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冰嬉(二)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5299
  爾暉因一次意外,碰到了林芝粉,那時解藥還沒研製出來,她誰都沒有告訴,就在一個夜裏悄悄自盡了。等索南再來的時候,隻見到她的骨灰,和她的囑托:要普達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要讓孩子在山裏蹉跎歲月。林芝山裏本是土葬,但因爾暉中毒而死,她自己要求火化,免得貽害。那時候普達娃剛四歲,他並不記得有這樣一個姨媽,而這個姨媽更是他的生母,因為父母再沒提起過她。

  索南拿走了骨灰,卻沒有帶走普達娃。直到普達娃十歲時,他才將普達娃帶出了山,爾晞知道他之前沒有帶走普達娃,是因為他不想兒子出家。

  在普達娃十二歲的時候,林芝粉的解藥研製好了,爾晞就再沒見過索南,但索南還是每年派人將普達娃送回來見她,並給她金子。之後的事普達娃都知道了。五年前爾晞的丈夫因病去世,三年前她在山裏采藥,被人打暈,便被軟禁在一個地方,她並不知道是誰軟禁了她,但她知道定是和普達娃有關,因為普達娃早已是白教法王,她是到普達娃成了白教法王,才知道索南是白教前任法王,他們倆住在拉薩楚布寺。

  聽爾晞訴說的那天,普達娃問爾晞,自己的父親到底愛不愛母親,爾晞說,她也不知道,但是她將一本冊子給了普達娃,說這是爾暉的日記,爾暉遺言要她將來交給普達娃的。自己一直將它埋在家後麵的一棵樹下的罐子裏,索南不讓自己告訴普達娃。這次上京前,她先回家裏看看,拿些東西,便挖出來帶來給普達娃,她自己並沒有看過。

  那一夜,普達娃和愛莎都沒有睡覺,兩人一直在讀這本日記。這本日記是爾暉自遇到索南後才寫的,裏麵記錄的全是她的心情,日日年年對索南的愛和思念,自然是敘述了她和索南之間發生的事,最後一頁,還有索南寫的話。普達娃看完了冊子,明白了一切。索南早就愛上了爾暉,早在山洞中的那五天,但他充滿了矛盾掙紮,所以過了一年,他才會回去看爾暉,爾暉見他又來了,明白了他對自己的心意,但知道他不會破戒,所以才下了藥,幫他做了決定,而且自己又吃了可以珠胎暗結的藥,就是不想被姐姐將她另嫁他人,因為那時候,爾晞幫她訂了一門親事。

  爾晞見妹妹懷孕了,無奈退掉了親事。爾暉告訴姐姐,自己這個孩子將來就過繼給姐姐作為報答,因為姐姐沒有孩子,而自己和索南是不能在一起的。索南走了幾個月,十分思念爾暉,於是又回來看她,才發現她懷孕了,又推掉了之前的親事,他十分自責,終於向爾暉表達了自己的心意,說之前自己拒絕爾暉,不僅是因為不願意破戒,而是覺得自己和爾暉是無法在一起的,他不想傷害爾暉。爾暉說自己不在乎,就這樣一年見一次便好了。兒子出生後,兩人感覺十分幸福。直到爾暉不幸中毒,她很痛苦,不想拖累姐姐姐夫,就自盡了,等不到索南了,且她中毒而亡,必須火化,留下這本冊子給兒子,叫姐姐待孩子長大了再告知他的身世。

  索南再來了以後,發現爾暉已去世,且是為自己研製林芝粉的解藥而死,悲痛萬分,爾暉姐妹始終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也不知道他在哪裏,更無法和他通信,所以他連爾暉最後一麵都沒見到,便在這冊子最後一頁寫下了兩段話,並將冊子封了,說將來由爾晞交給普達娃。但索南最後一次見爾晞的時候,對爾晞說,自己出家破戒,罪孽深重,又害死了爾暉,自己研製出了林芝粉的解藥,算是對爾暉的告慰,但不想讓普達娃知道自己就是他的父親,自己更不配做普達娃的父親,要爾晞不要將冊子交給普達娃,爾晞答應了。但她心裏覺得,普達娃不僅是索南的兒子,更是爾暉的兒子,她應該完成爾暉的遺願。

