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過應天府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228
  洪州知府便看因為太胖,連走路都有些艱難和緩慢,但實際行動卻不賴。

  隻在短短的一個時辰之內,幾十裏嶄新的馬車,還有大隊被調遣而來的州兵就到達了麵前。

  在之誠摯的邀請下,重新裝車並清點完成的車馬隊伍入了洪州城,加以修正。

  過去一月半內,連續的行進,加上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屬實讓人疲憊不堪,而在入了堅固如鐵、且守衛加倍的洪州城後,所有的困意幾乎在眨眼間就到來了。

  李賢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應對接下來的一段路,隨行的侍從們,同樣需要休息一樣,來護衛接下來的一段路。

  這一停留,便是三日。

  即至來到洪州城的第四日的清晨,上百侍從連帶著一百多名騎著馬匹的洪州州兵,再次啟程。

  有了洪州之事,後麵到達相鄰的黃州,即至舒州,再過廬州,最終到達應天府南京的路上,每到一地,都會有州兵負責交接護送。

  順利抵達應天府已是初秋來臨,從瓊州出發的兩月半了。

  北方的秋日似乎要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無論是大道,還是過路的樹木風景,都多了幾分肅殺之氣。

  讓李賢頗為安心的是,家眷自水路而走,比之陸上的行走的時間,還要早半個月抵達。

  長長的車隊並沒有踏入南京城,而是於碼頭之上,交接給了東京重新調來的禁軍及護送太監。

  這位太監對李賢來說,還是個熟人,隻是這個熟人淡出視線太久了。

  內侍鐵冶,

  曾第一次帶李賢入皇宮的一個人,也是李賢第一個有好感的太監。

  “鐵公,李某有禮了!”

  看著船岸邊,鐵冶斑白的頭發,還有那和記憶中一模一樣的不苟言笑的臉,李賢笑著拱了拱手。

  似乎也是許久未見故人的原因,也似乎是感慨人生過得好快,鐵冶臉上的神情略有動容,麵向李賢回禮道:“十數年不見,李小郎君風采依舊。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們又能在東京見麵!”

  “東京見!”

  目視著鐵冶上了大船,目視著裝著滿船金銀珠寶的船隻起航北上,李賢這才拉著跟隨他行走了兩月多的老馬,同旁側的羅飛點了點頭。

  然後,騎於馬頭,也不著急,緩慢往南京城而去。

  自大中祥符七年,趙官家降臨南京城,已經過去了三年多的時間。

  三年的時間內,南京城的皇城和城郭多次經過修整擴建,麵積和繁華程度,已經絲毫不弱於西京洛陽。

  無論是人流,還是往來碼頭的貨物,都讓人驚歎此地的迅猛發展。

  而若是將時間再往回推八年之久,那是李賢最近一次路過南京城,當時的南京城,麵積不足現在的一半,更別說人來人往的繁華程度了。

  隻是漫步間,望向了城牆處的趙家商行和趙家食肆,才感受到了點熟悉的親切。

  他尤記得,當年路過此地時,這兩處趙家產業就擺在這裏,現在依舊在,隻是內中的管事和夥計卻換了一批又一批。

  應天府是有李家的宅院的,就在宋成縣南京城內。這處宅院是前歲,兄長李誌於南京任職時,李母讓南京城內的趙氏商行打點買下的,後便一直保留了下來。

  地點就在城內應天府書院不遠的街巷內,這裏乃是南京城內,最為清幽之處,多為文人或是學生居所,顯得書生氣十足。

  與之相鄰的另一處街區,則大為不同,乃多是應天府內的達官顯貴的住處。

  自趙官家將應天府升為南京後,本地的官吏便忽然增多了不少。為了便於區分,當初的城市規劃者,很容易地將兩個街坊分開而來。

  李賢走的是西城門,所以徑直路過了應天府書院,此時又被稱作為南京書院。

  南京書院恢弘大氣,隨處可見紮著頭巾的士子進進出出。

  因為趕路稍渴,李賢帶著隨從下馬,於旁邊的露天茶肆略一歇息,方知南京書院的學子們到了休沐之日,而過不了多久,便是一年一度的授衣假,也就是寒假。

  假期之前,書院內的同窗們,爭相出訪,或是尋酒作樂,或是開展詩會。

  這等少年人的聚會方式,讓李賢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數十年前在西京國子監的情景。他也曾有一群好友知己,一群共患難共成長的朋友。

  “公孫圩去歲曾來信,此人升為了相州知州,錢晟也做了登州通判……

  時間過得還真是快啊!每個人都開始忙著自己的事業,加上遙遠的距離,相聚一次都變得困難重重。”

  喝在喉嚨裏的茶水,李賢微覺得有些苦澀。

  這種苦澀,一時間說不清來源於茶水本身,還是流失的時間,或者說再次從指間偷偷溜走的青春。

  觸景生情,李賢正待騎馬回到城內的李宅,忽的一望書院前越來越近的身影,眨了眨眼,以為是錯覺,再眨了眨,才確定是真實的人物。

  “那不是齊成嗎?河西之戰後,齊成先是被授官,後毅然決然的辭官,重新可靠,一朝中第,考中了進士,授予寧陵縣令,今次怎麽會在應天府書院?”

  和齊成的書信是五年前都中斷,李賢還多次問過公孫圩和錢晟,隻可惜這兩位同窗的語焉不詳。

  但今次能在傷懷間,碰到熟人,總歸是不錯的。

  李賢喜不自勝,忙招手喊道:“齊兄,這裏!”

  拿著書冊,走路中的齊成微微一頓,他那經過時間磨礪的臉龐上的細微皺紋,漸漸舒展開來。

  轉瞬之間,便氣喘籲籲地小跑了過了,看到青年的策略,齊成的臉上同樣欣喜異常,將手中的書冊放於桌上,雙手緊緊握著李賢的手。

  “鵬舉,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李賢點了點頭:“都好都好!齊兄這次難得重逢,一定要不醉不歸!往過不遠,即是我的住宅,李某此番再邀齊兄於內一坐,拜見家父家母,及我家妻眷如何?”

  齊成真摯道:“即是伯父伯母當麵,成豈有不拜見之理?”

  身後跟著馬匹,兩人各自訴說著這些年的經曆,一同往不遠處的李家住處而去。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一切又似乎回到了西京國子監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