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東方行省
作者:豐機大副      更新:2021-06-14 23:01      字數:2394
  統一聯合東方行省,自舊帝國憲宗永壽年間就被納入帝國版圖。

  當年是屬於黑水都護府的一部分,到了近代改革時期,和極北流放地分離,從那之後就形成了如今這東方行省的版圖。

  並入帝國之初,這裏依然如當年一般不適合人生存。

  憲宗皇帝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建設,以及一波又一波的人口遷移,才漸漸將這片非人之地,經營得能讓華族人生存下去。

  當然,僅僅是能生存下去還不夠,還要能在當地工作,為國家創造利益。

  帝國不會,也不能要一片不能產生收益的廢地。

  可就在這片上土地上,連糧食都很難能種得出來,哪裏還能得來收益呢?

  還真不是沒有,仔細找找還是有的。

  比如礦產資源。

  東方行省的礦產資源可以用“相當多”來形容了。

  光是在地表可堪歎到的礦,都已經足夠舊帝國開采了幾百年。

  近代又發現了大量的地下礦脈,直接讓東方行省,成為了目前統一聯合最重要的礦產資源來源地。

  而且,在近代科技發展的基礎上,東方行省的糧食產業也有了質的飛躍。

  首先,東方行省種糧難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地氣候條件惡劣。

  撇開這一條不淡,解凍後的東方行省土地肥沃程度,足以讓每個農民喜極而泣。

  當時保守估計,隻要東方行省的耕地麵積達到百分之十,並且順利收獲。

  其產糧總量甚至能超越南方幾個藩屬國熱帶產糧區的總和。

  所以,若撇開氣候因素,東方行省可以說是糧食天堂了。

  唯一阻止這個“天堂”誕生的,也就隻有那氣候因素的問題了。

  所以到了近代改革時期,農業部確立了分季種植和耐寒作物的政策,讓東方行省的耕地麵積增加到改革前的數十倍之多。

  到了今時今日,東方行省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駭人聽聞的高度。

  這麽說吧,養活因為戰爭而大量湧入統一聯合境內的數千萬甚至上億難民,幾乎都全都是靠著東方行省產出的糧食。

  就這,每年都有富餘的產量,可以供給給燕王和歸義王的封地。

  這幾乎是半個北方的人口密集區了。

  而東方行省出產的礦石,又供應了全國百分之二十的兵工廠需求。

  糧食和礦產,這兩樣很重要。

  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整個東方行省最重要的產業,並不是這兩樣或者隻是其中之一。

  而是……奴隸產業。

  因為,東方行省掌控著全球最大的奴隸市場和來源地。

  也就是,如今的禿頭奴保護區。

  保護區內兩千餘萬禿頭奴,全都是法律承認的奴隸,是統一聯合乃至全世界最多且最便宜,質量還很好的奴隸來源地。

  而且,東方行省東南沿海的港口,還是東半球幾乎所有奴隸的運輸集散地,每日往返這裏的運奴船不計其數,總量甚至都超越了一些繁華的商貿港口。

  每一個統一聯合的公民,其購買的奴隸都要從東方行省發貨。

  但從奴隸這一項來說,東方行省確實是占有壟斷地位的。

  占有如此龐大的奴隸資源,讓東方行省的人力資源成本幾乎為零。

  除了少量雇傭人員外,髒活累活全部都由奴隸來幹,所以說成本幾乎為零。

  東方行省的實際掌控者或勢力,也因為壟斷了奴隸產業,而賺得盆滿缽滿。

  每一個本地奴隸賣出去,減去一些計算複雜的小成本,東方行省的淨收益也能占到售價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每一個外來奴隸賣出去,東方行省也能從中抽取百分之二十的傭金和中介費。

  這份買賣,可以說是閉著眼賺錢。

  有學者這樣形容東方行省:

  “東方行省抓住了帝國的胃和刀,甚至還有貴族的‘手腳’。”

  這話可能有點誇張,但也實實在在的警醒了當時的舊帝國朝廷。

  所以,燕王府暗中多了一個職責。

  那就是監視東方行省。

  然而,如今的燕王早就已經忘記了這個職責的初衷所在。

  心裏想的全是占有整個東方行省,拿下這片統一聯合境內最後的“淨土”。

  這個“淨土”的意思,就是指最後一片還可能有未開發資源的土地。

  全世界都在盯著呢,可惜沒有人敢出手去爭奪。

  這都是因為這片土地上最大的勢力。

  統一聯合奴隸商人協會總會。

  這組織名字是挺長的,就和它所擁有的關係網一樣漫長。

  顧名思義,這個組織就是由統一聯合全國的奴隸商人,共同構成的組織。

  因為奴隸交易本身,就和那些貴族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畢竟,能用得起奴隸的多半都是貴族或者豪商,總之就是最不好惹的那類人。

  而能賺那麽多黑心錢,卻還能不被國家機關所製裁的,那就不隻是那類人了。

  至少在統一聯合中是這樣。

  統一聯合的前身統合會,就是由南方資本家群體建立起來的,其根基多半是那些下南洋的商人。

  這幫人之中,也有做奴隸生意的。

  畢竟南洋諸國的那些蠻子,也是奴隸市場的搶手貨。

  搶手的原因嘛……就是便宜咯。

  同樣是幹奴隸生意的,南方和北方又沒有太多瓜葛,南方的奴隸買賣都是小規模高質量交易,和北方大規模低質量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了。

  而且南方地區,本身就是統一聯合以及大部分藩屬國的“腹地”,根本不需要把奴隸運到北方去賣。

  沒有瓜葛,利益甚至完全相反,但又勉強算是同行。

  像這樣的兩撥人……

  說沒有關係,估計都沒人會相信。

  畢竟,從舊帝國近代改革,到如今統一聯合的時期。所有在政府中關於削減甚至取締東方行省壟斷地位的提案,都被不知道原因給莫名的提前否決掉了。

  甚至連一次相關表決都沒能召開。

  這就不禁讓人有所懷疑了。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國家政府的高層之中,保護著東方行省那些壟斷奴隸販子的利益。

  直到今天,統一聯合議會政府中,和奴隸生意有著直接或間接關係的議員,占比高達驚人的百分之四十三。

  而他們又有一票盟友和黨派,湊在一起能把這個百分比提高到五十以上。

  五十以上,這恰好是議案通過和否決的衡量值了。

  這幫人,有能力影響整個國家。

  可他們似乎忘記了,在如今的統一聯合之中,不是所有人都害怕議會表決的。

  比如,手裏有兵的燕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