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對質(四)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6127
  聽了這番話,滿座的人都大吃一驚,人證確鑿,不知皇帝要如何處置。皇帝滿臉陰沉,道:那平日裏,容妃去清真寺昏禮時,傅恒和她也有私下見麵嗎?這人道:那小人沒見過,但是兩日前,他和容妃出來的時候,二人十分親密,手拉著手,一起出了寺門,小人也大吃一驚,但怕被傅恒大人發現,不敢跟出去看。

  滿座諸人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氣,鴉雀無聲。皇帝狠狠地盯著雅爾哈善,雅爾哈善心中十分得意,但在皇帝的眼光下不自禁瑟縮了一下。霍集占一直在思量,但看當下的情勢,自己若是說話,恐怕傅恒會更麻煩,法蒂瑪也有不小的麻煩,心中十分焦急,看向海蘭察,海蘭察微微搖了搖頭,他不明白他究竟是什麽意思,是說傅恒沒事,還是事情已無可挽回。

  突聽皇帝冷笑了一聲,道:海蘭察。海蘭察忙道:是。匆匆出去了,然後也帶入一個回人,這人三十餘歲,錦袍高冠,儀表堂堂。鄂彌達和劉統勳一時想不起來此人是誰,雅爾哈善和霍集占卻認識,這人便是容妃的哥哥,皇帝親封的一等台吉輔國公圖爾都。

  圖爾都進來後,海蘭察便在後麵親自關上了公堂的內門,眾人心裏又是一驚,知道接下來的審問,事涉皇帝寵妃和皇帝心腹,關係的是皇帝的臉麵。劉統勳心想:雅爾哈善絕對是死定了,他都入了軍機,怎麽蠢鈍至此,就算傅恒和容妃真的有染,他更是死定了。鄂彌達隻覺得心驚肉跳,大禍臨頭,暗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隻能強自鎮定。

  圖爾都向皇帝行了一禮,皇帝對他道:你來講。

  圖爾都道:是。那日,皇上教海蘭察大人來找我,說要提霍集占出天牢,讓傅恒大人在清真寺代皇上密審霍集占,要我一同去做個見證。我看小妹自來了我府上,幾日不吃不睡,很擔心小妹出事,便央求海蘭察大人去求皇上,讓他允許小妹見霍集占最後一麵,皇上體恤小妹,最終同意了,但此事絕不能公開,而且讓我和傅恒大人一同在側,絕不允許出任何差錯。密審和見麵都是機密大事,於是我和傅恒大人商量,一早將小妹打扮好,讓她掩飾身份去大堂做晨禮,我和傅恒大人也喬裝好。後來海蘭察大人帶霍集占來了,我便叫他去見小妹,自己和傅恒大人從另一邊門進去,在小禮拜堂等他們。她和霍集占在小禮堂的見麵,全程有我和傅恒大人在場。霍集占走後,小妹突然不支暈倒,我擔心引人注意,壞了皇上的事,便教傅恒大人還是按原計劃帶著小妹從大堂出去,而我先從外門出去,然後在寺外的巷子裏碰頭接回小妹。

  皇帝看著海蘭察和霍集占,問道:是這樣嗎?海蘭察和霍集占都點了點頭。霍集占放下心來,他雖然不明白皇帝為什麽這麽做,但見傅恒和法蒂瑪無事,便對海蘭察微微一笑,卻見海蘭察似乎憂心忡忡。皇帝一笑,對著雅爾哈善和守衛慕達倫道:你們倆明白了吧?雅爾哈善和慕達倫都已嚇得麵無人色,跌坐在地下。皇帝先讓人把霍集占和慕達倫帶下去收監,然後看著雅爾哈善道:你還不招來?是誰指使你去和傅恒搶功的,又是誰指使你去監視傅恒的?

  雅爾哈善心中叫苦不迭,見從頭到尾都落入了皇帝的圈套,再無力回天,把心一橫,道:全是奴才一人所為,絕對無人指使!皇帝獰笑道:朕再問你一遍,到底是誰指使的你?雅爾哈善梗著脖子道:確實係奴才一人所為!皇帝便對劉統勳道:既然雅爾哈善都招了,又無同黨,鄂彌達待朕問了再發落,你是刑部尚書,你看該怎麽處置雅爾哈善?

