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西安風波
作者:米洛店長      更新:2021-04-19 23:19      字數:3743
  “東甫,其實你來之前,已經立下了大功,你卻還不知道呢?”恒瑞笑道“要不是前線知道你這邊帶了精兵前來,對先前剿匪無功深感慚愧,他們怎麽能就這短短一個月,就在前線拚死作戰,陣斬匪首呢?照我看,那張漢潮被明亮將軍誅殺,一半的功勞在你身上啊?所以今日你也不要謙虛,你眼前這一切,都是應得的嘛。”

  “既然這樣,我……”那彥成聽了嶽父這番話,倒也不願再行謙辭,隻好取了些麵與羊肉,嚐了幾口,果然是麵片香辣過人,羊肉甚覺爽口。對恒瑞先前的戒備之心,倒也放下了一半。又道“阿哈,這頓飯,是該謝謝您才是。可進兵之事,我覺得耽誤不得,我此番帶來五千人馬,阿哈這裏,這十日內,還勞煩點出三千人,作為後隊,至於延綏鎮、興漢鎮,就勞煩台中丞去通報一聲,各出一千兵馬與我軍同行,我軍有了上萬人南下,即便漢南老林地勢再險,那高二、馬五畢竟人少,想來一舉擒之,不在話下。”

  “東甫,這作戰之事阿哈看來,卻也不必這樣著急。”恒瑞道“這西北作戰之事,想來你也是有了解的,秦嶺之北,陝甘二省均曾數番被賊人侵擾,是以南下作戰,阿哈看來,最好是陝甘二省合力進兵,才能斷絕賊人逃生之路,一舉殲之。阿哈這裏,給你準備三千人做後盾,也自然綽綽有餘,可甘肅那邊,若是不能與你一道分兵進剿,隻怕賊人流竄不定,還是會有漏網之魚啊?其實阿哈倒是覺得,你初來乍到,小心穩重些,也不是壞事,你大爺在成都那邊做將軍,這些日子卻也遇到了些麻煩,台中丞,要不你給東甫講講?”

  那彥成看向台布時,隻覺他麵色誠懇,似乎後麵的話也不會假。台布道“這個嘛……其實恒將軍也是這些日子方才得知,這四川那邊,皇上現下也派了京中要員前往視察,說是一個新進的右副都禦史,叫廣興的。那大人,你可認識?”那彥成自然清楚廣興情況,知道因為彈劾和珅之事,廣興一年來被嘉慶格外重用,從六品主事,一躍升為三品副都禦史,這時也派到了四川監督各路大軍作戰,遂點了點頭。

  “可是這位廣禦史,在四川的所作所為,卻實在有些……有些不知輕重了。”沒想到台布續道“據說這廣興到了四川,但凡軍需調度,出兵圍剿阻截之事,無論他一個三品禦史能不能參與的,他都要插上幾句話才行。這四川境內,阿大人是成都將軍,魁倫大人是四川總督,論品級哪個不比他高啊?每日調兵遣將的軍議,竟是不經他一個三品禦史之手,就似違了皇命一般,這還了得?更有甚者,據說魁大人那裏,那廣興還數次過去討要令箭,自憑己意運送軍糧。那大人您說說,這四川戰事,究竟是要由何人做主,難道將軍和總督說的話,都不算數了麽?難道軍糧調度這般要事,都僅僅是一個副都禦史,就可以決定的嗎?當然了,下官自然不敢對那大人有什麽意見,隻是直省之事,與京中所預想的,其實大有不同,那大人辦事慎重些,下官看來是有利無弊的。”

  台布這時官職已經不如那彥成,是以言辭謙敬,但那彥成聽了台布之言,隻覺廣興必定是受嘉慶信任有加,竟一時恃寵而驕起來。心中也有些不樂。可畢竟這裏是陝西,與四川又有不同,便道“阿哈、台中丞,眼下陝甘這邊最要緊的,就是兩省會剿之事了麽?若是這樣,卻也不難,我明日就寫信給甘肅鬆大人,約定時日,一道南下,這也用不了多長時間。鬆大人在京中與我頗熟識,想來會剿之事,他沒有理由不答應我的。”這時陝甘總督正是鬆筠,那彥成想著鬆筠官聲一向不錯,所以才有此言。

  可不想恒瑞卻道“東甫,這去信之事,也不勞你費心的,阿哈對這邊兵事地理,都還算熟悉,明日阿哈自修書一封,給蘭州那邊送過去便是。可是……鬆大人未必會及時出兵與你呼應啊?”

  “阿哈這是哪裏話?鬆大人素來清廉正直,是以皇上才授了他陝甘總督之職,難道出兵之事,他還會拒絕不成?”那彥成聽著嶽父之言,也是一時不解,想想恒瑞做將軍鎮守方麵,其實還是和珅舉薦,而鬆筠從來與和珅不睦,對嶽父的疑慮,不免也多了幾分。

  卻不想這番心思,恒瑞也已經看得一清二楚,忙陪笑道“東甫,你這就有些多慮了。其實你別看阿哈以前與和珅有些交情,眼下皇上親政,曝和珅二十大罪狀於天下,這和珅作惡多端,人盡皆知。阿哈回頭想想,也隻是當時一時糊塗,錯信了他,本想著那許多罪行,隻怕也有無中生有之事,誰知都是真的啊?阿哈也知道,鬆大人之前素來不附和珅,你看起來,他和阿哈不是一路人對吧?現在早就不一樣了,皇上親政,這福寧貶了官,宜綿、永保撤了職,誰看不出來,再不為皇上效力,就是死路一條啊?所以阿哈與鬆大人早已盡釋前嫌,共同盡心王事了。”

