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四年(本卷完)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166
  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自要和這裏的主人爭取生存空間,好在唐鄉會的人早有準備。

  憑著現今的器具,很快在土地作戰中贏得了先機。最終和遇到的原始部落達成了和解……甚至在貢獻了一大批大宋的工坊商品後,連附近的部落也加入了進來,

  這些原始的墾荒者們,接下來的任務很簡單,便是利用先得到的土地,種地,築城,以及尋找金礦、鐵礦。

  金礦是為了打造出金子,以成為每年向大宋上供的一部分。大宋於此的重犯或是死囚,便是幹活和守衛的勞動力,卻不是免費的勞動力,內中的酬勞自要足金的供給給大宋朝廷,最終惠及大宋百姓。

  廣袤無垠的土地,連綿的高山,便是無盡的資源。唐鄉會的成員,還有被流放至此的大宋囚犯們,最初有些茫然,但慢慢適應了下來,信心也隨之高漲。

  在陌生的荒地上,建立一個生存之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像華洲這等大麵積的無主荒廢,乃至於連部落都稀少的土地之上,建立一個國度,更是需要幾十年,或是幾輩人的努力。

  瓊州的秋天,從來沒有讓人有秋天的感覺。

  唐鄉會和大宋官吏,帶領著首批萬餘眾的犯人登臨華洲,這邊處於南洋外圍的大陸之後一個半月,李賢就收到了確切的消息。

  他收到消息的時候,東京的皇帝和朝臣們還不知道宋人已經平安抵達,甚至一度懷疑華洲存在的真實性。

  直到十月的時候,數十位同下華洲的大宋官吏安全返回,並帶回了一大船的黃金和兩個商船的鐵礦石,而後到了東京匯報後,大宋上至皇帝,下到普通的百姓才知道,原來在遙遠的南洋彼岸,還有個這麽遼闊的大陸。

  但麵對該地的荒涼,加上宋人骨子裏對家鄉的依戀,沒人願意去所謂的華洲。大宋本土的重犯們,同樣顯得擔憂無比,害怕自己被挑中,流放數萬裏。由此,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自大中祥符四年開始,大宋全國的犯罪率以可見的速度下降,重刑犯和死囚的數量於之一州更是顯得稀少該來。

  重犯流放計劃,甚至比高高懸在人頭頂上的《宋統刑》的效果,來的還要實在。

  時間到了十一月,本年度的第二批朝廷重犯再次發往華洲大陸。

  華洲大陸北部,漸漸湧現了一處高大的城池,也成為了到來的宋人,或是加入的本地部落人,躲避雨林裏的猛獸的人為庇護所。數條連綿的小路向四周連綿,城內有房屋,城外則有農田。

  除過一些已經加入的華洲部落人群,餘者一些沒有加入的部落部眾們,處於觀望之時,也開始有學有做,用打來的野獸,換取宋人的糧食作物,於自己的部落之內開始了耕種。

  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內,李賢卻是把更多的時間放到了海師訓練方麵上。

  海運府的大小事都有人操辦,尤其朝廷由調來了兩位輔佐的官吏及後,府衙內的大小事幾乎都有人官吏。李賢這個主吏,待著府衙內,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收集海商和各司官吏的意見,給出解決之法,讓海運府的職能更加完善。

  另一個方麵,則是配合瓊雷兩地的主吏,大力發展農業,穩定農業田畝,防止自沿海開始,因海貿的興起,導致大宋農業的退化……

  當把個人的精力放在各個方麵後,李賢才真正明白一位部門或是一位地方主吏的辛苦。

  而至十二月,喜事連連。

  其一,崔鶯鶯有了身孕,李賢終於快有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孩子了。

  其二,海運府為大宋朝廷的收入占比再創新高,連帶著朝中於海貿的非議聲都小了不少。

  其三,曹琮和種世衡所率的宋軍,終於於十一月末,順利拿回了沙州之地,並向西進軍百裏,西州回鶻人再不敢犯!

  其四,兄長李誌平級調動,但卻是升官了,這次擔任的乃是蘇州通判。

  蘇杭乃是富裕之所,按照和王曾呂夷簡的來信商討,大家都認為李誌是高升,隻待再磨礪兩年,一任知州少不了的。

  而如今尚未而立,能在三十歲前,成為一地知州,那可是莫大的機遇。

  轉眼又是一年過,春正月間,大宋一片太平,風調雨順,相鄰的遼國卻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先是交戰多年的高麗向遼再發起了一番猛攻,這場戰鬥持續了兩月之久,但最終還是為遼所挫敗。高麗王馬上認慫,即派人議和,稱臣如舊。遼聖宗可不願意這麽放過,欲讓高麗王親自到達京都認罪,但高麗王沒有同意,第二次遼和高麗戰爭爆發。

  同年春日,處於遼國背麵的另兩個邊部打算脫離遼國的控製,一場席卷遼國北部的內亂燃起……

  瓊州的李賢,自新年開始,便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照顧老婆身上。船隻建造積累的技術,以及煉製鋼鐵的絕密技術,自去歲歲末開始,便由大宋的將作營直接接手。甚至於對大宋的三支海師,樞密院也派了專人加以監督……

  及至七月,老爹李自明來信,他有辭官之意,沒辦法,今歲五月的時候,老爹生了一場大病。雖是痊愈,但急需休養一段時間。

  老爹李自明的辭官,也是李誌李賢兩兄弟認可的,李母亦是讚成。揚州知州別看是個肥差,但在李自明這認真的勁上,還真的是勞累不已。

  十月,剛把李父李母接到瓊州,崔鶯鶯肚子裏的胎兒就贏來了生產。

  可能是日常鍛煉的原因,崔鶯鶯的首胎非常順利,剩下的小男嬰也是胖嘟嘟的!

  “我有孩子了!”

  李賢高興的跳了起來。

  於這一刻,他更像是個孩子。

  直到此時,他才真正地認可,自己在大宋有了根,有了可以延續並不斷壯大的根苗。

  十月,剛把李父李母接到瓊州,崔鶯鶯肚子裏的胎兒就贏來了生產。

  可能是日常鍛煉的原因,崔鶯鶯的首胎非常順利,剩下的小男嬰也是胖嘟嘟的!

  “我有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