  劉統勳站起來,麵對皇帝,一拱手,鄭重說道:回皇上,雅爾哈善欺君罔上,私放朝廷欽犯,汙蔑朝廷一等公,居心叵測,按我大清律例當淩遲棄市。按律還有誅九族,但雅爾哈善是紅帶子,他的九族很可能和宗室近親關聯,於是劉統勳停了不說。雅爾哈善如頭頂響了一個炸雷,腦中一片空白。

  皇帝道:準奏。鄂彌達,朕姑且相信你未參與此案,你先回家去寫悔過折子,交與朕看過再議。朕會派人調查,若發現你參與其中,也要按律處置。鄂彌達汗流浹背,渾身發顫,忙離座叩頭謝恩。皇帝又道:今天的事……鄂彌達和劉統勳立刻伏下身去,道:皇上放心,刑部絕不向外泄漏半個字!違令者格殺勿論!皇帝似乎很滿意,便讓圖爾都鄂彌達和劉統勳都出去了,堂內隻留了海蘭察,海蘭察又去把門關上了。然後皇帝走下堂來,用手撫在雅爾哈善肩上,道:真的無人指使,你就有膽子構陷傅恒?如今再無旁人,你不要害怕,就告訴朕,朕會酌情從輕發落。

  雅爾哈善道:皇上,那日玉京園思過後,您叫奴才應下放了霍集占,說是便不追究奴才搶功之過,還能保全奴才一家。皇帝道:沒錯,朕說話算話,剛才不過在眾人麵前做個樣子。你犯的事兒按律是要三司會審的,朕不過隻發刑部公審,而且由朕親審,就是想赦你,但你怎麽就攀扯傅恒和容妃了?還說無人指使?雅爾哈善道:您要對奴才用刑,奴才害怕……

  皇帝笑道:是嗎?如果朕不說用刑,你就不會招那個守衛來嗎?你不是一早便帶他來了?你是和朕一起來的,朕並未見到旁人,你是怎麽帶他來的?雅爾哈善見皇帝洞若明燭,隻能應道:奴才……把他帶在自己的轎子裏。皇帝盯著他,道:你膽子不小啊!誰指使你這麽做的?這裏隻有朕和你二人,你告訴朕,朕說不定就饒了你的命和你的家人。

  雅爾哈善終於抓住了一線生機,道:是……和親王。皇帝眼神一亮,怒道:雅爾哈善,你可真厲害啊!構陷傅恒不成,便構陷和親王!朕的軍機大臣都是你的掌中玩物兒?!說!都是誰給你的膽子!雅爾哈善急道:奴才所說並無半句虛言,和親王多次請奴才過府一敘……他和傅恒素來不和,見霍集占久抓不獲,便指使奴才做了這一切。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道:雅爾哈善,你可知和親王是誰?雅爾哈善道:奴才知道,他是皇上的親弟弟,當朝唯一的親王,所以奴才不敢不聽他的話……皇帝於是一笑,道:那你如果是朕,你要怎麽辦?

  雅爾哈善忽然又明白過來,自己再無活路,怔怔半晌,道:皇上,奴才這條命是保不住了,但憑皇上作主。皇帝長歎了一口氣,道:皇考在世之時,弘晝便為皇考所鍾愛,朕絕不能傷了皇考之心之情,你方才說的話,隻有朕和海蘭察聽見了,你罪行昭彰,又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自己絕無同黨,就算你剛說和親王的話都是真的,你的罪也不能免,還加了一條欺君之罪,你懂嗎?

  雅爾哈善道:……奴才全明白了,清真寺那個守衛是和親王收買的,奴才事先毫不知情,也不知道有這個人,和親王說天威難測,但隻要奴才帶著那個守衛作人證,在公堂上抖露這件事,定可保住性命。又說萬一還是無力回天,隻要奴才不供出他來,他便可向皇上求情免奴才一死……

  皇帝離開座位,在堂上來回踱步,邊走邊震怒道:原來,你不相信朕說的話,倒去相信他,你好……這愛新覺羅家的天下到底是誰的?!你叫朕還怎麽保你?哼,你不敢不聽他的話!他是誰?雅爾哈善嚇得瑟瑟發抖,又叩頭求饒。

  皇帝最終坐了回去,緩緩地道:朕就念你最終對朕說了實話,就給你個全屍吧,免你受那淩遲之苦,你的家人,朕也不追究,你的兒子,將來朕會酌情考量……但朕和你說的這些話,你絕不能再告訴任何人,弘晝更不行,入了天牢你就給朕三緘其口做啞巴……雅爾哈善,你要明白,如果朕要你死要你的兒子死,誰能攔得住?誰能求情?雅爾哈善痛哭流涕,叩頭道:奴才遵命,奴才謝主隆恩!

  雅爾哈善被帶下去後,皇帝臉色嚴肅地看著海蘭察,海蘭察低下了頭。等鑾駕回到養心殿皇帝書房,海蘭察讓李玉在外麵守著,自己跪在皇帝麵前,道:皇上,那日的事,奴才說的全是實情,傅恒他絕不可能和容妃娘娘有染,他絕不會背叛皇上,他隻是……隻是……皇帝坐在書案後,打斷海蘭察道:他隻是動了惻隱之心。海蘭察道:對,就是這四個字,皇上既然都明白,就……就不要怪罪他了吧?