  普達娃看完了日記,淚流不止,沒想到自己的生母竟然死於林芝粉,愛莎也流下淚來,抱著他。

  普達娃說:阿媽不知道,師父幼年出家,遇見她的那年,他修行了快四十年,才做了三年白教法王,他無法放棄手中的一切,他每年都回白教的發源地噶瑪寺,然後順便去林芝山裏采藥研究,因為林芝粉是藏邊最厲害的毒藥,世代都有人在研製解藥卻無突破,所以才會遇見阿媽。如果阿媽活得長,我相信師父是會放棄一切和她相守的,阿媽去世的那年,師父已經決定將法王的位置傳給讓炯,就是後來的黃教法王貢噶寧波,但貢噶寧波那時候還不到二十歲,師父應該是想再過幾年扶持他上位一切穩妥了才離開,因為那時候我還小。但因阿媽去世,他便先給我打通了經脈,做好兩手準備。正是那年之後,他才開始真正研習醫術,他原本可能還想離開白教帶著我,但他發現貢噶寧波在暗中圖謀不軌,需要有人護衛白教,才將我接去了楚布寺,剃頭受戒,並指導我開始修煉蓮華嘉波。他收了阿媽的骨灰不知怎麽處理了,我從來沒見過。

  然後腦中忽然靈光一閃,道:我明白了,阿媽的骨灰也存在楚布寺他的靈塔裏。他病重後,我記得他叫我陪他去過一次他的靈塔,他要我待在殿外等候。原來那次,他便將骨灰撒在塔內了,就可以和阿媽合葬,但別人不會知道。愛莎流下淚來,說道:所以他才要帶著你去,隻是那時候,你不知道。

  隨爾晞進京的,還有皇帝派人為普達娃拿回的《蓮華嘉波》秘笈,那第一頁上寫的確實如貢噶寧波所說,所以普達娃對自己的身世再無懷疑,而他對白教的曆史和索南的生平經曆自然十分清楚,所以串起了所有的事。

  愛莎點點頭,安慰他道:爾晞阿媽說你長得像你的阿媽,所以從來沒有人懷疑你和你師父是父子,你長得這樣帥,你的阿媽定是一個大美女,你師父雖然修習著蓮華嘉波,也抵擋不住!普達娃勉強一笑,道:阿媽命太苦了,她甚至不知道師父究竟是誰。

  愛莎道:假如她沒有遇到你的師父,她是不會變成那樣,她會嫁人生子,過完平和的一生。但她不是說了,自己毫不後悔嗎?痛苦的是活著的人,你的師父,還有現在知道真相的你。普達娃明白她的意思,道:謝謝!愛莎一笑,將冊子翻到最後一頁,念索南寫的那兩段話——

  一

  不要不辭而別,我愛。

  我看望了一夜,現在我臉上睡意重重。

  隻恐我在睡中把你丟失了。

  不要不辭而別,我愛。

  我驚起伸出雙手去摸觸你,

  我問自己說:“這是一個夢麽?”

  但願我能用我的心係住你的雙足,緊抱在胸前!

  不要不辭而別,我愛。

  二

  來呀,親愛的!讓我們到荒野去!冰雪已經消融,生命從夢鄉蘇醒,春在河穀、山坡矚珊,搖曳。走呀!讓我們去追尋在遼闊的上留下的蹤跡;上呀!讓我們登上高山,放眼眺望四周那如海似濤的翠微。

  啊!冬之夜疊好、收起的衣裳,如今春之晨又將它鋪展開來。於是桃樹、蘋果樹打扮得如同"蓋得爾夜"的新娘;葡萄樹醒來了,枝藤扭結好似情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溪流在岩石間邊跳著舞,邊哼著歡樂的歌,通深流去;百花從的心中綻開,如同從中湧出浪花朵朵。

