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引爆巡撫部院?
作者:米洛店長      更新:2021-05-11 21:34      字數:3319
  <b></b>“各位,這旗杆斷折,並非天象,實乃人為!”忽然,一個不算響亮,卻異常清晰有力的聲音傳入各人耳中,一眾杭州官員才停止了討論,紛紛循著聲音看去。隻見旗杆之下,一位珊瑚頂的二品大員正蹲在地下,仔細看著旗杆斷折之處,旁邊還有兩名衛兵相護,看他身影,雖顯瘦弱,卻有一種尋常之人難以企及的從容,自然便是剛剛在台上接印的新任巡撫阮元了。

  眼看麵前的杭州官員們麵麵相覷,不知其中緣故,阮元也從容笑道“各位若是願意的話,也盡可過來看看,這旗杆若是完全因風之力斷折,斷口處必然參差不齊,毫無規律可循。但眼下這旗杆,完全不齊整的,隻有最中間的一部分,而旗杆邊緣,鋸齒痕跡明顯可見,所以這並不是什麽天變,而是!”說著,阮元又緩緩站起,走到一位四品頂戴的官員麵前,道“這位大人,若本官猜得不錯,你應該就是杭州知府高三畏了吧?這旗杆四周情況,你之前布置督院門前,就一點都沒注意到嗎?”

  這位官員正是叫高三畏,時任杭州知府,可他上一年秋天才到任杭州,並不認識阮元,這時聽阮元突然叫出他的名字,心中也是一驚。忙道“回阮中丞,下官確是高三畏不錯,這……這旗杆平日隻在這裏立著,從無異狀,這裏又是督院,沒多少人來往的。所以……是下官失職,未能防患於未然,還請阮中丞降罪!”本來阮元這一問,就有些突如其來,讓他驚惶不定。看著阮元神色,從容漸漸散去,隨即便是漸漸升起的嚴肅,也讓他一時不知如何辯解,隻好老實認錯,以求阮元開恩。

  阮元則神色不變,道“高府台,這督院衙門,雖然說是長年不用,可畢竟是朝廷要地,代表的也是朝廷威嚴,你本應嚴加看管,不許外人往來旗杆之下,今日這旗杆之狀,你自有責任,也自然該當懲處!錢塘曹大人,仁和戴大人,你二人作為知縣,對這裏秩序維係,也該有責任吧?”這二人分別是錢塘知縣曹署卿,仁和知縣戴廷沐,其中戴廷沐赴任較早,知道阮元樣貌,曹署卿卻不知,聽著阮元說到自己名字,也不禁汗如雨下。其他官員看著阮元到任還不足兩日,接印不過半個時辰,就對幾位杭州主官了如指掌,先前的輕蔑之情,也自散去了大半。

  可隨即阮元卻話鋒一轉,道“不過本官也知道,這杭州素來太平,承平日久,難免懈怠。這怠惰之風,並非因你等而起。所以今日,本官也可以給你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若是來年元日之前,你等可以協助本官,捉拿這毀壞旗杆的不法之徒,那你等今日之過,可以既往不咎。但你等也記住,因循慣例,並非國法,本官絕不會僅以慣例之故,為你等脫罪!你等可記住了?”三人看阮元恩威並濟,算是給自己留了一條生路,又哪裏還敢於阮元相抗?隻一並連聲謝過阮元,帶著自己府縣下屬官吏,相繼回府辦案去了。

  隨即阮元也喚過幾名撫院親兵,與他們交待了清場事宜,便即回了坐轎,向撫院方向而歸。這個簡單的授印禮,雖然出現了變故,卻也被阮元及時壓下,並未引起多大波瀾。

  浙江巡撫部院在望江門內,通江橋東,明朝嘉靖年間,以東南防禦倭寇之故,禦史朱紈在這裏設立清軍察院,後胡宗憲受任總督浙江軍務,將其改造成總督府衙,入清後改為浙江巡撫部院。巡撫部院與督院隻隔一條小河,是以阮元一行,不過小半個時辰,便已過了河上保安橋,經鎮東樓而抵撫院東門。撫院正門多為公事而用,平日行走不多,東門卻靠近錢塘江一側,自紹興、寧波前往撫院的官員,大多便從東門入內,平日行人反而比正門要多不少。

  阮元入杭州時,進入巡撫部院就是從東門而入,這日出門,也是從東門而出,所以對門外情況,自然也非常清楚,知道並無異狀,坐轎到了東門,阮元便下了轎,與兩名親衛兵一道走到門前。忽然,一種奇怪的味道從門口傳來,讓他不禁停止了腳步。

  “這……這是海水的味道啊,而且似乎還是鹽鹵之處,這巡撫衙門距離錢塘江尚有些距離,怎麽會有近海之人出沒,而且,還是多鹽之地呢?”阮元不禁有些疑慮,低頭看時,隻見門前尚有幾片海草,同樣絕非杭州城內之物。

  更奇怪的是,海鹽氣味之外,似乎還有另外一種氣息……

  阮元隻覺得那氣息似乎在哪裏聞到過,卻一時不知其處,正在思慮之間,突然一驚,似乎想到了什麽難以置信的事情。忙走上兩步,向東門門口一名衛兵問道“今日出入這東門的,除了我早上的轎子出門之外,還有什麽人出入過?”