  皇帝道:朕叫你帶霍集占從天牢裏出來見他,讓霍集占在公堂上誑雅爾哈善,是為了引出雅爾哈善後麵的主使之人,結果他倒好,順便讓他二人來個訣別,可真會做人哪!霍集占是死定了,那他就是為了做人情給沉璧?因為沉璧照顧著五阿哥和福康安?這是要和後宮串聯?他可不愧為朕最得力的軍機大臣啊。但他想錯了,那是朕的意思!沉璧的一切都是朕給的,朕隨時可以收走!

  海蘭察道:皇上,傅恒絕不是這樣的人,他絕不會以權謀私。皇帝哼了一聲道:不會謀私,也罷,那朕來問你,如果不是朕收到密報,然後問了圖爾都,又幫他遮掩,那個清真寺守衛的證詞他要如何為自己洗脫?海蘭察道:是,皇上對傅恒的一片心,回頭奴才一定要他自己來向皇上謝罪謝恩。皇帝道:不必了,圖爾都都和朕說明白了。

  海蘭察遲疑了一會兒,道:傅恒曾和奴才提過,瓔珞不忍心。所以奴才覺得他是為了這個原因。皇帝抬眼看著海蘭察。海蘭察道:皇上,您知道女人都是麻煩的。皇帝想了想,歎了口氣,道:去時終須去,留也是留不住的。說話間陷入了沉思。等他再抬起頭來的時候,發現海蘭察已不見了,跪在書案前的是傅恒。他哼了一聲:你來的倒快,海蘭察這個奴才,朕不準他早告訴你,他恐怕是再也忍不住了。

  傅恒忙道:奴才罪該萬死,多謝皇上為奴才做的一切!皇帝問道:海蘭察說你是為了瓔珞,是真的嗎?傅恒道:嗯。瓔珞為了皇上,讓霍集占落網,但見容妃娘娘是一個如此重情義的好人,所以她不忍心,又自責,奴才為了完她的心願,所以……而且有奴才在場,容妃娘娘和霍集占什麽也不會發生。皇帝歎了口氣,道:你起來吧。傅恒不動,隻道:那日奴才見容妃娘娘暈倒,不得不施以援手,所以……皇帝道: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你是不是想說這個?傅恒道:皇上明鑒。

  皇帝看著他,道:傅恒,你可知道,這後麵的人是誰?傅恒道:海蘭察剛才告訴奴才了。皇帝道:傅恒,古語有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如今是什麽身份,怎可以授人以柄?容音要是在世,也定然會怪朕沒有教好你。傅恒叩頭道:皇上,您對奴才和姐姐的心,奴才感激涕零。皇帝一笑,道:怪不得那日瓔珞要留朕午飯,原來她和你串通一氣又來騙朕!傅恒忙道:瓔珞對皇上的心,皇上如此曲解她,她會難過的。那天奴才回去後,她便和奴才說,希望您有空常去家裏坐坐。

  皇帝笑看著他,道:你起來吧,回去告訴瓔珞,就說朕也算是容許他二人見了最後一麵,否則也不會為你遮掩此事了。傅恒起身,道:是,謝皇上。但雅爾哈善,真的必須殺了嗎?皇帝看著他,眼裏閃動著難測的光芒,道:傅恒,如果不是你讓他二人見麵,雅爾哈善還不必死,可如今,必須殺了他。傅恒有點黯然,道:奴才明白,奴才隻是覺得,他罪不至死,瓔珞並無大礙,還有那個守衛不過是受人指使,也罪不至死。

  皇帝道:這件事就到這裏吧。傅恒道:是,奴才遵旨。皇帝又看著他,道:朕知道,你和弘晝,政務上許多意見不一致,但既然都在軍機共事,就要拋棄陳見,同為朝廷效力,朕誰也不偏袒,回頭朕也會就此事說弘晝。傅恒道:是,奴才明白。奴才一向是就事論事,並不是針對和親王。皇帝點了點頭。

  ※※※※※※※※※※※※※※※※※※※※

  -

  曆史原型容妃的哥哥圖爾都。乾隆二十五年,塗爾都等五戶助戰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戶在平亂中立功的南疆維吾爾上層人士應召陸續來到北京,拜見高宗皇帝。乾隆令他們在京居住,並派使者接他們的家眷來京,封塗爾都等為一等台吉。

  -

  在清朝統一新疆的過程中,大小和卓波羅泥都和霍集占發動了分裂叛亂,而額色尹和卓和他的兄弟子侄們則堅決反對分裂叛亂。平亂後1760年這批維吾爾貴族(和卓家族和葉爾羌王室家族)遷居北京,接受了清政府的封爵。

