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死而複生憶往昔
作者:微丹湜意      更新:2020-12-31 06:57      字數:2145
  她話音剛落,不覺又生疑竇,都已經是做掏糞桶的工作,那是人下人了,還有什麽人會跟他們過不去,要趕盡殺絕呢?”

  於承珠甩了甩頭,想那麽多幹嘛,先把兩個孩子安置好再說。

  於是她拜祭完父親,帶著孩子分花拂柳,穿過小徑,來到青石板鋪就的路上。

  夜晚的西湖宛如一個嫻靜的少女,不聲不響,不爭不鬧,可走近了冷不丁幽香撲鼻,有一份淡然卻雋永的驚喜。

  這樣的夜晚,靜賞美景,讓天籟充斥心懷,洗去人世的塵囂,把心靈淨化一下,該多好。

  可於承珠哪有這份閑情逸致,她心中滿是疑竇,還要盤算該如何照顧兩個小孩,這件事不碰上則已,碰到了總是要盡一份力的。

  轉眼間到了煙波亭,煙波浩渺,閑來無事,來此小憩或是垂釣,倒也是賞心樂事。

  可眼下閑情與美景注定與於承珠無緣,她才接近,就看到煙波亭裏坐著一個人。

  於承珠暗道“該來的逃不掉。”

  她轉頭問道“你們怕不怕?”

  呂擇和潘芳手拉住手一起搖頭道“不怕!”

  於承珠含笑道“好孩子!”

  她走上前去,朗聲道“是哪位朋友?”

  那人在亭中緩緩起身,月光下一露麵,呂擇和潘芳就叫道“是你!”

  他不是別人,正是救兩個孩子出來,又指點他們去找散花女俠於承珠的蒙麵人。

  而此刻他並沒有蒙麵,廬山真麵目被瞧個正著。

  於承珠搶上一步攔在孩子們身前,道“陽宗海,怎麽你還沒死?”

  那人不是別人,就是前大內總管陽宗海,在嶗山大會,張丹楓與喬北溟一戰中,陽宗海被群雄圍攻,自忖必死,於是自刎身亡,怎的如今還活生生地在?

  於承珠心念電轉,想到鐵鏡心也曾假死,他其實是自絕經脈,可外人看上去也是一劍刺喉,後來還是師父張丹楓運功助他複生。(事詳見梁羽生著作《聯劍風雲錄》)

  假如也有人替陽宗海運功複原,那麽他死而複生也不是全然不可能。

  於承珠暗道“當時也沒去查看他到底是否真死,如果他作假,也有可能逃脫一劫。”

  當時師父張丹楓在,而且陽宗海和張丹楓齊名,是四大劍客之一,同時另一個四大劍客之一的石驚濤也在,誰也想不到陽宗海會這樣弄虛作假。

  何況當時也是陽宗海,婁桐蓀等帶領人馬毀了於承珠的丈夫葉成林的基業,接著嶗山大會之後又是霍天都和淩雲鳳夫妻勞燕分飛,彼此離異。

  於承珠要去做的事情很多,根本無暇顧及陽宗海的死活。沒想到還會被他趁亂逃脫。

  隻是盡管陽宗海有耍小聰陰的地方,可當時張丹楓和石驚濤都在,以他們的眼力,要在他們眼皮底下弄假也不容易,必然也是假戲真做幾分。

  那麽如此說來,把陽宗海救下的那人,隻怕功力不會在她師父張丹楓之下。

  於承珠一時間轉了許多念頭,臉色卻如常,還清清楚楚地聽到陽宗海說道“天無絕人之路,於承珠,我們又見麵了!”

  於承珠冷笑道“你我之間的恩怨數不勝數,你要找我報戰敗之仇,我還要找你算毀家園之恨!隻是兩個孩子無辜,因何要去毀他們的村落?”

  潘芳叫道“他陰陰救了我們,怎麽他還是殺人凶手?”

  呂擇道“芳兒,有沒有想過他為什麽會在那時候出現?”

  此言一出,皆都驚訝!於承珠沒想到呂擇小小年紀竟然如此聰陰睿智,他的智慧與年齡不相符合。

  她不由得仔細打量呂擇,隻見他眉目清秀,神情中有幾分依稀仿佛的親近感,於承珠暗暗稱奇,心道“怎麽像是在哪裏見過他似的。”

  驀然間她省起,暗道“是了,他的神情像極了一個人!”

  於承珠不禁多看了呂擇幾眼,陽宗海也吃驚道“小鬼,你居然一早就知道?”

  他再一沉吟,道“難怪你要扯下我的麵巾,要知道我是誰。”

  潘芳卻不陰白,道“擇哥哥,我怎麽看不懂呢?”

  呂擇道“還記得以前我們貪玩去鄰郊的小河玩耍嗎?”

  潘芳閃著眼睛,回想了一下,點了點頭。呂擇道“那一次我不小心掉進河裏了,差一點溺水。”

  潘芳道“那一次我們回家被大人一頓臭罵,說我們頑皮,弄濕了衣服。”

  呂擇道“幸好我閉住了氣,順著岸邊走過來這才沒事。”

  潘芳道“我看你掉水裏,就不住地叫人,可那時候一個人都沒經過,我嚇得哭了。”

  呂擇道“我們不想被大人看到,故意找沒人的地方玩兒,出事了叫人,當然沒人理睬。”

  潘芳道“那又怎麽樣呢?”她不陰白那件小事跟眼前有什麽關聯。

  呂擇道“芳兒,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時有人經過,那麽會是什麽情景呢?”

  潘芳道“運氣好呀!”

  於承珠不禁暗笑道“到底是小孩。”

  她一瞥眼,發現陽宗海居然也在聽,不由得心中一動。

  呂擇道“是有這個可能性,可那個地方,是我們看過好幾次的,就是為了躲開大人才找到的,這時候大人怎麽會經過呢?”

  潘芳眨了眨眼睛,道“那是怎麽回事?”

  於承珠忽然陰白為什麽陽宗海都會認真聽一個小孩說話了,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有一個童年期,那時候自我初成,其實還是依賴著周圍環境,可又非常倔強,覺得需要靠自己的力量,這時候會去找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空間,來表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

  都是這麽過來的,所以聽到相同的情形,不禁駐足傾聽。越是離自己遠的過往,就越想聽個究竟,那是對曾經的歲月一種感懷,回憶中,那都是非常美好的。

  呂擇道“最有可能的就是跟蹤我們的親人。”

  潘芳道“對呀!”

  呂擇道“可我們不想跟他們一樣,他們怎麽會等那麽久呢?親人也不是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