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亮劍(二)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2-25 22:16      字數:2172
  賈麟瞅著逐漸下沉的日頭,把望遠鏡塞入了後背的小包,再將小包裏的斷刃掏出,於麵前的石板輕微摩擦,嘿嘿一笑,露出了滿嘴的大白牙:“這不是問題!李校尉且安心,論如何拿住逃兵,無論是死人還是活人,相信沒有比賈某及賈某的這群手下,更為妥當之人了!”

  李敢深吸一口氣,他看向賈麟,總感覺這位賈隊長,自內到外,幾乎處處都透露著一種邪性。隻不過賈麟和鈐轄的隨行親衛首領曾波還略微不同,其之性格勉強可以讓人接受。

  那位叫曾波的鈐轄親衛首領,給李敢的感覺是,此人的皮膚毛孔之內,似乎都散發著一股陰森之氣。其人看向他時,讓李敢產生了一種錯覺,就像對方是在觀察一具屍體一樣。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賈麟話一落,李敢即點了點頭:“有賈隊長這句話,李某就可以放心地在前麵衝鋒陷陣了!時間不早了,李某再去巡視一番,以免會出現其他差錯。”

  李敢似乎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盡管這隻是瓊州州兵近些年來,且在經過大換血後,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實戰對抗”,但已經經過近兩月訓練的州兵,所做的準備、及當下的狀態,不出所料的比訓練時表現的更為耀眼。

  日落那一刻,一陣非常細微,且不注意就近傾聽,就不會發現的沙沙之聲出現了。這種沙沙的響聲足足持續了一刻鍾,一刻鍾後,園林之外的廣闊茂林之內,重新恢複了那種極度安靜的狀態,甚至連飛舞的鳥雀也不願意在枝頭停留。

  某一刻,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由這處不起眼的園林中心處響起,也打響了這片區域於外表之下、積攢的數十年的寧靜……

  而在轟鳴聲響起的半個時辰內,受到消息的瓊州府捕快們,火速往發聲之地奔來,為首的大捕快正是瓊州朱家子弟朱曉生。

  隻是捕快們尚未抵達事發地,瓊州府城之內,就發生了自府城修建以來最為嚴重的騷亂。

  朱家陳家石家,三家於瓊州能排的上號,並與瓊山海商商會擁有強大話語權的勢力,就在先後之下,迎來了一大群的“不速之客”。

  “受朝廷之命,由瓊州通判、瓊州兵馬鈐轄加以主持,三家之內,但有反抗之眾,一律殺無赦!”

  冷冰冰的命令被下發在瓊山府城之內。

  短短兩個時辰之內,瓊州的府衙之外,就堆積了二十多個人頭。這裏麵的大多數,都是瓊州州兵之內的強兵悍卒所為,姍姍來遲的捕快們,多是兩股戰戰。

  要讓之平時在普通百姓麵前作威作福,趾高氣揚,或還可以。但當真正的見血之後,這群平日裏看似最為凶猛之眾,還不如磨好爪子的夜貓,好歹能撓上兩爪子。

  最為朱家嫡係子孫,並為朱家在瓊州,尤其是瓊山縣的本地利益保駕護航,並不惜為難舶司使張業的朱家朱曉生看到眼前的廢墟,嚇得臉色蒼白,連站都站不穩了。

  嘴角流著口水,雙眼略顯得無神地往在前方,不斷地喃喃道:“怎麽會這樣?”

  當他看到從內押運著殘留死士,並拉著幾輛大車證據,全副武裝的瓊州州兵。

  朱曉生就在一瞬間想到了很多,但左右間隻匯聚成了一個想法。

  “新到任的海運使敢如此作為,定是東京傳來了消息……朱家完了!”

  朱曉生現在很想長著翅膀飛回朱家,與朱家老爺一同商議對策,但他也知道這很不現實。

  朱家掌控有軍中弓弩的事情,包括大量死士的事情均已暴露,誰能保住朱家?

  京城裏的那些大人物?隻怕到了這時,這些事已經捅到皇帝的耳朵裏了,迎接瓊山朱家的,大概率隻有一條死路!

  他朱曉生決不能死。

  他這些年還秘密積攢了不少錢財和地產,他還沒有享受夠,自不可能和他的朱家一起陪葬!

  待看到那群氣勢洶洶的州兵向他們這群捕快走來的時候,朱曉生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逃,逃的越遠越好……

  “朱老太爺,您能逃得掉嗎?”

  瓊山朱家大宅的宅院深處的一處地窖之內,範琅拿著粘著血珠的長劍,笑望著地窖內瑟瑟發抖的朱家家主朱大財,臉上露出了一個自以為和善的笑容。

  但是不知道是看到了那帶血的長劍,亦或是看到了範琅那凶神惡煞的麵孔,一向以膽大心細、有勇有謀著稱的朱大財竟直接給暈了過去。

  同一時間的瓊山陳家和石家,幾乎有相同的一幕在上演者。

  作為參與導演這場大戲的李賢,此時倒沒有太過勞心,更沒有和呂夷簡會麵。

  很多事情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結果。

  忙碌了數月之久,也是該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從東京來的消息,或是瓊州的突破性進展,都表明了這是最好的時機。

  所以,李賢選擇在此時進行亮劍。

  他的這次亮劍之舉,僅僅是對準了三家,這是個信號,更是個態度。

  “我讓你送給楚家等其他家族的請柬可曾送去?”

  李賢在軍寨的木桶內泡了個溫水澡,披著長衫,來到了住處,將冰鎮西瓜分給了下首躬立的曾波半個,他自己又拿了半個,邊吃邊問道。

  曾波恭敬拿著,當先答道:“攻擊三十六家,目前已經全都送到。依我看,此番斷不會像上次那般前後試探,這群人一定會爭先恐後來拜訪您的,甚至一些未被邀請著,也會想方設法的擠入進來,因為誰也不能確定,您的手裏有沒有握著他們的‘黑料’。

  這群人沒有多大膽,尤其是商人,又背靠東京的那些貴人,不是人人都敢賭上自己的命的!”

  李賢散發出去的請柬,可不是簡單的請柬,所挑選的三十六個鄉紳海商實力,多有蘇安生貢獻的各家黑料在內。

  有的少,有的多。有的所犯之事重,有的輕。

  這些內幕,李賢不可能全數書寫,隻挑選了簡單的一些,以行聲東擊西之策。

  此事上,正如曾波說的那樣,這些人不敢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