  -

  遷居北京的新疆貴族共有八戶。他們是白山派喀喇瑪特家族的四戶和卓:額色尹,容妃叔叔,封輔國公;帕爾薩,容妃叔叔,封三等台吉(蒙語:taiji,源自漢語“太子”,蒙古王公的爵位);他們的侄兒瑪木特,封頭等台吉;圖爾都,封頭等台吉;另一戶是他們的遠房族親阿卜都喇滿,封三等台吉。又有兩戶南疆維吾爾族阿奇木:霍集斯,封貝勒(滿語:beile,清代宗室爵號);和什克,封輔國公。此外,還有一戶是前葉爾羌汗國東部統治者巴拜汗的曾孫哈什木,朝廷稱之為“元裔”,即蒙古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的後裔,封台吉。由於他們都受封為台吉及其以上的爵銜,所以史書上並稱為“回疆住京八爵”。

  -

  清代的封爵製度很複雜,區分為不同的對象和層次。其中對待蒙古等少數民族的,歸理藩院掌管,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滿語:beisi,宗室爵號)、鎮國公、輔國公六等;公以下的是台吉,分一至四等。他們所得的俸銀等,也因封爵等級的不同而有差別。封爵的晉升是很嚴格的,必須建有特殊的功勳;繼承則隻準一個兒子繼承,不是因為軍功而繼承的爵位,必須降低等級;也有例外,那是皇帝特別恩準的“世襲罔替”,這才毋需降級承襲。所以圖爾都的一等台吉,事實上等級在輔國公之下一級,但小說中將之合二為一。

  這八位王公台吉的生活由理藩院直接管理,按時支付俸銀,賞給祿米。他們的管家、跟隨、廚師、匠人、仆役、雜耍、歌舞班子以及阿訇等神職人員等等,大約有二三百人,被編為一個佐領,隸屬於蒙古正白旗,按時發放俸祿口糧。旗的最高長官是都統,下麵分為若幹佐領,歸內務府管轄。主管京城維吾爾人的佐領,名叫白和卓;佐領之下設驍騎校一人、領催四人協助辦事。後來陸續遷入京師的新疆維吾爾人等,也都安插在這裏。據1776年即乾隆四十一年的記載,所有住京的新疆籍人員,以郡王銜的貝勒霍集斯為首,統統編入鑲黃旗、正白旗三佐領下進行管理。他們的俸銀、祿米、錢糧、馬幹、出城照票、隨圍官馬、路費等等,都由各自所在的旗分依照規定的成例辦理。

  -

  這樣的安排,對於擺脫屈辱的人質生涯而變成皇家貴族的維吾爾貴族來說,無異於一步登天;對於來自西陲綠洲的阿奇木而言,朝廷新貴的優渥待遇也足以十百倍地補償在故鄉喪失了的特權。他們是感恩戴德、樂意為朝廷驅策效力的。

  -

  為了安頓遠方來的維吾爾貴族,1760年1月即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內務府已經將北京的幾處房子修造完畢。分配給額色尹他們一大家子人居住的房屋是在長安門以西,就是今天西長安街東段路南,當年被稱為“回子營”的地方(東安福胡同是其中有名的一條街)。如遷居京城的圖爾都被安置在東四六條居住,得官房22間,受銀500兩用於置備衣服、鞍騎等物品。伊|斯|蘭|教在曆史上長期被稱做“回教”,將信仰□□教的人民統稱為“回人”;為了同內地的穆|斯|林|“回民”相區別,清代將新疆的穆|斯|林|稱做“回子”,有時前麵再冠以地名作為籍貫。

  -

  對於“和卓”家族在南疆的影響,乾隆皇帝是心裏有數的。為防範大小和卓分裂事件的重演,乾隆下令將“八爵”一概留在北京,讓南疆的大臣們把他們的家眷也都送到了北京。這些人都是|宗教|貴族和頭目,當然還得帶上一大批照料他們生活起居的跟隨、仆役、奴婢,甚至念經的阿旬等,人數很多。清朝政府將他們編入了蒙古正白旗,由該旗都統管轄。這些維吾爾族王公伯克還時常受到皇帝的接見,參加宮廷盛宴,包括一年一度的熱河避暑和木蘭秋獮。

  -

  “回子營”裏的主要居民就是維吾爾族工匠、藝人了,他們大多以技藝供奉於宮廷。隨著搬遷至京的維吾爾族工匠、藝人的人數不斷增加,“回子營”也經曆了擴建的過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回子營”房屋總數從擴建前的147間房增加到310間。到了光緒十五年(1889年),“回子營”已是人丁興旺。據是年內務府的呈稿可知,其時“回子營”的居民已由初創時的329名,發展到了約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