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多建造幾個怎麽了?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217
  照顧你個三條腿!

  吳力豪這句牢騷聲還沒發出,突然一個趔趄,又倒在了甲板之上。

  原來是舶司使的小吏,正在指揮同船的船夫轉向,又恰因一個猛浪過來,大船也稍有些傾斜,吳力豪一下沒站穩,這才摔了個狗吃屎。

  沒人在乎吳家五郎的窘態,因為經曆了之前的一切,在對自己的安危有了徹底的安心後,於接下來的南洋之行的期待,早就大過了一切。

  “好叫李府使知道,再有十五裏的海路,即能抵達羅渥國了,與羅渥緊鄰的乃是羅底王國。這裏的風俗人情,到是和吳哥王朝有些相似。於大宋當然不像吳哥王朝那般熱情好客,但於宋人還算公平!

  李府使想要在此讓海師永保宋人安危,重點不在於如何讓這些南洋之國對宋人如何寬待,重點在於一勞永逸的解決海盜之患。如此這般,比如讓海師能一直停留一次,免得來回耽擱時間!”

  杜慶自“瞭望”號返航後,便單獨上了李賢的坐船匯報了軍情。

  又與李賢一同於船上食用午飯後,便主動介紹起接下來行程的過路之國。聊著,就聊到護送大宋過路海商之事。

  杜慶這番話一說完,李賢的眼睛一亮,不由得重新審視麵前的瓊海海師主帥。看年紀,其和父親李自明相近,不過四十而已。更為難得的是,杜慶內心的開闊心態。

  這種陪你過開闊,不但表現在過去半年內,於海師將士利用海運府製定全新訓練模式,更重要在於不同大宋其他官吏,其之內心為海洋的重視!

  此中重視,才是讓李賢最為欣賞杜慶的地方。

  全體宋人中,於當今時代,能擁有如此遠見者,實在是太少了!

  觀念的少,致使產生這般觀念的人,就變得難能可貴。

  更難得可貴的是,聯係實際情況,杜慶這位瓊海海師的主帥,竟率先提出了海師往外駐軍,以維護宋人於南洋之地的基本人生安全的想法。

  杜慶的這段話,李賢沒有立即表態,他忽然沉默了下來……

  兩人單獨處在船室之內,打開的小窗戶,恰把海風送入,讓人於陽光下能感受到陣陣清涼。

  過了數息,李賢給杜慶斟了一杯茶,側眸看了眼波光粼粼的海麵,笑道:“李某慚愧,雖未海運府主吏,但於這南洋之國的了解之上,有些地方,還未有杜校尉了解的清楚。此外,杜校尉言之讓海師停留於此,難道讓海師的將士們一直待在船上,那樣肯定讓人吃不消,可有具體的妙法?”

  杜慶的剪刀眉,很快皺在一起,又很快鬆開:“杜某確實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但還要看李府使能否同意。隻是此事尚未開過先河,杜某又怕朝中諸公不會同意!”

  李賢爽朗一笑:“在其位,謀其事。說說又無妨,隻要杜校尉的想法,合理,且有利我宋人,於大宋的長遠發展更為有利,那李某說什麽也會全力支持的!當今官家,亦是聖明天子,即便朝中有人反對,但隻要能說動官家,豈不是小事爾!”

  李賢這句話說得是內心話,自然也是給杜慶打氣的。

  很多超前的想法,與其用自己的嘴說出口,遠不如引導現當下的人說出來。這種引導,也是李賢所希望的。

  杜慶鼓起了氣,道:“杜某的法子很簡單,那就是在本地的南洋之國,尋一處之地,租用下來,以做我海師的駐地,每歲供之以錢銀。而這南洋之國,貧瘠之地頗多,想來價錢也不貴。”

  李賢略作沉吟,臉上的笑漸漸收斂了起來:“杜校尉可曾想過這個因果。

  我大宋海師駐紮於此,不僅守護了大宋於此經商的百姓,其實也直接守護了南洋諸國的人免遭海盜的襲擾,並保護了他們。

  所以,就算駐紮於某地,也不應該是我大宋海師供給之錢銀,條件應該反過來!供給我大宋海師軍費!”

  杜慶撓了撓頭,一時半會,尚未從李賢的腦回路中明白過來,想了十幾息,隱隱覺得好像是這麽一回事,可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怪異感。

  逐漸地,眼中的光彩似乎又返回到了瞳孔之內,似在說:還可以這樣!

  不過,杜慶還是不確信的試探道:“這……南洋諸國會同意嗎?”

  李賢眼中帶著自信的光芒,輕輕頷首道:“隻要放出我大宋海師將常駐南洋之所,並為各國打擊海盜,興盛海上商道,我想南洋諸國一定會搶著來結盟,每歲的經費,使之瓜分,自然成型。

  但重點在於,設立一處我大宋海師常駐之地很是容易,但杜校尉可曾想過將之放在哪裏?”

  杜慶這次幾乎沒多做思索,便回應道:“杜某打算將之放在吳哥王朝,此地於瓊州的航海路線不算特別遠,又恰好能覆蓋道羅渥等地。”

  李賢這次確是直接打斷道:“吳哥王朝並非良所,或可為一處,難道杜校尉認為我海師,隻配護衛這沿著李朝占城往西的沿海之地嗎?

  商賈可行的不止這些,杜校尉當知,還有很多海商們,更遠的還到過蒲甘國,乃至於巴那!”

  李賢所言乃是實話,杜慶一時竟不知道怎麽回答。

  難道說那裏的海況不熟,或是每歲去往的海商太少,值不得大動幹戈?

  杜慶沒敢這麽說,看著李賢嚴肅的表情,他即知這位海運府主吏,他的頂頭上司,於他選擇的吳哥王朝,不是簡單的不滿,而是非常的不滿意。

  但看眼前的上司似乎看出他的內心想法般,長長歎一口氣:“憑著海商走過的路線,就認為大海這麽大是錯誤的。且如杜校尉想讓海師能守護遠在各地的海外宋人一樣,李某也希望海師能把目光放的更遠一些。

  亦不能因為費用等問題,將海師的目標就定在周邊……

  此外,杜校尉以吳哥王朝為駐地,從決策來看沒錯,但卻不是絕佳的。

  其實吧,除吳哥王朝,三佛齊王國,乃至於更遠的巴那,在李某看來,都應該有我們海師駐地的存在。

  杜校尉可能忘了李某之前所說,維護宋人的利益,其實也是為了維護本地國家的安寧,海師所需之軍費又不是我們掏,多建幾個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