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母子(四)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9      字數:5110
  臘月和正月裏,皇帝本忙,且有許多典儀齋戒,卻上了儲秀宮好幾次,雖然隻是一同用膳和坐坐。她腹中這個孩子,是錯過了月事,昨兒知道的,原來早在冬至的齋戒之前就有了……想到這裏,道:皇額娘要是知道了,定然又很高興。皇帝嗯了一聲,沒言語。魏湄顧自在問:皇上,這次您想要阿哥還是格格?皇帝道:男女都好。說著親了親她的臉頰。

  魏湄心裏又十分甜蜜,道:皇上,臣妾覺得,要是沒有納蘭夫人,臣妾也不會有今日,臣妾想好好感謝她,如果您允許,我要她常進宮來陪臣妾,並叫容妃姐姐一起。皇帝一愣,隨即道:好。魏湄高興之極。皇帝道:晚了,你歇息吧,朕要回去了。說著便下了榻,高聲叫李玉進來給自己穿鞋。魏湄也忙下來,扶著細君,將皇帝送到殿門口。皇帝對她溫言道:外麵風大,你別出來。魏湄笑著一福道:是,您慢走。

  奕祿夫婦得了一個外孫女,很是歡喜,元宵節後李氏每日下午早早就回家去了。細君見魏湄欣喜的樣子,心裏也好不歡喜,道:貴妃娘娘,白日裏您在雍和宮的時候,瑞常在送了禮來恭候娘娘。瑞常在便是德保的女兒,雖然她還未被皇帝所幸,但上次德保要她留在儲秀宮侍奉令妃後,皇帝便將她封了瑞常在,冊封時賞鍍金鍋白琺琅漢字表盤單針問鍾一個。

  魏湄點點頭,道:回頭我和皇上說,叫納了她吧,她都是因為我耽誤了這些時日。細君道:是,正好,您現在不能伺候皇上,她好歹是我們儲秀宮的人。魏湄一笑,道:皇上是為了五阿哥,不然,我看他再不會選秀。細君十分不解,問道:和五阿哥有什麽關係?魏湄不答,隻道:更衣吧。

  夜裏,在華滋堂,皇帝將魏湄要納蘭夫人進宮陪伴並自己準了的事告訴給容妃。容妃抱著他,不勝欣喜地道:這樣,您也可以見見她。皇帝閉了眼睛,道:朕見命婦不合禮製。容妃道:不讓別人知道,也不讓魏湄知道,臣妾來安排。皇帝默然不語,半晌,道:瓔珞自己恐怕也不願意,還有這次的事……

  自南巡時,皇帝告訴了容妃納蘭夫人的真實身份後,在容妃麵前他偶爾會直說瓔珞的名字,但這樣的時候也不算多。容妃笑起來,道:四爺,您想多了,我不都告訴您了,白日裏她看了您給她的詩,那等歡喜呢。李玉說她去年給您寫了好多信,說西遊的事兒,她怎麽不願意。皇帝哼了一聲:李玉這個奴才,什麽都告訴你,不像話。

  容妃心想:寫信嗎?我早知道了,可不是李玉告訴我的,是她自己!口中笑道:皇上,沉璧沒有生氣,您別多想,那陣子,沉璧看您因為傅恒大人心情一直不好,有點兒擔心,所以李總管才告訴沉璧的,是叫沉璧放心。皇帝嗯了一聲,不說話。

  容妃又問:她給您寫些什麽?皇帝道:就是到了一個地方,看見了什麽好玩的,聽見了什麽有趣兒的,吃了什麽好吃的。容妃於是撒嬌道:這麽有意思!沉璧也要看!皇帝十分為難,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容妃笑起來,湊近他耳邊,低聲道:沉璧不看!不過開個玩笑,那是她給您的信,您都告訴沉璧寫些什麽了,沉璧還看過您寫給她的,沉璧才不擔心。皇帝籲了口氣,親住了她。

