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忠誠
作者:豐機大副      更新:2020-12-31 14:03      字數:2342
  “小子胡鬧,罪在本王,是本王平日過於溺愛他了,還望天使莫怪。”

  烏蘇裏衛所的中軍大帳內,手握十餘萬草原精兵的歸義王爺,此時卻隻能恭恭敬敬的向一個王八大的衛所軍官致歉。

  因為這個官位不大的衛所校尉,其實是舊帝國皇室在草原的代言人。

  “王爺折煞末將了,我知道世子爺隻是擔心郡主的安危才會如此著急,所以也隻是略微的替王爺您教訓了一下他。

  您也不要再稱末將為天使了,畢竟這天使的天,早已經沒了啊。”

  被歸義王尊稱為天使的衛所校尉似笑非笑的說道。

  他的目光越過王爺,輕瞟了一眼還在帳外罰跪的小世子,就眼神示意站在門邊的部下出去把那個小子扶起來。

  這裏的天使,不是指西方神話中的那種長著翅膀的天使。

  而是特指天子使臣。

  他作為當年由天子親設的鎮北十六衛最高統領,也是天子親軍,有資格被歸義王稱為天子使臣。

  隻不過這年頭連天子都沒了,他這個天子使臣的名頭也就成了笑話,隻能略顯無奈的在話中婉拒了歸義王的恭維。

  “說到這個本王就生氣,那些該死的南方商賈竟然膽子大到敢謀逆!國朝可曾有虧待他們?當年他們在南方鬧事,商稅就一降再降,這幫惡心的家夥居然還不知滿足。

  最後害死了我那可憐的大外甥,留下我那小外甥孤苦無依,連小妹的墳塋都險些遭他們踐踏,父王也因急怒攻心薨了。

  若非是有先帝的遺詔壓著,光憑這血海深仇,本王定要與他們不死不休!”

  歸義王氣咻咻的指著南方謾罵著,捏著馬鞭的手都青筋暴起了,可見他此刻正在極力忍耐著滔天的怒火。

  “王爺,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往前看,畢竟如今中原大地上隻有一個正統勢力,那就是統一聯合。”

  衛所校尉察覺到了王爺的怒火,但同樣和南方那些“肥豬”生死大敵的他,卻仿佛已經認命了一般的開始勸慰起了歸義王。

  永興九年,也就是西元1368年,帝國永興皇帝設立鎮北十六衛,由驍騎將軍鄭國濤任統帥,下設十六衛將軍,每衛兩萬六千名將士,十六衛共四十餘萬將士永世鎮守帝國北方,以拒北方諸蠻。

  數百年後,帝國已然消逝,但十六衛仍然堅守著自己的職責,在一望無際的廣袤草原上守衛國土。

  烏蘇裏衛是十六衛最前突的衛所,也是驍騎將軍府的所在地,現任衛所校尉便是這一代的驍騎將軍——鄭玉。

  當然統一聯合軍中是沒有驍騎將軍這個職位的,所以政府給了他一個上校同時還附贈了前軍校尉的榮譽軍銜。

  當然政府給的這點東西根本不可能讓人家滿意,畢竟人家拖家帶口的為國戍守邊疆數百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就拿一個不大不小的上校和屁用都沒有的榮譽名頭給隨便打發了?!

  那幫二百五政客和“冥主”人士想得倒是挺美啊?!

  鄭玉帶著已經幾乎和自己是一家人的十六衛將士們,毫不猶豫的投靠了皇室,並且迅速得到了皇室的支持和信任,再加上他自己也手握重兵,又是唯一能阻擋草原上那些皇室忠犬南下的勢力,對他恨得牙癢癢的統一聯合政府非但不能碰他,還得用大價錢和各種優異的條件穩住他,至少不能讓他搞出讓政府無法接受的大動作。

  結果到頭來,那些肥豬政客不但一毛錢都沒省下來,反倒是還虧了不少。

  雖然他們很清楚,自己花再多的錢也是無法買通這些“封建主義殘餘”的,畢竟理念和思想不同。

  然而更讓他們無法理解的是,那些被忠君思想熏陶了千年的軍人們,究竟對皇權有著怎樣雷打不動的忠誠。

  這份忠誠,絕不是他們用自己那些通過996和壓迫剝削得來的惡心財富,所能夠交易得來的。

  資本家政客們那些隻會用來剝削和坑蒙拐騙搞政治操弄的腦袋,根本搞不懂這裏麵的彎彎繞繞,所以他們連自己“掌控”的軍隊是否忠誠都無法保證。

  這就導致他們沒有底氣和任何一個手裏有軍隊的“封建主義殘留勢力”撕破臉。

  鄭家為國戍守邊關數百載,隻有武器裝備一直在更新換代,家中和部將一直都是最傳統的帝**人,把為國戰死視為榮耀。

  帝國的毀滅讓他們的信仰崩塌了,那個能讓他們用生命效忠的輝煌帝國,在資本和各種“冥主”力量的打擊下崩潰了,在他們眼裏現在的統一聯合就是“謀殺”自己信仰的惡毒凶手,自然對政府是恨之入骨了。

  其實在統合會起兵,並且全國各地開始烽煙四起的時候,興元皇帝就知道,自己的帝國氣數已盡,所以即便還有許多軍隊仍然忠於自己,他卻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讓百姓繼續深受戰火的摧殘。

  所以,一直到死,他都沒有動用部署在邊關和一切中原以外區域的“勤王之師”。

  其中包括鄭玉的部隊在內,那份他發給自己外公的遺詔,也同時發給了全國各地勤王部隊,讓本該是“永無盡頭”的內戰,在長安陷落,自己自刎殉國後便結束了。

  這樣的皇帝,在鄭玉眼中完全符合一位仁君的標準,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他眼中的仁君,被那些“肥豬”資本家逼到自刎了,這怎能讓被忠君思想熏陶了幾十年的鄭玉不惱火。

  他簡直都被氣瘋了,想著隻要南方那些肥豬敢用勸降侮辱自己,自己就即刻調集大軍揮師南下,為先帝報仇。

  然而當新生的統一聯合政府決定好對他和十六衛部下們的處置方法,並下發任命文件到他手上的時候,他反而冷靜下來了。

  他拿著由自己親筆抄到一塊絲綢上的先帝遺詔,默默的在營帳內坐了一夜,那張被草原風雪摧殘得十分粗糙的臉上,被淚水反複打濕了無數遍。

  第二天一早,他拒絕了侍女伺候,自己洗了把臉,精神抖擻的走出營帳。

  他接受了統一聯合的任命,但卻默默地讓自己的親信管家,去取出自家祖傳的一方禦賜印璽。

  這是皇室親信獨有的,隻要在信件上蓋上這方印璽的印記,這封信將不會經過各級的郵政部門,而是會直達天子的手上。

  當然,他可不是要寫一封信送到先帝的陵寢內。

  一晚上的思考,讓他下定了決心。

  他就是要用這封信,把自己徹底綁上保皇派的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