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2章 述職?
作者:甲青      更新:2020-03-16 07:00      字數:2815
  蜀漢之莊稼漢最新章節

  趙家二郎現在當然是個好郎君啦,可是當年沒出息的時候,還不是時常跟一幫狐朋狗友胡混?

  如今混出頭了,總不能就忘了當年的小夥伴吧?

  於是就有不少人拐彎抹角地找上門來,想要與馮土鱉搭上關係要是從馮土鱉手裏拿到羊毛布,吃個滿嘴流油那還不是閉眼就能做到的事?

  看看現在的黃家?

  看看現在的李家六房?

  更不用說提前塞了關家三娘子給土鱉的關家,兩年前府門口的柱子掉了漆都沒錢收拾。

  現在呢?

  一水油光閃亮的大紅柱子,日頭照下來就差點亮瞎了眼!

  趙二郎是個講義氣的,隻說了等兄長回錦城定會跟兄長提一聲,但同時也說了不保證兄長會答應。

  “二郎隻要答應說一聲就成,答不答應兄長自有計較。”

  來人連馮土鱉的麵都沒見上,就已經親熱地叫上了一聲兄長。

  馮永聽了李遺這麽一說,這才知道原來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竟然就有了這麽多人願意喊他兄長。

  當下有些感慨,心想錢當真是個好東西,怪不得後世有個馬爸爸。

  同時又問向李遺,“文軒你看我應不應該見上一見?”

  李遺顯然對此事早有計較,“小弟覺得兄長還是見一見為好。義文答應下來的人,都是挑過的。”

  “要麽是家中隻有個空名頭,實際上家境已經沒落了的,要麽幹脆就是家中長輩已經去了,隻能由自己小小年紀就要出來打拚的。算起來,不用擔心我們幾個壓不住。”

  “單單這南鄉之事,我們兄弟幾個就已經有了力不從心之感。兄長回錦城前,拿了兩三百條人命去祭爐,這人手越發的不足。要是得了那些人的助力,這補充起勞力來,那也會方便不少。畢竟他們家裏就算是沒落了,但門路總是還有一些的。”

  “文軒能考慮到這些不出奇,沒想到義文自個兒在錦城也能考慮這個。”馮永心裏有些欣慰,既然李遺說出這些話,那自然是和趙廣商量過的。

  “既如此,那就找個時間見上一見。不過近日恐怕沒空,待過些時日吧。”

  “小弟明白,回去後就去給他們回個話。”

  沒空見別人,自然是因為要先去見大漢丞相。

  送完了趙廣,丞相府很快就派人過來傳話,要馮永第二日進府述職。

  很正式的傳話,但會見時卻一點也不正式。

  地點是在丞相府的後院廂房裏,不是在丞相處理政務的書房。

  諸葛亮隨意地坐在上頭,旁邊還有他的媳婦,黃月英。

  旁邊的案幾甚至還有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漢子,看到馮永到來,還對著他咧嘴一笑。

  此人姓蒲,名元,字……不知道。

  “見過丞相,見過夫人,見過這位蒲先生。”

  沒辦法,禮不可廢。

  當晚輩就是這樣麻煩了,見到誰都要行禮。

  諸葛亮剛要說話,黃月英就滿臉堆著笑搶先說道,“到這這府上,還這麽拘禮做什麽?隨意點就是了,快坐下。”

  大漢丞相抽抽嘴角,微張的嘴沒閉上,隻能先拿起碗喝了一口水。

  本以為這次來,是要正正經經地述職,馮永還特意準備了好久,沒曾想卻是個拉家常的。

  而且看這局麵,黃月英果然不愧是站在大漢丞相背後的那個女人。

  馮土鱉果斷拋棄了諸葛老妖,直接抱黃月英大腿,“永遵夫人命。”

  “這位蒲先生,你也是見過的。也不瞞你,我是要叫一聲師兄的。所以在座的,都是自己人,你也不用拘束。”

  聽了黃月英的話,馮永心裏吃了一驚,心想這蒲元的來頭這麽大?

