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責任的不同解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8 13:55      字數:2313
  趙受益失眠了!

  如同現在這般的失眠,在趙受益的記憶中很少。

  白日裏,資善堂內的課堂情形不斷在他腦中呈現,傍晚,父皇和母後的話語不停的在他耳邊回蕩。

  “我為趙氏子,亦為父皇母後之人子,真的不能玩耍嗎?難道,這便是許多人為我提到過的……責任?”

  責任是什麽?

  趙受益從棉被中,伸出胖胖的手掌,放在月光與星光之下,久久思索著這個問題。直到困意再也擋不住,和著滿天星鬥睡去。

  第二日,太陽照常升起。

  資善堂的伴讀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平日裏並不算好學的六皇子,自今日開始,竟在課堂之上,開始認真的聽講了!

  曼殊大為高興,餘者大為震驚!

  但在很多人看來,六皇子的這等行徑,大抵是心血來潮。到底,六皇子可是有“前科”的。像昨日六皇子被趙官家召去問話之事,隻要稍加打聽,還是會得到消息的。由此,也足見宮內的秘密疏漏成了什麽樣子。

  宮外。

  李賢今日沒有入宮授課,自不知六皇子趙受益的變化。

  早上按照規矩,沿著嶄新的街坊跑步,又回家吃了早飯,接著便陪著妻女逛街,考慮著該給小女李錦尋上哪家“幼兒園”。

  官舍和書院的不斷建設,另有澄邁書院的招收女學子的大規模開創。

  作為大宋最為繁華之地,亦是整個大宋的經濟文化中心——東京城內,也是聞風而動,開始設立不少的女子學館。

  這些學館,無一例外,都是為有錢人家準備的。一般的普通人家,即便想讓家中女兒上學,也會被這高昂的學費擋在門外。

  李家當然是書香門第富貴之家,為了小女的教育,多挑選幾個學館也是值得的。

  想到小侄兒早晨的推薦,李賢攜帶妻女往靠近開封府衙一側的街坊走去,那裏有兩家新開的學館,據說和當朝的劉皇後有些關係。

  宮外這些年來,不斷的有傳劉皇後如何賢惠賢惠,就連崔鶯鶯也為有劉娥這般的國母而驕傲。

  但考慮到昨夜和兄長李誌,關於朝中局勢變化的又一次對話,李賢卻有不同的想法。

  “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這位劉皇後,畢竟是自大宋開國以來,第一位即將走上臨朝稱製的人。所謂之賢惠,也不過是另一種掌控權力的方式。

  這種警惕,自昨日眼看這呂夷簡被貶,又有兄長李誌說明更多情況後,達到了高潮。

  其實對很多百姓來說,無論宮內誰主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但對身在朝局中的許多人而言,沒有站好隊形,沒有跟對人,乃至於跟著去反對某些潛在的政敵,那都是可能導致掉腦袋的事情。

  不論師長,還是朋友,亦或是親人。李賢在不經意間發現,他身邊的許多人,已經不知不覺中陷入進去了。

  猶如兄長李誌於之回來的一夜,說的那樣,他們是大宋年輕的脊梁,又如何不去抗爭一下?

  於李賢來說,現在的重點,便是想辦法盡快的讓六皇子趙受益成長起來!

  腳踏石板,由馬車而下,看向前麵的“東京女子學館”,李賢麵色稍有些複雜的。

  “爹爹,娘親,錦兒覺得這裏的環境就不錯,若真的要錦兒上學,錦兒覺得這裏就可以。

  距離大兄和大姊就讀的學堂且不遠,若是課後放學,錦兒還可以與大兄大姊他們一道回家!”

  崔鶯鶯黝黑的大眼睛一閃一閃,牽著女兒的手,望向旁側有些發愣的李賢:“官人,進去看看吧!”

  李賢點了點頭。

  東京女子學館的相對溫馨,內中的管事,也是婦人,且按照規矩,男子不得深入內部的學院。

  所以,李賢隻得留在大堂之內,唯有崔鶯鶯帶著女兒李錦入內查看教學情況。

  他的目光掃視了前方的牆壁,在資助一欄稍稍停留。

  近些年,許多的民間教育機構,如各處在官府等級的私塾書院,也開始接受各種資助,以改變教學的硬件條件。

  這所有當朝皇後背景的東京女子學館,同樣不例外。

  隻是牆壁上的一個名字,讓李賢的眉頭不知覺的皺了起來。

  樞密使曹利用。

  這位曹利用,資曆甚深,自澶淵之盟後,更是深受趙官家的信賴。近些年來,即便犯了不少錯誤,但卻從未被貶值,更是於去歲冬時,直接升任為樞密使。

  兄長李誌,昨日還說曹利用和後宮的劉皇後,多有聯係,今日不經意一看,果然如此。

  再想到今晨時分,寇準送來的一份書信,聯係著朝中再次興起的派係,看來史冊有名的“天禧黨爭”無可避免,呂夷簡極大可能是序幕的開始而已。

  李賢在牆壁處來回踱步,念及半月前和趙元儼的一次相見,心中越發迫切,即讓年少的升王趙受益快點成長起來。

  而且,潛意識中,他很不願意看到年少的趙受益在各種勢力的夾雜之下,養成懦弱的性格。如同齊成暗示的那般爭取來的機會,如同他多次期望的那般,要讓未來的大宋皇帝強大,不僅是權勢的強大,還有心理的強大。相比較而言,向往著夾雜私貨以給趙受益傳授科學之道,自然而然放在了其次。

  想法紛至遝來,崔鶯鶯已經帶著小女走了出來,或是見到李賢等人衣著華貴,學館的館長竟親自送出,並訴說了東京女子學館的一大些優越條件。

  “官人,以後小錦便再次就讀如何?”

  回到馬車之上,崔鶯鶯拉開窗簾,望著漸行漸遠的學館問道。

  “甚好,隻是要看小錦願不願意?”李賢看著身側的妻女,於先前的失落和憂患後,又有一絲滿足。

  “錦兒願意!”

  李錦興衝衝的道。

  方才隨母親去了書館內部,一下子看到那些年齡相仿的同學,心窩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待聽到父母有意將之送到此處進學,別提有多高興。這般忙著答應,就怕父母反悔似的。

  李賢望著小女翻了翻白眼:“不許淘氣,不許曠課,即便你是女兒身,既然進了學堂,也要聽講師的話,懂?”

  咦,怎麽感覺自己此時的講述,似在映襯宮內的某個小正太?

  李賢搖了搖頭,還真是要盡快把那位小正太拉回學習的路子上,終歸,未來的整個大宋都是他的。

  這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