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開發三佛齊海峽(中)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204
  國王陛下讓之前來迎接宋國使臣的目的,其實就是了解宋使到來的更過目的。

  過去的半年時間內,宋國的船隊,路過了南洋的絕大部分國家,如占城、吳哥、羅渥等國,各方所簽署的海貿協議,自是瞞不過三佛齊王室。

  王室內部早有了應對之策,但智慧的國王始終認為,那位能在南洋馳騁,並逼迫諸國就範的宋使,不會想不到這一點。

  地華伽安來了,但很可惜沒有完成國王的任務不說,還將三佛齊的內務間接地泄露掉了,這是無可饒恕的失誤。

  幾乎在幾息之間,利用靈活的大腦,他已然明白宋使會用什麽樣的手段和方式,來讓三佛齊達成海貿協議,甚至提出更多的協議要求。

  年輕宋使的話語又一次證明了他的猜想,這讓地華伽安有些明白,一路原本溫文爾雅的宋使,為何突然間開始變得灼灼逼人。

  “貴國的相應危機,隻有大宋才能伸出援手,並輔助之以震懾解決!我希望國相能明白這個道理,也希望國王陛下能清楚!還有一個事實,在三佛齊海峽周邊,貴國因為連年的征戰,以及極度的壓迫,已經沒有一個真正的盟友,甚至在外邦入侵之後,很多眼睛都會看著,並搶而分食,比如三佛齊海峽肆虐的海盜團夥……”

  海盜團夥?

  地華伽安靈機一動,冷靜下來,早就示意兩旁的侍衛不用緊隨,後又特意跟著年輕的宋使於樹蔭下乘涼。

  沉默片刻,地華伽安右手的馬鞭漸漸垂了下來,展眉後又帶著篤定道:“宋國願意出兵,來至三佛齊,幫我們抵禦外敵,或是消除叛亂?宋使可能誤會了一件事,就算情況多麽危急,也不見得我國需要外部的兵力援助,畢竟我國還是南洋之上的最強國度。至於海盜,他們從不敢來巨港,若是來了,離開的隻能是漂浮在海麵上的屍體。”

  李賢朗聲笑道:“貴國的情況,理應國相比我這個外人了解的更多才是,但事實相反……我從沒說過主動幫三佛齊抵禦敵人,也從沒說幫助貴國平定叛亂。大宋希望南洋的和平,不會主動幹涉別國內政,也不會主動幹涉兩國作戰。”

  繞來繞去,卻把地華伽安給繞糊塗了,他皺眉道:“那宋使如何幫助我國解除危機?”

  李賢搖了搖頭,他覺得自己有些囉嗦,這位三佛齊的國家財相,果真如同情報中說的那樣,隻具有單方麵的智慧,但卻沒有充足的政治智慧。

  李賢索性直言道:“還是如先前的話,大宋希望南洋的航行貿易自由,或將派出海師駐紮在貴國的海港之側,不主動參與戰爭,但卻肩負著維護地區和平的使命,並以解決紛爭,借此打擊海盜。

  這就是大宋於貴國支持的態度,也是接觸貴國危機的方式。

  當然,不主動參與海上戰爭的一個重要前提在於,對手是樂意遵守海洋秩序的合作者,而非對抗者。對於敵人,無論陸上,還是海上,大宋從不留手……”

  李賢拋出了橄欖枝,也拋出了定時炸彈。

  三佛齊會作何選擇,相信三佛齊王室在討論之後,會給予答複。和地華伽安路上的對話,除了給三佛齊王室傳遞消息,也讓李賢更加明確了計劃的可行性。

  內政及海洋戰略方麵,懷揣遠大誌向的三佛齊國王,自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抵達巨港的時間,要遠比計劃提前一天。

  可能是天公作美的結果,也可能是滿懷心事的地華伽安對衛隊催促的結果。

  當大隊人馬又外城進入內城後,除了國王意外,包括王室法官,稅務大臣,軍事指揮官,祭祀,年幼的王儲等一應重要官吏,皆來迎接。

  如此隆重的場麵,讓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國王陛下外出巡遊了。

  當日在驛舍洗漱,參加宴會,後開始準備國王的召見,一切顯得井井有條。

  在此期間,一路同行而來的增暉再做向導,但麵對李賢的態度更加拘謹,其實用“守口如瓶”來形容更為準確。

  見慣了東京的繁華,再看巨港這座領海城市的模樣,給人以另外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巨港同樣是繁華的,這裏不同於東京,但毫無疑問,多種多樣的商品,往來遊街、穿著絲綢的貴族……都是景色。

  遊玩兩日,便讓李賢深深地感受到了,巨港不愧為南洋明珠的稱號。

  欣賞著因海貿的機遇,變得富麗的巨港,李賢有信心在大宋朝廷的支持下,大宋的各處沿海口岸也會在未來數百年成為如同巨港般的富裕城市。

  但事情總有變化,來到巨港的第四日,勤政繁忙的三佛齊國王尚未召見,李賢卻再未讓增暉跟隨,而是來到了巨港內城中央的趙氏商行,並見了一個三年未見的人,表兄趙路。

  趙路很忙,忙的大部分是生意,另有一部分是為大宋朝廷,也就是李賢的海運府辦事。

  在河西之戰結束的前一年,李賢就透露了海貿的機遇。出於對這個小表弟的信任,在請示父親和叔父後,趙路便帶著巨款來到了瓊州,後直接下南洋,於多地開辟新商號,不僅做著中間商,還負責販賣,為此,在短短數年的時間內,就積累了可抵一個南洋中小型國家的一年的收入。

  兩表兄弟自不會像外人般客套,但趙路的消息來源一直非常廣泛,於李賢在瓊州做的事,知之甚多,心裏感慨十年之前,還是跟屁蟲的小表弟長成大人了!

  木桌之上,擺放的是華州本地菜,廚師自是趙路由大宋帶來的。趙家有錢,自不會特別去節儉,所以李賢吃到那熟悉的江南大米後,念及家鄉和親人,眼角隱約有些濕潤。

  各倒了兩杯華州老白幹,兩人一飲而盡,這是男人的沉默。

  “表弟,你這次打交道的是三佛齊的國王,此人雄才大略,萬不可小覷啊!”

  “此事在路上我就看出來了,三佛齊的耕地本就稀少,國王能下大力氣墾荒,且從大宋接種,顯然知道國家命脈在哪裏,他也迫切的想要改變……毫無疑問,這是一位海上雄主,基於此,在野心的驅使下,他最終會選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