  來!讓我們從的酒杯中喝幹殘存的雨的淚水;讓我們傾聽小鳥的歡歌,心曠神恰;讓我們呼吸那春風的芳菲,如醉如癡。

  讓我們坐在那藏匿著紫羅蘭的岩石下,相互在愛戀中親吻。

  索南給爾暉。總有一日,我去陪你,時時刻刻。

  =

  然後說道:怪不得你父親給你取普達娃這麽普通的名字,他囿於身份,本不希望你也和他一樣。如今,他終於去陪著你的母親了。你和爾晞阿媽都說林芝山裏風景秀麗,溫暖宜人,而爾暉阿媽亦是一個多麽純淨美好的人,你的父母在那裏相遇,也很美好!你父親寫給她的詩太美了!爾暉阿媽雖然早逝,但你師父終於研製出林芝粉的解藥,這也是阿媽對世人的貢獻。你得到了幸福,他和爾暉阿媽都可以瞑目了。

  但普達娃始終不能叫師父為阿帕,爾晞和愛莎都覺得,因為他的阿媽,他無法原諒自己的父親。

  爾晞並沒有說過要愛莎生子,普達娃也再沒提過。但到了快過年的時候,愛莎還是沒有懷孕,她其實早在結婚的那日便停了藥。爾晞和普達娃都不知道,容妃和瓔珞也不知道,因為她原本是想給所有人驚喜。

  黃教法王被處決後,皇帝立刻頒賞了一萬金給白教,說是給裝繕楚布寺,其實是感謝活佛給自己通消息,敦都多傑立刻上書謝恩,說白教自然應該致力於西藏安定,除去害群之馬,衷心感謝皇帝為白教和聖母做主,白教絕不會忘記雲雲。黃教也很感激皇帝,覺得這一萬金是皇帝為黃教出的,為了擺平安撫聖母的事,雖然根本不是黃教做的,免得白教借機挑釁,亦上書感謝,並再表忠心。

  那時普達娃便寫信告訴活佛,已為白教除了大患,又為師父和聖母報了仇,將不再介入白教和黃教之爭,這也是他執意還俗的一個原因,請活佛理解。並把拿回來的《蓮華嘉波》秘籍,送還給活佛,還提供了黃教法王安插在白教內部的奸細名單,要求離開白教,說自己亦不會加入其他教派。活佛深表感謝,但先後來了幾封信竭誠挽留他,說還俗不影響他繼續留在白教襄助自己,他無需回拉薩。隻是普達娃心意已決,活佛無奈,最終同意,於是他徹底脫離了白教。

  婚後,普達娃便開始轉移他在西藏的私人財富,那是他喜歡愛莎後,利用自己的休假日外出,給人講經灌頂主持法事婚事喪事治病救人等收取的報酬,本來他幾乎不收取報酬。因他無以倫比的上師地位和聲名,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信眾和病人獻上的金子和各種奇珍異寶,將近十年之久,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他一直秘密收藏在一個地方。他最近和傅恒經常聚首,討論如何用他的財富。

  愛莎才知道,普達娃早就有心離開白教,和自己在一起,她於是明白了,普達娃是一個和他的父親十分不一樣的人,他其實喜歡老婆孩子熱炕頭!卻老是裝模作樣騙她!果如容妃所說,如果自己不引誘他,他也會引誘自己。後來她也告訴了容妃。容妃見她說的那麽直白,比照這一對外表高冷又曾經雙雙高居神壇不可褻|瀆的夫妻,不覺大笑,道:你家還有金礦呢!

  所以這個時候,當愛莎告訴容妃,說懷疑自己也和她一樣,是不能生育之身的時候,容妃才知道她早已停藥,連夏日自己給的蟾酥錠也未用,溫言道:你別胡思亂想,你才和他半年吧,停藥也不過四個月。愛莎道:嗯,可他內力精純,那定是我的問題……容妃道:你常去長春|藥房,沒有叫葉大夫給你看看?

