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貴人(三)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5297
  容妃笑起來,把皇帝的頭抱在自己胸前,卻不說話。皇帝道:你笑什麽?容妃道:您就是這樣,心裏掛念一個人的時候,嘴上就說另一套。皇帝抱緊了她,不說話。

  容妃又道:先皇後娘娘最看重的便是傅恒大人吧,如今傅恒大人如此幸福,沉璧雖然不知道您和先皇後娘娘到底有什麽誤會,但您可以釋然了,沉璧早就說過,還記得嗎?皇帝“唔”了一聲。容妃輕聲道: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麽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皇帝道:你說的這不是古蘭經吧?容妃道:這是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我教漢文師傅找人翻譯成了漢語。皇帝很驚奇,前達|賴是聖祖爺時候立廢的,離世的時候年僅二十四歲,沒想到他竟寫了這樣充滿哲理的詩,而容妃竟然知道。兩人安靜地抱了很久,皇帝覺得情熱起來,開始親她。李玉在外間,才在心裏長長籲了口氣。

  傅恒回到屋裏,卻不見瓔珞,翠兒等在那裏,道:大人,主子在書房等您。待傅恒進了書房的院子,便聽見撫琴的聲音。他走進去,瓔珞正坐在庭院裏,擺了案幾,點著香,在撫琴,珍珠見他進來,便走出院門外立著。

  傅恒聽她彈奏的是《平沙落雁》,退複吟猱,暗啞跌宕、簡練奇趣。這曲子本是取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裏,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誌,寫逸士之心胸者也。既落則沙平水遠,意適心閑,朋侶無猜,雌雄有敘,發出世事險惡,不如雁性的感慨。

  當此之時,夜空無雲,月光如練,整個玉京園仿佛籠罩在瓔珞婉轉低徊的琴音裏,一派長是人千裏的氣象。他想起瓔珞給自己寫的那封信來,心頭一熱,去書房取了酒和自己的長劍來,自飲了三杯,將杯子一扔,開始舞劍,劍式從鴻雁回翔瞻顧之情,上下頡頏之態,翔而後集之象,驚而複起之神。

  舞了一陣,一曲終了,瓔珞忽然轉了調子,改彈了《廣陵散》,曲子節奏快起來,傅恒於是挽了一個劍花,也隨調子加快了速度。

  《廣陵散》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嚴仲子知遇之恩,刺死韓相俠累,然後自殺的故事,是古代《聶政刺韓傀曲》的別名。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是傳世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魏晉大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

  在紛披燦爛,戈矛縱橫的琴音裏,傅恒似乎見到北風卷地,胡地飛雪,金戈鐵馬,歲月崢嶸。一時之間,天山戈壁,大漠草原,千裏冰封,萬裏北疆,曾經縱馬所到之處,次第推展到眼前,耳畔想起唐代岑參的句子: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待到長長的一曲《廣陵散》彈完,琴聲嘎然而至的時候,傅恒停在收式,已是大汗淋漓。

  夫婦倆心中都感到無比的暢快,二人相視而笑。傅恒走近瓔珞身邊,溫柔地道:彈的真好!累了吧。瓔珞看著他星星一般亮晶晶的眼睛,和睫毛上掛著的汗珠,心裏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這一晚的傷緒被洗滌蕩盡。瓔珞拿下衣服上別的帕子,給他擦汗,一邊輕聲道:皇上,他是愛姐姐的,你想錯了。傅恒一笑,道:姐姐在他心裏,分量很重,他在我麵前,常常提起姐姐。瓔珞點點頭,道:所以你在他心裏,分量也很重。傅恒又一笑,道:我們倆。

  洗浴過後,躺到涼席上去的時候,身心倍感涼快舒適。瓔珞道:少爺,容妃學了琵琶,陸師傅教她的,我也要學。傅恒道:現在你不要思勞,等孩子生了,有很多時間。你的琴彈的很好了,《廣陵散》這麽難的曲子都彈得這麽好!你為什麽要學琵琶?

  瓔珞想起,自己的撫琴啟蒙來自皇帝,笑嘻嘻地道:元代有一首琵琶曲叫做《海青拿天鵝》,這個曲子是寫勇猛的海東青在天空中與天鵝交鋒,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將天鵝擊落。少爺是翱翔天際的海東青,又喜歡養鷹,我定是要學這個曲子的。傅恒搖了搖頭道:你就是看書太多,那很傷眼睛的,你真的要多休息。瓔珞生氣道:少爺,我又不是生病,為什麽你們都這麽緊張,你回來便這不行那不許。

  傅恒忙抱著她,哄她道:瓔珞,我是擔心你,孩子本讓你很不舒服,你為了我為了富察家這麽辛苦,額娘嫂嫂她們也很牽掛,囑咐我一定要照顧好你。瓔珞兀自生氣,不理他。傅恒又柔聲道:就算為了姐姐好不好,她一定想看著我的孩子平安出世,再忍忍,忍不了多久了。傅恒說的“我的孩子”這四個字,重重地敲擊在瓔珞的心上,她心裏又湧起那種疼愛不忍的感覺,抱緊他,道:少爺,你和姐姐都是因為我,真地對不起。好,我聽你的話,好不好?

