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0章 國之重器
作者:甲青      更新:2020-03-16 07:01      字數:4781
  蜀漢之莊稼漢最新章節

  讀書人?

  什麽讀書人?

  不會拿刀砍人的讀書人我要來幹嘛?

  馮永對那些斯文的讀書人不屑一顧。

  後漢儒學興盛,本意是好的。

  因為儒學易於教化百姓,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加穩定。

  但等世家大族逐漸壟斷了知識傳承以後,味道就開始變了。

  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袖手清談,坐而論道,浮華交會,互結朋黨。

  當此等風氣越來越烈,終究是造成了兩晉時期的清談之風。

  務實?

  那等世俗濁事,豈能沾染吾身?

  當然,並不是說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就全部是這種廢物,但浮華清談之風確實是他們這個階層引領的。

  要不然,肚子都填不飽,誰有心情去吹牛逼?

  隻見馮永正色道,“老將軍,即便是曹賊,亦知浮華清談,有礙國事,何況大漢現在明清吏治,厲行簡樸?”

  北方中原是世家的天下,所以這種風氣是最嚴重的。

  從曹操到曹丕,都曾下令罷黜這種風氣。

  也幸好如今的大漢,根本就是一群草根搭夥創立起來的。

  再加上諸葛老妖的身體力行,簡樸務實之風還是占了主流。

  “無論是南鄉的士卒也好,南鄉學堂出來的學生也罷,他們可為民吏,可為農官,可為匠官,皆是為國出力,為民謀福。”

  “獨獨不能做的,就是浮華清談,不通事務。”

  敵人有這種風氣我很喜歡,但興漢會體係出來的人誰要沾染這種臭毛病,看老子怎麽抽死他!

  說到這裏,馮永指著下邊的正在進行最後檢查流程的工程營,“老將軍莫要小看這等拋石車。”

  “永在這裏就說句大話,這種拋石車的問世,隻怕以後我們要麵對的,就是一種新式的沙場征戰。”

  元蒙正是利用這種拋石車,攻陷了樊城,逼降了襄陽,南宋最重要的兩座前線城池的陷落,正式拉開南宋滅亡的帷幕。

  這種拋石車,被稱作是兵器改革的奇跡。

  因為它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大炮。

  而馮永手裏,掌握的,正是這種冷兵器時代的奇跡武器。

  也就是說,除了那種城牆極為雄厚的大城,或者是有著優勢地利,導致這種拋石車無法發揮作用的城池。

  那些建在交通要道上的普通城池,再也不能成為防守方的最大倚仗。

  小城守幾天,大一點城池也就是十幾天,必然會有一處城牆被砸塌。

  這就逼得守軍不得不出城野戰。

  野戰技術誰家強?

  諸葛八陣圖,騎兵三件套。

  除非築城技術再一次大跨越,或者守城技術有了巨大的提高,又或者戰爭形式再發生變化。

  否則配重拋石車永遠都會是冷兵器時代守城方的噩夢。

  比如說水泥?

  然而手裏有豆腐渣水泥的馮永表示,誰敢拿這種水泥當蓋房子的建築主要材料,房塌人死不關我事!

  聽到馮永說出這等話來,不說是與他一直互相看不順眼的魏延,即便是趙雲,亦是覺得這種話有些過於托大。

  “看來你還當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說的是大話。”

  魏延忍不住的大笑起來,他擺了擺手,“罷罷罷!這等大話莫再多說。”

  “且速速看完你這些東西,吾還要回去想法子如何破榆中金城兩城。”

  趙雲聽到魏延這個話,微微一皺眉,說了一句公道話。

  “工程營去年在隴關、上等地皆是出彩,即便不如馮永所言,想必也有獨到之處。”

  馮永冷笑一聲,懶得去接魏延的話。

  他從來就沒有想當然地認為自己說上一句話,就能強行改變這些老將的思想觀念。

  事實勝於雄辯。

  底下很快又起了三座拋石車,加起來一共五座。

  看到下方已經在待命,馮永問向趙雲:“老將軍想要打哪裏?”

  “那箭塔有多遠?”