  愛莎說自己不好意思和他說這個,也不想別人知道這件事,更不想普達娃和爾晞阿媽知道了難過。容妃道:葉大夫是醫生,納蘭夫人知道了也沒事,隻要你要她不說,法王不會知道。愛莎點點頭,道:我相信,其實是我自己害怕麵對真相,我怕知道我不能生子。然後湊在容妃耳邊說了幾句,容妃頗為驚訝,原來她對普達娃如此情真,歎息道:之前我還以為你害怕懷孕生子。

  愛莎道:開始我是害怕,但我看高雲和孩子那麽幸福,她和你弟弟那麽困難,都矢誌不渝。在玉京園,我們見過傅恒和他的兩個孩子,普達娃一直很羨慕。容妃將她摟入自己懷裏,道:不會的,你不會和我一樣,葉大夫一定有辦法。

  愛莎抱著她,道:謝謝!我本不該和你說這個,我知道你和皇帝陛下也很遺憾。容妃道:其實安兒就相當於我和他的孩子。愛莎道:那還是不一樣的。又道:對不起,我不該這麽說。容妃笑道:其實等你生了孩子,你帶孩子,你也許會覺得其實沒什麽分別,安兒是我從小帶的。假如你真的……你和法王可以收養小孩。

  愛莎於是把普達娃的身世告訴給容妃,並要她保密,最後說道:他本是法王,我是聖母,我們都不會成親生子,不會過普通人的生活,但既然已經在一起了,就特別希望有自己的孩子,普達娃特別喜歡過普通人的日子,因為他曾經經曆過那些不普通的事吧,還有他父母的悲劇,就是因為他父親的身份地位,他始終不能釋懷。我原來是聖母,他都不怕艱難凶險,所以他更不能原諒他的父親。

  容妃點點頭,道:我明白了。假如有選擇,皇上也想過普通人的日子,妻賢子孝。愛莎不明白她為什麽這麽說,便道:他和你和福康安,也是這樣吧?容妃笑著點點頭,然後她寫了一封信,要愛莎去帶給瓔珞,請瓔珞為愛莎張羅看病保密等事宜。

  ※※※※※※※※※※※※※※※※※※※※

  -

  兩首詩第一首是泰戈爾的《不要不辭而別,我愛》。第二首是紀伯倫的《愛情的生命》春之篇。

  -

  塔葬土葬是西藏最原始的習慣,佛教興起後在西藏基本上不作為正常的葬喪方式,但在康區極少數邊緣地區據說仍沿襲至今。火葬也是較普遍的一種葬法,特別是僧人、高貴人死後,進行火化。在很多地方被認為是一種供養,燒畢將骨灰撒向高山之頂、大森林和江河之中。如果是高僧大德則將舍利子或骨灰裝入塔中進行供奉。塔葬是一種高層次的葬禮,隻用於高僧大德或大活佛。塔葬習俗來源於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圓寂後,他的遺體由弟子和信徒門火化,其舍利被揭托等八國的人們分別引去,建塔供奉。這就是塔葬之始。後來這個習俗被佛教弟子門沿用。後來逐漸的開始將真身存在塔內供奉,西藏實行靈塔,已見史書記載為公元八世紀,在桑耶寺旁的山角下,為印度僧人蓮花生修建了第一座靈塔,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

  其後如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以及其弟子歷輩達d賴l喇嘛、班b禪c喇嘛和甘登赤巴、其他大活佛等地位顯赫或事業有成的高僧大德一般都采用塔葬。由於西藏歷史上高僧輩出,因此在西藏的許多地方都有靈塔。如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圓寂後,就在甘登寺修建靈塔供奉,成為甘登寺吸引信徒的重要文物財寶。從五世至十三世達d賴l喇嘛(缺六世)的遺體也塔葬於拉薩布達拉宮內。五世班b禪c到九世班b禪c的遺體也塔葬於後藏日喀則紮什倫布寺內。十世班禪圓寂後,在紮什倫布寺專門修建金、銀質靈塔及塔殿,其他地區的高僧天德圓寂後,有些在本寺內建造靈塔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