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2-25 22:17      字數:2181
  瀏覽完書信,又為羅飛的安排寫了一封回信。

  略作洗漱,回到了海運府的房舍,熄燈躺在床上,想到曹琮和種世衡前日於之前後傳來的信件,李賢一直睡不著。

  曹琮和種世衡各自信中,除了問候之語外,最大的相同之點,就是都談到了歸義軍和黨項人。

  歸義軍內部,於近一年的時間內,顯得有些混亂,主要是歸義軍內部重新出現的派係爭鬥之事。尤其在內部動亂之際,西州回鶻人於邊境之地的騷擾,讓歸義軍政權,於歸義軍內部出現了不小的動亂。

  與之相反的是,緊鄰由大宋接管的肅州之地,近一年的民生恢複,經貿交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瓜沙之地,重回大宋不晚矣!”

  李賢當時讀到曹琮於此留下的字跡,能想象得到曹琮當時的激動心情。

  曹氏為收複河西於正麵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是能兵不血刃地收回瓜沙之地,那曹氏在趙宋的地位將無可撼動。

  後人亦會銘記曹氏之貢獻,這於曹家的家族利益至關重要。同樣地,曹琮若真能做到如此,待之回歸東京之日,便是封賞之時,前途亦不可限量!

  這也是為什麽朝廷三番五次地想要換掉大宋朝廷駐歸義軍的使臣,都被曹琮主動攬了下來。

  對此,李賢自是讚成曹琮的做法,以相對和平的方式,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收歸瓜沙之地,是他和曹琮早早定下來的方案。眼看著此事變成了勝利果實不遠,又怎會讓其他人平白無故的摘了去。

  何況李賢本於曹氏當代的人傑已經打好了關係,兩者於不少觀點上亦是相似,一個能保家衛國的曹氏,李賢亦樂於看之發展壯大,而他本人於曹氏,也會留下一些人情……

  關於黨項人方麵,曹琮著重講了今歲八月時,有黨項使團秘密進入歸瓜州之事,看來黨項人在於大宋這個東南部的龐然大物交鋒之時,還是有些不死心。不過河西既已拿回,大宋西北部的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更重要的在於,時下寇準依然為樞密使。在李賢前次的幾分書信,以及河西之戰的幾次麵談後,這位大宋軍隊的主吏,對黨項人的防備,隻比對遼人弱了一點。

  李德明想要卷土重來,恢複幾年前的輝煌,並持續吞並大宋周邊之土地,已經變的不可能。他現在和歸義軍加以聯係,最大的可能是想讓歸義軍內部生出大的變端,以在西部為大宋添堵,以緩解其於關外之地的壓力。

  隨著河西牧場的建立,外有大宋騎兵改革,隻要給大宋西軍一定的時間,這支軍隊,將成為讓黨項人和契丹人壓力重重的巨大存在。

  沒有人能保證,宋軍會在未來的某一日奪回西涼府……河西的擴充策略失敗,保守黨項人現今擁有之地,幾乎成為了李德明日日憂心之事。

  種世衡的來信就簡單很多,多是邊關之事的商討,當然也不乏一些地方治理的請教。

  作為大宋在收歸肅州後,重設的渡縣縣令,種世衡除了整治本地軍隊外,主要還放在了安頓前來的戍邊之民上。

  “河西之戰的發展延伸,是大宋重回歐亞大陸巨無霸的必走過程。適逢遼國蕭太後過世,遼國國內於過去的數月時間內,就發生了多起叛亂事件,連與高麗的作戰都停頓下來。

  此時當為大宋趁大勢,以利益分割遼國,並收回燕雲十六州的良好機遇期。寇相在月前的來信中,也說了政事堂內的議論結果,可惜朝中隻有小一半臣子讚成,官家卻是直接反對。

  言之,不忍違背宋遼之間的兄弟之盟。”

  李賢越想越有些睡不著。

  事關大宋領土主權問題,趙大官家將遼國當做兄弟,對方能那麽厚顏無恥,難道真把你當做兄弟了?

  一年之前的河西之戰雖然勝了,但卻依舊沒有挺起大宋君臣的脊梁骨。難道讓大宋真正的“強”起來,隻能看下一代人了?

  李賢的頭腦中,不由自主地閃現過種世衡、呂夷簡、王曾、公孫圩、錢晟等人的麵孔。

  當然,這裏麵不能排除在史書上有著濃墨重彩的範仲淹。隻是此事,範仲淹應該還沒有改回本姓,亦不知在何處求學。

  但隻要他心懷天下,憑著學識,總會在大宋的權力中樞——東京開封相遇的。

  家事國事天下事,李賢忽然發覺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都要操心一點點,多是來自河西之行的轉變和感悟。

  如果真不留下什麽,試著改變些什麽,還真說不下去!

  至少現在他做到了不少,還將一直做下去!

  帶著這樣的深思,以及不斷閃過的家眷麵孔,李賢的嘴角帶著笑,昏昏沉沉中逐漸睡了過去。

  進入十月,十一月就不遠了。

  穿著短袖,騎著馬匹,李賢於第二日清早,帶著侍從由海運府出發,直往臨高造船廠而去。

  李賢平日除了在海運府辦公外,最主要的外出即是前往臨高造船廠,視察大型軍用海船的建造情況。

  以便在元日之前,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護航航行,也是海商聯合會(簡稱大宋海聯會)成立以來,首次聯動出海貿易交易行為。

  其中,關於商用的海船的建造並沒有停止,自十月起,所有入會的海商團體或個人,包括本地大族,如蘇家吳家的下屬海船、船員及造船匠工之類,均受海運府轄製。

  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安排下,瓊山和徐聞兩地的造船廠,原由舶司府衙負責,今由舶司府和海聯會管理下,日夜不停開始建造。內中的初期支出費用,則由海聯會的成員先以前期投入。

  不說護航海師的軍用大船,大型商船的建造自是順利無比。

  一個半月之內,就有兩艘貨運大船完成了試航,可以預見的是,這兩個大號商船,在十二月末的出海貿易中,自能排的上大用場。

  而今次又來的臨高造船廠,乃是整個瓊雷之地造船業中絕密的絕密,裏麵不僅負責研發大宋海師的軍用特殊船隻,亦代表著大宋的最高造船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