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兵臨穀外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1-15 16:01      字數:2224
  陳操這麽短的時間裏,就應用他列舉出來的幾樣材料,並按照相應比例,調配出威力尚好的霹靂彈,能做到這麽多,是非常難得的!

  李賢麵上雖看不出高興勁,但心裏卻是歡樂的。

  霹靂彈對騎兵可能沒太大作用,但隻要在戰場上應用得到,多會起到出乎意料的結果。

  臨別之前,李賢想了想,又提醒陳操以後試用霹靂彈,可隨黑風寨出穀訓練的少年,一起出穀試放。常在寨內練習,容易誤傷人不說,傳出的巨響,經常這麽做,很容易讓人注意。

  那元老院要是以“安川穀的安危”來查探,一查一個準。

  回到住處,曾波像個隱形人一樣消失在大門處,幾乎於黑暗融為一體,李賢囑咐他早點睡,晚上多蓋點被子,別凍著了。

  這才自己回到屋子,坐在案頭,將方才翻閱的幾卷書籍放回原處。

  打算提筆寫幾封信,這幾封信是給家人的,兩日前,老爹和兄長的回信,早一步通過趙氏商行快馬加鞭的送來過來。

  看信之後,李賢才知道嫂子蘇玥生了一兒一女。兄長李誌的回信說,長子他打算起名叫李蔚,蔚者,出自陸機《文賦》:“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長女準備起名叫李蕤,同樣出自陸機《文賦》:“播芳蕤之馥馥,從青條之森森。”

  陸機乃西晉著名文學家,亦是大書法家。於李家內,兄長李誌可是一直很崇拜這位古人的文采。給兒女取下如此名字,更說明了他的喜愛。

  李賢隻看過《文賦》三兩遍,還是在國子監的時候,寇準逼著他看的。

  想他在黑風寨裏忙個不停,讓羅飛捎回去的信件都快二十天了,也快到開封了吧?

  唉,也不知道表兄和曹琮這次西州回鶻之行順利不,在古代就是難,不論是出行,還是通信……

  李賢心裏發了兩句牢騷,正準備熄燈入睡,突聽屋外發出咚咚的鼓聲。

  這鼓聲非誠沉悶,而於夜中,更為寂靜時刻響起,就像是敲擊在人的心上一般。

  李賢火速穿好衣衫,腳上穿上布鞋,開門往院內而去。

  “曾波,可知是哪兒的響聲?”

  曾波很老實,一直守著院門,聞言忙回應道:“寨主,似是穀內傳來,您聽,又響了!”

  咚咚咚——

  一陣更急促的鼓聲響起,傳的安川穀內到處都能聽見。

  他來到安川穀不足一月,整日多在黑風寨,對安川穀內的規矩不是特別了解。

  但既然這樣勞師動眾,顯然是發生大事了!

  “曾波,你去寨外打探下,看看到底發生何事了?”

  曾波領命而去,李賢也沒心情睡覺,正打算把武征他們叫來議事,忽見曾波去而複返,身後還跟著兩個陌生的人。

  月色下,即使不用燈籠照明,也能看到他們的臉上滿是緊張。唯有曾波臉色鎮定。

  少年的臉,似乎除了第一次吃肉外,就沒怎麽變過。

  “寨主,元老院有人來了!”

  ……

  元老院,議事堂。

  長長的桌凳上,坐滿了人,均是各處山寨的寨主,或是寨主不在,代來的副寨主。

  堂內和平日的安靜不同,猶如穀內的商肆一般,亂糟糟的。

  李賢剛被帶到門外,就聽得裏麵的爭吵聲。

  “曹長老,為何是我魁安寨先出兩百人,出去迎戰那黨項人!”

  “梁兄說的對,為何還有我蒼淩寨,亦要拿出兩百人?”

  開口爭論的有四五人,嗓門一個比一個大。

  李賢在路上已經知道了,原來是黨項人率領大軍兵臨穀外,按照通傳的元老院的人的說法,這次來襲的黨項人有三千之眾!

  全都是騎兵!

  李賢聽到前者,後背就驚出了一聲冷汗,這尼瑪三千鐵騎,對上安川穀的烏合之眾,那不是碾壓嗎?

  但知道是騎兵就放心了,且根絕來報,穀外的黨項人騎兵不會攻城,哦,是不會攻穀!隻會守著穀門!

  安川穀當然不會坐視黨項人一直守下去,便商議著等黨項人退去一部分,即讓人出穀迎戰。

  黨項人爭奪甘州正酣,能拿出三千騎兵來安川穀,但絕不會一直把三千人放置於此,圍而不攻。

  相比於小小的安川穀,拿下甘州,完全拿下河湟才是正事,到時候,安川穀還不是自動融入?

  所以,元老院的人經過簡單商議,即認為黨項人此番是虛張聲勢,最後多會留下數百靈活的騎兵,帶安川穀絕糧時,趁虛而入。

  真有這麽簡單?

  李賢不這麽認為。

  黨項人中不乏聰明人,不可能毫無準備,就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前來。對方甚至可能想到了破穀的法子……

  頭頂的月光依舊明亮,察覺到身後又有人走來,李賢加快了腳步,踏入了議事堂內。

  堂內的二十多個寨主們,多全神貫注地聽著中間幾個人爭論,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議事堂突然多了個人。就算有極個別注意到了,但見李賢年輕站立的樣子,以為是元老院內普通吏人。

  爭議了半天,議事堂內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但見最先被叫起的四位寨主不斷糾纏,經過商議,二十四個山寨,每個山寨出五十人。這兩日先在穀內訓練,等黨項人退去一部分後,便與元老院的衛隊一道,出穀迎戰。

  考慮到有些山寨人少,有些山寨的大部分人出穀做任務,留的也不多,元老院的夏從良便建議,哪處山寨少出一人,就多出三十貫的錢財。反之,要是有哪處山寨願意補足人手,每補一人,就可以得到這三十貫錢。

  夏從良如此建議,議事堂內的矛盾很快就調和了。

  下麵就是各個寨主在堂內畫押,能出人的出人,不想出人的必須出錢。

  看到這一幕,李賢搖了搖頭,他白日剛好給曹宗炎建議過,誰曉得到了晚上,竟以這種方式實現了。

  隻是安川穀內,人心不齊啊!

  這種內部無形的分裂,必須盡快診治,就是不知道曹宗炎會使出什麽手段了?

  咦,議事堂內,怎不見曹宗炎?

  李賢正感奇怪,耳畔傳來呼聲。

  “黑風寨的李大當家來了沒?是出人,還是出錢?”