  傅恒心中喜慰,暗自祈禱孩子一定要足月出生,瓔珞一定要少受些苦……口中說道:不許胡說,我隻是要你好好的。屋子裏有一股極淡的香氣,這是安魂香的氣味,就是天山雪蓮的氣味,仿佛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攏住一個美好的仲夏之夜。

  宮廷和王公府邸專用的香本是藏香。藏香“其味濃厚,得沉檀芸降之全,每屆歲除,朱門府邸,焚之徹夜,簷牙屋角,觸鼻芬芳,真香中之富貴者也”。但現在養心殿的華滋堂隆禧堂和玉京園傅恒夫婦寢室用的都是更加名貴的回香安魂香了。

  這個晚上,吳德雅和弘晝在燈下說皇帝去圓明園的事,說起給傅恒賜了春和園,吳德雅滿腹憤懣,道:皇上這是有多偏心!不給他的親兄弟,卻去偏一個外人。弘晝喝著茶,道:他偏心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他就是念著之前死了的皇後。吳德雅看他似乎輕描淡寫,詫異道:王爺不生氣?

  弘晝知她並不知道傅恒之妻是誰,不知道皇帝和傅恒之間的芥蒂,皇帝賜春和園,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便和她多說,一笑道:我才不想去他麵前立規矩,傅恒說是住得近方便,其實就是皇兄看住了他,不得自由,教他好好幹活,咱要那個虛名兒做什麽?皇兄教我們去住萬泉莊內務府那宅子,我不想去,一不想被管,二不想住去西直門外,我們就搬去我們前茅家灣的宅子,出西直門方便,離護國寺和莊親王府還近,有空和永瑺一處溜鳥飛鷹,你和在這裏一樣,照逛廟會,多有樂子!

  京城裏的兩大廟會,一在隆福寺,每旬九,十日開,一在護國寺,每旬七,八日開。隆福寺在東城區,離和親王府近,被稱作東廟,而護國寺在西城區,離前茅家灣近,被稱為西廟。兩廟會都極端熱鬧,乃居住在皇城裏的人的重要盛事。弘晝故有此說。

  吳德雅知道他舍不得留在宮裏的那拉氏,他們在前茅家灣的宅子靠近西直門,又離紫禁城北門神午門不算遠,若有事方便進宮,但自己也不想搬去萬泉莊,那裏可不比圓明園附近是皇家苑囿,在去圓明園的中路上,名副其實更加荒郊野外,連個牌搭子都難尋,便點點頭:皇上能依王爺罷!左右是您自己跑。您看,帶誰去?

  弘晝笑道:就帶你和海安。吳德雅一笑,弘晝自從湖北回來,很少再去章崔兩人那裏,在海安處歇息得多些,海安畢竟是新人,但對自己還是好的。海安和以前差不多,對自己恭恭敬敬,言聽計從,她終於放下心來,但下藥的事並未教停。

  承乾宮也在議論春和園一事,袁春望心裏不快,但麵上絲毫不露,對皇後那拉氏道:皇上說是不準外臣和後宮來往,可他讓您親近和親王一家,讓容妃親近傅恒一家,萬歲爺到底在想些什麽?

  那拉氏道:派傅恒做總管內務府大臣是為了要他掌武備院,以前便是如此,他軍機處的事都做不完,又經常不在朝中,內務府真有大事才會叫他參與,其實就是為了方便他府裏往宮中使錢銀和東西,給富察家好處,養心殿的事兒自然不會交由你和本宮,交給別人不如交給傅恒,有什麽奇怪的。容妃不過是暫時攤著了。皇上可不是為她,是為了皇上自己。傅恒還領著領侍衛內大臣,也是一樣,就是方便皇上要用他的時候,他直接便可調動侍衛和親軍,平時他不管事,其他五個人管著具體的事。富察家若真和容妃往來,定有麻煩。

  珍兒歎了口氣,道:皇上心思真複雜,但他為何要您和和親王府走這麽近?那拉氏道:也許這是太後的意思,太後才收了弘晝的女兒,我們和和親王府,其實就是太後從圓明園回來後才開始走得近的。袁春望和珍兒對望一眼,都恍然大悟。

  袁春望道:和親王對娘娘的心我們都知道,但太後這麽做是為何?那拉氏道:為了構陷本宮,離間本宮和皇上。袁春望和珍兒又對望一眼。珍兒驚道:您的意思是?太後想讓皇上知道和親王對您……那拉氏道:可惜,別說本宮現在懷著皇上的骨肉,上次袁春望報訊清真寺守衛的事,皇上心裏明白,本宮身正影端,她還能做什麽?