  趙雲指了指那堵城牆前麵豎著的那幾座箭塔。

  馮永翻了翻本子,回答道:“最近的有一百五十步,最遠的有兩百步。”

  這是按真實攻打營寨時的距離來設計的。

  當然,若是兩軍相持時,還會在營寨外圍挖一道壕溝,免得被一下子突到營寨下。

  守在箭塔上麵的弓弩手居高臨下,可以很方便地射箭。

  若是有一方利用地形防守不出,進攻方還可以把箭塔建到對方營寨前,壓製住營寨內敵人的活動。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製高點。

  “就先試試它們。”

  趙雲說道。

  命令很快傳了下去。

  測距,瞄準,調整拋石車的配重和杠杆長度……

  經過北伐一戰,投入了實戰的工程營針對戰場上出現過的各種問題,很快對拋石車進行了改進。

  配重拋石車的優點就在由於使用恒定的配重,而不是互相牽扯的拽索,所以每次施力都相差無幾。

  如果再控製好石彈的重量,那麽便可減小彈落點的散布,從而反複擊打一個較為固定的目標,提高攻擊效率。

  而這一切的數據,都可以通過不斷地測試得出結果。

  所以各個拋石車的車長手冊上的各類常用數據已經比較齊全。

  根本不用再試射,一塊石頭很快呼嘯著擦過箭塔的一個角,然後第二塊石頭正正命中,生生砸毀了箭塔的一根支柱。

  最重要的不是這個。

  重要的是大夥即便是坐在上頭,也可以聽到那尖銳的呼嘯聲。

  當石頭落到地麵時,又是轟隆作響。

  驚得趙雲有些遲疑不定,光聽這個聲音,他就知道這等拋石車力道極強。

  後麵十來塊石頭接連飛出去,箭塔很快就轟然倒下。

  趙雲看到這一切,他終於忍不住地站起來,極目遠眺。

  一般說來,拋車一般都是數十數百一起使用,才有足夠的威力因為準確度實在是過低。

  很明顯,馮永手頭上的這種拋石車,不但威力強大,而且準確度極高。

  “試試兩百步的。”

  趙雲迫不及待地說道。

  兩百步是強弩的距離,若是兩百步內也能有這等準確度,至少在兩軍對峙的時候,敵軍就無法安然地呆在營寨裏。

  火力繼續向前覆蓋。

  當最遠的箭塔也倒下時,趙雲猛地一擊掌,臉上喜動於色。

  隻見他轉過頭來對馮永說道:“單是如此,就足以稱之為軍中利器!”

  魏延雖然沒有說話,但臉上的驚疑之色怎麽也掩不住。

  普通的投石車,換個十幾斤的石頭,也能投這麽遠。

  但威力肯定不足,而且需要的很多人力一齊拉繩索,準頭又太差,很是麻煩。

  哪像現在這樣,不但威力大,而且操作比起以前,簡單方便。

  趙雲又指了指前方的城牆,問道:“那裏有多遠?”

  “三百步。”

  “好,繼續砸它!”

  趙雲很是高興地吩咐道。

  “老將軍,若是要砸城牆,這幾個拋石車隻怕威力不足,少說也要上百座,而且需要更大的車子。”

  馮永解釋了一聲。

  “還有更大的?”

  趙雲轉過頭來,眼中爆出異樣的亮光,花白的胡須在微微抖動,顯示主人的激動。

  他有些不相信地看向底下的拋石車。

  必須要安放底座的拋石車已經算是比常見的投石車大了一號,居然還有更大的?

  得到了馮永的肯定回答,趙雲哈哈大笑,指了指城牆,“快,快,先砸它兩下再說!”

  然後他又眯起眼,“那城牆上麵似乎有一個白圈?”

  “咳,正是。那是他們平日裏用來嚐試瞄準的點。”

  馮永臉上略有尷尬之色。

  “好,就砸那個點。”

  趙雲點頭,“你們先砸,待會老夫再去看,此物能否對城牆造成威脅,我自有判斷。”

  三百步開外,若是還能做到如此準確,隻要連續數日乃至數十日地落到同一處位置,再加上這等拋車的威力,還真有極大的可能砸開城牆。

  下邊的拋石車開始把杠杆和配重都加到最大,就連石塊,也有一百斤重(漢斤)。

  巨大的石塊帶著風雷之聲,砸到那個白圈附近,轟隆作響,如同天空響起了悶雷。

  趙雲搭了涼棚,看到城牆冒起一陣煙塵。

  緊接著,連二接三的石塊砸過去,皆是落在同一個大概位置。

  “好極!好極!”趙雲連連讚歎,“但凡城牆者,上薄下厚,衝車撞車,多是唯能衝撞城門。”

  “如今這拋石車若當真能砸破上方城牆薄弱之處,再架之以雲梯飛梯從塌口入,則城破易矣!”

  大晴天的,雷聲轟隆不絕,趙雲極是高興,他讓馮永下令停止拋射,然後下了高台。

  先是走到那那殘缺不堪的箭塔下邊,看了看隻剩下半截子的箭塔,再看看散落在不遠處,深陷入土的石塊。

  他甚至還彎下腰去,嚐試著搬了搬,這才站直了身,大笑道:“好啊,好!”

