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奏對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411
  “官家問:朕以你為海運使,負責海運一應事務,不論過往,今次這海貿和海上安保協議,可由讓大宋失利之處,又何意為利?不告而製定,你可知罪?”

  李賢躬身,答道:“官家不以臣卑鄙,使臣為海運使,乃臣之榮幸,臣未得官家和朝中之命令,先行製定協議方針,還請官家恕罪!

  言及利處,臣有辯解,海貿之協議,有助於將大宋的商品貨物,順利賣向海外之地,再無外邦剝削之憂……進而,憑著大宋的先進手工業技術,還有外邦的大規模需求,能聚世界之財,於大宋。

  由大宋提出,那大宋就是倡導者,就是規則製定者,隻要把握好海貿的度,海貿之協議,就完全是福國利民的協議。

  至於海上安保之協議,一是在外邦資金的支撐下,大宋的海師建設,內部投入不用太大,就可以實現海師的強大。

  二是安保協議,讓大宋海師師出有名,可以維護宋人於海外的安全,震懾海盜,震懾南洋諸國,讓我大宋的國威遠洋四海之地,我宋不僅要做陸上霸主,還要做海上霸主。

  三是海外之海師,於安保協議之下,迎四麵之地,可以在戰鬥中增強戰鬥力,以便來日,由海上之路,收複燕雲十六州,我華夏之故土……”

  說到最後一點,李賢主動把聲音放低了些。

  等海師強大起來,再尋覓好時機,由海陸直搗遼國海岸,再與陸路回合,收複失地,是他在當日“蠱惑”張業,以請命皇帝籌建造船廠時,就有的想法。

  這種機密之事,當然沒必要搞得人人皆知,但皇帝遣人以奏對,還是要把這個方麵說出來的,否則等來日,便是欺君之罪。

  雷允恭點點頭,沒有坐下。麵前李賢的任何對話,他都記在腦海裏,這些話等回了東京城,自要稟告趙官家。

  他咳嗽一聲,又道:“官家問:朕聽說你在南洋一批李唐人,欲幫之在南洋建國?其中之條件,朕也看過了,但你如何保證,在朕助之以後,大宋能得到裏麵的回報?且又如何能保證,對方於大宋永不會為敵?”

  李賢繼續對答道:“回稟官家,微臣選擇唐鄉會之成員,實則觀察了很久,其之於南洋了解甚多,可以信也……臣且言之另一件事,我大宋有中原沃土,自看不上海外的貧瘠之地,但這些貧瘠之地,皆是資源,甚至富有金銀礦藏,於今日,我大宋沒有時間和精力拿下這等無主之地,到後日,自會被其他國度拿下。

  到那時,恐我大宋之子孫後代,會埋怨前人。還不如,讓宋人和唐人聯合取之,兩者皆屬於華夏子民,同宗同源,共同開發之地。並為這蠻荒之地,實行仁義教化,以顯示我大宋之仁義之國。

  且唐鄉會先期管理成員,隻占少數,有我宋人被送去,自會實現人口增長。這些宋人,無論怎麽發展,都還是宋人,官家將輕鬆的海外一屬國。經過發展,南洋之國與之隻是交往的一部分,但之經貿自和大宋緊緊相連。

  內中的條件,對方若不能投之以回報,是之違反協議在先,我大宋自可征討之,並可以處之以貿易之戰,建立新的合作者。如之條約中要求的,新唐國之黃金,必須儲備於大宋,自不可還之,這便是能保障新唐國不會不守約和敵對的代價。

  為表新唐國的忠誠,對方已支付萬兩黃金,將直送開封……

  扶持一海外之地,有利於宋,微臣奏請官家明鑒!”

  ……

  這場一問一答的詭異奏對,共持續了半個時辰。

  時間看似不長,但麵對雷允恭代問的任何一個問題,李賢都要絞盡腦汁的回答。

  這場奏對,事關大宋未來的海外開放程度。其中,明白朝中對於海貿發展的擔憂,既而會破壞大宋的農業經濟,李賢還專門告之以“度”。這個度是個關鍵,但至少現在,還是由朝廷緊緊把持著,相信等未來海運模式成熟後,這個度經過實踐,會最終被確定下來。

  雷允恭聽後,顯得比李賢還要輕鬆,他笑著安慰道:“李家小郎見諒,咱家也是公事公辦。內中的回答,李家小郎回答的有理有據,咱家相信官家一定會明白的!尤其今次小郎帶著船隊,由南洋帶回來的那麽多的金銀,尤其老甄的那些收獲,不論官家,還是朝臣,都應該難以拒絕的!”

  李賢的臉上卻沒多少喜色,裝作擔憂的搖了搖頭:“大宋以農業為本,自去歲開的口子,朝中諸公擔憂大宋之農業出現亂子,本無可厚非。連李某有時也會擔心釀成無可挽回的後果,農業乃是國家之本,隻有農事發展上去了,百姓才能吃飽肚子。

  所以,在海貿發展的未來,必須保證現有的糧穀產量不變,尤其瓊雷之地作為海貿的前沿,亦必須起到帶頭作用。

  這便是一個度!

  且李某去了趟南洋才發現,不止是大宋有能種麥子和水稻的肥沃土地,南洋之地也多這等無人耕種的土地,李某有想法,以海運府為主,以錢財租用,另為大宋提供更多的糧食。此事,也將成為海運府未來一段時間發展的重點……”

  朝廷的議論,雷允恭自是聽到了。

  他未曾想到,趙官家沒問,聰明的海運使李賢不但直麵問題,還給出了保證和解決方案。

  看來麵前之人,是想讓之把這些話,傳到趙官家耳中。

  雷允恭淡淡一笑,說道:“小郎於南洋,還憂心國事,官家知曉,自會高興。農事為本,小郎可比朝中的很多人看得清,官家定然也會安心!

  隻可惜咱家明日即要隨禮部官員和諸國使臣回往東京,否則還真想聽聽小郎於南洋事跡。若有一日,咱家也能隨船去南洋,看看外麵的國家,那就更好了!”

  李賢心裏一鬆,雷允恭顯然明白他的意思,他邀請對方重新落座。內心暗道這年過三旬的宦官,竟還有一個遠洋夢,著實不易,道:“雷公有此意,李某就掃船相迎了!”

  雷允恭很有自知之明,搖了搖頭:“這次出宮,也是官家特別叮囑的,如今皇子年幼,尚需要人從旁照料,咱家以後可能很少出宮了。”

  雷允恭又問道:“對了,小郎已快弱冠了吧?尚有字否?”

  聽之說到表字,李賢剛對皇子的滿腹疑問消失了,他還有幾個月就滿二十,老爹沒賜字,也沒人關注,難道這位宦官有什麽想法?

  看李賢的神態,擅於觀察的雷允恭就知曉實情了,他從袖中拿出了一張黃紙,笑道:“這是官家賜予小郎的表字,還請小郎收下!”

  趙官家賜予的表字?

  還真是讓人意外又驚喜!

  李賢緩緩展開,隻見上方寫著兩個字: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