺死朝廷命官,率眾起兵終於反了。

  朱厚照找到借口,再次禦駕親征。為圖個耳根清淨,下旨“再言之,極刑”。群臣已經領教了皇帝的執拗,自己也精疲力竭,隻好隨他去了。

  八月二十六日後,大軍走到涿州,卻傳來了再壞不過的消息——南贛巡撫王陽明絲毫不懂得體察聖意,居然不等朝廷降旨就率軍征討,三下五去二就把不爭氣的寧王活捉。厚照聞報跌足不已。叛賊已平,還親什麽征呀?但朱厚照自有他的鬼聰明,或者說“不要臉”,他隱匿捷報,繼續南行。

  要知道這可是謀反叛亂,但凡要點兒臉的皇帝,聽到平叛,還不開心的昭告天下?

  但朱厚照偏不。

  這一鬧足足八個多月。王陽明早在六個月前就把寧王押到了南京,苦求皇上受俘,朱厚照一概不準。最後王陽明終於福至心靈,重新報捷說所有功勞全是大將軍朱壽先生的,靠他老人家的威德和方略,以及他身邊的一幹功臣,才能迅速平亂,自己親冒矢石、大戰鄱陽的事跡自然一字不提。

  這一本遞進去,這個不要臉的,竟然真的準奏了。

  受俘之後,朱厚照總算勉強同意北返。走了一陣子,又突發奇想:要把寧王放回去再作亂,由自己親手擒回。臣下聞之如五雷轟頂,勸諫的話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這就是朱厚照,完全的沒臉沒皮。

  沒臉沒皮,天下無敵。

  鑽個狗洞。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