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作者:旺仔很忙      更新:2020-12-30 18:33      字數:2216
  天正帝最終還是沒有像顧弘禎想的那樣,給顧容與扣下十惡不赦的罪名,畢竟顧容與的軍功擺在那裏,真的做得太過分,引起軍隊的不滿,造成嘩變就不好了。

  所以他采納了一部分盛雲瑱的意見,在口頭上大肆讚揚了顧容與,和上一次斥責顧容與在洪災中的表現截然不同,而且給顧容與賞賜了一批足以讓人眼紅的金子。

  當然這筆金子讓戶部大出血了一番,磨著牙才能擠出來這麽一點點,不過天正帝顯然是滿意的,至少在麵子上說得過去了。

  他把其他將領士的封賞都提了一些,平衡了兩邊,讓邊關的將士對他無話可說。

  天正帝的做法也讓內閣的幾位老臣鬆了一口氣,總算不用再想辦法平衡如何賞賜邊關將士了,否則真按照天正帝心裏想的做,將來事情傳出去,挨罵的還得是他們。

  現在天正帝自己提出這個辦法,到時候他們隻要不承認,自然也就罵不到他們腦袋上。

  事情冤有頭債有主,到時候別找到他們身上就行。

  前往益州頒旨的也是顧容與的老熟人,內侍省少監元祥。

  元祥接到這個差使的時候,可沒有上一次心情那麽好。

  上一次發了水患,誰都知道不是顧容與的責任,雖然通篇聖旨上都是罵顧容與的,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事兒不怪他,所以並不得罪人。

  元祥去了安慰顧容與兩句,還能得一個雪中送炭的溫暖,顧容與和他還能交好,這是個穩賺不賠的差事,所以當時大家都往後退的時候,元祥自告奮勇接了聖旨去益州傳旨。

  但這次事情不一樣,這一次大家都知道顧容與有功,天正帝卻並不想讓顧容與獨領這份功勞,所以他想辦法把顧容與的功勞平攤到了其他將士身上。

  這聖旨說白了是得罪人,誰去頒旨誰倒黴,就算是天正帝將所有功勞都均攤了,對於邊關將士來說,那些大老粗們隻能想到的是,帶領他們打勝仗的世子爺得到的待遇不公平,他們心裏不痛快,難道就會給傳聖旨的少監好臉色看嗎?

  別看他在江陵,上麵靠著幹爹徐大伴很風光,到了邊關,照樣得夾起尾巴做人,那些大老粗講不通道理,一個弄不好,他都怕自己沒辦法活著回來。

  元祥嘴裏直發苦,苦著一張臉看著徐大伴,“幹爹,這事可真不是人辦的,我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怎麽張這個嘴呀!聖旨宣讀出去,到時候邊關將士有點什麽想法,我可怎麽辦呢?”

  元祥說的委婉,但其實意思是很明顯的,聖旨好宣讀,照著念就行了,到時候軍隊要是有什麽變故,元祥不止在天正帝這裏沒有好果子吃,很可能為了平息眾怒,就直接把他當替罪羊推出來,“哢嚓”一刀砍了腦袋,他到地府去都是個冤枉人。

  徐大伴重重拍了一下元祥的後腦勺。

  “臭小子,嘴上又沒把門!都做到少監的位置了,怎麽腦子還這麽死!原來看著你挺機靈的,怎麽現在反而木訥了?什麽叫做不好辦?你代表的是聖上,聖上什麽時候錯過?皇恩浩蕩,他們謝恩都來不及,還能有什麽想法!你就不會自己想想怎麽說嗎?實在不行就去找世子爺訴訴苦吧,白瞎你和世子爺關係那麽好了,這種時候不用還想等什麽時候用?”

  徐大伴的幹兒子很多,但唯獨元祥入了他的眼,主要這小子也確實是機靈,八麵玲瓏,誰都不得罪。

  這種不討好的差事,讓他去,機會把握的好了,以後元祥也不是不能坐他現在這個位置,徐大伴是有意栽培他,所以才又選了他。

  元祥當然知道自己幹爹的一番苦心,但幹爹的苦心雖然好,聖旨卻說的不是人話。

  但是他身為奴才這話不好說,隻能在心裏轉一遍,舔著臉,笑嘻嘻的對徐大伴說:“什麽事情都瞞不過幹爹的眼睛。”

  他和顧容與關係不錯,在太極宮裏沒幾個人知道,沒有想到徐大伴一張嘴就把他的底給透了出來,可見他平時做的那些事情,徐大伴都看在眼裏。

  元祥開始在腦子裏回憶,他有沒有做出過什麽對不起徐大伴的事情,好在他為人比較謹慎,從來不做忘恩負義的事,所以徐大伴才會對他這樣滿意。

  “到了那邊腦子靈活一點,這點小事還用我親自交代嗎?”

  徐大伴點了點他的腦袋,意味深長的說。

  元祥帶著聖旨和賞賜的金銀到了益州,顧容與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帶著眾位將士在城門外等候。

  元祥一路走來,卻發現益州這邊已經看不到戰火的痕跡,不由得嘖嘖稱奇。

  “世子爺果然治下有方,這才多長時間,我看百姓們就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生活,臉上也看不到一點驚慌之色,好像這邊都沒有戰事發生過一樣。”

  他和顧容與互相見禮之後,相攜往城中走,一邊走一邊不輕不癢的拍了顧容與一個馬屁。

  “元少監謬讚了,在邊關這邊戰事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我隻能想辦法讓百姓盡快恢複生活,忘記戰爭中帶來的傷痛,我希望以後邊關的戰事能少一些,讓百姓再也不用忍受戰爭的痛苦。”

  顧容與客客氣氣的說。

  元祥一見麵就如此恭維他,肯定是皇上那邊又做了什麽對他不太好的事情。

  顧容與隻用看元祥的態度,就能把天正帝的意思猜個七八成。

  他臉上不動聲色,心裏對聖旨也沒多大期盼,隻要打勝了仗,不問罪於他,其他就都不是大事。

  他和元祥一路客套著進了城,顧容與準備好了迎接聖旨的桌案香爐等東西,跪下來,聽著元祥將聖旨宣讀了一番,內心毫無波瀾。

  事情確實也如他所猜想,天正帝也怕他功勞太大,再封賞會難以控製,所以極力淡化他的功勞,並且把這份功勞分潤到了其他將士身上。

  倒是黃明因獲得福。

  天正帝認為黃明是有個真本事的人,在江陵當官簡直就是浪費他的才能,所以將他扔到了郢州做刺史。

  郢州乃是九省通衢,郢州刺史乃是肥差,黃明這一番倒是賺了。

  但是趙奉等人聽完了對顧容與的嘉獎之後,頓時就不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