  親了好一會兒,容妃推開皇帝,道:就這麽說定了?皇帝道:什麽?容妃道:她進宮的時候,也見見您。皇帝又沉吟了一會兒,道:不要刻意安排,她來的時候,若朕有空再見,不要讓人知道。容妃笑起來,道:是,臣妾遵旨。心想:您一定有空!去年初自己告訴皇帝將青花沿洗給瓔珞後,皇帝立刻從自己那裏給她拿來一個元代青花魚藻紋大罐,元代 “國俗尚白,以白為吉”,元青花其實是專為同屬大蒙古帝國的伊|斯|蘭國家生產的,專事出口,蒙古貴族其實很少使用青花瓷。

  還給了另一個元白釉鳳紋大罐。皇帝告訴她說,這是元代創燒的樞府釉,是在宋代景德鎮青白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其色白微青,頗似鴨蛋殼色,亦稱“卵白釉”。元尚白,是以宮廷不沿襲宋製采用青瓷,而是由官衙樞密院去景德鎮定製白瓷,因此有“樞府”瓷之稱。那罐子肥腴泛青,外壁露胎處貼塑鳳紋,鳳鳥引頸衝天,展翅淩空,其上輔以刀筆刻劃,絲絲入微,其羽翼更顯飽滿豐碩,張力十足。

  她立刻說更喜歡元瓷的粗獷雄健氣質,皇帝有點驚異,接著,隆禧館便將明代青花擺設盡數換成了元代青花。皇帝將自己最喜歡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和蒙括點兵紋瓶也拿來了隆禧堂,一左一右地放置在魚藻紋大罐兩旁。還拿了明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瓶來比較說給她聽……

  正想著,皇帝已褪下了她蕾絲睡裙的肩帶,她立刻將頭膩在皇帝頸子裏,皇帝輕輕撫摸她光裸圓潤的雪肩……皇帝十分喜歡她穿西洋睡裙,純淨的白色,漂亮的蕾絲,袒露脖頸肩膀和手臂。下麵的裙擺又大,每次二人總有一番嬉鬧……所以她經常穿。

  後來,容妃抱著皇帝,問他:皇上,因為沉璧生的好年紀小,您不放心沉璧,對嗎?皇帝沒說話。容妃笑起來,道:沉璧在真主麵前發過誓的,絕不會背叛您,您知道,我們回人絕不能欺騙真主。皇帝還是不說話。容妃又笑起來,去親皇帝。皇帝覺得她的唇如黃鸝濕雨,芍藥荼醾一般溫柔又冶豔,流連在自己的唇上,隻覺遍體舒暢,渾忘一切……

  良久,隻聽容妃在他耳邊道:沉璧永遠是皇上的,身子是皇上的,心也是皇上的。沙啞的聲音仿佛夜的柔媚,皇帝緊緊地將她抱在懷裏,一時竟熱淚盈眶。容妃見他這樣,心裏激動,也流下淚來,低聲道:皇上,原來您一直擔心的是這個。您為什麽這麽喜歡沉璧?皇帝微笑道:因為你是朕的沉璧。

  容妃心裏無限感慨,沉璧這個名字,就是皇帝給的。人都想錯了,皇帝,他早已不是為了回部,雖然她本是他昭顯天下的最深最濃的一筆政績,他隻是因為她是沉璧,他的沉璧。就好像,他以前對魏瓔珞,隻是因為她是魏瓔珞。她於是又道:皇上,沉璧其實是嫉妒納蘭夫人的。皇帝笑起來,道:為什麽?容妃道:不為別的,隻為您可以這樣愛一個人。皇帝搖搖頭,道:朕現在愛的是你。容妃笑起來,道:嗯,臣妾看您愛臣妾,也有一樣的感慨,您可以這樣愛一個人,沉璧原來真地沒有想到。

  皇帝忽然歎了口氣,道:朕寵愛你,全天下皆知,烏什的事和你有關,傅恒本來說不要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提沙棗樹苗的事,朕要他說。容妃道:您是為了警誡其他人。皇帝看著她,眼裏全是情意,道:朕和你是朕的家事,他們不要糊塗。