  “這次叫你來,就是想聽聽你是怎麽說那個南鄉縣的。他人嘴裏說出來,總覺得隔了一層霧,看得不真切。”

  黃月英看到馮永坐下後,這才繼續開口道,“你是不知道,如今這個南鄉縣,什麽樣的傳言都有。說是妖魔橫行的,說是神仙降臨的,說是不守規矩的……”

  “真是讓我越聽越好奇,前幾日在你莊子上沒機會問你,今日正好你過來,好好與我們說一說。”

  馮永瞄了一眼諸葛老妖,隻見他雖然沒有說話,但卻是一副側耳傾聽的模樣。

  明白了,看來這是諸葛老妖拉不下臉麵問出口的話,讓黃月英出麵問了。

  “夫人想聽什麽?”

  “什麽都聽。要不先說說那條用一整塊石頭鋪成的路?”

  “夫人,那不是用石頭鋪成的,那叫水泥路……”

  ……

  雖然是說給諸葛亮聽的,但黃月英同樣是興致勃勃,直問了不少的問題。

  連每生一個孩子就送一條狗都問為什麽,還問要是生了好幾個,下人家裏能不能養得活那麽多狗。

  絲毫沒有覺得她問的話裏有歧義。

  “回夫人,南鄉有牧場,看管牛羊是要用到不少犬的,工坊場占地也大,光靠護工隊是不行的。用犬就方便很多,而且到了晚上犬比人靈醒。”

  馮永說得有些嘴幹,舔了舔嘴,拿起碗喝了一口水,這才繼續說道,“那些下人的家裏,若是能養出一條好犬來,可以拿來換一年的口糧呢。”

  “就是養不出來,長得大一些,拿去換糧食也是可以的。有些家裏糧食夠吃的,冬日裏拿來當口糧,那也正常。”

  漢代養狗之風極盛,用途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拿來吃。

  沒錯,漢代的吃狗肉就和後世吃豬肉一樣平常。

  但馮永讓下邊的人養這麽多狗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手裏有牧場,需要牧羊犬。

  工坊也要看門狗,再加上山裏的礦場也需要看場子的狗,實際上如今南鄉養出來能派上用場的合格的狗,根本是遠遠不夠的。

  南鄉縣與其他地方不同之處,就是隻要上了戶籍,就不必擔心挨餓。

  隻有解決溫飽問題,才能考慮其他。

  人要先吃飽了,才願意養更多的狗。

  而且那些下人的家裏養出一條好狗來,上邊都會回收,價格還不低。

  若是被木兀哲看中了,一條好狗換一年的口糧不在話下。

  所以這其實也算是投資了。

  木兀哲就是最開始被半迫著投靠馮永的那個羌人首領,如今已經是牧場裏的狗管事。

  注意,這個狗管事是真狗管事,不是罵人的話。

  胡人有好些人會相狗,還會訓狗。

  這應該是他們在長期的放牧中培養出來的本領。

  聽說木兀哲的部族就是靠著自己養的狗躲過不少災禍。

  於是馮永就重新把他這個前首領拉出來,直接委命了一個狗管事。

  經那些胡人看中的,並訓練出來的狗,極具靈性,還能聽懂簡單的命令,已經有了後世警犬的雛形。

  “養個狗還有這麽多門道?”

  黃月英瞪大了眼,極有興趣地問道,“當真能用犬牧牛羊?那不和人一樣了?”

  不怪她這般問,因為農耕和遊牧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而且她又是南方人,沒見過遊牧民族,自然不知道放牧還有這麽多門道。

  就算在北方,這點手藝在貴人眼裏,也上不得台麵,隻配拿來一笑了之的事。

  而漢人的狗,除了看家,就是當儲備口糧,哪會想到養狗還有這麽多門道?而且也不需要這麽多門道。

  但這點手藝和這點門道在馮土鱉眼裏,那就是價值不菲。

  “也不是全部的犬都能用來幹這個,隻有少數的犬能勝任。而且體格要好,還要精心挑選,最後再加以訓練,這才能有這等本事。”

  “此事應該不假。”

  諸葛亮在旁邊聽了半天,此時終於開口道,“以前大漢軍中也有養犬,隻是後來麽,糧食都不夠吃,犬自然就養不下去了。”

  馮永聽到這裏,心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