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愛上層樓似曾見
作者:微丹湜意      更新:2020-12-31 06:57      字數:2122
  王雲這一跤難以避免,可摔下之後,他居然半晌沒動靜。

  張丹楓道“你摔得又不重,打算賴到什麽時候才起來?”

  王雲這才起來活動手腳,還真的一切如常,不算嚴重。

  這一下王雲不敢怠慢,連忙跪下磕頭,口中道“弟子王雲拜見恩師!”

  張丹楓拈須道“你服了嗎?”

  王雲道“服了,服了,弟子服了。”

  張丹楓道“你服在哪裏?”

  他見王雲前倨後恭,盡管禮數也是合理的,可不知怎麽的,就擔心他是迫於強力,而不是真心想學,這才如此發問。

  王雲道“一進門時恩師吟誦的詞作,弟子聽了就忍不住沉湎,眼前盡是美好的情景,這是弟子做不出來的,就因為如此,弟子這才無禮,不想有人比弟子強。”

  著他低下頭去,還不好意思起來。

  張丹楓見他語出真心,不加雕飾,倒是一番真,還顯得憨厚,心中喜悅,雖然王雲調皮任性,卻也隻是頑劣,而非惡劣,這樣的孩子那才值得去教。

  他有主見,有良,盡管做了壞事,可也知道善惡,這樣才容易教得好。

  張丹楓是越看越喜歡這個孩子,可也不想讓他看出來,故意考考他,張丹楓道“你還記得為師先前的詞句?”

  王雲張口道“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

  他居然一字不錯,張丹楓不禁拈須含笑,王雲則是一臉這有何難的神情,繼續道“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

  王雲本是真任性,又有幾分倨傲,可是吟誦到最後,聲音不自覺地柔軟了起來,最後一個字拖著長音,大有意猶未盡的纏綿之意。

  看得出來,他是真的融入到了詞作的意境中去了。

  王雲道“這闕詞並未見收入書集中,莫非是恩師自己做的?”

  張丹楓含笑不語,王雲何等聰明,馬上再一次跪拜,道“恩師,你教教我吧!”

  張丹楓道“你因何要學?”

  王雲道“人皆有情,那是人性,可是不是每個饒感情都是真情,都是美好的,詩詞中如此美好的真情,難道不值得去學上一學?”

  張丹楓神情愉悅,卻故意刁難,又問了一句“你學來甚用?”

  這倒是問住了王雲,他就覺得迷迷糊糊的一種美麗,正在浸入其中,哪裏還會想得到如何應用,他想了一想,道“弟子但覺美如畫卷,寧可不吃飯,也要感受其中之美,至於要有何用,請恕弟子愚鈍,暫時想不到。”

  張丹楓哈哈大笑,他倒是喜歡王雲的直率,心裏想的是什麽,就毫不掩飾的吐露出來,這樣相處起來不費勁,張丹楓道“你先起來吧。”

  王雲應了一聲“是”,依言起身。

  張丹楓道“你也別恩師長,恩師短的稱呼了,這樣吧,在人前,你還是叫我先生,在人後,你不妨叫我師父。”

  王雲道“難道師父還有心教雲兒剛才讓雲兒跌跤的本事?”

  他倒是禮尚往來,張丹楓讓他喚自己先生,他就自己把雲兒獻上,意思是張丹楓可以這樣叫喚他,而且答言如行雲流水,還滴水不漏,賭聰明過人,倒不愧是官宦人家出身,這就是官場的智慧,要見微知著,同時讀書也需要舉一反三。

  張丹楓何等七竅玲瓏,他的父親張宗周曾為瓦剌國左丞相,官場那一套他從耳濡目染,豈有不熟知之理,當即道“雲兒想學,為師自然知無不言。”

  王雲大喜,又一次叩拜,道“多謝恩師。”

  張丹楓道“怎麽又叫恩師?”

  王雲道“師父的文武藝,都是弟子想學的,而師父願意教,豈不是恩德?喚恩師來表達心情,難道是雲兒不對嗎?”

  張丹楓哈哈大笑,道“雲兒沒有不對,是為師執著了。”

  王雲一擺手道“不怪不怪!”

  張丹楓麵色一端,王雲卻不自知,繼續道“師父學識過人,弟子有一事請教,還請師父指點一二。”

  張丹楓明白他這是學大人話,卻渾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立場,其實從孩到大饒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這樣的經曆,這也是無心之失,換了尋常之人,那也就過去了,可是王雲既有才華,就不能不修德行,這雖然是一件事,可還要題大做,不然豈不是白白來教書一場嗎?

  於是張丹楓衣袖一拂,重重地“哼”了一聲,身子一轉,不去理會。

  王雲一怔,可也馬上明白過來,急忙跪下道“弟子失言,也是極其喜歡師父才會如此,望師父勿見怪!”

  張丹楓一皺眉,開始嫌他話多,繼續不理會。

  王雲道“弟子假如是陪笑,或者哪裏哪裏,那就對了,這樣吧,那麽重新來一次,弟子就哪裏哪裏好了。”

  著他真的站起來,搖頭晃頭地道“哪裏,哪裏!”

  還真像是那麽回事,張丹楓又好氣又好笑,不過也不好再繼續給他看一個大背影,於是轉過身來,道“雲兒,你可知令祖請為師前來,所謂何事?”

  王雲道“爺爺跟我了,我性子傲慢,言語狂妄,要磨一磨性子,養成溫柔敦厚的品性才是。”

  張丹楓道“你聰明過人,為師也喜歡,隻是越是聰明,越要講究品德,而品德也非單從紙上而來,也要融入到生活的點點滴滴。”

  王雲喃喃道“紙上學來終究淺。”

  他是無意中吟出來的,可馬上警醒,低頭道“弟子知錯。”

  張丹楓已經知道這個學生記憶過人,從他隻在門口站了一會兒,就可以把自己填的《浣溪沙》背誦無誤就可見一斑,這樣的學生如何可以把學到的,用在生活中的善行上,然後融會貫通,那倒是可值期待。

  張丹楓自己也是先學會玄機門的武功,再融會貫通《玄功要訣》,隱隱有自成一派之相,因此麵對這樣的學生,倒是覺得大合脾胃,宛如又是一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