  容妃笑起來,點了點他的鼻子。皇帝又道:貴妃已不能給,還要累你受人責難議論。容妃搖搖頭,低聲道:皇上,沉璧知道,在您心裏,最重要的是大清的江山。我和您是夫妻,您的事就是我的事,皇上被人責難議論,沉璧自然要陪著。別人說什麽,沉璧才不在意。魏湄也不是因您給了貴妃。

  皇帝不置可否,道:你兩個倒好。容妃聽他語氣有異,又笑起來:怎麽沉璧和女子親近,您也不高興?皇帝道:別在朕麵前提其他人。容妃道:那納蘭夫人呢?皇帝道:她不是宮裏的人,是你老要提她。容妃眉目含情,淺顰低笑,嗔道:您就是這樣,隻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太霸道!

  再後來,她看著沉睡的皇帝,心想:若他這次真的要為難傅恒,我待如何?然後歡喜地一笑,心道:他絕不會的,他自己就愛傅恒。

  朝務她雖然“不懂”,也不需要“懂”,但皇帝對身邊親近之人的心思沒有人比她更明白,她如今比李玉還明白。愛莎最近也問過自己,傅恒,誰會不“愛”他呢?!李玉曾經給他看過皇帝的一個朱批:“經略大學士起身以後,軍機處所辦事件,多不能愜意”,她還牢牢記著呢,皇帝怎能離開傅恒?!

  而李玉說皇帝看別人影射彈劾傅恒的折子臉色不善,他臉色不善的對象可不是傅恒,雖然他自是惱怒傅恒的擅專。她到宮裏後了解到,傅恒六歲入宮伴讀,一直隨侍皇帝左右,那是多深厚的感情,自己家的孩子犯錯,豈容外人插手,何況皇帝這性子。開始的時候,自己是關心則亂……

  第二日,在隆禧館的禮拜室,容妃開了地櫃的鎖,從裏麵拿出一個鎖著的小盒子。裏麵是一隻鮮豔的藍色羽箭,正是當日霍集占射在她轎子上的那支,這麽多年,並未褪色。她拿在手裏,細細看了一會兒,將羽箭放在一邊,打開盒子的夾層,拿出一張折好的紙來展開,上麵是她多年前的字跡,那時候她的漢字沒有現在寫得好——

  情也成空宛如揮手袖底風

  幽幽一縷香 飄在深深舊夢中

  明月小樓 孤獨無人訴情衷

  任多少深情獨向寂寞

  她低聲念這些句子,然後一笑,道:你今天好嗎?我又來陪你了。

  當日,霍集占死後,她便寫下了這張字條,連同羽箭,收在這個盒子裏。如果不出門,她幾乎日日禮拜的時候都會拿出來看看。因禮拜時她都是一個人待在小室內鎖上門,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亦是如此。有時候,她會對著羽箭說一些自己的事,就像對著老友訴說一般。這是她的秘密,連愛莎都不知道。

  這一日,她終於告訴他,她以前的心上人是傅恒,還從懷裏拿出一封折好的兩頁紙的信,緩緩念了一遍,那是程顥事後,傅恒寫給她的長信。然後微笑地對著羽箭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你知道嗎?沉璧這個名字,也出自《嶽陽樓記》。我自然要為他實現心願,就像我如今安好,如你所願一樣。接著便將烏什的事說了,因這件大事發生在回疆,且終於塵埃落定,最後道:傅恒,他讓我們回疆安寧,這也是你想看到的,對嗎?

  她為霍集占寫下的句子,是一本明代刻本裏的話。那刻本是漢文師傅給她的,因為淺顯易懂,以助學習之用。裏麵隻是收錄了一些散亂的白話句子,據師傅說,這本書是他家藏書籍裏翻出來的,作者和編撰者都不知是誰。

  她如果不出門,還是繼續上漢文課。自傅恒在信裏引用了那兩句話,她問了師傅,去看了全本《嶽陽樓記》,知道了“沉壁”來自此處。想起傅恒曾對她說過,“這是個好名字”。然後便經常在臨那篇正楷,連皇帝都感詫異,說她漢字寫得越來越好了,漢學也越來越好了,這麽深奧的文章也寫,她說自己的名字在其中,她當然不能辜負了皇帝,皇帝重賞了她的漢文師傅,又將一個青花“嶽陽樓”扁壺給了她。

