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瓊山宴(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2-25 22:16      字數:2226
  一個人處在陌生的環境裏,最怕的不是可能到來的困難和險境,而是應該擔心有沒有同舟共濟的朋友。

  沒有朋友的人,除了沒有幫手外,還要時時防備其他人。

  曾經的舶司使張業就是因為沒有,才導致在瓊雷之地停留的時間,受到的限製越多。

  李賢這次憑著利益這等明晃晃的陽謀,聚起了一部分朋友,除了展現給外人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本地的海商利益團體,完成內部分割。

  以重建海貿新秩序,來達成他的目的。

  事實證明,他的計劃當前還是順利,至少在拜訪吳家,並與吳家做了一場,對方不可拒絕的利益交換,而後放出相應的風聲後,來參加瓊山宴的人多了起來。裏麵有很多,在張業看來,都不可能主動抵達的人,卻主動尋來了。

  瓊山宴的地點在富貴樓。

  此地地處瓊山府城的中心位置,和府衙僅間隔兩個街坊。

  富貴樓名字雖有些俗氣,但在瓊州府城內,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宴請之地。

  再說富貴樓的背景,其不屬於瓊山境內的任何一個豪族所有,更不屬於某個大商號,而是直接背靠富貴錢莊。

  至於富貴錢莊,普通人隻道是存取錢之地,卻不知富貴錢莊的前身,乃是當朝榮王、如今的河西府尹趙元儼所持有,自大中符祥元年來,還和皇家內庫產生了關係。

  這也導致隻要富貴錢莊開設之地,本地官吏或鄉紳都會給上幾分薄麵。當然,也是因為很多人將錢財存於富貴錢莊,自要好生關照。

  此外,富貴錢莊每開一地,也都會開一處富貴樓。這算是成為了富貴錢莊的標配,談到內中原因,多少和李賢與趙元儼說的產業綜合體有關……

  時間漸漸到了黃昏,距離瓊山宴的正式開幕尚有一刻鍾。

  到了這時,李賢和呂夷簡才抵達。

  在此之前,瓊山宴的迎客之事,都交給了張業。畢竟三人之中,張業為瓊州本地的商賈官宦最為熟悉。

  呂夷簡作為新任的通判,要保持上官的威嚴。李賢作為新到任的海運使,位在舶司使之上,要保持的是神秘。

  張業的底細,近些年,自被瓊州人打探的一清二楚。並且,按照他當日毛遂自薦般,使之主動放在台麵,才是最合適的。

  至少在李賢抵達後,看到富貴樓內,張業講場麵處置的井井有條的模樣,他自認就算把他放在這裏,做的也不一定比張業好。

  一入富貴樓,待呂夷簡說了些場麵話後,李賢便不顯絲毫拖泥帶水道:

  “諸君能前來赴宴,也就說明我們雙方有合作的可能。實不相瞞,舶司衙門過去一些年製造了不少鐵甲船,內中的運貨量和航行優勢,遠高於諸君手中的貨船。

  這批鐵甲船,此番李某打算全數出售。除已經許諾給吳家的三隻外,餘者七隻,價高者得。

  此事又舶司使全權負責!最後由本使過目即可!”

  李賢說了一通話,傳達到了自己的意思,留給富貴樓內的海商足夠的思考時間,即和呂夷簡離開了座椅,又和前來的另三個同吳家一樣,為瓊山海商商會內的參與者代表,閑談片刻後,才離開了富貴樓。

  從頭到尾,李賢都沒有說多餘的場麵話,顯得幹練和富有誠意。

  等他二人一離開,富貴樓再次為喧鬧覆蓋。

  前次瓊州李氏,憑著瓊山海商商會的威勢,後以計那得了舶司使的數隻中型鐵甲船。

  這次海運使府衙和舶司使府衙兩方聯合出售,於其他海商團體來說,是為必須爭奪的戰略物資。

  比如吳家,就算是明知會得瓊山海商商會內部某些人的非議,毅然決然的參與了瓜分,甚至在得到了李賢的提前授意後,依然想要參與到後續鐵甲運輸船的競爭。

  “一切都是利益!”

  “所以說,我們這次在富貴樓的作態,也是為了分散本地海商的利益糾葛。”

  “當然,商賈最喜歡的就是‘往錢看’,誰能給予他的利益多,他就會跟著誰混。”

  “呂某明白,瓊山海商商會先前聯合,搶奪海貿資源,是因為互相間獲得的利潤大。這鐵甲船應該是小郎於他們的一點甜頭,難道說小郎已經想到帶給這群商賈更大利潤的方式?”

  “是的,不過李某知道呂兄所憂何事,隻是在此事上,斷然不會大宋的利潤。”

  “難道說……小郎是打算給這群人強大的鐵甲船,使之去海外之地……”

  出了富貴樓,呂夷簡沒有返回瓊州府衙,而是來到了李賢臨時租住的大院,也是海運使府衙的臨時辦公地。

  兩人邊喝著乾佑茶,回味著內中的清香味道,一邊相談著今日的瓊山宴的後續影響。

  看到李賢默認的態度後,呂夷簡的心情好了起來。

  隻要李賢這個海運使在解決瓊雷兩地的矛盾之時,不傷及大宋的利益,且不違背大宋律法,呂夷簡覺得自己就應該更大的胸懷接納李賢所做之事,並與李賢處於統一戰線,甚至在某些時候也要分擔一定的風險。

  這符合他和李賢的共同利益。

  呂夷簡一直是個很純粹的人,至少在當前的他,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職位上,比如瓊州治下的民生。而想實現他的報複,以及某些政策,就必須去除海商的裹挾。

  李賢對呂夷簡的目的非常明白,他有著絕對的自信,讓呂夷簡和他站在一起。

  來到瓊州,抵達瓊山後,李賢沒有著急先去臨高縣,而是先召集並舉辦了瓊山宴,接著每日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站在瓊山的碼頭邊,看著來來往往的帆船。

  這些船隻內,有大有小,小的是漁民的個人漁船,大的船隻,則是屬於海商的商號。

  李賢每次帶著曾波賈麟於碼頭行走時,並不是亂無目的的亂走,而是去往小號船隻,那些個人所屬的小商貿體係之內,探查情況。

  張業近些日子放出舶司使欲組建官方海商商會的消息,來應征的“散人個體戶”並不如想象中的多。

  這讓李賢迫切的想要弄清楚原因。

  等探查多日後,李賢發現,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竟是來源於幾日前的瓊山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