  “這……”衛兵一時似乎也有些疑惑,吞吞吐吐的說道“沒、沒別人了,隻有昨日定好的菜農過來送菜,我們看著裏麵蔣爺、楊爺出來,把菜接了回去,然後這也就半炷香的時間,大人就回來了,真的沒有別人了。”

  “前來的有幾人,都是菜農嗎?”阮元又問道。

  “是啊,共是兩人,帶了一車蔬菜,就送到這門前,和以前一樣啊?大人,小的之前就是這裏護衛,和那兩個菜農也認識有些時日了,肯定沒錯的。”衛兵道。

  “你這分明是在說謊!”阮元怒道“你看看這裏掉下的海草,若真的是兩個菜農過來,他們送菜從東郊到這裏,不過四五裏陸路,又是從哪裏得了這海草放在身上?我出門不過小半日,來往之人又不多,你怎得說起話來,卻是如此支吾?定然是你心中有鬼!”隨即便對兩名親兵道“速速將他拿下,送到參將蔡大人那裏,嚴加訊問!”

  兩名親兵應聲而前,登時擒了那名衛兵,衛兵哪裏肯束手就擒,忙大聲叫起冤來。正好楊吉這時從門內經過,聽著衛兵叫聲,也自不解,出來問阮元道“伯元,你這是怎麽了?怎麽剛一回來,就把他抓起來了?這王順說是在撫院東門當差一年了,從來沒什麽差錯,難道還能犯事不成?”

  “沒出過差錯?”阮元問道“楊吉,他說方才有人過來送菜,當時你也在,我且問你,是不是送菜的共是兩個菜農,而且送進府中的都是蔬菜,別無他物?”

  “是啊,我看得清清楚楚,他若是這樣說,那沒錯啊?”

  “怎麽可能沒有錯?”阮元道“你且過來聞聞,這裏滿是海水鹽鹵的氣味,杭州菜圃多在城東錢塘江畔,若是就近送菜,哪裏有可能接觸到鹽鹵?定是這二人之中,至少有一人根本不是菜農,隻是多半與菜農混熟了,所以連你也瞞過去了!楊吉,快去叫上蔣二和二叔,把今日運進來這些蔬菜,仔細檢查一遍。或許,其中有一部分,根本就不是菜,而是火藥!”

  楊吉聽著竟然有火藥被運進了撫院,也不禁吃了一驚,連忙應過阮元,回府檢查菜蔬去了。這時北麵牛羊司巷處,又有一隊人馬轉入東門之前,當中的是一名三品武官,見了阮元,忙作揖拜道“見過阮中丞,下官是巡撫衙門參將蔡庭梁,不知中丞大人這邊,竟是發生了何事?方才督院那邊,似乎有些異動,是以下官聽聞消息,便即過來。卻不知阮大人為何要將這王順拿下?難道今日異動之人,竟是他不成?”按清代官製,浙江巡撫麾下有一隻直屬綠營部隊,由浙江巡撫親自指揮,平日由參將兼理軍務,共有七百餘人,看來這蔡庭梁便是巡撫標營參將了。

  “今日督院門口,確有異動,但我看來,與這王順其實無關。但王順身為撫院門衛,竟對出入之人全不察覺,讓人將火藥混於菜蔬之中,帶入我巡撫部院。蔡大人,若是他繼續這樣失察下去,若是哪天夜裏,放入一二賊盜進來,難道我就該任由那些賊盜,將這撫院炸了不成?”阮元怒道。

  阮元這些話,聽得蔡庭梁一時也不知所措,忙道“阮大人這話從何說來?方才我聽大人家人之言,不過是外人送了些菜蔬入府,怎的就與火藥有關係了?這王順平日我是熟悉的,雖然有時也會犯些小錯誤,可縱容他人夾帶火藥入府,這可是重罪啊?”

  阮元卻依然從容,道“王大人,方才我回府之時,便聞到這府門之前,竟有明顯的鹽鹵氣味,這裏又不近海,即便運送果蔬,難道還要到海邊采買嗎?所以隻有一種可能,便是方才來的兩個菜農,至少有一個並不是耕種之人,而是沿海為生,或許便是販賣私鹽之輩!而鹽鹵味之外,這裏又有一種氣味,我先前極少聞到,但今年初春,我兼署兵部侍郎之職,曾赴武庫清點過幾日火藥,這裏多出來的那種氣味,與那火藥庫的氣味一模一樣!難道說,這世上還另有他物,與火藥氣味完全相同嗎?”一邊說著,隻見楊吉、蔣二二人,一人拿著一個菜簍,麵帶驚慌的從門內走了過來。

  楊吉見了阮元,兀自驚魂未定,道“伯元,你、你猜得果然不錯,這些菜簍之內,確實絕大多數都是蔬菜,可就這兩個,裏麵竟然……竟然真的有小半籃子火藥!這、這下我們都差點被他害死了!”說著看著王順,麵色猶有憤怒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