  袁春望笑道:娘娘說的對,太後我們不必憂慮,她害死了錢氏,皇上要是知道了,她立時會有性命之憂,娘娘一心在皇上,她也掀不起什麽風浪。娘娘最應該操心的還是容妃和傅恒一家。傅恒一家有和親王牽製著,皇上自會操心,容妃麽,待阿哥生了再說,我們承乾宮現在是日子清靜。那拉氏一笑不語,心裏隻想著肚子裏這個孩子,她也覺得是阿哥,每每想起,都覺得十分開心。待這個孩子出世,容妃便無地可站……

  皇帝要上圓明園消夏的事,李氏聽說後便告訴給了魏湄,並恭喜她立刻又能見到皇帝,且這回能長久見到皇帝。魏湄問了一些詳情,點點頭道:皇上帶著太後和妃嬪們,我恐怕也不能常見他的。李氏道:皇上如今最寵愛的是容妃娘娘,聽老爺說她已住進養心殿,但皇後和舒妃娘娘沒有來,其他妃嬪沒什麽緊要。你趁這個機會好好親近一下太後也是好的。

  魏湄問道:太後是一個怎樣的人?李氏道:老太太喜好禮佛,人是很和氣的,但自有雍容和威嚴。皇上事母至孝,若太後歡喜你,你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也自不同。李氏未及二品命婦之列,無資格參加宮中典儀,但因是奕祿之妻,常出入園子協辦事務,所以太後長居圓明園時,見過不少麵。魏湄點了點頭,不言語。

  回五福堂之後,魏湄還是一如既往過日子。她沒有什麽不適,師傅教的琴棋書畫的功課一直沒落下。有時想,皇上就是來了,不經宣召自己也不能去見他,這位容妃不知是何等的美女。然後便一笑,無論如何,自己連美女都算不上,還想這些做什麽。李氏素日裏不直說,隻說自己懷的是阿哥,但她聽她的意思,自己這個孩子多半是女孩兒。

  魏湄少年失母,李氏生了二子二女,所以她想李氏想的定不錯。自己也沒想過什麽,女孩兒好,將來可以和自己貼心做個伴兒,而且她是自己和皇上的孩子。想到可以為皇帝生兒育女,心裏麵便很高興。半年之前,自己還在吳家寄人籬下,雖然吳敏一家對她和藹可親,但生活和現在有天淵之別,更看不見什麽出路。如今和那時比已算錦衣玉食,這些她倒不看重,但現在生活自在,衣食無憂,還學著各樣新東西,日子很愜意,而且自己算是有了丈夫和孩子,她隻覺得十分感恩,天天在佛前裝香。

  這日,她教貼身侍女細君給她整理棋譜。細君分來的時候,原名桃香,是她嫌桃香這個名字有點俗氣又有點兒輕佻,後來給她改的名字,桃香身材細瘦,她覺得細君這個名字適合。當時回了奕祿,奕祿便同意了,他本也不管這些瑣事。隻是聽說皇帝馬上要來了,便又撥給她幾個使女,她推辭不要,說原先的夠用,奕祿卻說怕到時候皇帝覺得他怠慢了她。她忙道:奕祿大人,您千萬別這麽說,魏湄沒有這種想法,您和夫人一直對我很好,我無父無母無親人,是把您二位當作親人的。

  奕祿見她這麽說,便道:魏貴人,這可不敢當,奴才一家伺候貴人和皇嗣是份內事,您在皇上麵前切不可說這話。魏湄道:奕祿大人,我明白,您放心。奕祿又道:奴才再多一句嘴,您在皇上麵前說話一定要小心,想想再說。魏湄覺得他是指皇帝下旨教吳敏再不和自己往來的事,雖然不知道他都知道多少,但他說這話是一片好心,點點頭道:是,多謝大人提點。奕祿自然還是給了那些宮女,又把五福堂該修繕之處修繕了,把她的日常用具等也換了一套新的。

  ※※※※※※※※※※※※※※※※※※※※

  -

  廣陵散與嵇康廣陵散因嵇康更加有名。除了是卓越的琴家,嵇康乃魏晉竹林七賢之首,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更深惡痛絕那些烏煙瘴氣、爾諛我詐的官場仕途。他寧願在洛陽城外做一個默默無聞而自由自在的打鐵匠,也不願與豎子們同流合汙。他如癡如醉地追求著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擺脫約束,釋放人性,回歸自然,享受悠閑。熊旺的爐火和剛勁的錘擊,正是這種境界絕妙的闡釋。所以,當他的朋友山濤向朝廷推薦他做官時,他毅然決然地與山濤絕交,並寫了文化史上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心誌。嵇康那卓越的才華和逍遙的處世風格,最終為他招來了禍端。

  -

  在一些仇視嵇康的小人的誹謗和唆使下,皇帝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麵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秘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裏。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戮,時年僅三十九歲。

  -

  京城兩大廟會從康熙朝開始,持續了三四百年,如文中所述。

  -

  藏香確是那時代宮廷王侯之家用香,其香質如文中所述。安魂香乃小說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