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一樣的看法
作者:老堂      更新:2021-01-01 10:31      字數:2321
  但是,愚蠢的家夥啊!

  你們輸了!

  當他們報價的那一刻起,大內總管蕭敬就知道禦膳監又輸了。

  老朱家的皇帝,節儉是家訓來的。

  如果皇帝啥都不問,直接吃。沒有問題。但凡問了價,禦膳監就輸定了。

  他們這位弘治皇帝還是位喜歡微服私訪的皇帝,所以大明百姓的消費水平,他真的知道。

  十兩一個的餅……

  嗬嗬,蕭敬敢用腦袋保證,皇帝絕對不會吃。

  同時,弘治皇帝開口之後就後悔了,因為他想吃。真的想吃。

  喝了一肚子的水,上了兩趟廁所,人更餓了。

  如果不問價,吃了也就吃了。

  可是他偏偏就問了價格啊!

  怎麽就問了價格呢?

  現在他還怎麽吃?

  不是不能硬吃。畢竟他是皇帝,硬吃也行。

  但是今晚吃了十兩一個的餅子,都察院明日就可以上十幾、二十個本子,斥責他這皇帝不愛惜民力。

  小小餅子,十兩一個,你知道大明多少人家一輩子都沒見過銀子嗎?

  唉!大明文人,沒有一個體育老師啊。

  但凡有個體育老師教一教數學,就知道這餅子是貴在了運費上,是大明朝貢製度下的專坑皇帝的玩意兒。

  像這些朝貢上來的香米啥的,誰買單,還不是皇帝。

  而且,買單之後,還不好處理。

  賣吧,賣不上價。

  吃吧,邀直買名罵皇帝的,大有人在。

  丟?你丟一個試試?皇帝的命令也不好使。

  糟蹋糧食,馬上給你個老天爺怒了,信不信?

  誰讓大明就處在小冰河時期,老天爺年年都“發怒”。有時候一年一兩回,有時候一年七八回的,也不是沒有過。

  如果是個昏君,當然可以不在乎這些。吃了,也就吃了。

  但是誰讓弘治皇帝出汙泥而不染。看自己的爹當的昏君,鄙視,看不上,立誌絕不當昏君,非要當一位明主呢?

  所以,這手隻能是收了回來。

  唉!真的不想吃焦炭啊!早知道讓許卿家下些麵條了啊。

  弘治皇帝後悔啊!

  怎麽就讓他自由發揮了。

  可是肚子餓啊。

  弘治皇帝看著小太監吃,硬是沒看出是好吃,還是不好吃,但是看別人吃,他卻更餓了。

  得,自己嚐嚐吧。

  沒法子!想當好皇帝,就不能開口問。

  不然,因為好吃,所以才吃,同樣會有人彈劾。這叫物質享樂主義。

  當然,想當好皇帝的皇帝也不是一點兒好處也沒有的。

  比如說,弘治皇帝想當個好皇帝,所以他就知道,人沒有全能的。哪怕許本山把食物炸糊了,他也不會因此而許本山治罪。這是好皇帝的基操。

  倆禦廚看到弘治皇帝把伸向千層酥的手收回,重又摸向了許本山的焦炭。

  吃驚嗎?

  當然吃驚了。

  皇帝這什麽愛好啊。

  為什麽用蜂蜜點的餅子不吃,吃焦炭。

  炸糊的焦炭能好吃嗎?

  那是喂豬,豬都不吃的啊。

  一個廚子急了,急忙就想製止。給皇帝豬都不吃,這廚子是作的怎生大死,可不能讓他連累了禦膳監。

  然而另一個廚子卻拉住了他。

  發急的廚子看向同伴,明白了。

  那許本山可不是他們禦膳監的人,不僅不是,他還是個來搶買賣的。

  說的白了,這是個搶飯碗的。

  急性廚子不急了,但很快又擔心起來,以眼神示意同伴:會不會好吃?

  他同伴同樣以眼神示意:一焦炭,你覺得會好吃嗎?

  這麽一想,性急的廚子是真安心。

  當廚子十年,他就沒聽說過焦炭有好吃的。

  於是,兩個廚子安心的等許本山出醜,等皇帝不愛吃。

  豬都不吃的焦炭。皇帝會愛吃,想什麽呢?

  不要說他們了,就是蕭敬也奇怪的很。

  特別是看到弘治皇帝摸起一片焦炭,真就往口中送。

  什麽感覺?

  當然是陛下為了當明君,這也是拚了。焦炭都吃。

  反正焦炭是不可能好吃的,皇帝會吃,除了為當明君,還能是為什麽?

  真當焦炭好吃啊!

  蕭敬的目光已經是盯向一邊的痰盂,隨時準備以百米衝刺的速度,為陛下送上痰盂,讓陛下把口中的焦炭吐出來。

  蕭敬與倆禦廚死死盯住弘治皇帝的表情,就等他苦臉。

  弘治皇帝也做好了不好吃的準備。

  然後,一入口。

  初入口,確實不算好吃。焦掉的豆渣有點兒紮舌頭。

  與許本山其他的食物,入口就香,絕對不一樣。

  這是沒辦法的事,焦炭就是焦炭,許玄可以去掉有害物質,卻無法去除其物質的形態。吃在口中是焦炭,是炭就紮嘴,隻不過是沒有了苦味罷了。

  弘治皇帝從小就吃苦。

  隻要不是難以下咽,他都吃過。

  這炭隻要不苦,弘治皇帝就會吃,就不會浪費食物。

  弘治皇帝開始嚼,隨著他嚼……

  咦?這越嚼越香了。

  弘治皇帝咽下,又拿過一塊。細味。

  有豆香,有芝麻,有鹽……

  再一塊,甜的……

  弘治皇帝學聰明了,他不問價,隻是吃,填飽肚子再說。

  萬一再問個高價出來。你說他是吃,還是不吃。

  為名聲,就不可以吃。但是,不吃,他餓。誰不吃,誰自己知道誰的肚子餓。

  但是弘治皇帝這麽埋頭吃,不出聲。

  倆廚子可就傻了。

  這焦炭,可以吃?

  不不,是好吃?

  倆禦廚互相看了看。

  除非好吃,不然皇帝不可能這麽吃的啊!

  禦廚可不是文人,他們是工具人,一輩子就幹一樣事:把皇帝的飯菜做好吃嘍。

  做的不好吃,皇帝也會愛吃。

  這就不是一個正經廚子應該有的想法。這根本是連成為可選項的資格都沒有的。

  所以,真相隻有一個。

  許本山真的把焦掉的食物做好吃了。

  他們再看許本山,眼神中多少有了些不可思議與恭敬。

  玩技術的都這樣。

  技術不如人,是很生氣。

  但是當一技術大牛在他們眼前完成了“化不可能為可能”。

  真正的技術人,都會對這技術歎為觀止。

  當然,蕭敬不是技術工具人,他走的是另外的路子,所以他也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蕭敬看到的是:陛下太難了!為了名聲,焦炭都吞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