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走進生活(一)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8 13:55      字數:2311
  出宮、回家。

  路過狀元樓,看到不少士子於上宴請,而東京城內的不少樂坊也人滿為患,李賢突兀想起。

  大宋天禧二年的省試,似乎於今日結束了。

  “也不知道唐雎他們幾人考得如何了?”

  眼前不由自主地出現了,於七日前,還在考試前來拜訪的唐雎一行人。

  放下車簾,收回掃在街市上的那些男女臉上的目光,李賢專注的在馬車內閉目養神。

  從唐雎等人對待他這個山長的態度不難看出,等至省試結束,定然會來拜訪,名次如何自會告知。

  現在要精心考慮的是,明日帶著趙受益該做些什麽,僅僅是坐在馬車裏,將之拉到城外收拾好的場地,欣賞春日的風光,做模做樣的練習下簡單的騎射嗎?

  當然不能!

  當然不能浪費這個機會!

  空談誤國,該怎麽充分利用這一日的時間,以及以後的每個休沐,讓出宮的趙受益學到一些有用知識,以便未來轉化成對方的治國理政經驗,這才是李賢考慮的主方向。

  國家的根本是什麽?

  不是士,而是民。

  出宮城,可不正是了解民生的一個機會……

  事情要比李賢預想的還要來得快。

  到了下午時分,在之剛剛返回李府不久,唐雎幾人就到了。

  手裏提著禮物,拜見了李父李母,後便於客廳之內,說道了下此番省考的考試。

  能看得出,幾人都是誌得意滿,相信此番定能踏入殿試。

  一行商討,轉眼天色不早,五人在李父的囑托下,以及李賢的挽留下,隻好一同食用晚膳。

  恰逢兄長李誌從府衙回來。

  對於李家李誌,這位連中三元者,唐雎更是聞名已久,隻是前幾次都是匆匆而來,未能相談。

  但在傍晚的一段時間相處內,這位大宋年輕的三元狀元郎,當即已經四品的官吏,每次言語,都給唐雎等人受益匪淺的感覺。

  看著唐雎五人告辭離開李府,這段時間一直精神緊繃的李家長子,難得露出了笑。

  “我雖不知季弟你所創之澄邁書院的具體教學,但從五人中,能看出他們求真務實的態度。而於基礎功夫亦是紮實,再也之應試技巧,更為充分。

  不說其他人,但論那位叫唐雎者,為兄敢肯定,此番若無意外,定然能高中進士!

  隻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澄邁書院素以科學,或是常人說的格物而聞名於世。

  出的才子越多,惹得麻煩恐將越多。

  季弟心裏,還得早有防範才是!

  還是前次與你嘮叨的那般,於之科學研究,如之你我年少時的那般搗亂,為兄可能認同,但不代表朝中人都會接受和認同。”

  這是朝中哪位大佬又盯上澄邁書院,還是盯上他李賢了?

  怎麽一如東京,麻煩事就多了起來,還真是懷念瓊州的悠哉生活……

  而對於兄長的提醒,李賢有一部分不認同。澄邁書院之所以弱小,現今還被當做格物之下的科學還沒有發展起來。最重要的,應該不是擔心書院出了進士,讓人警惕。而是擔心不能出太多的進士……

  隻有當澄邁書院,走出更多的進士,有了更多的官吏,甚至於在百年內,出現一位宰執,那才會真正的從大宋的高層,實現更廣泛的認同和變革。

  他絞盡腦汁的想讓大宋未來的皇帝,對科學產生好感,可不正是為了給科學的壯大,提供有利時機嗎?

  類似的預想,李賢有過很多。

  但兄長的忠言,不無道理,總歸是為了他這個弟弟好,李賢忙點頭道:“小弟受教!”

  考慮到明日趙受益的出宮事宜,以及心中的那個計劃,李賢還是打算讓兄長李誌參謀參謀。

  兄長做事很有分寸,而在對待大宋的未來方麵,兩兄弟的大方略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未來的儲君能早點親征,免得大權落於後宮,或是朝中的宰執手中。

  這兩者無論那一個,都沒有絕對的好處。

  草草說過,兄長李誌給了很多的建議。

  尤其對於李賢想讓六皇子於出城的途中,多了解大宋的民生,非常之讚同。

  在李誌早些年於信中就流露出的想法中,不難看出。他一直認為大宋皇帝趙恒,之所以大修宮觀,不顧民生之艱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身在大宋的高塔頂端,而未能真正的深入了解民生之艱難。

  身雖未入資善堂,但通過小弟李賢的敘述,李誌可是一直關注著六皇子趙受益的情況。

  從之小時候的願望開始,李誌便立誌當上大宋的宰執,輔佐大宋君王。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幻想中的君王的要求更高。

  這一番談話,李賢在兄長麵前是徹底敗下陣來。

  直到李府內外都亮起了燈,李誌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了話頭。

  “我想……兄長若是去當個讚讀,那情形,定然美妙!”

  李賢搖了搖頭,也回了自己的房屋。

  次日的郊外騎射訓練,多不會供給飯食。

  所以,當夜下,李賢便給廚舍吩咐,讓之第二日卯時就備好食物。

  皇帝對騎射訓練既然早早讓人安排妥當,那馬匹之物,當不需要李賢去考慮。

  於是,第二日卯時剛過,李賢吃過早飯,便讓李家的馬車送他去往資善堂。

  在休沐的這天,路上的馬車少了一大半。這也導致李家的車馬一路暢通無阻。

  原本正常上班日子,需要四刻鍾的路程,被縮短到了兩刻鍾。

  等到來資善堂的時候,天才麻麻亮。

  宮門外的小攤小販,也剛剛開張。

  早餐的香氣,順著空氣的流動,一直飄到了宮門之內,李賢甚而能聞得出那是他常吃的香蕈(香菇)青菜包。

  經過禁軍的盤查,順著熟悉的小路來到資善堂的大門,能看到將近五輛車馬已經備好,旁側更有二十多個身體矯健、且身著隨從服侍的男子於四周站立。

  “是李先生來了嗎?”

  中間的馬車上,傳來六皇子趙受益的聲音,一直站立在側的雷允恭出身看了看,忙回道:“殿下,是李讚讀來了!”

  李賢忙過去見禮,從晨光處能看到,趙受益的精神狀態比昨日還有些差。

  他關心道:“殿下可是沒有食用早膳?”

  不用趙受益回話,見雷允恭於旁側悄悄點了點頭,李賢笑道:“宮外楊記的包子不錯,等會殿下隨在下出去,不妨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