  那扁壺她很喜歡,繪的是《呂洞賓三醉嶽陽樓》的故事。皇帝告訴她,《呂洞賓三醉嶽陽樓》是元代馬致遠所作雜劇。主要描寫呂洞賓三到嶽陽樓,點化柳樹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嶽陽高閣樓前,群仙雲集,吹奏仙樂,樓下一女子作哭訴狀。近旁江上官船停靠,呂洞賓駕祥雲於空中,柳樹精迎麵而上。一旁題詩:“來迎送合鳳世盟,神魂猶如跨鶴行,將來挈赴元真境。桂香居題。“布局恢宏奇麗,青花發色翠藍典雅,柳樹精眼睛墨點而成,尤其動人。圖中除八仙、梅花精與柳樹精外,漁船上還有漁夫與船客數人。

  她也經常臨皇帝寫的《公孫大娘舞劍器行》,說喜歡這詩,皇帝便教宮廷畫師仿明代大家陳洪綬的風格,給她畫了一幅白描,圖中用圓圈帶子模擬公孫大娘舞動兩把長劍時的劍氣縱橫,仿佛要從畫中走下來一般,連皇帝看了都大讚生動。

  玉京園那個下午後,傅恒在她心裏,和以前一樣,又不一樣了。

  二月初五一清早,瓔珞帶著一個丫頭去了暢春園。劉嬤嬤見她來了,高興萬分,瓔珞將生子喜蛋給了她,彼此心照不宣。

  瓔珞將自己生了薑薑後便在做的蘇繡千臂觀世音菩薩唐卡雙手奉給太後,說是按照皇帝賜的畫稿,和師傅一起參詳,織繡並行,花了好久,所以到現在才完成。太後十分歡喜,嘖嘖稱讚,笑道:當年你以青絲入發手繡觀世音,如今這麽繁複的唐卡更加難得了,沒想到,一晃眼,你都三個孩子了。

  瓔珞忙跪下叩頭,道:全賴太後恩典,瓔珞永誌不忘,您三大節的時候都給隆兒和薑薑賞賜,瓔珞本早該入宮謝恩,隻是去年幾乎一年在外邊,秋天回來後又不便出門,遲至今日才來看您,請您贖罪,您這一向可好?太後笑道:好,好!起來起來!叫劉嬤嬤將已上了軸的繡像掛去自己的佛室。又問她的女孩兒怎麽樣。瓔珞心想:太後果然還是喜歡姑娘!

  ※※※※※※※※※※※※※※※※※※※※

  -

  八月桂花香歌詞“情也成空…”是老劇《八月桂花香》主題歌詞節選。

  -

  補充上一章的旁白金冊和金印。清代稱記載國史的史冊或金箔製的冊封詔書,金冊源於我國清朝冊封□□喇嘛時的用語。皇帝授藩屬、諸侯、宗族、妃嬪與功臣等以封爵,皆舉行一定儀式,對受封者宣讀授給封爵名號的詔書。這種詔書叫“冊文”,簡稱“冊”。宣讀後,將冊文連同印璽授給被封人,稱冊封。清立皇後之禮稱冊立,餘稱冊封,立皇後與封皇貴妃、貴妃、親王、親王世子皆金冊、金寶(印璽),封郡王及郡王福晉冊、印皆銀製飾金,封嬪有金冊而無印,封郡王長子、貝勒、貝子及郡主、郡君、縣主、縣君則皆用紙冊。

  -

  “和碩”一詞來自滿語,意思為“一方”。在清代初期,有八個和碩貝勒,是指八方的部落領導。在清朝封爵等級中,和碩親王是第一等爵位,唯有皇子皇兄弟可以獲得此爵位。清代規定,皇帝的印信稱為璽或寶,其材質多樣,有金、木、玉、石等。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親王、世子之印均為金質,稱為金寶,皇太後、皇後金寶均為三等赤金,皇貴妃金寶用六成金,妃金印用五成金,親王、世子金寶用四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