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1章 明君良臣
作者:甲青      更新:2020-03-16 07:01      字數:2398
  蜀漢之莊稼漢最新章節

  玩遊戲的時候,普通玩家對上人民幣玩家,有的人會喊“666”然後跑上去抱大腿。

  有的人則會酸酸地說一句,有錢了不起啊!

  更有些追求上進的人會想著,老子技術那麽高,要是再充點錢,說不得就能“取而代之”呢?

  但不管是普通玩家,還是普通人民幣玩家,亦或者是土豪人民幣玩家,都極為憎惡最後一種玩家。

  那就是掛逼。

  別人投再多錢也總還是按遊戲規矩玩,掛逼進來就是打算毀滅整個遊戲的。

  雖然非法穿越客馮土鱉這個掛逼的功能被限製得有點多,不能懟天對地懟空氣,開無敵掛之類的。

  但也不是諸葛恪這個隻開了首充的玩家所能比的。

  雖然費剛來的時候,諸葛恪也曾寫過詩賦:爰植梧桐,以待鳳凰。有何燕雀,自稱來翔。何不彈射,使還故鄉。

  流芳百年說不上,但流芳個四五年,估計還是可以的。

  可惜的是,掛逼的一句“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就足以秒殺他這篇詩賦不知幾何。

  梧桐哪比得過“回日之高標”不是?

  再說了,還在等待的“鳳凰”,怎麽也不可能比得過在回日高標上翱翔的六龍啊。

  所以先前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又以機變著稱的諸葛恪,在掛逼的降維打擊下,居然有些狼狽不堪,滿麵羞慚而退。

  待他回到太子孫登身邊坐下,孫登強自一笑,悄聲地安慰道,“漢使欲抑元遜,故譽那馮永太過,元遜不必放在心上。”

  當然,語氣頗有些酸溜溜的。

  畢竟當年孫權替子向關羽求娶虎女,可不正是如今的吳國王太子麽?

  孫登此時聽到她居然嫁人了,心裏要是沒點什麽,那才是不正常。

  他在心裏安慰自己:不過就是一個巧言令色之輩罷了,何足道哉?

  同時又有個隱隱地想法,就是不知當那虎女得知自己成為王太子後,是不是後悔當年未嫁給自己?

  太子賓客謝景看到諸葛恪和太子神色,知兩人皆心有不悅,便笑道,“誰人不知漢政皆控於諸葛亮之手?”

  “那馮永既無令名,加之年少,何以能越過漢國諸多元老將臣,參與商議國事?故在某看來,太子言漢使譽馮永太過之語,對矣!”

  另一位太子賓客範懼也開了口,“即便那馮永封侯了又如何,亦隻不過是蜀地無人,讓巧言令色之徒幸進罷了。”

  “元遜英才卓越,又怎麽會輸於這種人?隻是江東才俊太多,元遜未得時機罷了。”

  “依某看來,吳王待元遜甚是不同於旁人,何不請求吳王,尋得外出領軍的機會?”

  孫登方才因為聽到虎女,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又欲安慰諸葛恪,所以才一時口快,說出一番話來。

  沒曾想身邊的賓客們卻順著自己的口氣,刻意貶低馮永,這讓他微微有些不安。

  雖然這種話聽著是舒服是很舒服啦,可是這樣背後詆毀他人,未免有失君子之風。

  待聽到範懼的建議,孫登連忙接口道,“這個提議不錯。若是元遜有意,到時我可以親自向父王請求。”

  “好,那臣就多謝太子殿下了。”

  諸葛恪本就剛愎矜傲,今日已經被費激起了傲氣,有心要與那馮永較一高低,倒也沒有拒絕太子的好意。

  不過因為費的這一番言論,吳國眾臣因為石亭之戰而帶來的驕矜之氣,稍有收斂。

  待宴會散去後,孫權拉著費的手不願意放開,“先生乃是淑德之人,日後必將成為漢國的股肱重臣。此次回去後,恐怕不能常來東吳了。”

  說著,令人將自己常佩的寶刀拿來,贈予費。

  費婉拒道,“不才,何堪當吳王之盛譽?然而刀是用以討不庭、禁暴亂之物,但願大王可以勉建功業,同扶漢室,如此則臣雖暗弱,也不負這次東顧貴國之行。”

  孫權此時已有稱帝之心,聞言隻是打了一個哈哈,卻是沒有正麵回答費的話,然後又轉了一個話題。

  “吾聞貴國的馮侯文武皆備,乃是世間少有的才俊。太子登與之年紀相近,可惜卻是太過於愚昧。若是馮侯有空,不妨讓他到吳國來,也好讓太子登學而為友。”

  “吳王既有命,回到大漢後,自會向天子與丞相稟明。至於天子與丞相如何裁決,卻非所能左右。”

  費回答道。

  “如此便有勞了。”

  孫權點頭,這才令人把費送出宮去。

  宮門外,陸遜的車駕一直在等候,看到費出來,陸遜便親自邀請費上車,“文偉與我同行如何?”

  “大將軍既有所命,豈敢不從?”

  費連忙說道。

  兩人上了車,車輪開始轉動,大青牛在青石上敲出“嗒嗒”的聲音,緩緩前行。

  費端坐不動,看向陸遜,“大將軍可是有事要與說?”

  “倒是沒什麽大事。隻是今日聽漢使在宴會上,提起蜀地年輕才俊,所以心有所感,想問問漢使對太子的賓客們是什麽看法?”

  陸遜溫和一笑,溫雅有禮。

  點評人物,本就是這時代的風氣。

  太子宮的賓客,年紀大多都與太子相差不遠,如不出意外,二三十年後,這批人將會是國之重臣。

  陸遜此言,看起來是想與費點評江東下一代的年輕人物。

  隻見費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東宮多士,賓客滿門,江東多才俊,實是不虛。”

  陸遜搖頭,微笑道,“文偉何其不實也!方才在宴席上,僅舉馮侯一人,便力壓東宮賓客,多士哉?”

  “隻是一時口快耳。”費麵色從容,“就拿驃騎將軍之子諸葛恪來說,年紀輕輕便才博果辯,論難鋒至,同齡人中,已經算是少有之輩。”

  陸遜卻是不同意費所言:“東宮賓客,皆以諸葛恪為首,其人確實才高,但過於剛愎,不知收斂,而且生性粗疏,易被人所趁。”

  “至於賓客餘者,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更勿論能與馮候相提並論。”

  費心裏吃了一驚,他實是沒想到陸遜居然這般高看馮永,他心念電轉,“大將軍說了這麽多,卻是漏了一人。”

  “誰?”

  “太子。吾觀太子性謙而好學,與人親善,文章鑒識,超然卓絕,頗有君子之風。”

  費說出這番話後,即便如陸遜者,臉上亦是不禁露出笑意,“東吳能得太子如此,實是國家之幸。”

  說到這裏,兩人相視一笑。

  這下一代裏,一個明君,一個良臣,怎麽看,也是明君占優勢一些。

  費心裏卻是多想了一層,若是陛下能一直像現在這般從諫如流,誰強誰弱,誰能說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