  跟在他身後的眾人都齊聲笑了起來。

  看到趙雲向那堵城牆走去,馮永連忙勸說道:“老將軍,此牆被砸過,還是小心些。”

  趙雲擺擺手,“我信得過南鄉工程隊的活。”

  馮永:……

  趙雲站在高大的城牆下麵,隻見散亂的石塊掉在城牆根下。

  他再抬起頭,看向那個大大的白色圈圈,裏頭寫了一個字:拆。

  “拆”字以及它的周圍,有不少被砸的痕跡,甚至還有兩個淺淺的坑,隱隱可以看出有小小的裂痕。

  看著眾人都抬頭看那個“拆”字,馮土鱉磨磨蹭蹭地跟過去,“老將軍,這兒有點危險,咱還是先離開這裏……”

  趙雲沒理他,好一會這才突然歎了一口氣,“老夫征戰一生,自以為也算是熟知征戰之事,沒想到眼光居然還不如一個小輩。”

  雖然是歎氣,但語氣卻是不勝歡喜。

  倒是魏延,臉色變得有些難看打臉來得太快,滋味不太好受。

  趙雲自顧指了指那個“拆”字,問道,“吾觀這城牆,是不是曾修補過?”

  馮永看了看上頭,總是覺得有些不保險,聞言連忙回答:“正是。”

  “就是被你那個工程營的拋石車砸塌的吧?”

  “對。”

  趙雲滿意地點了點頭,轉過身來,無比讚賞地看向馮永:“用了幾台拋石車,砸了多久?”

  “呃……”馮永一時語塞,連忙翻了翻阿梅先前遞給他的本子。

  果然沒翻幾頁,就看到了裏頭的記載:“共用了一百台,最長者十二日,最短者不過七日。”

  當他看到底下還有一句注釋,連忙又補充道,“老將軍,這堵牆是按普通的城牆標準築成。但那些特意加固的,則尚未測試過。”

  漢代的城牆遠沒有後世那般成熟,基本都是用粘土夯築而成。

  區別就在於,城牆的厚度與夯築城牆的堅固程度。

  比較特別的,也就是極少部分城池才會有部分包磚。

  所以現在大部分城池在配重拋石車麵前都隻能當弟弟!

  “這就夠了!”趙雲豪氣地一揮手,“吾從未聞有人能用拋車破城者,爾今你是第一個。隴關、上之傳聞,確矣!”

  趁著眾人心情欣賞拋石車肆虐的痕跡,薑維偷偷地摸了摸城牆,又跑到側麵看了城牆的厚度,確認這是一堵真正的城牆。

  想起趙老將軍方才的感歎,再看到護羌校尉府的張嶷、句扶、霍弋等人皆是神色不驚。

  他終於忍不住用驚駭的目光看向馮永。

  馮君侯練軍有方,用兵不俗,加之麾下虎狼之士,將士用命。

  若是再兼之攻城無不破之勢,非世之名將者,誰敢擋之?

  趙雲在連連稱讚之下,直接拉著馮永的手,讓他跟自己並排一起走,回到拋石車的旁邊。

  士卒沒有下一步的指示,皆是筆直列隊。

  若是換了其它時候,趙雲少不得又要多看幾眼這些士卒。

  隻是此時,他的目光早就被拋石車給吸引住了。

  他圍著車子,如同看到心愛玩具的小孩子,東摸摸西摸摸,然後又抬頭看看,比劃了一下高度,似乎怎麽也看不夠。

  “這等利器,配以這等士卒匠官,確實應當。”趙雲點點頭,“若是換作普通士卒匠人,可操乎?”

  馮永搖頭:“操不來。即便是把這車子拆了,讓其他匠人按模樣做出來,威力也會有所下降,而且這車子如何操作,也有規矩的。”

  “同樣的車子在工程營的手裏,和在其他人手裏,威力大不相同。”

  配重拋石車的製作和操作,需要一定的數學、物理、幾何等基礎知識。

  普通工匠在有拋石車原型機的情況下,確實可以做出個大概模樣的配重拋石車,但他們肯定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

  馮永又怎麽可能會讓這種東西完完整整地流落在外頭?

  至於發石操作,那就更複雜了。

  單單是參數編寫,既識字,又會算學,還能看得懂手冊術語的士卒……百分之百隻能出自工程營。

  “此物,國之重器是也!”趙雲拍了拍拋石車,又看向那些士卒,“馮君侯所領營隊,實乃大漢強軍是也!”

  士卒們聽到大漢征西將軍的話,臉上都快要發出光來。

  至於魏延,他的臉色就精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