  “隻是東甫卻有不知,這西安將軍和陝甘總督,從來都是有隔閡的。這也沒辦法啊,陝甘總督雖說兼治兩省,但甘肅沒有巡撫,所以大多會把重點放在甘肅軍政之上,我這個西安將軍呢,自然要以陝西軍務為先了。所以調兵遣將之時,阿哈和鬆大人也多有抵牾之處,當然了,這也不是鬆大人的錯,隻是官職不同,自然側重就不同了。”那彥成聽著恒瑞言語,自知也確是真話,不由得有些猶豫,道“阿哈所言,確也有理,但我此番前來,就是督辦陝甘軍務的,阿哈與鬆大人相熟,就先去信問問,擇日共同出兵。若是鬆大人那邊有不便之處,我親自與他相詢便是,總是不能耽誤了剿匪大計。”

  可就在此時,眾人忽然聽得門外漸有嘈雜之聲,過不多時,竟是越來越近,嘈雜聲中,很快漸漸出現了恒瑞府中親兵的阻攔之聲,可就在此時,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在那彥成耳畔響起“欽差那大人在府上嗎?下官……求見那大人!”那人聲音之中,又夾雜著恒瑞親兵的勸阻呼喝,一時聽不清楚,幾個坐在門邊的下級官員見狀,也紛紛站起,想要到外麵阻擋前來之人。

  “切莫動手,讓他進來!”那彥成聽著門外聲音,知道恒瑞親兵並非全然阻攔,有人卻是在好意相勸,加上那人自稱下官,應該是位官品不低之人,於是立刻出言喝止恒瑞屬下。恒瑞見狀,麵上也閃過一絲不快,片刻便即消散,站起喝到“外麵兵士,可先住手!”將軍府親兵方才止住。隨即腳步匆匆,一個人影出現在了客廳門前,道“欽差大臣那大人在嗎,下官有要事,特來請那大人賜教!”

  那彥成也走了過來,看麵前這人時,隻覺他須發灰白,約六十歲年紀,身材瘦弱,可方才那幾句話卻是中氣十足。這人頂珠也是珊瑚,補服乃是二品錦雞,想來西安一地,二品文官除了在座的台布,也隻有陝西布政使一人了。便即上前兩步,作揖道“原來是陸藩司到了,未能及時迎接,是我失敬在先了。卻不知陸藩司有何要事,竟要今日便來問我呢?”

  這人正是陝西布政使,聽了那彥成說出自己身份,也不禁怔了一怔,但隨即便如之前一般,回禮道“那大人,下官陝西布政使陸有仁,今日冒犯大人,實在慚愧,但眼下卻有一事,下官想問個清楚,還請那大人賜教。”

  那彥成還未答話,台布卻搶先道“陸藩台!你直闖我等酒宴,也未免太不知禮數了吧?那大人今日中午才到了西安,袍服未解,征塵未洗,你怎能這個時候,就前來叨擾那大人?還是盡快回去,其他要事,明日再議吧。”台布與恒瑞關係並不深,但畢竟官品資曆都不如恒瑞,隻得居中圓場,避免恒瑞和那彥成相互交結,最後不利於己。

  “拖到明日,那就遲了!”不想陸有仁竟如此說道“那大人,下官所稟之事,片刻也耽誤不得。就在剛才,大人的兩位長隨到我藩司衙門,通報了支用糧餉事宜,這糧餉之數,下官想問個清楚。按您這兩位長隨上報的數字,一切開支以銀為計,那大人此番西進,每馬甲一人,需每日支銀一兩五錢,步甲一人,每日需支銀七錢。那大人,你此番帶來兵馬,馬甲有一千八百人,其餘是步甲,是也不是?”

  那彥成點了點頭,陸有仁續道“大人,若是如此,這些京中兵馬一日開支,就有整整五千兩之多。而眼下西安府庫,能繼續動用的餉銀,已不過十萬兩。大人,若是您這些兵馬在西安駐紮,每日需要這樣多的開支,那不出一月,西安府庫,也就要見底了!那大人,下官多識朝廷定例,深知在京馬甲,月俸隻有三兩,步甲月俸,是一兩五錢。卻不知大人這些兵馬竟是為何,每日開支,竟要超出常度十倍有餘呢?”

  那彥成尚未回答,陸有仁又道“還有,大人的長隨方才又告訴下官,他們每名長隨,均有自己的用度開支,依慣例,一人一日要五兩銀子,大人有二十五名長隨前來,這樣僅大人長隨的開銷,一日便要百兩銀子以上!大人軍中還有火炮,這炮械修護的開支,下官還沒算在內呢。那大人,下官今日過來,就是想問個明白,這筆開支,究竟是不是大人您的意思?若大人堅持這些款項不變,那下官這西安府庫,無論如何,也已經供應不得大人這些軍馬長隨。下官這就回去,上表辭了這布政使便是,下官雖然駑鈍,卻也不願屍位素餐,竟而誤了大人剿匪大計,誤了皇上栽培之恩!”

  那彥成聽著陸有仁言語,卻不想自己雖然嚴於律己,手下長隨,竟方一出京,就這般對直省百般勒索,一時不禁有些赧顏。台布看那彥成神色不定,恒瑞麵色鐵青,隻好自己站了出來,道“陸藩台,你在陝西做布政使也有些時日了,京中軍馬過境,開支之數,之前竟是全無所知麽?先前京中兵馬,一日開支盡如那大人長隨所言,怎的到了今日,你竟要克扣錢糧不成?難道那大人天生低人一等,同樣是京中精銳南下剿匪,一日支用餉銀竟還不如先前人馬嗎?至於什麽府庫吃緊,這些年都過來了,再吃緊幾日,又有何不可啊?你等不是還有養廉銀的用度嗎?本撫台的養廉銀,今年也捐了一半了,你等先捐些出來,早日平定匪患,才是眼下的頭等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